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5.180.10 E92 备案号:53502—2016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7088-—2016
钻井泵的安装、使用及维护
Mud pump installation, use and maintenace
2016-01-07发布
2016一06一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7088-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要求 5 安装 5.1 安装前准备 5.2 吊装 5. 3 安装前检查 5.4 钻井泵安装形式 5. 5 传动装置的安装 5.6 外围辅助部件安装 6使用 6.1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6.2 使用前的检查 6.3 钻井泵的使用原则 6.4 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6.5 钻井泵常见故障 7维护保养 7.1 总则 7. 2 定期检查维护 7.3 存储注意事项 8大修理 8.1 总则 8.2 人员资格 8.3 主要件的检查、修理技术条件 8.4 应更换的零(部)件。 8.5 装配技术要求 8.6试验方法及检验项目.· 8.7标志、贮存、包装与运输附录A(资料性附录) 润滑油品选用指南参考文献
1
10
T
SY/T7088-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
司、江苏如石机械有限公司、河北华北石油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根良、蒲容春、孙娟、刘红芳、常平、刘炯、陈杰、王薇。
一
SY/T 7088-2016
钻井泵的安装、使用及维护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和修井用钻井泵的安装、使用、维护保养及大修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活塞/柱塞式单作用钻井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423石油钻采设备及专用管材词汇 NB/T47013.4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SY/T6199钻井设施基础规范 SY/T6918 石油天然气工业 、钻井和修井设备钻井泵
3术语和定义
GB/T842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易损件expendableparts 在钻井泵的正常运行中,需要经常更换的零部件。一般包括:中间拉杆密封、缸套、活塞(柱塞
和柱塞盘根)、阀总成、阀弹簧及液力端的橡胶件等。 3.2
维护maintenance 保持设备使用性能应采取的措施,包括检查、调整、清洗、润滑、试验、易损件的更换等。
3.3
大修overhaul 对旧的设备进行专业化修复或升级改造,使其产品功能、技术性能不低于原型新品水平的过程。
大修过程一般包括:设备的检测、拆解、清洗、评估、修复加工、再装配、检测、标识及包装等。
4基本要求
4.1钻井泵性能应能满足钻井工程设计要求。 4.2钻井泵的安装、使用及维护应由经过制造商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在操作前应仔细阅读制造商提供的手册及相关技术文件。 4.3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 4.4设备应按制造商文件规定及吊装标识进行吊装。 4.5对钻井泵及其零部件进行拆装作业时,拆卸部件应分类摆放保存,并作相应标识。作业前应断
1
SY/T7088—2016
