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 Standard for building energy dissipation and isolation design
DG/TJ08—2326—2020
J15292—2020
主编单位:同济大学
上海市金属结构行业协会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施行日期:2021年1月1日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20上海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文件
沪建标定【2020]422号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批准《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
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由同济大学、上海市金属结构行业协会和上海现代建筑设计
(集团)有限公司主编的《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经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为DG/TJ08 2326一2020,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同济
大学负责解释。
特此通知。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二〇二〇年八月十三日
前言
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2016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编制计划>的通知》(沪建管【2015]871号)的要求,由同济大学、上海市金属结构行业协会和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编制完成了本标准。
本标准是在总结近些年国内外消能减震、隔震技术的工程应
用和最新科研成果基础上,广泛征求业内人员意见,并结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297及现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一9等编制而成的,
本标准共有13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地震作
用和作用效应计算;消能减震建筑一般要求;消能器的技术性能;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消能器和结构的连接与构造;消能部件的施工、验收和维护;隔震建筑一般要求;隔震支座的技术性能;隔震结构设计;隔震支座连接与构造;隔震部件安装施工、验收和维护。
各单位及相关人员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地址:上海市大活路100号;邮编:200003;E-mail:bzgl@zjw.sh.gov.cn),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原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 《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编制组(地址:上海市四平路 1239号同济大学土木大楼B409室;邮编:200092;E-mail:kexuhu @163.com),或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地址:上海市小木桥路683号;邮编:200032;E-mail:bzglk@zjw.sh.gov.cn),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一1
主编单位:同济大学
上海市金属结构行业协会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上海市建筑学会隔震及消能减震技术中心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华东都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宝钢钢构有限公司上海蓝科建筑减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力岱结构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路博橡胶减震器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吕西林 胡克旭 翁大根 周 颖 田海
朱春明 孙飞飞 花炳灿 李国强 汪 洋张晖 张瑞甫 陈 鹏 陈清祥 周 锋周建龙 胡大柱 施卫星 贺明玄 徐 斌高承勇 梁学锋 巢 斯 蒋欢军 潘 琪瞿革
主要审查人:周国鸣 李亚明 贾 明 王平山 杜 刚
赵昕 丁孙玮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