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17.200.20;25.040.40 N11 备案号:45699-2014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5582--2014 代替JB/T5582—1991
工业铠装热电偶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 of industrial sheathed thermocouple assemblies
2014-10-01实施
2014-05-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5582—201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ILI
4.1外观及装配质量... 4.2 热电偶元件 4.3 接线端 4.4 安装固定装置. 4.5 插入长度 4.6 极性.. 4.7 电连续性, 4.8 常温绝缘电阻. 4.9 升高温度的绝缘电阻 4.10 热响应时间 4.11 允差 4.12 无包装跌落 4.13 热电动势稳定性 4.14 运输环境影响. 5试验方法.
中
C
5.1 外观及装配质量 5.2 热电偶元件 5.3 接线端 5.4 安装固定装置 5.5 插入长度 5.6 极性, 5.7 电连续性 5.8 常温绝缘电阻. 5.9 升高温度的绝缘电阻 5.10# 热响应时间. 5.11 允差 5.12无包装跌落. 5.13热电动势稳定性 5.14运输环境影响. 6检验规则. 6.1 总则 6.2 出厂检验.. 6.3 型式检验
0
JB/T5582—2014
10 .10 10 11 11 ..11 12 .. 12 12 ..14 15 .15 15 16 .16 16 16
6.4附加检验项目 7标志... 7.1热电偶铭牌上或其他部位应标明的内容. 7.2产品合格证书应标明的内容 8包装. 9贮存附录A(资料性附录)工业铠装热电偶优选的安装固定装置连接尺寸 A.1卡套螺纹安装固定装置 A.2卡套法兰安装固定装置.. 附录B(资料性附录)工业铠装热电偶优选的插入长度尺寸系列.. 附录C(资料性附录)工业铠装热电偶绝缘材料纯度和压实密度的要求 C.1绝缘材料纯度
C.2压实密度... 附录D(规范性附录)测量端区焊接完整性试验方法. D.1:水淬试验(仅对三种绝缘型) D.2氮气压力试验 D.3 液氮试验
图1测量端区外的横截面图图2热电偶接线端的基本结构型式. 图A.1 卡套螺纹安装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A.2 卡套法兰安装固定装置结构示意
G
12 13
表1 测量端区套管的直径及其允许偏差表2 测量端区的结构型式和纵截面尺寸表3 测量端区外的套管的直径及其允许偏差. 表4测量端区外的套管的壁厚、热电极直径和绝缘层厚度表5热电偶的绝缘电阻表6热电偶升高温度的绝缘电阻表7最高检验温度点热电动势的变化量.. 表8出厂检验项目表9型式检验项目. 表A.1卡套螺纹安装固定装置尺寸. 表A.2卡套法兰安装固定装置尺寸
9
10 12 12
Ⅱ
JB/T5582—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5582—1991《铠装热电偶》,与JB/T5582—199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标准的名称改为《工业铠装热电偶技术条件》,并在第3章中给出“工业铠装热电偶”的定义(见3.1);一更新并补充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
一更新了相应的术语和定义;测量端结构型式中,增加了“分离绝缘型”和“共端绝缘型”,删除了原标准的“露端型”(见
-
4.2.1); 一对测量端区在制作过程中的回填绝缘材料,焊接材料以及焊接完整性试验等规定了相应的要求(见4.2.1.3~4.2.1.5);
一对参比端区封结材料及封结要求做了具体规定(见4.2.3);
给出了接线端的四种基本结构型式,并对各种基本结构型式的要求做出规定(见4.3);常温绝缘电阻及升高温度的绝缘电阻均分为标准级和提高级两个等级,并注明提高级需特殊订货(见4.8和4.9);
一一规定了无包装跌落(耐冲击性能)技术指标(见4.12)一允差检验中,除了对检验温度点和升温顺序做出规定之外。还规定“应能保证测量结果的扩展
不确定度不大于检验温度点热电偶允差值的1/3”,以保证判别结果更严谨(见5.11):一原标准的附录A改为附录D(规范性附录)《测量端区焊接完整性试验方法》,取消了氨检漏试
验,增加了水淬试验(仅对绝缘型);增加了附录A(资料性附录)《工业铠装热电偶优选的安装固定装置连接尺寸》及附录B(资料性附录)《工业铠装热电偶优选的插入长度尺寸系列》方便用户选用:增加了附录C(资料性附录)《工业铠装热电偶绝缘材料纯度和压实密度的要求》供制造商参考。
-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宁波奥崎自动化仪表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上海自动
