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10666-2019 次氯酸钙(漂粉精)

GB/T 10666-2019 次氯酸钙(漂粉精)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6 17:35:56



相关搜索: 次氯酸钙 漂粉精 10666

内容简介

GB/T 10666-2019 次氯酸钙(漂粉精) ICS 71.060.50 G 1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0666—2019 代替GB/T10666—2008
次氯酸钙(漂粉精)
Calcium hypochlorite
2020-05-01实施
2019-06-04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0666—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0666一2008《次氯酸钙(漂粉精)》,与GB/T10666一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
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取消了产品等级,产品分I、Ⅱ、Ⅲ型(见第3章,2008年版的第3章);修改了钠法产品粒度粒径范围,删除了钙法产品粒度指标(见第3章,2008年版的第3章);修改了批次和采样规定(见第4章,2008年版的第4章);增加了甲苯法测定水分的方法原理,修改和完善了操作条件(见5.4.1,2008年版的5.3.1);增加了干燥法测定水分的方法原理和仪器(见5.4.2.1、5.4.2.2,2008年版的5.3.2.1);增加了粒度测定的方法原理,修改了试验筛筛孔尺寸(见5.6.1、5.6.2.2,2008年版的5.5.1);修改了出厂检验项目(见6.1.2,2008年版的6.2);删除了标志标签中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安全技术说明书和质量证明书内容(见7.1,2008年版的7.1);
一增加了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见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江汉盐化工湖北有限公司、湖北兴发化工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锦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宗贵、李富荣、葛立新、袁东清、龚兆鸿、高旭东、陈沛云、谭荣本标准于1989年首次发布,1995年第一次修订,2008年第二次修订。52
I GB/T10666—2019
次氯酸钙(漂粉精)
警示一 一次氯酸钙具有腐蚀性和氧化性。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
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次氯酸钙(漂粉精)的要求、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次氯酸钙(漂粉精)(以下简称产品)。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讠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003.1 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 19109 次氯酸钙包装要求
3 要求
3.1 外观:产品为白色或微灰色固体, 3.2产品应符合表1的物化性能要求。
表1产品物化性能要求
指 标
钠法 II 65.0 4~10
钙法 II 60.0
项 目
II 62.0
II 57.0
I 70.0
1 65.0 ≤3 8.0
有效氯(以CI计)w/% 水分w/% 稳定性检验有效氯损失/% 粒度(355μm~1.6mm)w/%≥
≤4
12.0
10.0
90
85 GB/T10666—2019
4菜样
4.1 以每天或每一生产周期生产的产品(相同原料、同一工艺生产)为一批 4.2活动盖塑料桶、钢桶、纤维板桶(包括纸板桶)、由塑料内包装和纤维板箱组成的组合包装(包括瓦楞纸箱)或最大净重为120kg的活动盖塑料罐包装的产品按GB/个6678确定采样单元数。宜用 GB/T6679中适宜的采样探子自桶或罐的中心插入3/4深处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生产企业可在包装线上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检验。当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应按GB/T6678规定的采样单元数采样为准。 4.3 3将采取的样品混匀,四分法缩分到不少于500g,将样品装于清洁、干燥带塞的棕色瓶中。瓶上注明:企业名称、产品名称(标注:钠法或钙法)、型号、批号或生产日期、采样量、采样日期等。
