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1057.1-2014 颗粒材料 物理性能测试 第1部分:松装密度的测量

GB/T 31057.1-2014 颗粒材料 物理性能测试 第1部分:松装密度的测量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32.5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6 15:39:36



相关搜索: 测量 材料 密度 物理 颗粒 测试 31057 部分 性能 性能

内容简介

GB/T 31057.1-2014 颗粒材料 物理性能测试 第1部分:松装密度的测量 ICS 19.120 A 28
G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057.1—2014
颗粒材料 物理性能测试第1部分:松装密度的测量
Granular materials-The physical properties-
Part 1:Determination of apparent density
2015-06-01实施
2014-12-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1057.1—2014
目 次
前言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原理实验仪器、设备与部件前处理工作测量步骤
1
2
3
2
S
6
1
8 松装密度的计算
不确定度 10 测试报告· 陆录A(资料性附录) 不确定度的评估陆影E(资料性附录) 松装密度测试报告
9 GB/T31057.1—2014
前言
GB/T31057《颗粒材料物理性能测试》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松装密度的测量; —第2部分:振实密度的测量;第3部分:流动性指数的测量。 本部分为GB/T31057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全国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池州市大恒生化有限公司、
北京粉体技术协会。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丹东市百特仪器有限公司、北京市食品安全分析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部分起草人:刘清珺、高原、宋正启、张涛、余方、方勤、潘俊杰、侯长革、董青云、周素红。
II GB/T 31057.1—2014
颗粒材料物理性能测试第1部分:松装密度的测量
1范围
GB/T31057的本部分规定了粉体松装密度测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固体颗粒直径5um5mm的粉体。不在此范围内的粉体,可参照本部分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314粉末冶金用粉末取样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松装密度 Apparentdensity 在规定条件下颗粒材料自然填充的单位容积的质量。
4原理
将粉体从(固定在一定高度)漏斗孔落下,填充满已知容积的密度杯中。在松装状态下,以单位体积粉体的质量表示粉体的松装密度
实验仪器、设备与部件
5
5.1主要实验方法所用仪器 5.1.1概述
本部分给出了3种方法所用仪器示意图。凡是根据松装密度原理制作的,可以得到正确松装密度的任何仪器均可采用。可选其中一种或组合。 5.1.2 2漏斗法
漏斗法测量仪器示意图见图1。
1 GB/T31057.1—2014
H
说明: 1—漏斗; 2—-托架; 3—密度杯; 4—底座; 5—支架。
图1 漏斗法测量仪器示意图
5.1.3 3斯科特容量计法
斯科特容量计法测量仪器示意图见图2。
2 GB/T 31057.1—2014
27
说明:
上部漏斗组合;托架;支架;布料箱;方形漏斗;
- 2- 3 4
6 密度杯;
溢料盘; 8- 一底座。
7
图2 2斯科特容量计法测量仪器示意图
5.1.4 振动筛法
振动筛法测量仪器示意图见图3。
3 GB/T 31057.1—2014
说明: 1——振动筛; 2托架; 3漏斗; M 密度杯; 5——底座; 6 支架。
图3振动筛法测量仪器示意图
5.2设备与部件 5.2.1漏斗
漏斗小孔直径d尺寸有三种规格,分别为2.5mm±0.1mm、5.0mm土0.15mm和8.0mm士 0.2mm。漏斗应由无磁性、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制成,表面光滑,且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硬度,不会产生形变和磨损。 5.2.2密度杯
密度杯为一具有固定容积的圆柱杯,最大示值误差不超过0.2%。应由无磁性、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制成,表面光滑,且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硬度,不会产生形变和磨损。 5.2.3天平
