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5.180.10 E 92 备案号:65470—2018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7422—2018
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油基钻井液钻屑处理系统 Petroleum drilling and production equipment- Drilling treatment system for oil based drilling fluid
2019-03-01实施
2018一10一29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7422—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杰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科瑞石油装备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琴、董怀荣、王维旭、方基垒、郭振、付广萌、陈志礼、李亚伟、江正清、 孟祥海、何茂金、宋林松、许益民、张吉平、岳勇、张鹏、李海营、张虎山、王联合、刘华国。
中国石化
II
SY/T 7422—2018
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油基钻井液钻屑处理系统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基钻井液钻屑处理系统的推荐作法分类、型号表示方法及基本参数,处理工艺,系统组成与配套设备,技术要求,试验与检验,铭牌、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油基钻井液钻屑处理系统推荐作法的设计,系统组成与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3836.1 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3836.2 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 GB4053.2 固定式钢铁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 GB4053.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GB/T7932 气动对系统及其元件的一般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13306 标牌 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19839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23507.4一2017石油钻机用电气设备规范第4部分:辅助用电设备及井场电路 GB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JB/T7679 螺旋输送机 NB/T47003.1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NB/T 47007 空冷式热交换器 SY/T5244 钻井液循环管汇 SY/T5612 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钻井液固相控制设备规范 SY/T5974 钻井井场、设备、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SY/T6355 石油天然气生产专用安全标志 SY/T6919 石油钻机和修井机涂装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SY/T7422—2018
5处理工艺 5.1推荐作法1的处理工艺
钻井过程中由固控系统产生的含液较高的油基钻井液钻屑进人已加人基础油的预处理单元,用搅拌机对其进行混合、搅拌、粉碎均匀后,用供浆泵泵出,进人回收单元中的离心机中进行脱液甩干,脱离出的液相回收利用,初步甩干后的钻屑进人清洗单元中进行化学清洗,清洗后的钻屑用离心机甩干后通过钻屑输送单元到指定存放地。配液与存储单元可以配制清洗剂和临时储存失效的废弃清洗液,处理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固控系统
油基钻井液钻屑预处理单元
油基钻井液钻屑
液相回收利用
回收单元
油基钻屑清洗单元
指定存放地
固相
钻屑输送单元
清洗剂
废液
废液指定存放地
配液与存储单元
图2推荐作法1的油基钻井液钻屑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
5.2推荐作法2的处理工艺
