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3.100.60 J 20 备案号:49992—2015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374—2015 代替JB/T7374—1994
气动空气过滤器 技术条件 Pneumatic compressed-air filtersTechnical requirements
2015-10-01实施
2015-04-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7374—2015
目 次
2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规格.... 4.1 气口型式, 4.2 公称通径.. 4.3主要尺寸.. 5技术要求... 5.1工作条件 5.2性能要求 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6.2性能试验. 7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7.2型式检验. 8标识、包装、贮存 8.1 标识 8.2 包装.. 8.3贮存 9标注说明附录A(资料性附录) 公称过滤精度≥5um滤芯的检测方法参考文献,
4
C
10 10 11 13
图1 气动空气过滤器的主要尺寸... 图2气动空气过滤器流量特性.. 图3水分离效率试验回路原理图图4取压孔结构... 图5压力降-空气流量试验回路、 图6 自动排水器试验回路原理图图A.1 公称过滤精度试验回路原理图图A.2 滤芯抽空装置图A.3 公称过滤精度测试数据记录
N
1 1
表1 气动空气过滤器的公称通径表2当压力降等于进口压力5%时的空气流量表3试验压力.
L
-
JB/T7374—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7374—1994《气动空气过滤器技术条件》,与JB/T7374一199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
下:
将“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改为“范围”,并增加和修改了内容(见第1章,1994年版的第1章); -将“引用标准”改为“规范性引用文件”,并增加和修改了内容(见第2章,1994年版的第2章);将“术语”改为“术语和定义”,并更改了内容(见第3章,1994年版的第3章); -增加了“气口型式”等内容,增加了通径3mm、32mm的规格(见第4章);修改了“公称压力”选用范围(见5.1.3);增加了“额定压力”及其验证方法(见5.2.1);在“介质温度、环境温度”中,增加了针对特定需要的内容(见5.1.2);将“过滤度”改为“公称过滤精度”,修改了选用范围及其试验方法(见3.1,1994年版的3.2);修改了“压力降-空气流量”的技术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5.2.6,1994年版的5.2.5):增加了“储液杯容量”及其“测试方法”(见5.2.8和6.2.8.1);修改了“水分离效率”的试验方法(见6.2.5,1994年版的6.2.4);修改了“检验规则”和“标识、包装、贮存”的内容(见第7章和第8章);一增加了“标注说明”(见第9章);一将公称过滤精度≥5μm的铜烧结金属滤芯的检测方法列为附录A(见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宁波索诺工业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威海博胜气动液压有限公司、广东省肇庆方大气动有限公司、宁波市华益气
-
动工程有限公司、国家气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宁波亚德客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无锡气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毛信强、单位银、张志清、王兆荣、陈定芝、林伟强、郑岩森、蒋浩狄、路波、 刘丽娇、陈早阳、方清华、张连仁、王春丽。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7374—1994。
II
JB/T7374—2015
气动空气过滤器 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动空气过滤器的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识、包装、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用轻合金(铝等)、压铸锌合金、黄铜、钢和塑料制造的气动空气过滤器。其额定压
力在1600kPa以下、工作温度为5℃~80℃,采用机械方法除去压缩空气中的固体和液体污染物。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46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公称压力系列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3141—1994工业液体润滑剂 』ISO黏度分类 GB/T7306.155°密封管螺纹第1部分:圆柱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 GB/T 7306.2 55°密封管螺纹第2部分:圆锥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 GB/T7307 55°非密封管螺纹 GB/T17446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 :词汇 ISO6358(所有部分) 气压传动 使用可压缩流体元件的流量特性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GB/T1744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称过滤精度 nominalfiltrationrating 由制造商给出的表示过滤程度的标称微米值。
3.2
水分离效率waterseparationefficiency 在规定压力降(或流量)下,空气过滤器的分离水量与给水量的百分比。
4规格
4.1 气口型式