5试验方法
5.1 试验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制剂及制品制备,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3之规定制备。 5.2 2外观
自然光下目视观察样品。 5.3有效氯的测定 5.3.1方法原理
在酸性介质中次氯酸根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蓝色消失即为终点。反应式如下:
CIO-+2I-+2H+—H,O+CI-+I
I2+2S,O2S,O2+21
5.3.2试剂和溶液
警示一 一硫酸具有强腐蚀性 5.3.2.1 碘化钾溶液:100g/L。称取100g碘化钾,溶于1000mL水中。 5.3.2.2 硫酸溶液:3十100。量取30mL硫酸,缓缓注人1000mL水中,冷却,摇匀。 5.3.2.3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Oa)=0.1mol/L。 5.3.2.4 可溶性淀粉溶液:10g/L。使用期为两周 5.3.3 仪器设备 5.3.3.1 一般实验室仪器。 5.3.3.2 滴定管:50mL,A级,分度值0.1mL。 5.3.3.3 单标线吸量管:25mL,A级。
2 GB/T10666—2019
5.3.4试验步骤 5.3.4.1样品溶液制备
称取约3.5g样品(精确到0.0001g),置于研钵中,加少量水,充分研磨呈均匀乳液,然后全部移入
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3.4.2 测定
用单标线吸量管移取25mL样品溶液,置于带塞的磨口锥形瓶中,加20mL碘化钾溶液和10ml 硫酸溶液,在暗处放置5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1mL淀粉指示液,溶液呈蓝色,再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 5.3.5试验数据处理
有效氯以氯(CI)的质量分数w计,按式(1)计算:
(V,/1000)cM
m×25/500 ×100% VicM
X100%
..(1)
Wi=
-
50ml
式中: Vi-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c -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的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 样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 氯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35.453)。
5.3.6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3%。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5.4水分的测定 5.4.1 甲苯法(仲裁法) 5.4.1.1方法原理
样品中水分和甲苯受热共沸,利用甲苯与水互不相溶的性质,水分被分离出来。 5.4.1.2 2试剂
甲苯。使用前脱水处理。 5.4.1.3 仪器设备 5.4.1.3.1 一般实验室仪器。 5.4.1.3.2水分测定装置:水分测定器和甘油浴或可调温电加热套(精度土1℃,见图1)。 5.4.1.3.3 3水分测定器:500mL圆底烧瓶和计量管。其中,计量管体积10mL(0mL~0.3mL的分度值为0.03mL)。 5.4.1.4 试验步骤
称取约100g样品(精确到0.01g),置于干燥的500mL烧瓶(图1中b)中,加200mL甲苯(以淹没样品为限)。将仪器按图1装好,其系统密闭,开启冷凝器(图1中d)的冷却水。在甘油浴或可调温
3 GB/T10666—2019
电加热套(图1中a)中缓慢加热,温度保持在135℃ ~140℃,进行回流,并控制回流速度为2滴/s~ 4滴/s。当计量管(图1中c)中溶液的水层不再增高时,停止加热,冷却。待计量管(图1中c)中甲苯与水的界面清晰后,记下水的体积V。。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参照附录A。
冷却水出口
冷却水进口
说明:
甘油浴或可调温电加热套: 500mlL圆底烧瓶;计量管;一冷凝器。
d-
图1水分测定装置示意图
5.4.1.5 试验数据处理
水分以水(H,O)的质量分数w2计,按式(2)计算:
pV2/1000
X100%
........(2)
W2:
.....