天平应有足够的量程,称量试样的精度为0.01g。 5.2.4 支架和底座
支架和底座用来固定漏斗和量杯,漏斗小孔与量杯底面必须在同一轴心上。
4 GB/T31057.1—2014
5.2.5上部组合漏斗
由两个圆锥形漏斗装配而成,其间由一段圆柱隔开,并放人一个标准筛。 5.2.6 5方形漏斗
下端口径为12.5mm×12.5mm。 5.2.7振动筛
标准振动筛。
6前处理工作
每个样品至少取三份进行测试。 GB/T.5314确立的取样规则及制样方法适用于本部分。 将粉体按接受状态进行实验。在某些情况下,粉体事先需要进行干燥。如果待测粉体易氧化,应在
真空或惰性气体中进行干燥。如果粉体中含有易挥发物质,则不能进行干燥。
7测量步骤
7.1方法的选择
首先选用漏斗法进行测试。如采用漏斗法测试时固体材料不能通过漏斗,则选用振动筛法进行测试。对于金属粉末,根据需要,可选用斯科特容量计法 7.2漏斗法 7.2.1 将密度杯和漏斗之间的距离调整到25mm,并使密度杯中心与漏斗中心在同一轴线上。 7.2.2按颗粒大小选择漏斗。将固体材料倒人孔径为2.5mm的漏斗,使固体材料直接从漏斗小孔流入密度杯,直到溢出为止。如固体材料不能通过漏斗,应选择孔径为5mm的漏斗,如固体材料仍不能流过,允许用直径为1mm的金属丝从漏斗上方捕一下,但要注意金属丝不能插入密度杯中。 7.2.3用非磁性和不带静电的长度大于密度杯直径的刮板沿密度杯顶面刮平,操作时不要振动密度杯,不要压实或带出样品。 7.2.4刮平后轻敲杯壁,使其稍稍振实,以免样品在挪动时洒落。然后将外壁的粉末清理干净,保证外壁不粘有样品。 7.2.5称量密度杯内粉末质量,精确到0.01g。 7.3斯科特容量计法 7.3.1将密度杯和方形漏斗之间的距离调整到20mm,并使密度杯中心与方形漏斗中心在同一轴线上。 7.3.2将固体材料放在上部组合漏斗的筛网上,经过布料箱、方形漏斗,流人密度杯中,直到溢出为止。 7.3.3如果固体材料不能自由通过筛网,可用软毛刷轻刷,使固体材料通过筛网。 7.3.4用非磁性和不带静电的长度大于密度杯直径的刮板沿密度杯顶面刮平,操作时不要振动密度杯,不要压实或带出样品。 7.3.5刮平后轻敲杯壁,使其稍稍振实,以免样品在挪动时洒落。然后将外壁的粉末清理干净,保证外壁不粘有样品。
5 ICS 19.120 A 28
G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057.1—2014
颗粒材料 物理性能测试第1部分:松装密度的测量
Granular materials-The physical properties-
Part 1:Determination of apparent density
2015-06-01实施
2014-12-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1057.1—2014
目 次
前言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原理实验仪器、设备与部件前处理工作测量步骤
1
2
3
2
S
6
1
8 松装密度的计算
不确定度 10 测试报告· 陆录A(资料性附录) 不确定度的评估陆影E(资料性附录) 松装密度测试报告
9 GB/T31057.1—2014
前言
GB/T31057《颗粒材料物理性能测试》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松装密度的测量; —第2部分:振实密度的测量;第3部分:流动性指数的测量。 本部分为GB/T31057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全国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池州市大恒生化有限公司、
北京粉体技术协会。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丹东市百特仪器有限公司、北京市食品安全分析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部分起草人:刘清珺、高原、宋正启、张涛、余方、方勤、潘俊杰、侯长革、董青云、周素红。
II GB/T 31057.1—2014
颗粒材料物理性能测试第1部分:松装密度的测量
1范围
GB/T31057的本部分规定了粉体松装密度测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固体颗粒直径5um5mm的粉体。不在此范围内的粉体,可参照本部分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314粉末冶金用粉末取样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松装密度 Apparentdensity 在规定条件下颗粒材料自然填充的单位容积的质量。
4原理
将粉体从(固定在一定高度)漏斗孔落下,填充满已知容积的密度杯中。在松装状态下,以单位体积粉体的质量表示粉体的松装密度
实验仪器、设备与部件
5
5.1主要实验方法所用仪器 5.1.1概述
本部分给出了3种方法所用仪器示意图。凡是根据松装密度原理制作的,可以得到正确松装密度的任何仪器均可采用。可选其中一种或组合。 5.1.2 2漏斗法
