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5.120.30 J6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IB/T8354.10--2020
抛喷丸清理及强化用金属磨料
第10部分:铸铁砂
Metalic abrasives af shot blast ckeaming and shet peening--Part lo: Cast iron grit
2020-04-16发布
202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意化音部发布
JB/T8354.10—202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标记与等级规格代码. 5抽样... 6性能要求... 7包装标志、批号标志及贮存 8制造商和供应商应提供的资料附录A(资料性附录)铸铁砂的近似等级规格代码对照。 参考文献.
-
表1铸铁砂筛分等级规格-累计筛上物剩余百分数表2铸铁砂的性能要求。 表A.1其他国家的标准中近似等效的等级规格代码。
JB/T8354.10—2020
前言
JB/T8354《抛喷丸清理及强化用金属磨料》分为十个部分:
-第1部分:钢丝切丸;一第2部分:高碳铸钢丸;第3部分:高碳铸钢砂;第4部分:低碳铸钢丸;第5部分:不锈钢丸;第6部分:不锈钢砂; -第7部分:铝丸;
-
—第8部分:锌丸; —第9部分:铸铁丸;一第10部分:铸铁砂。 本部分为JB/T8354的第10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6)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开泰集团有限公司、南安市质量计量检测所、青岛铸造机械有限公司、福建
省闽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东莞市新支点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如伟、王瑞国、朱斌、张伟、刘媛、张肖、元效刚、李毅。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II
JB/T8354.10—2020
抛喷丸清理及强化用金属磨料第10部分:铸铁砂
1范围
JB/T8354的本部分规定了抛喷丸清理及强化用金属磨料铸铁砂的术语和定义、标记与等级规格代
码、抽样、性能要求、包装标志、批号标志、贮存以及制造商和供应商应提供的资料。
本部分适用于新的状态下供应的铸铁砂。 本部分不适用于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后的铸铁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3.69钢铁及合金碳含量的测定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GB/T223.71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重量法测定碳含量 GB/T223.86 钢铁及合金总碳含量的测定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GB/T19816.1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用金属磨料的试验方法第1部分:抽样 GB/T19816.2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用金属磨料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颗粒尺寸
分布的测定
GB/T19816.3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喷射清理用金属磨料的试验方法第3部分:硬度的测定 GB/T19816.4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喷射清理用金属磨料的试验方法第4部分:表观密度
的测定
GB/T19816.5 5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用金属磨料的试验方法第5部分:缺陷颗粒百分比和微结构的测定
GB/T19816.6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用金属磨料的试验方法第6部分:外来杂质的测定
GB/T19816.7 7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用金属磨料的试验方法第7部分:含水量的
测定