m2
式中: 0 V2 计量管中水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m2 样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室温下水的密度的数值,单位为克每升(g/L);
5.4.1.6 5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2%。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5.4.2干燥法 5.4.2.1 方法原理
将定量样品平铺规定尺寸的称量瓶中,在规定温度下加热。称量。
S GB/T10666—2019
5.4.2.2 仪器设备
5.4.2.2.1 一般股实验室仪器。 5.4.2.2.2 红外线快速干燥器或电加热鼓风干燥箱,可控制在105℃~115℃。 5.4.2.2.3 称量瓶:$60mmX30mm。
5.4.2.3 试验步骤
用称量瓶称取约5g样品(精确到0.01g),置于快速干燥器红外灯下正中部或干燥箱中,在 105℃~115℃下烘干30min。冷却至室温,称量。 5.4.2.4 1试验数据处理
水分以水(H2O)的质量分数wa表示,按式(3)计算:
ms-m4 ×100%
·(3)
W3 =
ms
式中: m3— 样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4—干燥后样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5.4.2.5 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2%。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5.5 稳定性检验—有效氯损失的测定 5.5.1方法原理
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样品,根据加热后有效氯损失占加热前有效氯的百分数计算有效氯损失。
5.5.2 试剂和溶液
试剂和溶液同5.3.2。 5.5.3仪器设备 5.5.3.1蒸汽浴或具有同等功能的仪器(见图2)。 5.5.3.2 玻璃试管,$25mmX200mm。 5.5.3.3温度计,0℃~150℃,分度值0.1℃。 5.5.3.4空气冷却管,$6mm×380mm 5.5.4试验步骤
称取约15g样品(精确到0.1g),置于玻璃试管(图2中b)中,玻璃试管顶部用带有橡皮塞的空气冷却管塞紧,使空气冷却管下端距样品表面5mm~10mm。再将玻璃试管放人沸腾水的蒸汽浴中,保持2h。之后将玻璃试管从蒸汽浴中取出,取下橡皮塞及空气冷却管,将玻璃试管顶部密封好,冷却至室温。把玻璃试管中的样品移入研钵中研细,再按5.3测定其有效氯的含量W4。
5 GB/T10666—2019
单位为毫米
蒸汽出口

X K
009
$ 200
说明:
蒸汽浴或具有同等功能的仪器; b- 装有被分析样品的玻璃试管(2个):
温度计; d- 空气冷却管。
图2 测定有效氯损失装置示意图
5.5.5试验数据处理
有效氯损失以有效氯损失的百分数X,计,按式(4)计算:
X =1=W ×100%
(4)
W1
式中: w 加热前有效氯质量分数的算术平均值; w- 加热后有效氯质量分数的算术平均值。
5.5.6允许差
加热后有效氯平行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4%。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5.6 粒度的测定
5.6.1 方法原理
借助机械振摇,使样品通过单个试验筛或一组不同筛孔尺寸的试验筛被筛分。 5.6.2 仪器设备 5.6.2.1 电动振筛机。
6 ICS 71.060.50 G 1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0666—2019 代替GB/T10666—2008
次氯酸钙(漂粉精)
Calcium hypochlorite
2020-05-01实施
2019-06-04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0666—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0666一2008《次氯酸钙(漂粉精)》,与GB/T10666一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
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取消了产品等级,产品分I、Ⅱ、Ⅲ型(见第3章,2008年版的第3章);修改了钠法产品粒度粒径范围,删除了钙法产品粒度指标(见第3章,2008年版的第3章);修改了批次和采样规定(见第4章,2008年版的第4章);增加了甲苯法测定水分的方法原理,修改和完善了操作条件(见5.4.1,2008年版的5.3.1);增加了干燥法测定水分的方法原理和仪器(见5.4.2.1、5.4.2.2,2008年版的5.3.2.1);增加了粒度测定的方法原理,修改了试验筛筛孔尺寸(见5.6.1、5.6.2.2,2008年版的5.5.1);修改了出厂检验项目(见6.1.2,2008年版的6.2);删除了标志标签中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安全技术说明书和质量证明书内容(见7.1,2008年版的7.1);
一增加了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见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江汉盐化工湖北有限公司、湖北兴发化工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锦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宗贵、李富荣、葛立新、袁东清、龚兆鸿、高旭东、陈沛云、谭荣本标准于1989年首次发布,1995年第一次修订,2008年第二次修订。52
I GB/T10666—2019
次氯酸钙(漂粉精)
警示一 一次氯酸钙具有腐蚀性和氧化性。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
