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97.200.40 Y 5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6668.3—2018
游乐设施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第3部分:红外热成像监测方法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fault diagnostics of amusement device-
Part 3 : Infrared thermography monitoring method
2019-04-01实施
2018-09-28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6668.3—2018
目 次
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术语和定义方法概述安全要求人员要求设备和器材要求监测工艺规程监测方法 10 监测结果评价与分级·
3
4
5
6
8
O
故障诊断 12 维修策略 13 记录和报告附录A(规范性附录) 现场测量反射表观温度和发射率
11
10
10
12
GB/T36668.3—2018
前言
GB/T36668《游乐设施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分为以下3部分:
一第1部分:总则;一第2部分:声发射监测方法;一第3部分:红外热成像监测方法。 本部分为GB/T36668的第3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全国索道与游乐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0)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山市金马科技娱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华侨城集团
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南方游乐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实宝来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沈功田、俞跃、胡斌、张勇、刘喜旺、李坚、叶超、武新军、吴占稳、陈建生、吴茉、 李勇、梁朝虎、王尊祥、沈勇、肖原。
I
GB/T36668.3—2018
游乐设施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第3部分:红外热成像监测方法
1范围
GB/T36668的本部分规定了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游乐设施进行运行状态监测与诊断的方法及结果评价与分级。
本部分适用于在制和在用游乐设施机械及电气部分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仅注目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445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12604.9 无损检测术语红外检测 GB/T 19870 工业检测型红外热像仪 GB/T 20306 游乐设施术语 GB/T 20737 无损检测通用术语和定义 GB/T 20921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词汇 GB/T 28706 无损检测机械及电气设备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 GB/T 34370.1 游乐设施无损检测 第1部分:总则 GB/T 34370.2 游乐设施无损检测 第2部分:目视检测 GB/T 34370.3 游乐设施无损检测 第3部分:磁粉检测 GB/T 34370.4 游乐设施无损检测 第4部分:渗透检测 GB/T 34370.5 游乐设施无损检测 第5部分:超声检测 GB/T 34370.6 游乐设施无损检测 第6部分:射线检测 GB/T36668.1 游乐设施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第1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9、GB/T19870、GB/T20306、GB/T20737GB/T20921、GB/T28706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衰减介质 attenuatingmedia 可衰减从辐射源发射出的红外辐射的介质,警如窗口、滤镜、大气、外部光学器件等。
3.2
等温线 isotherm 应用于标示表观温度相等区域的图像增强特性
1
GB/T36668.3—2018
3.3
反射表观温度reflectedapparenttemperature T refl 其他目标通过被测目标反射到红外热像仪上的表观温度,
3.4
