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家标准>GB/T 10067.415-2018 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 第415部分:铝材退火炉

GB/T 10067.415-2018 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 第415部分:铝材退火炉

资料类别:国家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5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03-20 10:50:43



相关搜索: 条件 退火炉 电热 装置 部分 基本技术 铝材 415 10067 415 10067

内容简介

GB/T 10067.415-2018 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 第415部分:铝材退火炉 ICS 25.180.10 K 6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0067.415—2018
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第415部分:铝材退火炉
Basic specifications for electroheating installations-
Part 4 15 : Aluminum annealing furnace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0067.415—2018
前言
GB/T10067《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目前有27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部分:第2部分:电弧加热装置;第21部分:大型交流电弧炉;第3部分:感应电热装置;第31部分:中频无心感应炉;第32部分:电压型变频多台中频无心感应炉;第33部分:工频无心感应熔铜炉;第34部分:晶体管式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第35部分:中频真空感应熔炼炉;第4部分:间接电阻炉;第41部分:网带式电阻加热机组;第42部分:推送式电阻加热机组;第43部分:强迫对流井式电阻炉:第44部分:箱式电阻炉;第45部分:真空淬火炉;第46部分:罩式电阻炉;第47部分:真空热处理和钎焊炉;第48部分:台车式电阻炉;第49部分:自然对流井式电阻炉;第410部分:单晶炉;第411部分:电热浴炉;第412部分:箱式淬火炉;第413部分:实验用电阻炉:第414部分:工业宝石炉;第415部分:铝材退火炉;第5部分:高频介质加热设备;第8部分:电渣重熔炉。
本部分为GB/T10067的第415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工业电热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苏州新长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电炉研究所有限公司、国家电炉质量监督检
验中心、南京长江工业炉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福莱特热处理有限公司、西安中冶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世轩、李琨、黄奎刚、余维江、刘雨、童斌斌、杨祯。
I GB/T10067.415—2018
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第415部分:铝材退火炉
1范围
GB/T10067的本部分规定了对铝材退火炉(以下简称退火炉)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
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以及订购和供货。
本部分适用于空气或保护性气氛中额定温度在150℃~600℃的工业用铝卷材、板材、棒材、线材和型材加工的退火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弓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066.1一2004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部分 GB/T10066.4一2004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第4部分:间接电阻炉 GB/T10067.1—2005 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第1部分:通用部分 GB/T10067.4—2005 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第4部分:间接电阻炉 GB/T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5318—2010 热处理电炉节能监测 JB/T7629—1994 耐火纤维衬的设计和安装规范 JB/T9691—1999 电热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10066.4一200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作区尺寸dimension of the working area 退火炉设计时规定并在图样上标明的允许放置炉料的炉内空间尺寸。
3.2
最大装载量 maximum loading weight 退火炉设计时规定每一炉次最多能装载炉料的净重量注:不含套筒、料盘、料架、炉内料车等重量
3.3
工作温度 working temperature 退火炉设计时规定的正常使用温度。
3.4
除油系统 de-oiling system 排出炉料表面轧制油在加热过程中所产生的挥发物的装置。
1 GB/T10067.415—2018
3.5
旁路冷却器 bypass cooler 利用风机使炉内气体通过炉体外部的热交换器降温后进人炉内循环,从而冷却炉料的装置。
3.6
分区 zone 根据不同控制目的在炉膛内人为划分出的温度场控制区域
