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3711.5-2019 塑料衬里压力容器试验方法 第5部分:冷热循环检验

GB/T 23711.5-2019 塑料衬里压力容器试验方法 第5部分:冷热循环检验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91.21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8 16:39:53



相关搜索: 压力容器 塑料 方法 检验 23711 试验 部分 循环 冷热 衬里 衬里 循环

内容简介

GB/T 23711.5-2019 塑料衬里压力容器试验方法 第5部分:冷热循环检验 ICS 71.120;83.140 G 9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711.5—2019 代替GB/T23711.5—2009
塑料衬里压力容器试验方法
第5部分:冷热循环检验
Test method for pressure vessels lined with plastics-
Part 5 : Cold-hot cycling inspection
2019-12-10发布
2020-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3711.5—2019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试验装置
1
样品 5 试验方法 6 试验结果判定
1
2
试验报告附录A(资料性附录)冷热循环试验报告
1 GB/T23711.5—2019
前言
GB/T23711《塑料衬里压力容器试验方法》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电火花试验;第2部分:耐低温试验;第3部分:耐高温检验;第4部分:耐负压检验; -第5部分:冷热循环检验;
-
一第6部分:耐压试验;第7部分:泄漏试验;第8部分:耐高电阻试验。
本部分为GB/T23711的第5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GB/T23711.5一2009《氟塑料衬里压力容器热胀冷缩试验方法》,与GB/T23711.5-

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_“范围”中增加了硬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聚乙烯(PE)等塑料衬里材料(见第1章);修改了试验机示意图图题(见图1,2009年版的图1);增加了试验机安全防护的要求(见3.2);增加了样品尺寸规格的要求(见第4章,2009年版的第4章);删除了待检压力容器上温度计及操作温度的要求(见2009年版的5.2);增加了PVC-U、PVC-C和PE等塑料衬里材料的加热温度(见表1,2009年版的表1);修改了ETFE、FEP、PFA、PTFE、PVDF的加热温度和压力(见表1,2009年版的表1); -增加了材料在无压力情况下的试验说明(见表1脚注,2009年版的表1脚注b);删除了达到设定的试验温度后,关闭蒸汽的要求(见2009年版的5.5);修改了试验循环次数的要求(见5.5,2009年版的5.7);修改了“试验报告”和附录A中“温度仪精度”为“温度仪示值误差”「见7.1f)、附录A,2009年版的7.1c)、附录A];删除了“试验报告”和附录A中“试验温度范围”[见2009年版的7.1b)、附录A];增加了“试验报告”和附录A中“产品批号”“测温仪量程”“蒸汽压力”的内容[见7.1b)、7.1f)、 附录A」。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非金属化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承德市精密试验机有限公司、宁波市特种设备检
验研究院、大连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温州赵氟隆有限公司、天华化工机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茂东、王新华、陈虎、于少平、陈国龙、杭玉宏、侯晓梅、箕菁。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23711.5—2009。
1 GB/T23711.5—2019
塑料衬里压力容器试验方法第5部分:冷热循环检验
1范围
GB/T23711的本部分规定了塑料衬里钢制压力容器冷热循环检验的试验装置、样品、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判定及试验报告。
本部分适用于容器外壳材料为钢、由硬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聚乙烯(PE)、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聚全氟乙丙烯(FEP)、可熔性聚四氟乙烯(PFA)、聚四氟乙烯(PTFE)、 聚偏氟乙烯(PVDF)等塑料为衬里的钢制压力容器的冷热循环检验。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711.1塑料衬里压力容器试验方法第1部分:电火花试验
3试验装置
3.1冷热循环试验机示意图见图1,其试验目的是验证塑料衬里耐骤冷骤热的能力。
加热器装置
冷却水装置
待检容器