红外热成像监测infraredthermographymonitoring 对游乐设施机械部件、液压系统或电气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红外热成像监测及数据和信息采集
4方法概述
4.1基本原理
红外热成像方法的基本原理见图1。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产生热辐射,其表面辐射强度与物体表面发射率、温度等有关,一般情况下辐射主要集中在红外波段。红外热成像方法是通过测量物体在红外波段辐射强度来计算物体表面的温度场,形成热像图,利用表面的温度场来判断物体内部热源和热量传导路径,从而达到对物体内部结构、材料缺陷等监测的目的;根据大气窗口,通常采集中波(波长 3um~5um)或远波(波长8um~14um)的红外辐射。当设备运行状态发生异常时,通常会造成温度的异常并体现在热像图中,通过记录并分析热像图可以判断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情况
L
显示器
红外探测器
图像处理设备
图1红外热成像监测原理图
4.2 红外热成像监测的分类
红外热成像分为定量热成像和定性热成像。定量热成像是通过测定温度近似值的方法来评估被监测设备或部件的状态,将该温度近似值与在役设备的温度或基线数据进行比对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定性热成像是在相同或相似运行状态下,将同一部件或类似部件的热分布图或热轮廓图进行比较;在搜寻不同的热分布图和热轮廓图的过程中,任何两台或多台相似目标无需给出热分布的具体温度值,即可根据差异变化的程度确定异常状态。定性热成像仅能探测缺陷,定量热成像却能确定状态恶化的严重程度。
4.3机械设备温度异常产生的原因
在机械设备中,温度异常升高通常是由润滑不充分造成的摩擦增加、未对中、部件磨损、载荷异常等
原因引起;温度异常降低通常是由零部件失效引起。对于保温系统,其温度异常通常是由保温材料缺少、老化和安装不当等原因造成,
2
GB/T36668.3—2018
4.4电气设备温度异常产生的原因
在电气设备中,温度异常升高通常是由连接松弛或老化造成的电阻增大、短路、过载、载荷不平衡或
元件安装不当等原因引起;温度异常降低通常是由组件失效造成,
4.5 5红外热成像监测的优点和局限性
红外热成像监测有以下优点: a) 非介入式的,可远距离、不接触实施; b) 提供实施过程信息; c) 准确、快速、直观地显示物体表面的温度场; d) 可以监测动态性能; e) 不受电磁干扰,尤其适用于机电系统的监测; f) 可在完全无光的夜晚实施。 红外热成像监测的局限性包括: a) 不能准确确定对象状态; b) 易受环境影响: c) 被监测对象不能有遮挡。
4.6干扰因素
在进行红外热成像监测之前,应清楚潜在的噪声源,例如环境温度、周围热源、强光背景、环境辐射
和大气条件,它们的存在可能影响红外热成像监测结果。
5 安全要求
本章没有列出实施时所有的安全要求,使用本部分的用户应在实施前建立安全准则实施过程中的安全要求至少如下: a)1 监测人员应遵守游乐设施现场运行的安全要求,根据监测地点的要求穿戴防护工作服和佩戴
有关防护设备:
b) 应注意被监测设备的温度状态,以免烫伤: c) 在线监测时,应注意游乐设施的启动和运转,防止人员碰撞; d) 在高空进行操作时,应考虑人员、监测设备器材坠落等因素,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e) 除非具有持证电工、专业工程师或其他同等资格,红外监测人员不应执行通常由这些专业人员
完成的任务,不应移动或替换外盖,不应打开或关上装有机械或电气设备的机柜,不应测量设备的电气负荷,不应触碰任何设备,并应与之保持安全距离。
6人员要求
采用本部分进行监测的人员应按GB/T9445的要求或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取得相应检测监测人员资格鉴定机构颁发或认可的红外热成像检测监测等级资格证书,从事相应资格等级规定的检测监测工作。
3
GB/T36668.3—2018
7设备和器材要求
7.1 红外热像仪
应能满足GB/T19870的要求,且与被监测设备的温度范围相匹配
7.2 数字温度计
应至少配备一支数字温度计用于测量被监测设备的表面温度,一般应在测试过程中利用数字温度计对物体表面发射率和光路衰减进行校正。
7.3 红外反光镜
应至少配备一个红外反光镜,用于监测红外摄像仪不能直接观察的设备部位
7.41 设备的维护和校准
应制定书面规程,对红外热像仪进行周期性维护和检查,以保证仪器功能应根据原设备制造商的指南或既定的工业规范对使用的红外热像仪进行校准。应根据制造商的推
荐、客户的要求或任何适用的工业标准,用可追溯的黑体参考源对红外热像仪进行校准、检查、并出具证书。
在现场进行监测时,如怀疑设备的监测结果,应对设备进行功能检查和调整,并对每次维护检查的
结果进行记录。
8监测工艺规程
8.1通用监测工艺规程
从事红外热成像监测的单位应按本部分的要求制定通用红外热成像监测工艺规程,其内容应至少包括如下要素:
a) 适用范围: b) 执行标准、法规; c) 监测人员资格; d) 监测仪器设备:如红外热成像镜头、主机、监测数据采集和分析软件等; e) 被监测设备和部件的信息:名称、编号、安装地点、结构形式、如几何形状与尺寸、材质、设计与
运行参数; f) 被监测设备表面状态; g) 运行工况和监测时机; h) 红外发射率; i) 监测过程和数据分析解释; j) 监测结果评定; k) 监测记录、报告和资料存档; 1) 编制、审核和批准人员; m)编制日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