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9.120.30 K30 备案号:49774—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149—2015
家用和类似用途带防雷
保护的移动式插座
Portable socket-outlet with surge protective device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purposes
2015-10-01实施
2015-04-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2149—2015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一般要求. 5 试验概述
I
6 额定值. 7 分类 8 标志. 9 防触电保护 10 接地措施 11 结构 12 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 13 温升 14 机械强度 15 耐热.. 16 爬电距离、电气问隙和通过密封胶的距离 17 绝缘材料的耐非正常热、耐燃和耐电痕化 18 防雷部分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18.1 电路设计类型 18.2 最大持续T作电压Uc. 18.3 电压保护水平.. 18.4 ⅡI类标称放电电流试验. 18.5 IⅡI类复合波试验. 18.6 动作负载试验 18.7 脱离器. 18.8 热稳定 18.9 短路耐受能力 18.10 防雷状态指示器.. 18.11 残流Ipe 18.12 在暂时过电压下的特性表1 温升限值
2
2
7
中
8 8
JB/T12149—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器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公牛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突破电气有限公司、浙
江正泰建筑电器有限公司、奇胜工业《惠州)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明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CL- 罗格朗国际电工(惠州)有限公司、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可来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飞雕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跃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耐思电气(嘉兴)有限公司、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深圳市航嘉驰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惠州电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军、阮立平、林海青、陈万林、龚志雷、曾绪辉、刘开喜、金峰、邵京疆、 赵卓君、郑伟、高一盼、干朝圣、姜九龙、林文德、文小娟、徐强云、蔡映峰、叶建华、黄顺亲、查鹏展、罗时明、张礼荣、罗勇进。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2149—2015
家用和类似用途带防雷
保护的移动式插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带防雷保护的移动式插座的标志、防触电保护、温升、结构、力学性能、防雷性能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带有对问接雷电和直接雷电效应,或其他瞬态过电压的电涌进行
保护的单相移动式插座。
本标准不适用对电信和信号网络进行电涌防护的移动式插座。 注:带防雷保护的家用转换器可参考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弓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本文件。
GB2099.1一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18802.1一2011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性能要求
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2099.1一2008和GB18802.1一20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丁本文件。
3.1
带防雷保护的移动式插座portable socket-outletwith surgeprotectivedevice 带有对问接雷电和直接雷电效应、或其他瞬态过电压的电涌进行保护的移动式插座,又称移动式防
雷插座。 3.2
防雷保护模块surgeprotecivedevice 由防护元器件、电气连接件和结构件等构成的防雷保护单元,其包含必要的输入和输出连接方式。
3.3
保护模式protectivemode 用汀描述带防雷保护的移动式插座中防雷保护功能的配置情况。 在带防雷保护的移动式插座中分为相线与中性线L-N)相线与地线CL-PE)中性线与地线(N-PE
等3种保护模式。 3.4
热插拔防雷保护模块hot-plugging surgeprotectivedevice 移动式插座工作过程中,可安全地拆卸和更换,不影响插座本身正常供电的防雷保护模块。
