
ICS 77.160 H 7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981—2020/ISO22068:2012
烧结金属注射成形材料 规范
Sintered-metal injection-moulded materialsSpecifications
(ISO22068:2012,IDT)
2021-06-01实施
2020-07-21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8981—2020/ISO22068: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22068:2012《烧结金属注射成形材料规范》。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228.1—2010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ISO6892-1:2009, MOD); GB/T230.1—2018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ISO6508-1:2016, MOD); GB/T3850—2015 致密烧结金属材料与硬质合金 密度测定方法(ISO3369:2006,IDT); GB/T4340.1—2009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ISO6507-1:2005, MOD); GB/T7963—2015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拉伸试样(ISO2740:2009,IDT); GB/T9097—2016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表观硬度和显微硬度的测定(ISO 4498:2010,IDT); —GB/T10125—2012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ISO9227:2006,IDT);
GB/T13012—2008 软磁材料直流磁性能的测量方法(IEC60404-4:2000,IDT)。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注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浙江新华机械制造有
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越、康俊、罗浩、林炽余、李春、曾克里、谭立新、周洪发、刘方舟。
I
GB/T38981—2020/ISO22068:2012
烧结金属注射成形材料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烧结金属注射成形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和物理性能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设计与材料工程师在采用金属注射成形(MIM)工艺制备零件时的选材。 本标准不适用于采用其他粉末冶金工艺生产的结构零件,如压制-烧结、粉末锻造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2740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拉伸试样(Sinteredmetalmaterials,excluding hardmetals—Tensile test pieces)
ISO3369致密烧结金属材料与硬质合金密度的测定(Impermeablesinteredmetalmaterials and hardmetals—Determination of density)
ISO4498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宏观硬度和微观硬度的测定(Sinteredmetalmate rials, excluding hardmetals—Determination of apparent hardness and microhardness)
ISO6507-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Metallicmaterials一Vickers hardness testPart 1: Test method)
ISO6508-1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Metallicmaterials一Rockwellhard ness testPart 1: Test method)
ISO6892-1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Metallicmaterials一Tensile testingPart 1: Method of test at room temperature)
ISO9227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Corrosiontestsinartificialatmospheres—Saltspray tests)
IEC60404-4磁性材料第4部分:软磁材料的d.c磁性能测试方式(Magneticmaterials一Part4: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d.c. magnetic properties of magnetically soft materials)
ASTMD2638用氨气体密度仪测定熳烧石油焦真密度的标准方法(StandardTestMethodfon Real Density of Calcined Petroleum Coke by Helium Pycnometer)
ASTMD4892固体硬沥青密度的标准试验方法(氨比重瓶测定法)[StandardTestMethodfor Density of Solid Pitch (Helium Pycnometer Method)]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抗拉强度tensilestrength Rm
1
GB/T38981—2020/ISO22068:2012
在平行于试样长轴的方向施加拉力时,试验试样抗断裂的能力,单位为兆帕(MPa)。
3.2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 tensile yield strength R po.2 在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按比例材料达到0.2%残余变形时的载荷除以原始的横截面面积,单位为
兆帕(MPa)。 3.3
断后伸长率 elongation A 25 用原始标距长度(25.4mm)的百分比表示。 注:为得出断后伸长率,需从总的断后伸长率中减去0.2%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时的弹性应变。
3.4
密度density 材料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
3.5
硬度 hardness 在特定的测试条件下,粉末冶金材料对压痕的抗力。
4性能的测试方法
4.1概述
下列测试方法用于测试表1~表6中的性能,
4.2 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如果没有可用的国家标准,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3密度
密度的测试应按照ISO3369的规定进行,或按照ASTMD2638或ASTMD4892的规定,通过气体比重瓶测量法测试。 4.4 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的测试应按照ISO2740和ISO6892-1的规定进行。
4.5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试应按照ISO2740和ISO6892-1的规定进行,
4.6E 断后伸长率
断后伸长率的测试应按照ISO2740和ISO6892-1的规定进行。
4.7磁性能
施加1990A/m(25Oe)磁化场时,最大磁导率和磁感应强度的测定应按照IEC60404-4的规定
2
GB/T38981—2020/IS022068:2012
应对零件进行无损检测来确保其性能符合本标准的最低性能要求。 6.3验证试验
MIM零件的强度可通过静态或动态试验来测定,试验条件由零件供需双方协商确定。验证试验应尽量与零件的实际应用场合相关,如断裂载荷、弯曲试验、拉伸试验等。例如,双方商定破坏载荷应大于某一规定值。倘若在验证试验中,施加的力超过了规定的值,就表明达到了最小强度值。同一批零件也可以在使用中进行测试并证明是否合格。试验分别确定断裂的静态或动态载荷,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未来生产批次的最小断裂载荷。超过该最小断裂载荷即证明已达到规定的强度要求。 6.4化学成分
每一种材料的化学成分都列出了其主要元素的最小和最大含量。其他元素包括其他元素总和(差减法计算),列出了其上限含量值。 6.5密度和残余孔隙
MIM材料通常接近全致密。除非另有说明,MIM材料内部通常含有小于5%的残余孔隙。孔隙呈细小圆形且主要分布于晶粒间。产品表面没有孔隙,MIM材料对气体或液体是不渗透的 6.6热处理
多数MIM材料可通过热处理来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含碳量不小于0.3%的MIM铁基零件
可以淬火硬化和回火。淬火后,需进行回火来消除应力和获得所需的强度和韧性。可以采用不同的回火温度获得相应的强度和韧性。对于淬火和回火钢,应规定调质钢热处理后的硬度等级。含碳量小于 0.3%的MIM铁基零件可以通过表面硬化(渗碳或者碳氮共渗)来提高表面硬度,
本标准列出的热处理态的力学性能是在不同回火温度下达到的实际最低和最高表观硬度时得到的最小值
马氏体不锈钢(MIM-420)与沉淀硬化不锈钢(MIM-174PH)也可用热处理来提高强度与硬度 MIM材料的传统热处理可采用大气气氛或真空条件下进行。
7材料的命名
7.1 命名系统
本标准规定的金属注射成形材料的命名符合ISO/IEC导则第2部分:2004。
7.2描述段
描述段应包含“MIM”,表示用金属注射成形工艺制造的粉末冶金材料。 7.3识别段
识别段应含有本标准编号,后面为单项产品段。 7.4单项产品段
编码系统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于没有锻轧材料代码对应的MIM合金材料,命名以缩写代码表示合金成分,主要元素写在前面,其后是次要元素,并在次要元素之前标注质量分数。如果材料是含碳的低合金钢,则C是列在最后面的元素,且不标注数值。合金要求的C含量的范围在数据表中列出。 例如,Fe-2%Ni的名称是Fe2Ni,如果这个合金添加了碳,这个材料的命名就是Fe2NiC。对于有锻轧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