开所有动力源并泄压,任何情况下不应带电或带压作业。 4.6进行各项工作及工作完成后,应做好废弃物的回收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4.7钻井泵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认无故障后方能使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问题或故障应及时停机,并报专业维修人员处理,不允许钻井泵在有故障或缺陷的情况下进行作业(紧急情况除外。如固井等)。 4.8钻井泵更换的配件宜使用制造商原厂或制造商推荐的合格配件。 4.9应妥善保管钻井泵的随机文件,做好钻井泵的运行记录并保存。 4.10用户应建立每台钻井泵的检查、维护、修理的书面记录。
5安装
5.1'安装前准备
首次安装前,应按制造商提供的装箱清单清点全部设备,确认设备及其附件完好,工具等辅助材料齐备。按照井场设备布置图进行划线,确定钻并泵的正确摆放位置。 5.2吊装
钻井泵的整体吊装应按照制造商的吊装标识进行吊装,推荐采用4根单独的吊索具吊装,单根吊索具的长度和破断拉力按设备外形重量及吊索具承载能力的规定选择。 5.3安装前检查 5.3.11 原动机和传动装置上的所有安全防护装置,应处在安全位置,满足健康、安全、环境(HSE)的要求。 5.3.2设备的支承基础应水平,基础水准平面度为土5mm,基础的承压强度符合SY/T6199的要求。 5.3.3排出管线压力等级应不低于泵的最大工作压力。 5.3.4确认钻井泵安装位置无任何障碍物:安装作业人员处在安全位置。 5.4钻井泵安装形式 5.4.1地面安装
地面安装要求在钻井泵底座的长度方向上使用垫板,将钻井泵垫平垫稳,垫板下的支承基础应宽于钻井泵底座梁宽度。潮湿或沼泽地带,应有稳固的基础。 5.4.2永久安装
当钻井泵及泵组安装在钻井船、钻井平台的结构件上时,应用螺栓将泵底座固定于支承基础,泵底座应用垫片垫实,且在螺栓松开的情况下坚实地落在所有垫片上,并配有限位块:不应仅用螺栓固定。 5.5传动装置的安装 5.5.1泵和原动机之间采用皮带或链条传动,皮带轮(链轮)共面度应小于1mm。简单且较精确的对中方法是用两根细钢丝,沿两个皮带轮(链轮)的一个平面张紧,一根在中心线之上,一根在中心线之下,移动其中一个皮带轮(链轮),使两根钢丝和皮带轮(链轮)四个点接触时,即可确定两个皮带轮(链轮)已对齐,其中心线是平行的,并且和轴线垂直。 2
SY/T7088—2016
5.5.2皮带变松后通过移动皮带轮调整皮带的张紧度,皮带张紧后皮带的张紧侧应没有下垂,松弛侧也应张紧,然后再移动皮带轮增加中心距长度的0.5%。 5.5.3链条张紧度按链条的下垂尺寸计算,水平至45角传动链条为链轮间切线长度的2%~3%, 45°角至垂直链条为链轮间切线长度的1%~1.5%。 5.5.4采用万向轴连接时,法兰端面平行度<1mm,万向轴倾斜度误差士1° 5.6外围辅助部件安装 5.6.1·吸入管线的安装 5.6.1.1 吸人管线的配置要求:
a) 钻井泵吸人系统中应有吸人滤网。吸人滤网过流面积大于管线内孔面积。 b)钻井泵应配吸人空气包。 c)不应把放喷管线回流接人吸人管线。
5.6.1.2为改善钻井泵的吸人性能。推荐如下作法:
尽量缩短吸人管线长度。 b) 吸人管宜通径保持一致,管线内径宜选择比钻井泵吸人口大的规格。
a
适当降低钻井泵冲数。 d》增加吸人罐内的液位高度。 e) 加装灌注泵。
5.6.1.3吸人管线的安装要求:
a) 保证吸人管线的直线度。 b) 管线上阀门的安装方向与液流方向一致。
吸人滤网清理干净。
d) 上紧吸人管线上的所有连接螺栓,且法兰之间的密封垫无损坏。 e) 管线连接密封可靠。 f) 灌注泵支撑安装牢固。
5.6.2放喷管线的安装 5.6.2.1 放喷管线与水平方向之间应具有不小于3°的向下倾角(海上钻井平台可不适用本条)。 5.6.2.2 放喷管线在吸人罐顶弯曲处的角度应不小于135°。 5.6.2.3吸人罐上的固定管夹应固定牢靠。 5.6.2.4放喷管线两端应有安全绳或安全链。 5.6.2.5钻井泵排出管路与安全阀之间不应安装任何型式的阀门。 5.6.2.6 上紧所有螺栓,砸紧所有活接头。 5.6.3排出管线的安装 5.6.3.1 钻井泵排出口与排出管线连接紧固。 5.6.3.2 ,高压软管活接头两端应有安全链或安全绳。 5.6.3.3 排出管线应支撑牢固。 5.6.4动力源的连接 5.6.4.1 动力电缆、控制电缆应保证相序正确,电缆走线应平顺,无交叉和扭结。 5.6.4.2 动力旋转部件如万向轴、皮带、链条等应加装护罩,且固定牢靠。