HolH HoIH
1
图1冷热循环试验机示意图
3.2冷热循环试验机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并应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和安全部门检查认可。
4样品
样品的选择由制造商根据不同材料、产品、制造工艺和使用工况而定,或与用户、检验方共同商订。 依据设计选取合适规格的样品,宜采用DN300mmX1000mm规格的样品。在原材料与工艺等
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具体工程应用数据根据使用经验进行修正。
1 GB/T23711.5—2019
5试验方法
5.1安装样品:样品可安放在冷热循环试验机外,通过管子与试验机连接。 5.2将样品加热、加压:温度从室温升到高温,对高于100℃的样品采用蒸汽加热,对不高于100℃的样品直接用水加热。加热温度和蒸汽压力参见表1。
表1 加热温度和蒸汽压力
PVC-U PVC-C 60±3
ETFE FEP 140±3
PTFE PVDF 140±3
衬里材料加热温度"b
PE 60±3
PFA
95±3
140±3 145±3
135±3
℃ 蒸汽压力 kPa 表中各种温度是为每种塑料推荐的通常温度;制造商可根据不同材料、产品、制造工艺和使用工况情况(如将塑料进行改性),规定不同于表中的温度值 b 该温度是基于非腐蚀条件和无压力情况下测试的,在体使用工况中该塑料的耐高低温变化、耐骤冷骤热的能力可能有变化。体使用工况中的温度限制应由用户与制造商共同商订,或由制造商根据实际使用经验数据来修正该试验值,塑料通过胶粘剂来粘结塑料衬里,同时要考虑胶粘剂的耐温能力的影响
361±20 361±20 415±25 361±20 313±15
5.3按表1的蒸汽压力和温度对样品进行加热,观察测温仪并记录样品内部加热介质的温度变化,直至样品内部加热介质的温度达到设定的试验温度。当采用水作为介质时,试验时需充满介质 5.4将低于25℃的冷却水,快速流过样品进行冷却。当使用蒸汽加热时,样品内部的温度冷却至 50℃以下;当使用热水加热时,样品内部的温度冷却至30℃以下。 5.5重复5.3和5.4的步骤,进行20次冷热循环试验后,对样品应按GB/T23711.1规定的方法进行电火花试验
6试验结果判定
6.1[ 肉眼观察塑料衬里,如有明显变形、开裂等现象被视为失效,
注:20次冷热循环后,在PFA、PTFE、FEP表面上产生的水泡不会影响塑料衬里的性能,不视为失效, 6.2肉眼观察样品无失效时,应按GB/T23711.1规定的方法进行电火花试验。如电火花试验合格,则认定样品在该测试温度下的冷热循环试验为合格。
7试验报告
7.1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制造商名称: b) 产品名称、产品批号、型号规格; c) 塑料衬里材料名称及厚度; d) 试验依据的标准; e) 试验机型号、加热温度; f) 测温仪量程、示值误差、蒸汽压力; g) 加热、冷却过程描述和曲线图; h) 试验结论。
7.2 2试验报告的格式参见附录A
2 GB/T23711.5—201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冷热循环试验报告
冷热循环试验报告的格式见表A.1。
表A.1 冷热循环试验报告
报告编号:产品名称
制造商名称:
产品编号
型号规格塑料衬里厚度
PVC-UPVC-CPE ETFE FEP
塑料衬里材料名称
PFAPTFE PVDF
mm
试验依据的标准代号和名称冷热循环试验机
冷热循环试验机
加热温度 ℃ 蒸汽压力 kPa
名称测温仪量程
型号
测温仪示值误差
加热、冷却方法和
过程描述
加热、冷却曲线图
试验结论:检验员:检验与试验责任人:
日期:
日期:
日期:
检验单位(章):
上一章:GB/T 23711.6-2019 塑料衬里压力容器试验方法 第6部分:耐压试验 下一章:GB/T 23711.4-2019 塑料衬里压力容器试验方法 第4部分:耐负压检验

相关文章

GB/T 23711.5-2019 塑料衬里压力容器试验方法第5部分∶冷热循环检验 GB/T 23711.5-2019 塑料衬里压力容器试验方法 第5部分:冷热循环检验 GB/T 23711.4-2019 塑料衬里压力容器试验方法第4部分:耐负压检验 GB/T 23711.4-2019 塑料衬里压力容器试验方法第4部分∶耐负压检验 GB/T 23711.4-2019 塑料衬里压力容器试验方法 第4部分:耐负压检验 GB/T 23711.3-2019 塑料衬里压力容器试验方法第3部分:耐高温检验 GB/T 23711.3-2019 塑料衬里压力容器试验方法第3部分∶耐高温检验 GB/T 23711.3-2019 塑料衬里压力容器试验方法 第3部分:耐高温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