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次氯酸钙(漂粉精)的要求、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次氯酸钙(漂粉精)(以下简称产品)。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讠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003.1 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 19109 次氯酸钙包装要求
3 要求
3.1 外观:产品为白色或微灰色固体, 3.2产品应符合表1的物化性能要求。
表1产品物化性能要求
指 标
钠法 II 65.0 4~10
钙法 II 60.0
项 目
II 62.0
II 57.0
I 70.0
1 65.0 ≤3 8.0
有效氯(以CI计)w/% 水分w/% 稳定性检验有效氯损失/% 粒度(355μm~1.6mm)w/%≥
≤4
12.0
10.0
90
85 GB/T10666—2019
4菜样
4.1 以每天或每一生产周期生产的产品(相同原料、同一工艺生产)为一批 4.2活动盖塑料桶、钢桶、纤维板桶(包括纸板桶)、由塑料内包装和纤维板箱组成的组合包装(包括瓦楞纸箱)或最大净重为120kg的活动盖塑料罐包装的产品按GB/个6678确定采样单元数。宜用 GB/T6679中适宜的采样探子自桶或罐的中心插入3/4深处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生产企业可在包装线上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检验。当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应按GB/T6678规定的采样单元数采样为准。 4.3 3将采取的样品混匀,四分法缩分到不少于500g,将样品装于清洁、干燥带塞的棕色瓶中。瓶上注明:企业名称、产品名称(标注:钠法或钙法)、型号、批号或生产日期、采样量、采样日期等。
5试验方法
5.1 试验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制剂及制品制备,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3之规定制备。 5.2 2外观
自然光下目视观察样品。 5.3有效氯的测定 5.3.1方法原理
在酸性介质中次氯酸根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蓝色消失即为终点。反应式如下:
CIO-+2I-+2H+—H,O+CI-+I
I2+2S,O2S,O2+21
5.3.2试剂和溶液
警示一 一硫酸具有强腐蚀性 5.3.2.1 碘化钾溶液:100g/L。称取100g碘化钾,溶于1000mL水中。 5.3.2.2 硫酸溶液:3十100。量取30mL硫酸,缓缓注人1000mL水中,冷却,摇匀。 5.3.2.3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Oa)=0.1mol/L。 5.3.2.4 可溶性淀粉溶液:10g/L。使用期为两周 5.3.3 仪器设备 5.3.3.1 一般实验室仪器。 5.3.3.2 滴定管:50mL,A级,分度值0.1mL。 5.3.3.3 单标线吸量管:25mL,A级。
2 GB/T10666—2019
5.3.4试验步骤 5.3.4.1样品溶液制备
称取约3.5g样品(精确到0.0001g),置于研钵中,加少量水,充分研磨呈均匀乳液,然后全部移入
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3.4.2 测定
用单标线吸量管移取25mL样品溶液,置于带塞的磨口锥形瓶中,加20mL碘化钾溶液和10ml 硫酸溶液,在暗处放置5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1mL淀粉指示液,溶液呈蓝色,再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 5.3.5试验数据处理
有效氯以氯(CI)的质量分数w计,按式(1)计算:
(V,/1000)cM
m×25/500 ×100% VicM
X100%
..(1)
Wi=
-
50ml
式中: Vi-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c -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的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 样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 氯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35.453)。
5.3.6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3%。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5.4水分的测定 5.4.1 甲苯法(仲裁法) 5.4.1.1方法原理
样品中水分和甲苯受热共沸,利用甲苯与水互不相溶的性质,水分被分离出来。 5.4.1.2 2试剂
甲苯。使用前脱水处理。 5.4.1.3 仪器设备 5.4.1.3.1 一般实验室仪器。 5.4.1.3.2水分测定装置:水分测定器和甘油浴或可调温电加热套(精度土1℃,见图1)。 5.4.1.3.3 3水分测定器:500mL圆底烧瓶和计量管。其中,计量管体积10mL(0mL~0.3mL的分度值为0.03mL)。 5.4.1.4 试验步骤
称取约100g样品(精确到0.01g),置于干燥的500mL烧瓶(图1中b)中,加200mL甲苯(以淹没样品为限)。将仪器按图1装好,其系统密闭,开启冷凝器(图1中d)的冷却水。在甘油浴或可调温
3 GB/T10666—2019
电加热套(图1中a)中缓慢加热,温度保持在135℃ ~140℃,进行回流,并控制回流速度为2滴/s~ 4滴/s。当计量管(图1中c)中溶液的水层不再增高时,停止加热,冷却。待计量管(图1中c)中甲苯与水的界面清晰后,记下水的体积V。。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参照附录A。
冷却水出口
冷却水进口
说明:
甘油浴或可调温电加热套: 500mlL圆底烧瓶;计量管;一冷凝器。
d-
图1水分测定装置示意图
5.4.1.5 试验数据处理
水分以水(H,O)的质量分数w2计,按式(2)计算:
pV2/1000
X100%
........(2)
W2:
.....
