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4533-2019 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

GB/T 24533-2019 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7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5 09:31:50



推荐标签: 电池 石墨 材料 锂离子 24533 负极 负极

内容简介

GB/T 24533-2019 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 ICS 29.050 Q 5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5332019 代替GB/T24533—2009
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
Graphite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2019-03-25发布
2020-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4533—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4533一200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本标准与GB/T24533一2009相
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修改了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定义,将定义中的“碳负极”修改为“石墨类负极”(见3.1);将“中间相类碳微球人造石墨”改为“中间相炭微球人造石墨”,将“针状焦类人造石墨”改为“针状焦人造石墨”,将“石油焦类人造石墨”修改为“石油普焦人造石墨”,增加了复合石墨的解释(见4.1.1);修改了部分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等级,增加了石墨化度指标(见4.1.2);删除产品代号示例中的"AG-PAG-I-18-340”(见2009年版的4.2);修改了典型产品技术指标内容,将“表3~表11”修改为表3、表4、表5”(见5.2);水分测定修改为:按照附录B或GB/T3521的规定进行测定(见6.3);比表面积测定修改为:按照GB/T19587进行测定(见6.6):增加石墨取向性(参考性指标)测定方法,按照附录F的规定进行测定(见6.9);删除NO,-、PO。3-的测定(见2009年版的6.12);修改了有机物含量测定方法(见6.17);修改了限用物质含量测定方法(见6.18);取样和制样修改为按照GB/T1427规定进行(见7.1.1);删除“作为检验和保留的样品,至少保留500g以上”(见2009年版的7.1.4);出厂检验中增加首次放电比容量、首次库仑效率,删除pH值(见7.2.1);删除型式检验中的“原材料批号”(见2009年版的7.2.2);删除了验收规则中“收货方有权按本标准对产品进行验收,有权拒收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产品”(见2009年版的7.3.3);修改了包装、标志的要求:产品的包装、标志符合GB/T191和GB/T6388的规定,净重由供需双方协商(见8.1);删除"建议:温度≤45℃、湿度≤75%的环境中”(见2009年版的8.2);删除“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产品的每个包装袋正面应有醒目的标志”(见2009年版的 8.4.1); 删除“建议:温度≤45℃、湿度≤75%”(见2009年版的9.1);修改了附录A中分散剂要求(见A.3.1);修改了粒度测试范围(见A.4.3);修改附录A中仪器设定参数为:按仪器说明书设置最佳参数(见A.4.4);修改附录A中结果计算与数据处理,增加了"Dmax”(见A.7);修改了附录B中的仪器与设备,天平感量修改为"0.0001g”,微量注射器增加"5uL”(见B.4.2 和B.4.3); 修改了附录C中试剂及材料(见C.3);修改了附录C中仪器与设备,删除了表面皿和电热板,增加了超声波清洗仪(见C.4);修改了附录C中试样的制备(见C.5);
1 GB/T24533—2019
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及代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锂离子电池作为负极使用的石墨类负极材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427 炭素材料取样方法 GB/T 3120 镍线 GB/T 3521 石墨化学分析方法 GB/T 3782 乙炔炭黑 GB/T 4369 锂 GB/T 5187 铜及铜合金箔材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9724 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 GB/T 19587 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 GB/T 26125 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 EPA8260C:2006 挥发性有机物GC-MS测定方法[Volatileorganiccompoundsbygaschroma-
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J
EPA5021:1996均衡顶空法分析土壤和其他固相基质中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Volatileorganic compounds in soils and other solid matrices using equilibrium headspace analysi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 graphite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采用的是结晶型层状结构的石墨类炭材料,与正极材料在一定体系下
协同作用实现锂离子电池多次充电和放电,在充电过程中,石墨类负极接受锂离子的嵌入,而放电过程中,实现锂离子的脱出。
注:石墨类负极材料的理论容量为372(mA·h)/g,颜色为灰黑或钢灰,有金属光泽。
1 GB/T 24533—2019
分类及代号
4
4.1 产品分类 4.1.1 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类别:
a) 天然石墨,用NG(NaturalGraphite)表示。 b) 人造石墨,用AG(ArtificalGraphite)表示,分为以下3种:
