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14352.19-2021 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9部分:铋、镉、钴、铜、铁、锂、镍、磷、铅、锶、钒和锌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14352.19-2021 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9部分:铋、镉、钴、铜、铁、锂、镍、磷、铅、锶、钒和锌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18 16:52:40



推荐标签: 化学分析 等离子体 原子 电感 测定 耦合 发射光谱 钨矿 钼矿 耦合 14352

内容简介

GB/T 14352.19-2021 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9部分:铋、镉、钴、铜、铁、锂、镍、磷、铅、锶、钒和锌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ICS79.0G0 D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14352.19—2021
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9部分:铋、镉、钻、铜、铁、锂、镍、磷、
铅、锶、钒和锌量的测定电感耦合
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Methads fopr chemieal analysis of tuungstean ores amd molyhdemm ores Psurt 19: Determinatiom of hismuth,cadmium,cobalt,cupper,irom,lfthium
miekel , phosphorus, lead, stromtium, vamadfum amnd zme comtemt- Inmduetive-coupled plasma atomic emfission spectrophotometry(ICP-AEs)
2021-03-09发布
2021-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雅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4352.19—2021
目 次
前言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原理
试剂仪器和设备
4
L
6 样品
分析步骤 7.1 样品量 7.2 空白试验 7.3 验证试验 7.4 样品的分解 7.5 校准溶液系列的配制 7.6 测定 7.7 校准曲线的绘制 8结果计算 8.1 分析结果的计算 8.2 干扰校正
.
精密度和正确度质量保证与控制
9
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 仪器参考工作条件及测定干扰元素附录B(资料性附录) 精密度和正确度汇总表 GB/T14352.19—2021
前 言
GB/T14352《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共有22个部分,包括34项元素的25个化学分析
方法:
第1部分:钨量测定;一第2部分:钼量测定;第3部分:铜量测定;第4部分:铅量测定;第5部分:锌量测定;第6部分:量测定;第7部分:钻量测定;第8部分:镍量测定;第9部分:硫量测定;第10部分:砷量测定;第11部分:铋量测定;第12部分:银量测定;第13部分:锡量测定;第14部分:镓量测定;第15部分:锗量测定;第16部分:硒量测定;第17部分:碲量测定;第18部分:量测定;第19部分:铋、镉、钻、铜、铁、锂、镍、磷、铅、锶、钒和锌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第20部分:铌、钼、锆、铪及15个稀土元素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第21部分:砷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第22部分:锑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本部分为GB/T14352的第19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蔡玉曼、黄光明、乔爱香、肖灵、高孝礼、汤志云、江冶、张培新、常青。 GB/T14352.19—2021
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9部分:铋、、钴、铜、铁、锂、镍、磷、
铅、锶、钒和锌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
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1范围
GB/T14352的本部分规定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钨矿石、钼矿石中铋、镉、钻、 铜、铁、锂、镍、磷、铅、锶、钒和锌含量。
本部分适用于钨矿石、钼矿石中铋、镉、钻、铜、铁、锂、镍、磷、铅、锶、钒和锌含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
本方法各元素检出限和测定范围见表1。
表1 各元素检出限和测定范围
单位为微克每克
检出限 18.8 1.42 1.43 5.88 0.012 1.49
检测范围 60~10000 10~2500 10~2500 30~20000 0.04~10 10~2 500 S2C
元素镍磷铅锶钒锌
检出限 2.7 8.3 17.9 2.23 7.32 8.27
检测范围 25~1250 30~7500 60~7500 10~2500 30~6250 30~6 250
元素铋锅钻铜铁锂铁元素计量用%表示。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4505 岩石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总则及一般规定
3 3原理
样品经盐酸、硝酸、氢氟酸和高氯酸溶解,制备成样品溶液。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作为离子源,样
品溶液由载气(氟气)引入雾化系统进行雾化后,以气溶胶形式进入等离子体的轴向通道,在高温和惰性气氛中被充分蒸发、原子化、电离和激发,发射出所含元素的特征谱线。根据特征谱线强度,采用校准曲线法定量测定溶液中分析元素的质量分数。
1 GB/T14352.19—2021
4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使用确认为优级纯的试剂,分析用水符合GB/T6682二级水规定
4.1 硫酸[p(H,SO,)=1.84g/mL]。 4.2 盐酸[p(HCI)=1.19g/mL]。 4.3 硝酸[p(HNO)=1.40g/mL]。 4.4 氢氟酸[p(HF)=1.13g/mL]。
警告一一氢氟酸有毒并有腐蚀性,操作时应戴手套,防止皮肤接触 4.5 高氯酸[p(HCIO,)=1.675g/mL]。