GB/T20123钢铁总碳硫含量的测定 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铸铁砂castirongrit 抛喷丸清理及强化用的一种金属磨料,通过将铁液雾化冷却形成的球状颗粒破碎而形成的具有尖锐
边缘的角状颗粒。 3.2
形状appearance 具有破碎断面和锐边,且断面尺寸小于铁液雾化冷却形成的球状颗粒横截面一半的颗粒。
1
JB/T8354.10—2020
3.3
缺陷defect 金属磨料中的气孔或缩孔颗粒数、缩松颗粒数、裂纹颗粒数、球状与超过半球状颗粒数,若大于规
定的值,将会有害于金属磨料的性能(见表2)。 3.3.1
气孔或缩孔void 具有光滑表面,且面积大于颗粒横截面的10%的内孔。
3.3.2
缩松shrinkage 具有粗糙的枝状表面或微气孔,且面积大于颗粒横截面的40%的区域。
3.3.3
裂纹 crack 具有线形非连续性,长宽比不小于3:1、长度超过颗粒标称尺寸的20%,呈放射状的缺陷。
3.3.4
球状颗粒sphericalparticle 长度不大于最大颗粒宽度两倍的颗粒。
3.3.5
超过半球状颗粒 abovehemisphereparticle 大于球状颗粒一半的颗粒。
3.4
外来杂质foreignmatter 非磁性的,不属于铸铁砂本体的、混合于铸铁砂中的任何材料或颗粒。
4标记与等级规格代码
铸铁砂应使用“JB/T8354”和表示“金属/铸铁/角状颗粒”的缩写字母“M/CI/G”来标识,其后标注等级规格代码(即代表颗粒标称尺寸的三位数字),等级规格代码是一个代表每个等级规格颗粒尺寸范围中间近似值的数字,以毫米值乘以100表示。如果铸铁砂的硬度可以选择,则应规定所要求的维氏硬度(HV)范围。表1给出了不同规格的铸铁砂所规定的对应等级规格代码。
示例1:符合本部分要求的,初始颗粒形状为角状颗粒,等级规格为100(即颗粒标称尺寸为1.00mm)的铸铁砂标记为
铸铁砂JB/T8354M/CI/G100
附录A提供了其他国家的标准中近似等效的等级规格代码。
表1 铸铁砂筛分等级规格-累计筛上物剩余百分数
等级规格
筛网孔径 G240 G200 G170 G140 G120 G100 G070 G050 G030 G020 G010 G005 mm
累计筛上物剩余百分数 %
2.80 0 2.36 2.00 >80 1.70 >90 >80 1.40
0
0
0
>90 >80
0
2
JB/T8354.10——2020
表2铸铁砂的性能要求(续)
项目
性能要求
试验方法
缩松颗粒数不应大于10% 裂纹颗粒数不应大于40% 缺陷总量颗粒数不应大于40% 具有一种以上上述缺陷的颗粒,在缺陷总量中只计算一次不应大于1% 应具有急冷白口铁组织,在任一颗粒中局部脱碳、游离石墨或铁素体应小于 5%
GB/T 19816.5
缺陷
外来杂质金相组织
GB/T19816.6
GB/T 19816.5
GB/T223.69、 GB/T223.71、 GB/T223.86、 GB/T 20123 GB/T 19816.7
化学成分
碳:质量分数不应小于1.70%
质量分数不应大于0.2%
含水量
包装标志、批号标志及贮存
7
所有供货均应按第4章的规定清楚地进行标记和标识。包装单元(例如集装箱、桶或箱等)应贴有完整、清楚的产品等级规格代码标签,如果可能,还应标识硬度范围。
分包装(例如袋装)应标志出等级规格代码。 包装标志中,应包括能追溯某个具体产品生产日期或批号的附加标志;至少集装箱、桶或箱等包装
标志中应包括可追溯性标志。
铸铁砂应在干燥的条件下提供和使用,并应贮存在室内干燥的环境条件下,以防止结露、锈蚀、 污损。
8制造商和供应商应提供的资料
需要时,制造商或供应商应提供试验报告并详细列出采用表2规定的方法所测定的相关性能结果。
4
JB/T8354.10—202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铸铁砂的近似等级规格代码对照
通常参考的世界各国铸铁砂标准,是以不同的颗粒尺寸范围和等级规格代码系统为依据的表A.1列出了其他国家的标准中与本部分等级近似的等级规格代码。
表A.1 其他国家的标准中近似等效的等级规格代码
ISO 11124.2
BS 2451
DIN 8201.3
GB/T 18838.2
等级规格代码
G95 G80 G66 G55 G47 G39 G34 G24 / G17 G12 G07 G05 G02 G02 G12 注: 等级规格代码中的“G”表示角状颗粒。 表A.1中列出的这些等级规格代码仅供参考,不应认为这些对应的等级规格是完全等同的。
一 2.0~2.8 1.6~2.24 1.25~2.0 1.0~1.6 1.0~1.6 0.8~1.25
一
G240 G200 G170 G140 G120 G100 G070 G050 G030 G020 G010 G005 G050
G240 G200 G170 G140 G120 G100 G070 G050 G030 G020 G010 G005 G050
0.6~1.0/0.4~0.8
0.3~0.6 0.2~0.4 0.16~0.3 0.1~0.2
一 0.3~0.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