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G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部门计量检定规程
JJG(交通)041—2020
差动电阻式应力计
Unbonded Elastic Wire Resistance Pressure Cell
JT
2020-07-08发布
2020-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布
JJG(交通)041—2020
差动电阻式应力计
检定规程
JJG(交通)041—2020 代替JJG(交通)041—2004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Unbonded Elastic WireResistance Pressure Cell
,+++++
归口单位:全国水运专用计量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国家水运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JT
本规程由全国水运专用计量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G(交通)041—2020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李妍(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韩鸿胜(国家水运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朱静(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曹玉芬(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参加起草人:
窦春晖(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周振杰(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吴晓雪(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赵晖(国家水运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李绍辉(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JT
JJG(交通)041—2020
目 录
引言 1 范围
概述 3 计量性能要求 4 通用技术要求 5计量器具控制附录A差动电阻式应力计检定记录表格式附录B :差动电阻式应力计检定证书内页格式附录C差动电阻式应力计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
2
JT
1
JJG(交通)041—2020
引 創言
本规程依据JJF1002一2010《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编写本规程代替JJG(交通)041—2004。与JJG(交通)041—200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
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删除了计量性能要求中分辨力、0℃时自由状态电阻比、性能参数的规定(见2004
年版4.1、4.2、4.3中表1);
删除了技术要求中产品合格证书的内容(见2004年版的5.3);修改了检定设备(见5.1.2,2004年版的6.1.3);修改了检定步骤和计算公式(见5.3,2004年版的6.3、附录C)。
本规程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JG(交通)041—2004。
JT
II
JJG(交通)041—2020
差动电阻式应力计检定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差动电阻式应力计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2概述
差动电阻式应力计(以下简称“应力计”)是用于长期监测混凝土建筑物内部的压应力传感器。
应力计由传感组件、电阻钢丝、中性油、传压液体、传压板、感应背板、护套、封闭螺钉和电缆组成。应力计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应力计的工作原理是传压液体将传压板上感受的混凝土压应力传递到感应背板上,感应背板产生变形推动传感器组件,传感器组件把感应背板的挠性位移转换成钢丝电阻值差动变化,根据数字电桥检测其电阻比值和电阻值,计算混凝土内部的压应力和温度。
4 5 6
7
说明:
传感组件; 4——传压液体; 7———护套;电阻钢丝: 5- 一传压板:
-
8-封闭螺钉:
2
一中性油; 6 感应背板; 9-———电缆。
4-
图1应力计结构示意图
3计量性能要求
JT
应力计计量性能要求见表1。
表1 应力计计量性能要求
性能端基线性度误差(a)
要求 la|≤2%F·S la'|≤1%F· S a"≤0.5%FS L|≤2%F.S
滞后(α') 重复性(α")线性度(L)
1
JJG(交通)041—2020
表1(续)
要求 Is. I≤2.5%F - S I△t|≤0.5℃
性能综合误差(s.) 温度误差(△t)
注:F·S为应力计满量程。
通用技术要求 4.1外观
4
应力计应连接牢固,其表面在防腐处理后应无锈斑及裂痕,引出的电缆、护套应无
损伤。 4.2铭牌
应力计应有清晰的铭牌,标有产品名称、型号、生产厂家或厂标、出厂编号及出厂日期。 5计量器具控制 5.1检定条件 5.1.1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要求如下: a) 温度:20℃±2℃: b)大气压力:80kPa~106kPa。
5.1.21 检定设备
检定设备要求如下: a) 精密压力表:0.02级; b) 差阻式读数仪:最大允许误差±0.05%; c) 标准温度计:温度测量范围-20℃~100℃.最大允许误差±0.2℃: d) 恒温箱:温度测量范围-20℃~60℃,温度稳定度±0.5℃; e) 压力罐:耐压不小于应力计满量程的1.2倍。
5.2 检定项目
检定项目见表2,检定记录表见附录A。
表2检定项目一览表
使用中检查
后续检定
首次检定
检定项目
外观铭牌
+ + + + +
+
+ + + 1 .
+ + + +
端基线性度误差
滞后重复性
2
JJG(交通)041—2020
表2(续)
检定项目线性度综合误差温度误差注:“+”表示需检定的项目,“-”表示不需检定的项目
首次检定
后续检定
使用中检查
x
+ + +
-
+ +
+
5.3检定方法 5.3.1外观
采用目测和手检的方法检查外观。 5.3.2铭牌
采用目测的方法检查铭牌。
5.3.3端基线性度误差
端基线性度误差检定步骤如下: a) 在检定环境条件下,应力计预先放置24h以上。 b) 将应力计装入压力罐中,静置30min。 c) 测量零压力状态下应力计输出的电阻比,按10%F·S步进选取检定点,逐级加
压至满量程,每级压力至少保持1min,用差阻式读数仪读取各检定点的电阻比值,同时使用精密数字压力表读取罐内压力值。
d) 加压到满量程后,按10%F·S步进逐级卸压至零压力,每级压力至少保持1min,
分别记录各检定点的电阻比值和压力值,退回零压力状态保持3min后,读取零压力输出的电阻比值
e) 按步骤c)~d)循环测量3次。 f) 按式(1)计算各检定点电阻比值的偏差。
(1)
8, =(Z.),-(Z)
式中:(Z.), 一上、下行第i个检定点电阻比值的算术平均值,按式(2)计算;
(Z) 各检定点的理论电阻比值,按式(3)计算。
(Zu):+(Za);
(2)
(Z.);=
2
式中:(Z)一 一上行第i个检定点电阻比值的算术平均值:
(Zd): 与上行相对应的下行第i个检定点电阻比值的算术平均值。
AZxi +(Z.)o
(Z)
(3)
式中:AZ 检定范围上限检定点及零检定点各自3次电阻比值的算术平均值之差:
(Z.)。 零检定点处3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检定点数。
n
g) 按式(4)计算应力计的端基线性度误差a。
4.
a=Az x100%F.S
(4)
式中:4,- 各检定点电阻比值偏差值中的最大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