警告易爆品,小心操作! 4.6 氢氧化钠溶液[p(NaOH)=200g/L]。 4.7 盐酸溶液(1十1)。 4.8 盐酸溶液(7十93)。 4.9 盐酸溶液(1十9)。 4.10 硝酸溶液(1+1)。 4.11 铋标准储备溶液[p(Bi)=1.0mg/mL]:称取0.5000g高纯金属铋于250mL烧杯中,加硝酸溶液(4.10)50mL,盖上表面皿加热至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用水洗净表面皿,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2 镉标准储备溶液[p(Cd)=1.0mg/mL]:称取0.5000g高纯金属镉于250mL烧杯中,加硝酸溶液(4.10)50mL,盖上表面皿加热至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用水洗净表面皿,移人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3钻标准储备溶液[p(Co)=1.0mg/ml]:称取0.7036g高纯三氧化钻,置于250mL烧杯中,加人
5ZAC 15mL盐酸(4.2),盖上表面皿,加热煮沸至Co2O:完全溶解后取下冷却,用水洗净表面皿,移入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4铜标准储备溶液[p(Cu)=1.0mg/mL]:称取0.5000g高纯金属铜片,置于250mL烧杯中,盖上表面皿,加人40mL盐酸(4.2)、15mL硝酸(4.3),低温加热至完全溶解,直至棕色烟雾冒尽后,取下冷却,用水洗净表面皿,移人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5铁标准储备溶液[p(Fe)=1.0mg/mL]:称取0.7149g高纯三氧化铁,置于250mL烧杯中,加人 80mL盐酸溶液(4.7),盖上表面皿,加热溶解完全后取下冷却,用水洗净表面皿,移人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6锂标准储备溶液L(Li)=1.0mg/mL:称取2.6614g光谱纯碳酸锂,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 80mL盐酸溶液(4.7),盖上表面皿,加热煮沸至溶解完全后取下冷却,用水洗净表面皿,移入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7镍标准储备溶液[p(Ni)=1.0mg/mL]:称取0.7044g光谱纯三氧化二镍,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40mL盐酸(4.2),盖上表面皿,加热至完全溶解后取下冷却.用水洗净表面皿,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8磷标准储备溶液[p(P)=1.0mg/mL]:称取2.1968g基准磷酸二氢钾,置于250mL烧杯中,加人少量水至溶解完全,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9铅标准储备溶液[p(Pb)=1.0mg/mL]:称取0.5000g高纯铅粒,铅粒预先用盐酸溶液(4.9)清洗表面,再用无水乙醇和石油醚清洗后存于干燥器中,置于250mL烧杯中,加人20mL硝酸溶液(4.10),盖上表面皿,至完全溶解后加热除去NO2后取下冷却,用水洗净表面皿,移人500mL容量瓶中,补加40mL硝酸(4.3),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 GB/T14352.19—2021
4.20锶标准储备溶液[p(Sr)=1.0mg/mL]:称取0.8424g高纯碳酸锶,置于250mL烧杯中,加人少量水溶解,小心滴加盐酸(4.2)至SrCO:完全溶解,盖上表面皿,加热煮沸后取下冷却,用水洗净表面 Ⅲ,移人500mL容量瓶中,补加35mL盐酸(4.2),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21钒标准储备溶液Lp(V)=1.0mg/mL]:称取0.8926g光谱纯五氧化二钒,置于250mL烧杯中,加人20mL硝酸(4.3),盖上表面皿,加热煮沸至溶解完全后取下冷却,用水洗净表面皿,移人500mL 容量瓶中,补加30mL硝酸(4.3),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22锌标准储备溶液[p(Zn)=1.0mg/mL]:称取0.6224g已在900℃灼烧至恒重的高纯氧化锌,置于250mL烧杯中,加人70mL盐酸溶液(4.7),盖上表面皿,加热煮沸至溶解完全后取下冷却,用水洗净表面皿,移人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23钛标准储备溶液[p(Ti)=1.0mg/mL]:称取0.8340g于800℃灼烧30min冷却后的高纯二氧化钛置于30mL新的瓷璃中,加入2mL硫酸(4.1)和15g焦硫酸钾,置于高温炉中低温升至650℃ 熔融约20min,其间摇动数次使熔解完全,取出冷却至室温。将烧杯移至150mL烧杯中,加50mL盐酸溶液(4.7),盖上表面皿,加热煮沸10min至完全溶解后取下冷却,用盐酸溶液(4.9)吹洗净表面皿,移人500mL容量瓶中,补加50mL盐酸溶液(4.7),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24钼标准储备溶液[p(Mo)=1.0mg/ml]:称取0.7501g经500℃灼烧1h冷却后的光谱纯三氧化钼(MoOs),置于250mL烧杯中,加人15mL氢氧化钠溶液(4.6)加热至MoO溶解完全后取下稍冷,加50mL硫酸(4.1)酸化,用水洗净表面皿,移人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 仪器和设备
5.1 分析天平:感量0.1mg。 5.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 5.3控温鼓风干燥烘箱:常温~300℃,控温精度士1℃。 5.4 控温电热板:最高温度为250℃控温精度土5℃。
6样品
6.1# 按照GB/T14505的相关规定,样品粒径应小于0.097mm。 6.2样品应在105℃预干燥2h,硫含量较高的样品在60℃~80℃的鼓风干燥烘箱内干燥2h~4h,然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7分析步骤
7.1样品量
称取样品(第6章)0.1g,精确至0.1mg 7.2 空白试验
随同样品进行双份空白试验,所用试剂应取自同一试剂瓶,加人同等的量。
7.3 3验证试验
随同样品分析同类型、含量相近的标准物质。
3 GB/T14352.19—2021
7.4 样品的分解
将样品(7.1)置于5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人20mL盐酸(4.2),加盖,置于约230℃~240℃ 的电热板上加热30min,取下冷却,用水吹洗盖子内侧和烧杯内壁,再加5mL硝酸(4.3)、10mL氢氟酸(4.4)、1mL高氯酸(4.5),加原盖,继续置于电热板上加热并时常摇动至样品分解完全,用水吹洗盖子内侧和烧杯内壁并去盖,继续加热至高氯酸烟冒尽,取下稍冷,加入3.5mL盐酸溶液(4.7)并用水吹洗烧杯内壁,温热溶解盐类,取下,冷却至室温,移人25mL塑料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测。 7.5 校准溶液系列的配制
用标准储备溶液(4.11~4.24)稀释成表2中的校准溶液系列,用盐酸溶液(4.8)稀释至刻度,摇匀备测。
表 2 校准溶液系列
单位为微克每毫升
元素 STDO STDI STD2 STD3 STD4 STD5 STD6 STD7 STD8 铋
0.5 0.5 0.5 1 10
5 5 5 10 100 5 5 5 5 2 L 5
25 25 25 50 500 1 000 25
50 50 50 100
0.05 0.05 0.05 0.1 1 0.05 0.5 0.05
0