钻井过程中由固控系统固液分离产生的油基钻井液钻屑经过进料输送进料单元进入热相分离单元,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对分离腔体间接加热,使钻屑所含的水分和油分逐渐蒸发,水分和油分蒸发后被抽出,通过冷凝净化单元进行冷凝,不凝气体经过净化处理后作为辅助燃料燃烧:通过油水分离单元回收得到水、油,水经过循环冷却水单元的冷却后循环利用,固相经降温除尘后由出料输送单元到指定存放地。整套系统由中央控制单元操作控制,处理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中央控制单元
固控系统
油基钻井液钻屑
循环冷却水单元 循环水
污水待处理
进料输送单元
油基钻井液钻屑
冷却循环水
燃料 热相分离单元 油水混合气 冷凝净化单元
油水混合物
油水分离单元 回收油再利用
不凝气
,固相出料输送单元
指定存储地。
图3推荐作法2的油基钻井液钻屑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
3
SY/T 7422—2018
6 系统组成与配套设备 6.1 推荐作法1的系统组成与配套设备 6.1.1系统组成
主要由预处理单元、回收单元、清洗单元、配液与存储单元、钻屑输送单元、电气控制单元等组成。 6.1.2 配套设备
系统各单元配套设备见表2。
表2 2各单元配套设备
主要配套设备
序号 1 2 3 4 5 6
单元名称预处理单元回收单元清洗单元配液与存储单元钻屑输送单元电气控制单元
罐体、搅拌机、供浆泵、管汇罐体、离心机、搅拌机、供浆泵、管汇罐体、离心机、搅拌机、供浆泵、管汇
罐体、供浆泵、药品(干)箱、搅拌机、配液控制管汇
输送设备
各单元电气控制系统和总电气控制系统
推荐作法2的系统组成与配套设备
6.2
6.2.1 系统组成
主要由进料输送单元、热相分离单元、冷凝净化单元、油水分离单元、循环水冷却单元、出料输送单元、中央控制单元、其他配套辅助单元等组成。 6.2.2 配套设备
系统各单元配套设备见表3。
表3 各单元配套设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单元名称进料输送单元热相分离单元冷凝净化单元油水分离单元循环水冷却单元出料输送单元中央控制单元其他配套辅助单元
主要配套设备
筛分装置、缓存料斗、进料输送装置热相分离腔体、燃烧系统、推进输送装置
冷凝单元和不凝气体处理设备高效分离装置、泵送装置
空冷式热交换器
输送设备、旋转密封装置、混拌加湿装置
电气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
制氮机、可燃气体气体检测装置、含氧量检测装置、照明系统等
4
SY/T74222018
7技术要求
7.1i 设计要求 7.1.1系统的噪声不超过85dB。 7.1.2系统的烟气排放应符合GB16297的规定。 7.1.3设计应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材料。 7.1.4系统设计要求密封良好,并且应有防止钻井液及岩屑泄漏措施。 7.1.5系统的气路系统设计应满足GB/T7932的要求。 7.1.6常压容器设计应满足NB/T47003.1的要求。 7.1.7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应满足GB50054的要求。 7.1.8罐体设计应满足系统处理工艺要求,斜梯设计应符合GB4053.2的要求,钢平台、防护栏、踢脚板设计应符合GB4053.3的要求。 7.1.9管汇设计应满足SY/T5244的要求,管线选型材料要求耐油,密封橡胶件采用耐油橡胶。 7.2一般要求 7.2.1所用的材料、标准件、外购件、外协件等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设计图样的规定。 7.2.2设备润滑油(脂)加注口应设有标示和说明,方便使用维护。 7.2.3所有金属构件应进行防腐防锈处理,螺栓等紧固件应采用不锈钢件或表面防腐处理。 7.2.4罐体、栏杆、扶手及其他构件底漆宜使用防腐漆,面漆宜使用防腐的瓷漆或海洋油漆。 7.2.5涂漆颜色应符合SY/T6919的规定。 7.2.6控制系统(控制柜、控制开关及其他电器连接件)、电动机等设备应符合GB3836.1和GB3836.2 的防爆要求,其防爆级别为ExdⅡBT4,防护等级不低于IP55。 7.2.7罐上照明系统应符合GB/T23507.4—2017中6.3的规定。 7.2.8系统各单元之间电缆应采用防爆插接件连接。 7.2.9系统应配有显示各主要设备工作状态的信号装置或显示屏幕。 7.2.10应在电气控制系统合适位置附电气线路图。 7.3HSE要求 7.3.1 系统应符合SY/T5974的相关规定。 7.3.2系统的HSE标志设置应符合SY/T6355的要求。 7.3.3系统传动系统的旋转部件应增设安全锁定机构,以防止误操作造成人身安全事故。所有外露旋转类设备及零部件(例如连接盘、万向轴、联轴器、皮带轮等)应设置防护罩等防护设施。 7.3.4应配置适应使用工况、地域和环境的防风、防沙、防腐、防高温、防潮、防寒、耐油等设备及人员保护设施。 7.3.5所有设备的吊装耳板、吊装管等应有永久性安全工作载荷值标记。 7.3.6应配置罐内液面显示报警系统。 7.3.7应配置气、液、电等控制系统的故障报警系统或装置。 7.4推荐作法1的系统各单元要求 7.4.1预处理单元要求如下:
a)预处理单元应满足对油基钻井液钻屑的稀释、混合、搅拌、粉碎及给离心机供液的要求。 b)罐体总容积不小于50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