4产品分类
4.1 型号
退火炉的型号应按JB/T9691一1999编制,其中的技术级别代号按JB/T9691一1999中5.6确定。 4.2 品种和规格 4.2.1 退火炉按炉内气氛和规格分为多个品种,如表1所示。
表1退火炉按炉内气氛和规格划分品种表
单位为厘米
规格(按工作区尺寸划分)
品种代号
炉内气氛
220X600X190 190X700X190 410X830X270 220X580X190 220X600X190 270X1300X280
RAT
自然气氛
RATQ
控制气氛
注1:其中RA表示铝材炉,T表示退火Q表示控制气氛。 注2:表中工作区尺寸仅作参考,具体尺寸按实际情况选取。
4.2.2表1所列品种的退火炉按分区数量可分为多个规格。分区及其尺寸应在退火炉产品说明所附图样上标明。 4.2.3各退火炉制造厂可在表1规定的品种规格中选取,并由此制定具体的退火炉产品标准。 4.3 主要参数
退火炉的主要参数为: a) 电源电压.V; b) 电源频率,Hz; c) 相数; d) 额定功率,kW; e) 炉子分区数,区; f) 加热元件接法; g) 工作温度,℃; h) 工作区尺寸,mms i) 最大装载量,t
2 GB/T10067.415—2018
j) 空炉升温时间,h;
k) 炉温均匀度,℃; 1) 空炉损失,kW; m)表面温升,℃; n) 空炉能耗,kW·h; 0) 冷却水耗量,t/h; p) 冷却能力(有旁路冷却器的退火炉),kW/h: q) 压缩空气耗量(有气动元件的退火炉)Nm/h;
适用气氛和气体耗量(RAQ型退火炉),Nm/h; s) 炉体重量,t;
炉体外形尺寸,mm。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退火炉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0067.4一2005第5章的规定。当与本部分有差异时,以本部分
为准。 5.2对设计和制造的补充要求 5.2.1总体设计
退火炉主要由炉体(包括炉壳、炉衬、加热元件、炉门机构、热风循环系统、除油系统)、控制系统组成,根据要求设有料车,旁路冷却器,气氛保护系统等。
炉体端部设有炉门,应方便炉料进出。退火炉一般采用落地安装。退火炉设有循环风机,通过强迫对流传热方式加热铝材。料车下装有滚轮,可沿轨道进出炉膛,用于装卸炉料。 5.2.2炉体 5.2.2.1炉壳
炉壳由钢板制成并采用型钢加固,焊接应可靠并采用接地处理,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密闭性良好,应能承受炉子和附件自重以及其他各种相关载荷,确保长期可靠运行。炉体外壳应平整,无明显的凹凸,且做防锈处理。 5.2.2.2炉衬
退火炉炉衬材料应结实牢固,无脱落、鼓胀现象,其材料和结构应能满足对退火炉的性能要求(见 5.3)。当采用耐火纤维炉衬时,应满足JB/T7629一1994的要求
炉衬的大修期根据时间分为A,B,C三级,各级应符合表2规定的值。
表2炉衬的大修期
单位为年
大修期 B级 ≥6 >3
炉衬类型带衬板的耐火纤维衬不带衬板的耐火纤维衬
A级 ≥4 >2
C级 8 ≥4
3 GB/T10067.415—2018
5.2.2.3加热元件
加热元件的材料和设计应符合GB/T10067.4一2005中5.2.8的规定。另外,加热元件应能满足退火炉的加热以及气氛要求,方便安装、检修以及更换,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产生松动、漏气及短路。
退火炉采用电热合金加热元件。加热元件的使用期限(以退火炉在额定电压下的输人功率不小于额定功率的85%为限)分为A,B,C三级,各级应符合表3规定的值。
表3加热元件的使用期限
加热元件使用期限/h
工作温度/℃
A级 ≥9 000
B级 ≥12 000
C级 ≥15 000
≤600
5.2.2.4炉门机构
炉门应满足方便装卸炉料需求,采用可靠的密封结构。炉门机构各动作应运行正常且无卡阻现象,准确到达规定位置。炉门在升到限定位置时,应设有安全防护措施。
炉门在最高工作温度下应不产生漏气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变形,可采取如下措施:预留膨胀缝、加装隔热板以及采用外部冷却等。 5.2.2.5热风循环系统
退火炉热风循环系统由循环风机、炉内导流装置组成。热风在退火炉内应通行顺畅,无滞留现象。
循环风机运行应无卡阻现象,无杂音;循环风机应经动平衡试验校正,其铭牌标识清晰,风叶等受热金属零件的使用期限应不少于两年。风机轴应具有良好的密封和可靠的冷却。
风机与加热装置电源应有联锁和保护措施 5.2.2.6除油系统
除油系统应能及时排出炉料在加热时产生的挥发物(主要是轧制油)。分为正压除油系统和负压除油系统:
正压除油系统应使炉内形成正压状态。向炉内鼓人空气时应采用过滤网过滤,同时过滤网应方便拆卸清洗:负压除油系统应使炉内形成负压状态。
5.2.3测量、控制和记录 5.2.3.1一般要求
退火炉的测量、控制和记录除应符合GB/T10067.4一2005中5.2.9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补充规定。 5.2.3.2热电偶
每个控制区应至少设置两支热电偶分别用于炉温测量和超温报警。 5.2.3.3温度仪表
退火炉控温仪表宜采用PLC、DCS、数字显示式控温仪
4
上一章:GB/T 30839.47-2018 工业电热装置能耗分等 第47部分:电热浴炉 下一章:GB/T 10066.6-2018 电热和电磁处理装置的试验方法 第6部分:工业微波加热装置输出功率的测定方法

相关文章

GB/T 10067.415-2018 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 第415部分:铝材退火炉 GB/T 30839.48-2018 工业电热装置能耗分等第48部分∶铝材退火炉 GB/T 30839.48-2018 工业电热装置能耗分等第48部分∶铝材退火炉 GB/T 30839.48-2018 工业电热装置能耗分等 第48部分:铝材退火炉 GB/T 10067.3-2015 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 第3部分:感应电热装置 GB/T 10067.1-2019 电热和电磁处理装置基本技术条件第1部分:通用部分 GB/T 10067.1-2019 电热和电磁处理装置基本技术条件 第1部分:通用部分 GB/T 10067.8-2016 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 第8部分:电渣重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