3
SY/T7088—2016
6使用 6.1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6.1.1动力端加润滑油 6.1.1.1润滑油品的选用参见附录A。 6.1.1.2检查动力端油池是否清洁干净,按制造商规定牌号和体积将润滑油注人动力端,并确保润滑油位处于最高油位。 6.1.1.3链条传动泵组应将润滑油注人链条箱,润滑油应达到最低与最高油位之间,润滑油牌号应符合制造商的相关规范。 6.1.2喷淋泵水箱加冷却液
钻井泵运转前应给水箱内加满冷却液。 6.1.3排出空气包充气
排出空气包按制造商的规定充人一定压力的氮气或空气,不应充入氢气、氧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充气结束后应关闭截至阀。不应在钻井泵工作时打开截止阀观察压力表。 6.1.4缸套活塞的组装
根据钻井工况排量和压力要求,选择安装适应的缸套活塞规格,确保钻井压力不超过此级缸套的额定压力,且满足钻井排量要求。 6.1.5安全阀放喷压力调整
根据钻井泵内所装缸套规格,参照钻井泵铭牌上相应缸套的额定压力,设定安全阀的放喷压力。 6.2使用前的检查
钻井泵使用前应做以下检查: a 吸人管线上各阀门是否正确开启和关闭。 b) 排出管线上各阀门是否正确开启和关闭。 c)放喷管线旁路阀门是否关闭。 d) 喷淋泵管线阀门是否开启。
外置润滑油泵管线阀门是否开启。 f 空气过滤器是否安装,滤芯是否清洁。 g) 主电机或动力输人装置是否正确连接,泵的工作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h) 检查吸人罐内是否充满钻井液:且罐内钻井液的液位应高于缸套活塞中心。
6.3 钻井泵的使用原则 6.3.1推荐钻井泵在80%的负荷下使用,不应超负荷使用。 6.3.2 没有配灌注泵时,应尽量使用大缸套、低泵冲。 6.3.3钻井泵运转时应低速启动,泵冲由低到高逐渐加载,且最高压不应大于缸套对应的额定压力。 6.3.4 做好定期检查维护,详见7.2。
4
SY/T7088—2016
6.4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6.4.1液力端排空气
钻井泵正式运转前应空循环一段时间,将液力端内空气循环排出。 6.4.2观察排出压力表
钻井泵运转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排出压力,如不上压或超压:应及时停泵检修。故障排除方法见6.5。 6.4.3观察喷淋泵冷却液情况
定期检查喷淋泵冷却液是否充分喷射到缸套活塞上,若水箱冷却液不足,应及时补充,冷却液污染变质则应停机清洗水箱,更换冷却液。 6.4.4检查润滑油压力与油位 6.4.4.1检查润滑油压力,最低油压不应低于制造商要求的最低压力:否则应及时排查,故障排除方法见6.5。 6.4.4.2每班检查油位,油位应处于油标尺的最低与最高油位之间。 6.4.4.3至少每个月检查润滑油质,油品变质后应进行更换;使用中每半年更换一次润滑油。 6.4.5观察液力端溢流
检查液力端高压密封处报警孔是否有溢流现象,溢流钻井液表明对应部位密封件没有压紧或已损坏,应及时上紧和更换。 6.4.6观察缸套活塞使用情况
少量钻井液由活塞带出来属正常情况,如果排出压力下降或流量波动较大时,通常是活塞刺漏,发现刺漏应及时停泵更换缸套或活塞。 6.4.7观察阀体阀座使用情况
观察液力端阀总成工作情况,发现阀体阀座有刺漏,应及时停泵进行更换,防止进一步刺伤液缸。 6.4.8观察温升
钻井泵在达到稳定运转工作状态下,动力端各部位的温升不应超过60℃,最高温度不应超过90℃。 6.4.9排污法兰定期放水
每周从机架两侧的排污法兰处排水一次,以保证润滑油的洁净。 6.4.10 钻井泵运转其他方面检查
钻井泵运转其他方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a)是否有异常响声,有则应进一步排查,必要时停泵检查。 b) 是否有异常震动,有则应进一步排查,必要时停泵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