m2
式中: 0 V2 计量管中水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m2 样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室温下水的密度的数值,单位为克每升(g/L);
5.4.1.6 5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2%。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5.4.2干燥法 5.4.2.1 方法原理
将定量样品平铺规定尺寸的称量瓶中,在规定温度下加热。称量。
S GB/T10666—2019
5.4.2.2 仪器设备
5.4.2.2.1 一般股实验室仪器。 5.4.2.2.2 红外线快速干燥器或电加热鼓风干燥箱,可控制在105℃~115℃。 5.4.2.2.3 称量瓶:$60mmX30mm。
5.4.2.3 试验步骤
用称量瓶称取约5g样品(精确到0.01g),置于快速干燥器红外灯下正中部或干燥箱中,在 105℃~115℃下烘干30min。冷却至室温,称量。 5.4.2.4 1试验数据处理
水分以水(H2O)的质量分数wa表示,按式(3)计算:
ms-m4 ×100%
·(3)
W3 =
ms
式中: m3— 样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4—干燥后样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5.4.2.5 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2%。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5.5 稳定性检验—有效氯损失的测定 5.5.1方法原理
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样品,根据加热后有效氯损失占加热前有效氯的百分数计算有效氯损失。
5.5.2 试剂和溶液
试剂和溶液同5.3.2。 5.5.3仪器设备 5.5.3.1蒸汽浴或具有同等功能的仪器(见图2)。 5.5.3.2 玻璃试管,$25mmX200mm。 5.5.3.3温度计,0℃~150℃,分度值0.1℃。 5.5.3.4空气冷却管,$6mm×380mm 5.5.4试验步骤
称取约15g样品(精确到0.1g),置于玻璃试管(图2中b)中,玻璃试管顶部用带有橡皮塞的空气冷却管塞紧,使空气冷却管下端距样品表面5mm~10mm。再将玻璃试管放人沸腾水的蒸汽浴中,保持2h。之后将玻璃试管从蒸汽浴中取出,取下橡皮塞及空气冷却管,将玻璃试管顶部密封好,冷却至室温。把玻璃试管中的样品移入研钵中研细,再按5.3测定其有效氯的含量W4。
5 GB/T10666—2019
单位为毫米
蒸汽出口

X K
009
$ 200
说明:
蒸汽浴或具有同等功能的仪器; b- 装有被分析样品的玻璃试管(2个):
温度计; d- 空气冷却管。
图2 测定有效氯损失装置示意图
5.5.5试验数据处理
有效氯损失以有效氯损失的百分数X,计,按式(4)计算:
X =1=W ×100%
(4)
W1
式中: w 加热前有效氯质量分数的算术平均值; w- 加热后有效氯质量分数的算术平均值。
5.5.6允许差
加热后有效氯平行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4%。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5.6 粒度的测定
5.6.1 方法原理
借助机械振摇,使样品通过单个试验筛或一组不同筛孔尺寸的试验筛被筛分。 5.6.2 仪器设备 5.6.2.1 电动振筛机。
6
上一章:SH/T 1785-2015 工业用异戊烯 下一章:GB/T 694-2015 化学试剂 无水乙酸钠

相关文章

GB/T 10666-2019 次氯酸钙(漂粉精 GB/T 10666-2019 次氯酸钙(漂粉精) GB/T 20413-2017 过磷酸钙 GB/T 20413-2017 过磷酸钙 GB/T 21634-2020 重过磷酸钙 GB/T 19590-2023 纳米碳酸钙 GB/T 19590-2011 纳米碳酸钙 GB/T 10699-2015 硅酸钙绝热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