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5.010 J 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9256—2020
绿色制造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
信息化管理平台规范
Green manufacturing-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Specifications of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2021-03-01实施
2020-11-19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9256—2020
目 次
前言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II IV
3
缩略语
4
5 管理的目的和范围 6 基本要求
2
平台总体架构平台功能要求平台运行及改进参考文献·
7
8
9
GB/T 3925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一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3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科技大学、新凤鸣集团湖州中石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世友木业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美国环保协会、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中铁科工集团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陕西天元智能再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新疆雪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新疆新特新能材料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新疆河润水业有限责任公司、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新特晶体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金宝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御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海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胜达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奚道云、陈冰泉、王璟、赵志渊、龙伟民、向东、孙婷婷、张志毅、颜健、沈虹、 倪月忠、周本林、朱莉萌、高鹏、孙华为、徐永、黄芳、吴超一、张新河、丁紫耀、卢罡、马咏梅、邱艳梅、 王宏志、卢青、王增君、李伟杰、高宏伟、李西良、刘志祥、庄耀中、陈绍民、王家冰、方光明、田亚利。
I
GB/T 39256—2020
引言
绿色供应链是在传统供应链基础上,将绿色制造、产品生命周期和生产者责任延伸理念融人企业业
务流程,综合考虑企业经济效益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人体健康安全要求的供应链系统。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绿色供应链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工具。平台综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按照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整体要求,对制造企业及其供应链上下游的各相关方绿色信息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和效率。
本标准依据GB/T 33635—2017制定的原则和框架,以及GB/T 39259、GB/T 39258 等标准中确定的要求,制定了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总体架构、功能及运行等要求。制造企业、相关软件开发商或绿色供应链相关方(管理部门、NGO等)可依据本标准开发建立满足要求的信息管理系统或信息平台。
V
GB/T 39256—2020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ERP- 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IT——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LCA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MES 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NGO—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OA—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 PDM 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 PLM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TMS 运输管理系统((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MS- 仓储管理系统(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21
5管理的目的和范围
5.1 管理目的 5.1.1统一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信息化管理的范围、内容和要求。 5.1.2规范企业绿色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的功能,以信息化技术实现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过程的绿色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共享及披露。通过信息传递和管理,实现制造企业及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绿色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提高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推动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化目标实现及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的提升 5.1.3保障绿色信息在管理过程的规范性、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及时性和可访问性,为相关方管理、使用和监督提供支撑。 5.2管理范围 5.2.1面向制造企业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绿色信息管理。 5.2.2信息化管理平台面向的用户以制造企业为主体,覆盖有关的供应商、物流商、销售商、最终用户、 回收处置服务商以及管理部门、NGO等相关方。 5.2.3管理的绿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a)制造企业:
1)产品设计研发有关的绿色信息,如产品绿色指标、绿色设计方案等; 2)绿色采购信息,如重点管控物料清单,禁用物质、限用物质和受控物质信息等; 3)产品生产过程绿色信息,如能源和资源消耗及综合利用、有害物质存储和使用、污染物排
放和控制、废弃物处置等; 4)产品、物料及包装回收利用、处置情况; 5) 绿色物流(含逆向物流)信息; 6)相关基础信息和数据库,如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绿色材料、绿色工艺、产品生命周期环境
影响数据等。
b)产品与服务供应商:
1)所提供产品与服务的绿色信息;
2
GB/T 39256—2020
2)月 所提供产品在使用过程的绿色信息; 3)月 所提供产品所含禁用物质、限用物质和受控物质信息; 4)所提供服务相关的资源、能源消耗,环境影响等信息。
c)[ 回收处置企业:
1)[ 回收处置企业信息,如企业名称、资质、处置物品类别等; 2) 产品处置等信息,如有毒有害物质处理,回收处置过程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和控
制、废弃物处置、能量回收、资源回收等情况; 3)再生资源信息。
d)管理部门、NGO 等相关方:
1)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等信息; 2) 管理部门要求企业提供的绿色信息; 3)相关方需要企业向社会披露的绿色信息。
6基本要求
6.1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应结合企业产品类型、生产规模、业务流程、管理体系及供应链流程开展,平台功能应满足企业绿色供应链全过程信息化管理需要,绿色供应链管理基本要求和流程见 GB/T 33635—2017。 6.2制造企业应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相关方协同,保障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和运行。 6.3信息化管理平台应考虑与企业现有的 OA、ERP、MES、WMS、CRM 等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 6.4 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时,应选用主流、成熟的 IT技术,宜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以提高绿色供应链管理效率。 6.5信息化管理平台用户应包括企业承担相关管理、设计、采购、生产、质检、销售等职能的内部用户,供应商、物流商、销售商、回收处置商等供应链企业用户,以及其他相关方用户。 6.6应充分考虑信息化管理平台上数据质量,依据GB/T 36344 对数据质量提出评价指标,并不断优化,指标可覆盖:
数据规范性要求; -数据完整性要求;数据准确性要求; 数据一致性要求;数据时效性要求; 数据可访问性要求。
6.7在数据收集、处理、传递等过程中应准确、完整地记录和保存数据,保证绿色供应链管理过程的可追溯性。 6.8企业应按GB/T 22080要求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对信息化平台运行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管理制定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策略以及应急预案,保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SAC 7 平台总体架构 7.1平台逻辑架构
绿色供应链信息化管理平台基本逻辑架构可参考图1。逻辑架构分为三层:基础层、服务层、表现
层,具体内容如下:
a)基础层是搭建信息平台的基础,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数据采集硬件及其他设
3
GB/T 39256—2020
施,宜基于物联、传感等技术实现供应链上下游物料、生产工艺及装备等相关数据的采集与监测,汇集结构化、非结构化、实时数据等绿色供应链大数据,为服务层提供数据基础。
b) 服务层是信息平台的核心部分,在供应链大数据的处理、挖掘分析、信息安全控制等服务的支
撑下,面向设计、采购、生产、运输、营销、使用、回收处置等全生命周期阶段,提供绿色信息收集、监测、分析和管理服务,具体包括基础信息管理、绿色设计及信息管理、绿色物料信息管控、 绿色供应商信息管理、绿色生产信息管理、绿色流通信息管理、绿色回收处置信息管理、绿色信息披露和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等功能。
c) 表现层是平台信息服务的展示端,提供信息共享、信息披露等访问人口,实现用户与平台的信
息交互。平台用户包括制造企业及其供应链的供应商、物流商、回收处置商,以及管理部门和 NGO 等相关方。
制造企业 供应商
销售商 回收处理商
管理部门/NGO等相关方
用户层
物流商
信息展示终端、服务访问入口
表现层
设计阶段
采购阶段
生产阶段基础信息管理
运输/存储/营销/使用
报废处置
绿色设计系统
绿色采购管理
服务层
绿色生产信息管理
绿色处置信息管理
绿色物流信息管理
绿色物料管控
绿色供应商管理
绿色信息披露
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
数据处理、挖掘分析服务
信息安全控制
数据源(结构化/非结构化/实时数据等)存储资源
基础层
计算资源
网络资源
数据采集
图1绿色供应链信息化管理平台逻辑架构
7.2绿色信息的组织管理
平台在供应链的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流通、下游使用和绿色处置等环节业务活动开
展的同时,开展企业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等绿色信息的收集、监测、分析和管理,构建闭环信息流(如图2所示),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实现供应链物质流、能量流的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