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Y/T 6937-2013 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

SY/T 6937-2013 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7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2 17:05:01



相关搜索: 规范 资料 声波 阵列 处理 解释 多极 阵列 6937

内容简介

SY/T 6937-2013 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 ICS73.020 E 12 备案号:43243—2014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937—2013
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处理
与解释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the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logging data
of multipole array acoustic
2014一04一01实施
2013-11一28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6937—2013
目 次
前言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1
N 3 术语和定义
解释准备 5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6 处理成果应用
4
成果图件及绘图格式附录A(资料性附录) 地层纵波、横波、斯通利波频率参考表附录B(资料性附录) 成果图件及绘图格式· 参考文献
7
L
10

T SY/T6937—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测井专业标准化委员会(CPSC/TC11) 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公司测井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华北事
业部、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公司测井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西南石油局测井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火红、胡秀妮、陈华勇、高秋涛、程详、王忠东、肖略生。
Ⅱ SY/T6937—2013
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资料的处理、解释及应用。 本标准适用于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资料的处理、解释及应用,其他同类型测井(如单极子阵列声
波测井、正交偶极阵列声波测井等)资料的处理、解释及应用可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132 2石油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SY/T53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SY/T 5313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地层塌压力 formation collapse pressure 某深度地层井壁产生剪切破坏时,井内该深度的液体压力。 [SY/T5313—2006,定义4.7] 地层破翠压力formationfracturepressure 某深度地层井壁产生拉伸破坏时,井内该深度的液体压力。 [SY/T5313—2006,定义4.6]
3. 2
3.3
钻井液密度安全窗口 safe drilling fluid density window 某深度地层塌压力与地层破裂压力当量密度之间的范围。
4解释准备
4.1收集相关地质资料 4.1.1区域资料
包括构造位置、构造特点、储层分布、地质分层数据、钻探目的、各层系岩性、物性、含油气性、钻井取心资料、井壁取心资料、岩屑录井资料和气测数据等。
1 SY/T6937—2013
4.1.2本井资料
本井资料包括: a) 井位部署图、井位构造图、地质设计、钻井设计及相关勘探开发报告等。 b) 其他测井资料及解释成果。 c) 前期试井情况及钻井过程中的信息。
d) 完井方式及改造措施信息。 4.1.3 邻井资料
包括各种已有的测井资料及相关解释成果、试油层位及试油结果、地层改造信息等。 4.2测井资料质量检查
按SY/T5132的规定对测井原始资料及回放资料进行检查。
5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5.1 地层声波时差提取 5.1.1滤波
提取地层声波时差之前,应对单极子全波列测井信息和偶极子全波列测井信息进行滤波处理。滤波参数的选择以保留拟提声波时差的信息,滤除其余声波信息为原则。滤波方法有频率域高通滤波、 低通滤波和带通滤波等。地层纵波、横波和斯通利波的频率参考范围参见附录A。 5.1.2声波时差提取 5.1.2.1单极子资料的声波时差提取 5.1.2.1.1时差时间相关分析法(STC)
从滤波后的单极子全波列测井信息中提取地层纵波、横波和斯通利波的时差。采用时差时间相关分析法计算各个接收器上波形的相关系数,其计算方法见公式(1)。相关系数(r)峰值点对应的声波时差为提取的声波时差。
(TTW T (TT)N
Zum[t Dt(m-1)d]"dt IumtDt(m-1)d]dt
r(Dt,T):
.......... (1)
N
式中:
相关系数:
P
Dt- 声波时差,单位为微秒每米(μs/m); T 首波到达时间,单位为微秒(μs); Tw 时窗长度,单位为微秒(μs); N- 接收器个数; m 第m个接收器的波列数据,单位为毫伏(mV);
时间变量,单位为微秒(μus);
2 SY/T6937—2013
一接收器间距,单位为米(m)。
d-
5.1.2.1.2首波检测法
在有效测井声波到达之前,接收器接收到的噪音信息不规则,且其幅度比有效测井声波幅度小得多。波形后峰与前峰的极大值比为一明显脉冲极值处所对应的时间为有效测井声波首波到达时间,根据接收器上首波到达时间及接收器间距,由公式(2)计算出地层声波时差。
Dt=4r
(2)
d
式中:
At 间距为d的两个接收器上首波到达时间差,单位为微秒(μs)。 注: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他的声波时差提取方法,或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5.1.2.2偶极子资料的声波时差提取
从滤波后的偶极子全波列测井信息中提取地层横波时差。提取方法与单极子资料的声波时差提取相同(见5.1.2.1)。 5.2岩样力学参数计算
以均匀各向同性介质理论模型计算岩样力学参数,计算方法见公式(3)至公式(9)。
岩样的泊松比。(Poisson'sRatio)的计算见公式(3):
a)
=(-20)/2(-)
..(3)
b) 岩样的杨氏弹性模量E(Young"sModulus)的计算见公式(4):
E=[(3-4×10-/-)
(4)
c)岩样的体积压缩模量K(BulkModulus)的计算见公式(5):
K=[o(3-4u)J×10-6/3
(5)
岩样的剪切模量G(ShearModulus)的计算见公式(6):
d
G=pu×10-6
(6)
e)拉梅常数al(Lame'sConstant)的计算见公式(7):
=p-2)10-
(7)
其中U和U的计算分别见公式(8)和公式(9):
Up=1/Dtp
(8)
U.=1/Dts
(9)
式中:
岩样的泊松比,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E- 岩样的杨氏弹性模量,单位为吉帕(GPa);