用非密封管螺纹时按GB/T7307的规定选择,用密封管螺纹时按GB/T7306.1和GB/T7306.2的规定选择。
用法兰安装的设计,其连接的界面可以是平面接口,也可以是沉孔以容纳○形密封圈。 某些特殊应用和连接也可以采用其他气口型式。
1
JB/T7374—2015
4.2公称通径
气动空气过滤器的公称通径按表1的规定。
表1气动空气过滤器的公称通径
公称通径dmm 3 4.3主要尺寸
6
15
20
25
8
10
32
在气动空气过滤器的说明文件中应提供图1所示的外形说明及安装尺寸。
说明:
最大宽度; B- 气口中心线以下的高度; C 最大厚度; D
A
一压缩空气输入、输出接口平面之间的距离;孔口中心线以上的最大高度(除去任选的压力降指示器);
E
Fe, 自气口中心线起的最大安装距离;
压力降指示器顶点与气口中心线的距离:自气口中心线至可拆卸点的最小间距;
G H 力 两安装孔的间距:
Kb 气口中心线与安装孔的间距;
安装孔或推荐的安装螺栓的最小直径;排放口说明;气口尺寸;使用托架时提供。 尺寸J、K和L仅在规定托架安装时注明。
C6 V W
图1气动空气过滤器的主要尺寸
2
JB/T7374—2015
5技术要求
5.1工作条件 5.1.1工作介质
经初级处理的压缩空气。 5.1.2介质温度、环境温度
一般规定介质温度、环境温度为5℃~60℃。特定结构设计需要在不同温度下工作时应说明工作温度范围。 5.1.3公称压力
气动空气过滤器的公称压力按250kPa、630kPa、(800kPa)、1000kPa、1600kPa选择。 5.2性能要求 5.2.1额定压力
气动空气过滤器的额定压力可按公称压力设定,按6.2.1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验证。 5.2.2密封性
在额定压力下气动空气过滤器应无外泄漏。 5.2.3耐压性
在1.5倍额定压力下,气动空气过滤器任何零(部)件应无损坏和永久变形。 5.2.4公称过滤精度
气动空气过滤器的公称过滤精度按0.01μm、0.05μm、0.1μm、0.3μm、0.5μm、1μm、3μm、5μm 10μm、20μm、30μm、40μm选择。 5.2.5水分离效率
气动空气过滤器按6.2.5规定的方法测试,水分离效率应不小于80%。 5.2.6压力降-空气流量
在表2规定的各种进口压力下测试压力降和流量关系;在其他的进口压力下,如按GB/T2346规定的或别的压力下,也可以记录其在流量变化时的压力降。测试结果应用图2或表2的形式表示。
按表2规定的进口压力检测,当压力降等于进口压力的5%时测得的流量值应不小于表2的规定
值。 5.2.7排水器性能
气动空气过滤器应设置手动或自动排水器 5.2.7.1手动排水器应开关灵活,开启时能排放,关闭时不泄漏。 5.2.7.2自动排水器关闭时不泄漏,在规定的压力下,当液位达到预定的高度时能自动排放,排水后应自动关闭,并装有手动排放装置。
3
JB/T7374—2015
表2 当压力降等于进口压力5%时的空气流量
公称通径dmm 10
进口压力 kPa 250 400 630 800
3
15
6
20
25
8
32
压力降-空气流量(标准状态下) dm°/s 6.3
0.6 1.0 1.9 1.9
4.1 6.3 9.8 12.1
14.6 22.5 34.8 44.1
21.3 32.5 49.6 62.0
44.1 67 106 130
52.5 83.3 133 163
74 106 170 200
9.5 14.6 18.1
注1:进口压力大于800kPa的流量值由生产厂家给出。 注2:表中流量是由公称过滤精度为20um的青铜烧结滤芯测得的流量,配有其他滤材和精度滤芯的过滤器的流
量由生产厂家给出。
kPa
kPs
BdY
kPa
进口压力:型号:
kPa
空气流量(标准状态下)dm3/s 图2 2气动空气过滤器流量特性
5.2.8储液杯容量
对每一种过滤器的储液杯,其容量按照6.2.8的规定进行测量。其结果与过滤器的其他文字说明起发表。 5.2.9外观质量
-
气动空气过滤器外表涂层应色泽均匀,无起泡及剥落等缺陷。塑料储液杯不应有影响透明度的纹影,无气泡等杂物。标牌应清晰,无剥落和翘角现象。
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6.1.1 1试验介质
经过滤精度比被测滤芯精度高一档、水分离效率不小于80%的气动空气过滤器处理的压缩空气。 6.1.2 温度
对所有的测试,工作介质、设备和周围环境温度均应维持在25℃土10℃范围内。
4
JB/T7374—2015
6.1.3相对湿度
周围空气相对湿度≤90%。 6.1.4 试验压力
试验压力按表3的规定。
表3试验压力
630
1 600
800 1.5倍额定压力额定压力
1 000
额定压力kPa 耐压性密封性水分离效率压力降-空气流量 kPa 160 250 400 630 630 800 800 1 000 1 000 1 600
250
试验项目
试验压力
630
250
630
排水器性能试验压力允许波动值
250
±4%
6.1.5试验仪表精度
试验用的压力表精度规定型式试验不低于0.4级,出厂试验不低于2.5级,测量范围的上限值不得大于试验压力的2倍;流量计不低于2.5级;温度计(表)为普通级。 6.2 2性能试验 6.2.1 验证额定压力的测试程序 6.2.1.1气动空气过滤器的输出口堵塞。 6.2.1.2对3件随机样品实施此项测试。 6.2.1.3在本测试中,可以改进密封手段以防止泄漏,并且允许密封件发生结构性破坏。但任何改进措施不得增加承压容器的结构强度。 6.2.1.4采用GB/T3141一1994规定的运动黏度不大于ISOVG32的油品或其他类似液体注满这些样品,并将它们安装在6.1.2规定的环境温度中。 6.2.1.5在温度稳定后,缓慢加压至设定额定压力的1.5倍水平,保压2min,观察泄漏或破坏(按6.2.1.7 的规定)。 6.2.1.6 6如果未出现泄漏或破损,再增加其设定额定压力的一半左右,保压2min,并观察泄漏或破坏(按6.2.1.7的规定),继续进行以下操作:
a)轻合金、黄铜和钢结构的产品按上述规定继续升压,直至达到设定额定压力4倍的水平。 b)压铸锌合金或塑料结构的产品需满足以下要求:
-工作温度不超过50℃时,按上述规定继续升压,直至达到额定压力4倍的水平;工作温度为50℃~80℃,按上述规定继续升压,直至达到设定压力5倍的水平。
6.2.1.7破坏的标准是断裂、部件分离或达到有足够液体渗出压力容器以至湿润外表面的程度。气口螺纹的泄漏并不构成破坏,除非因断裂或裂纹造成泄漏。 6.2.1.8若3个样品全部通过各自的测试项目,则设定的额定压力得到验证。 6.2.1.9当元件中有部件或附件(如储液杯、视孔玻璃)用不同的材料制造时,其验证宜提高到适当的压力倍数。适用的压力会受限于不同材料的最低可承受压力。 6.2.1.10在市场内,当受压外壳的设计要求遵守压力容器法规时,法规的要求优先于本标准规定的要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