3.5
可更换式防雷保护模块replaceablesurgeprotectivedeivce
1
JB/T121492015
作为一个整体,与插座带电部件和/或保护接地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在结构设计上能借助普通工具可方便更换的一种防雷保护模块。 3.6
不可更换式防雷保护模块non-replaceablesurgeprotectivedevice 与插座带电部件和/或保护接地部件之问通过永久性连接方法,如通过熔焊或锡焊,铆接或压接等
方法连接在一起的一种防雷保护模块。 3.7
移动式一端口防雷插座portableone-portsurgeprotecivesocket-outlet 防雷保护模块与主电路联连接的、无专用的串联阻抗插入在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带防雷保护的移动
式插座。 3.8
移动式二端口防雷插座portabletwo-port surge protecive socket-outlet 防雷保护模块与主电路串联连接的、有专用的串联阻抗插入在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带防雷保护的移动
式插座。 3.9
防雷状态指示器surge protective status indicator 用于指示带防雷保护的移动式插座中防雷电路正常和/或失效的装置。
3.10
带防雷保护的移动式插座的脱离器disconnector of portable socket-outlet with surge protecive device
将防雷保护模块从电源系统断开所需要的装置。 注:这种断开装置不要求具有隔离能力,可以防止系统持续故障并可用来给山带防雷保护的移动式插座故障的指示。
3.11
瞬态过电压transientovervoltage 振荡的或非振荡的,通常为高阻尼的,持续时问只有几毫秒或更短的短时间过电压。瞬态过电压一
般指通断过电压、雷电过电和功能过电压三种。 3.11.1
通断过电压switchingovervoltage 因特定的通断操作或故障,在系统中的一定位置上出现的瞬态过电压。
3.11.2
雷击过电压lightingovervoltage 因特定的雷击放电,在系统中的一定位置上出现的瞬态过电压。
3.11.3
功能过电压functional overvoltage 为了电器的功能所需而有意识地施加的过电压。
4一般要求
家用和类似用途带防雷保护的移动式插座在设计和结构应能保证,在正常使用时,性能可靠,对使用者和周围环境没有本标准意义范围内的危险。
除本标准以外,对带防雷保护的移动式插座的其他安全要求,应符合GB2099.1适用的内容:对防
雷保护模块应符合GB18802.1适用的内容。
是否合格,通过全部有关的要求和规定的试验进行检查。
2
JB/T12149—2015
5试验概述
GB2099.1一2008中的第5章做下述修改后适用: 5.4第1段修改为:用3个试样进行本标准除防雷部分所有的有关试验,用另外的试样进行防雷部分所有的有关试验,
具体数量依据GB18802.1—2011中第7章的要求。
6额定值
6.1带防雷保护的移动式插座的额定电压:250V。 6.2# 带防雷保护的移动式插座的额定电流:10A、16A。 6.3优选防护等级:IP20、IP40、IP44、IP54或IP55。 6.4I类试验的标称放电电流I优选值:3.0kA、5.0kA、10kA15kA和20kA。 6.5I类试验的最大放电电流Imax优选值:6kA、10kA、15kA、20kA、25kA、30kA和40kA。 6.6IⅢI类试验的开路电压Uoc优选值:6kV、10kV和20kV 6.7电压保护水平U优选值:0.33kV、0.4kV、0.5kV、0.6kV、0.7kV、0.8kV、0.9kV、1.0kV、 1.2kV和1.5kV. 6.8最大持续T作电压U优选值:250V、255V260V、275V、280V、320V、335V、350V、385V、 400 V、420 V和440 V。 6.9带防富保护的移动式插座的额定电流应不得大插头的额定电流,带防雷保护的移动式插座的额定电压应不得低丁插头的额定电压。
带熔断器的带防雷保护的移动式插座的最小额定值,应等丁标在熔断器上的额定值。 带控制装置的带防雷保护的移动式插座的额定电流,应不大控制装置的额定电流。
7分类
7.1GB2099.1一2008中的第7章除7.2.3、7.2.4、7.3外,其他内容均适用。 7.2按端口数量分类:
移动式一端口防雷插座,也称移动式开联型防雷插座;移动式二端口防雷插座,也称移动式串联型防雷插座。
7.3按防雷保护模块的电路设计类型分类:
移动式限压型防雷插座; -移动式复合型防雷插座;移动式开关型防雷插座。
7.4按防雷保护模块的更换模式分类:
一不可更换带防雷保护的移动式插座;一可更换带防雷保护的移动式插座。
8标志
8.1GB2099.1一2008中的8.1增加下述内容后适用:
最大持续工作电压(每种保护模式有一个电压值,如不同应分别标出)。 一制造商声明的保护模式。 制造商声明的每种保护模式的试验类别和放电参数,亦将这些参数相互靠近标识在一起:
3
JB/T12149—2015
ⅡI类试验:“II类试验”和“Imax”及以kA为单位的数值,或者T2(T2在方框内)》和 “Imax”及以kA为单位的数值; III类试验:“IⅡI类试验”和“Uoc”及以kV为单位的数值,或者“T3”(T3在方框内)和 U..及以kV为单位的数值: ⅡI类的标称放电电流IⅡ(每种保护模式有一个电流值,如不同应分别标出)。 电压保护水平U(每种保护模式有一个电压值,如不同应分别标出)。
注1:如果受空间限制,上述“最大持续工作电压”以及后续的标识,可标在小包装上。
附加标志:
端口数量:短路电流耐受能力;脱离器动作指示:承受瞬态过电压(TOV)特性。
-
注2:上述附加标志可以标在插座上、标在小包装上和/或标在随插座交货的说明书里。
8.2GB2099.1—2008中的8.2做下述修改后适用:
电流(安和千安)电压(伏和千伏)最大持续工作电压.. 标称放电电流最大放电电流. 电压保护水平. 开路电压. 保护模式的地线····.