锅钻铜铁锂镍磷铅锶钒锌钼钛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0
0.5 0.5 0.5 0.2 0.5
0.05 0.05 0.02 0.05 0.05 0.5
25 25 10 25 25
50 50 20 50 50

100 50
10 L
1 0.5
7.6 测定
参照附录A中的表A.1和表A.2优化仪器工作条件,分别测量校准溶液(7.5)、样品溶液(7.4)、验证试验溶液(7.3)和空白试验溶液(7.2)中各元素的强度 7.7 校准曲线的绘制
以校准溶液系列中各元素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校准溶液系列测定强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样品溶液、验收试验溶液和空白试验溶液相应的各元素质量浓度,同时参照表A.3 的谱线干扰元素进行干扰系数校准。 4 GB/T14352.19—2021
8 结果计算
8.1 分析结果的计算
各元素的含量以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
(p p) V
X 104
(1)
m
各元素的含量以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ug/g表示,按式(2)计算:
(pp) ×V
.(2)
Ze.
m
式中: P1 Po 从校准曲线上查得经干扰校正后的空白试验溶液(7.2)中各元素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
从校准曲线上查得经干扰校正后各元素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ug/mL):
毫升(μg/mL);
V 样品溶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称取样品的量,单位为克(g)。
m
所得结果按GB/T14505表示为:××.××%、×.××%、0.××%、××××ug/g、×××ug/g、 XX.Xμg/g、X.XXug/g。
SZAC
8.2干扰校正
干扰系数k由式(3)计算:
k=Pe/pim
(3)
式中: Peq 干扰物标准溶液测得的相当分析物的等效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ug/mL);
干扰元素标准溶液的已知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Oin 被分析物的真实质量浓度β:由式(4)求出:
P: =Pgr kpim
..(4)
式中: Pgr 被分析物存在干扰时测得的总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uμg/mL);
被测样品溶液中干扰物的实测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ug/mL)。
Pin
精密度和正确度
9
8个实验室对含铋、镉、钴、铜、铁、锂、镍、磷、铅、锶、钒和锌等不同水平钨矿石、钼矿石的统一样品
分别在重复性条件下进行测定3次试验,结果统计得到的方法精密度数据参见附录B中的表B.1。
5个~8个实验室对铋、钻、铜、铁、锂、镍、磷、铅、锌等不同含量的钨矿石、钼矿石有证标准物质进行
3次试验.相对标准误差(RE)计算结果参见表B.2
同一实验室对铋、镉、钻、铜、铁、锂、镍、磷、铅、锶、钒和锌等不同含量的钨矿石、钼矿石有证标准物
质进行加标回收,加标回收率结果参见表B.3。
10 质量保证与控制
10.1通过对实验测试人员、样品、检测设备及耗材、检测方法以及实验记录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加强实
5
上一章:GB/T 14352.20-2021 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20部分:铌、钽、锆、铪及15个稀土元素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下一章:GB/T 18301-2012 耐火材料 常温耐磨性试验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