岩样的体积压缩模量,单位为吉帕(GPa); G 岩样的剪切模量,单位为吉帕(GPa);
K
3 SY/T6937—2013
偶极子波形函数,表示发射源发射方向,表示接收源接收方向。
u(i=r,yij=r.y) 考虑上、下偶极发射源信号强度近似相等,垂直波列分量能量近似为零的情况下,快横波方位由
公式(14)计算得到。
E ([u () -()] [u (n)uy ()])
0= arctg
. (14)
2
Z [u (t) u (t)]2
IETwir
式中: Twin 整个波形记录时窗。
5.4.2快、慢横波时差提取
用快、慢横波波形函数提取地层快、慢横波时差,提取方法为时差一时间相关分析法(见 5.1.2.1.1)。 5.4.3各向异性计算 5.4.3.1 时差百分各向异性计算方法见公式(15)。
_ 2(Dt - Dt) × 100%
Pa =
(15)
DtDtaf
式中: Pai 时差百分各向异性; Dt 慢横波时差,单位为微秒每米(μs/m); Dta- 快横波时差,单位为微秒每米(us/m)。
5.4.3.2时间百分各向异性计算方法见公式(16)。
P,=二×100%
(16)
tif
式中: P. 时间百分各向异性;
慢横波到达时间,单位为毫秒(ms);
tha tu 快横波到达时间,单位为毫秒(ms)。
5.4.3.3 能量百分各向异性计算方法见公式(17)。
2(Em-Emm×100%
P,= Emax Emin
(17)
式中: P. 能量百分各向异性; Emax 横波最大能量: Emin 横波最小能量。
5.5 地层孔隙压力计算
地层孔隙压力计算方法参见SY/T5623—2009。 5.6地层破裂压力计算 5.6.1 伊顿法
伊顿法适用的地层为:地层沉积较新,受构造运动影响较小的连续沉积盆地,计算方法见公式(18)。
上一章:SY/T 6965-2013 石油天然气工程建设遥感技术规范 下一章:SY/T 6931-2012 石油地质绘图软件符号规范

相关文章

SY/T 6906-2012 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仪 SY/T 6993-2014 阵列感应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 SY/T 6451-2017 探井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 SY/T 6178-2017 水淹层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 SY/T 6994-2020 页岩气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 SY/T 7620-2021 随钻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 SY/T 6994-2014 页岩气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 SY/T 6991-2014 氧活化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