A和kA(仅限」防雷参数); .V和kV(仅限」防雷参数);
..Ue: -In: Imax: .. Up: .Uoc: ..PE.
8.38.1中规定的标志(型号除外)应在插座接线和安装时清晰易辨。
注:可拆线的插座的型号可以标在外壳和盖的里面。 8.4GB2099.1—2008中的8.5适用。 8.5GB2099.1—2008中的8.7适用。 8.6 GB2099.1—2008中的8.8适用。
9防触电保护
带可更换式防雷保护模块的带防雷保护的移动式插座,在拆除和未拆除防雷保护模块的情况下,均应符合GB2099.1—2008中第10章的要求。
10接地措施
带防雷保护的移动式插座宜有接地触头,但在某些特殊使用场所(如通信机房),必须带有接地触
头。
11结构 11.1GB2099.1—2008中第14章适用。 11.2可更换式防雷保护模块或不可更换式防雷保护模块,与插座装配好以后应充分固定。
是否合格:通过观察和手动试验及GB2099.1一2008中第24章试验进行检查。
4
JB/T12149—2015
11.3防雷保护模块失效后,插座上应有明显的警示失效的措施,如指示灯、报警器。
12 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
12.1GB2099.1—2008中第17章做下述修改后适用:
在第2段后面增加以下内容:在进行这项试验前须将带防雷保护的移动插座中的电子元器件移除。 试验部位增加: f)在移动式插座中的防雷保护模块主电路的带电部件和辅助电路的带电部件(如有)之问。
12.2在带防雷保护的移动插座的带电部件和辅助电路的带电部件(如有)之问的绝缘电阻不得小」 2MQ.
13温升
GB2099.1一2008中的第19章有关插头明装式插座、暗装式插座的内容不适用,其他内容做下述修改后适用:
增加下述内容:测试带防雷保护的移动式插座的温升时,防雷保护模块的电路和电路连接应同时按交货状态测试。 对防雷保护模块,应按GB18802.1进行温升试验,温升值应符合表1的要求。 并且,可更换的防雷保护模块应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下,插入和拔出10次之后,进行温升试验。
可更换的防雷保护模块的连接触点的温升不得超过45K。
表1温升限值
SPD的部件
温K
满足单个元器件的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或满足元器件制造商的声明,考虑到SPD内的温度
内部元器件
外部绝缘处理过的导体的端了
70b
受限于:
导体材料的机械强度号对附近设备可能发生的影响接触导体的绝缘材料的允许温度限值导体温度对与其连接的设备的影响对于插入式触头:触头材料的自然处理和表面处理
汇流排和导体,连接至汇流排的可移除或可更换部件的插入式触头
于动操作于柄
金属的绝缘材料的
15c 25c
可触及的外壳和盖子
30d 40d
金属表面绝缘表面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