1) 中间相炭微球人造石墨,用CMB(CarbonMicroBead)表示; 2) 针状焦人造石墨,用NAG(NeedleCokeArtificalGraphite)表示; 3) 石油普焦人造石墨,用CPAG(CommonPetroleumCokeArtificalGraphite)表示。
c) 复合石墨,至少含有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双组分的石墨材料,用CG(CompositeGraphite)
表示。
4.1.2 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等级,见表1。
表 1 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等级
首次放电 首次库仑 粉末压实 石墨 固定碳 磁性物
密度 化度 含量 质含量 铁含量 RoHS
级别
类型
效率
比容量 (mA·h)/g % ≥360.0 ≥95.0
ppm 认证
g/cm3 ≥1.65 ≥96 ≥99.97 ≤0.1 10 通过
% %
ppm
天然石墨(NG) II ≥360.0 ≥93.0 ≥1.55 ≥94 ≥99.95 ≤0.1 ≤30 通过
≥1.45 ≥92 ≥99.90 ≤0.5 ≤50 通过 ≥1.50 ≥94 ≥99.97 ≤0.1 ≤20 通过
≥345.0 ≥91.0 I ≥350.0 ≥95.0
中间相
(CMB) II ≥340.0 ≥94.0 ≥1.40 ≥90 ≥99.95 ≤0.5 ≤50 通过
≥1.20 ≥90 ≥99.70 ≤1.5 ≤100 通过 ≥1.25 ≥94 ≥99.97 ≤0.1 ≤20 通过
≥330.0 ≥90.0 I ≥355.0 ≥94.0
人造 (AG)
石墨 针状焦 ≥340.0 ≥93.0 ≥1.20 ≥90 ≥99.95 ≤0.1 50 通过
(NAG) 1
II ≥320.0 ≥90.0 ≥1.10 ≥85 ≥99.70 ≤1.5 ≤100 通过石油 I ≥350.0 ≥95.0 ≥1.40 ≥94 ≥99.97 ≤0.1 20 通过普焦 II ≥330.0 ≥93.0 ≥1.20 ≥90 ≥99.95 ≤0.1 50 通过 (CPAG)
≥1.00 ≥85 ≥99.70 ≤1.5 ≤100 通过
≥300.0 ≥90.0 I ≥355.0 ≥94.0 ≥1.60 ≥94 ≥99.97 ≤0.1 ≤20 通过
复合石墨
(CG) II ≥345.0 ≥92.0 ≥1.50 ≥92 ≥99.95 ≤0.1 ≤30 通过
≥90 ≥99.70 ≤0.5 ≤50 通过
Ⅱ ≥330.0
>91.0
≥1.40
注1:产品指标需要满足该等级产品的所有指标,否则不归于该等级,注2:RoHS认证是指通过限用物质含量检测认证。
4.2 产品代号
产品代号由类别代号、等级代号、D50和首次放电比容量等依次排列组成,即:类别代号-等级代号-D50-首次放电比容量,具体示例见表2。
2 GB/T 24533—2019
表2 产品代号示例及其表示的含义
表示的含义
示例
NG天然石墨类、I级品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D50=(18.0土2.0)μm,首次放电比容量≥360(mA·h)/g AG-CMB人造石墨中间相类、I级品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D50=(22.0士 2.0)μm,首次放电比容量≥350(mA·h)/g AG-NAG人造石墨针状焦类、I级品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D50=(18.0土 2.0)μm,首次放电比容量≥355(mA·h)/g CG复合石墨类、I级品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D50=(17.0土2.0)um,首次放电比容量≥355(mA·h)/g
NG- I-18-360
AG-CMB- I-22-350
AG-NAG- I -18-355
CG- I -17355
5技术要求
5.1 外观
颜色灰黑或钢灰,有金属光泽的粉末。 5.2 理化指标
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若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表3、表4和表5为典型产品技术指标。
6 试验方法
6.1 外观
自然光条件下目视观察。 6.2 粒度分布
按照附录A的规定进行测定。 6.3 水分
按照附录B或GB/T3521的规定进行测定。 6.4pH值
按照附录C的规定进行测定。 6.5 固定碳含量
按照GB/T3521的规定进行测定。 6.6 比表面积
按照GB/T19587的规定进行测定。
3 GB/T24533—2019
6.7 真密度
按照附录D的规定进行测定 6.8 层间距d002和石墨化度
按照附录E的规定进行测定, 6.9 石墨取向性(参考性指标)
按照附录F的规定进行测定、 6.10 首次库仑效率
按照附录G的规定进行测定。 6.11 首次放电比容量
按照附录G的规定进行测定 6.12 微量金属元素
按照附录H的规定进行测定。 6.13 F-、CI-、SO,2-、NO3、Br-离子指标
按照附录1的规定进行测定 6.14硫含量
按照附录」的规定进行测定。 6.15 磁性物质
按照附录K的规定进行测定 6.16 粉末压实密度
按照附录L的规定进行测定, 6.17 振实密度
按照附录M的规定进行测定。 6.18 :有机物含量
按照EPA5021:1996中VOC的顶空进样分析或按EPA8260C:2006进行测定 6.19 限用物质含量
按照GB/T26125的规定进行测定
7检验规则
7.1 采样方法 7.1.1 取样和制样按照GB/T1427规定进行,不锈钢取样针为不锈钢牌号316或同等类型,直径不大 4
上一章:YB 4278-2012 额定电压26_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安装工艺规程 下一章:GB/T 37357-2019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铸铁管、管件及附件

相关文章

GB/T 24533-2019 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 T/SPSTS 004-2018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回收技术规范一石墨类 GB/T 30836-2014 锂离子电池用钛酸锂及其炭复合负极材料 ZJM-003-4643-2020 锂离子电池正极/负极水性粘结剂 GB/T 33827-2017 锂电池用纳米负极材料中磁性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GB/T 30835-2014 锂离子电池用炭复合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GB/T 33059-2016 锂离子电池材料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处理方法 GB/T 43092-202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 高温性能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