漏斗法测量仪器示意图见图1。
1 GB/T31057.1—2014
H
说明: 1—漏斗; 2—-托架; 3—密度杯; 4—底座; 5—支架。
图1 漏斗法测量仪器示意图
5.1.3 3斯科特容量计法
斯科特容量计法测量仪器示意图见图2。
2 GB/T 31057.1—2014
27
说明:
上部漏斗组合;托架;支架;布料箱;方形漏斗;
- 2- 3 4
6 密度杯;
溢料盘; 8- 一底座。
7
图2 2斯科特容量计法测量仪器示意图
5.1.4 振动筛法
振动筛法测量仪器示意图见图3。
3 GB/T 31057.1—2014
说明: 1——振动筛; 2托架; 3漏斗; M 密度杯; 5——底座; 6 支架。
图3振动筛法测量仪器示意图
5.2设备与部件 5.2.1漏斗
漏斗小孔直径d尺寸有三种规格,分别为2.5mm±0.1mm、5.0mm土0.15mm和8.0mm士 0.2mm。漏斗应由无磁性、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制成,表面光滑,且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硬度,不会产生形变和磨损。 5.2.2密度杯
密度杯为一具有固定容积的圆柱杯,最大示值误差不超过0.2%。应由无磁性、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制成,表面光滑,且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硬度,不会产生形变和磨损。 5.2.3天平
天平应有足够的量程,称量试样的精度为0.01g。 5.2.4 支架和底座
支架和底座用来固定漏斗和量杯,漏斗小孔与量杯底面必须在同一轴心上。
4 GB/T31057.1—2014
5.2.5上部组合漏斗
由两个圆锥形漏斗装配而成,其间由一段圆柱隔开,并放人一个标准筛。 5.2.6 5方形漏斗
下端口径为12.5mm×12.5mm。 5.2.7振动筛
标准振动筛。
6前处理工作
每个样品至少取三份进行测试。 GB/T.5314确立的取样规则及制样方法适用于本部分。 将粉体按接受状态进行实验。在某些情况下,粉体事先需要进行干燥。如果待测粉体易氧化,应在
真空或惰性气体中进行干燥。如果粉体中含有易挥发物质,则不能进行干燥。
7测量步骤
7.1方法的选择
首先选用漏斗法进行测试。如采用漏斗法测试时固体材料不能通过漏斗,则选用振动筛法进行测试。对于金属粉末,根据需要,可选用斯科特容量计法 7.2漏斗法 7.2.1 将密度杯和漏斗之间的距离调整到25mm,并使密度杯中心与漏斗中心在同一轴线上。 7.2.2按颗粒大小选择漏斗。将固体材料倒人孔径为2.5mm的漏斗,使固体材料直接从漏斗小孔流入密度杯,直到溢出为止。如固体材料不能通过漏斗,应选择孔径为5mm的漏斗,如固体材料仍不能流过,允许用直径为1mm的金属丝从漏斗上方捕一下,但要注意金属丝不能插入密度杯中。 7.2.3用非磁性和不带静电的长度大于密度杯直径的刮板沿密度杯顶面刮平,操作时不要振动密度杯,不要压实或带出样品。 7.2.4刮平后轻敲杯壁,使其稍稍振实,以免样品在挪动时洒落。然后将外壁的粉末清理干净,保证外壁不粘有样品。 7.2.5称量密度杯内粉末质量,精确到0.01g。 7.3斯科特容量计法 7.3.1将密度杯和方形漏斗之间的距离调整到20mm,并使密度杯中心与方形漏斗中心在同一轴线上。 7.3.2将固体材料放在上部组合漏斗的筛网上,经过布料箱、方形漏斗,流人密度杯中,直到溢出为止。 7.3.3如果固体材料不能自由通过筛网,可用软毛刷轻刷,使固体材料通过筛网。 7.3.4用非磁性和不带静电的长度大于密度杯直径的刮板沿密度杯顶面刮平,操作时不要振动密度杯,不要压实或带出样品。 7.3.5刮平后轻敲杯壁,使其稍稍振实,以免样品在挪动时洒落。然后将外壁的粉末清理干净,保证外壁不粘有样品。
5
上一章:GB/T 30702-2014 表面化学分析 俄歇电子能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 实验测定的相对灵敏度因子在均匀材料定量分析中的使用指南 下一章:HG/T 4536-2013 化妆品用聚合氯化铝

相关文章

GB/T 31057.2-2018 颗粒材料物理性能测试第2部分∶振实密度的测量 GB/T 31057.2-2018 颗粒材料 物理性能测试 第2部分:振实密度的测量 GB/T 31057.3-2018 颗粒材料物理性能测试第3部分∶流动性指数的测量 GB/T 31057.3-2018 颗粒材料物理性能测试 第3部分:流动性指数的测量 GB/T 31057.3-2018 颗粒材料 物理性能测试 第3部分:流动性指数的测量 GB/T 6609.25-2023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25部分:松装和振实密度的测定 GB/T 1479.1-2011 金属粉末 松装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漏斗法 GB/T 31967.1-2015 稀土永磁材料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第1部分:磁通温度特性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