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仪表三广,西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温度仪表广。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天津市中环温度仪表有限公司、肇庆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镇海兴隆仪表有限公司、浙江伦特机电有限公司、安徽蓝德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市镇海区庄市金属压铸厂、上海方欣实业有限公司、杭州春江仪表有限公司、河南思达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湖州铠立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浙江永康热工仪表厂、长沙诺金自动化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桐乡永红仪表陶瓷厂、上海虹达仪器仪表厂、广州德力权仪表有限公司、重庆长江仪表厂、重庆川仪总厂有限公司重庆川仪十七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炯、游伯坤、宋平、宋普。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Y0271981; —JB/T55821991。
II
JB/T55822014
工业铠装热电偶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铠装热电偶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分度表符合GB/T16839.1允差符合GB/T16839.2的廉金属工业铠装热电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989热电偶用补偿导线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6839.1热电偶第1部分:分度表 GB/T16839.2热电偶第2部分:允差 GB/T19901温度计检测元件的金属套管实用尺寸 GB/T25475一2010工业自动化仪表术语温度仪表 GB/T25480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JB/T9238—1999工业热电偶技术条件 JB/T9239一2014工业热电偶、热电阻用陶瓷接线板 JJF1262—2010铠装热电偶校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5475一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业铠装热电偶industrial sheathed thermocouple assembly 适用于各种工业过程的由热电偶丝和绝缘材料一齐挤压在金属保护管中拉制而成的热电偶,亦称为
铠装热电偶整机,通常包括铠装热电偶元件、接线端和安装固定装置。 3.2
工业铠装热电偶元件 sheathed thermocouple element 以铠装热电偶电缆为材料、并已完成测量端区和参比端区制作的元件。它被用作工业铠装热电偶的
一个部件。 3.3
测量端区 measuring junction region 从测量端套管端面起,长度为套管直径规定倍数的区域。
3.4
参比端区 reference junction region 铠装热电偶元件中与测量端区相对的一端区。热电极在该端区经绝缘封结引出。
1
JB/T55822014
3.5
接壳型铠装热电偶grounded junctiontype sheathed thermocouple 测量端与封闭的套管电连接的铠装热电偶。
3.6
绝缘型铠装热电偶ungrounded junction type sheathed thermocouple 测量端与封闭的套管电绝缘的铠装热电偶。
3.7
分离绝缘型铠装热电偶isolatedungroundedjunction type sheathed thermocouple 测量端之间相互绝缘并与封闭的套管电绝缘的、具有两对以上(含两对)热电极的铠装热电偶。
3.8
共端绝缘型铠装热电偶 common ungrounded junction type sheathed thermocouple 测量端之间相互电连接但与封闭的套管电绝缘的、具有两对以上(含两对)热电极的铠装热电偶。
4技术要求
4.1外观及装配质量
工业铠装热电偶(以下简称热电偶)的外观及装配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套管应无肉眼可见的划痕和锈蚀等现象; b)涂层部分应均匀、牢固,无影响使用的明显划痕等现象; c)焊接处应光滑,无焊接的残留物,无夹渣等现象: d)铭牌(或其他部位)标明的内容应完整正确,符号、文字清晰; e)热电偶各部分应装配正确、连接牢固、无缺件。
4.2热电偶元件 4.2.1测量端区 4.2.1.1 测量端区(5倍于套管直径的长度)套管的直径及其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测量端区套管的直径及其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套管直径d 允许偏差
0.5
1.0
1.5
2.0
3.0
4.0
4.5
5.0
6.0
8.0
± 0.05
±0.10
4.2.1.2 2测量端区的结构型式和纵截面尺寸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测量端区的结构型式和纵截面尺寸
测量端型式
结构示意图
尺寸
套管直径封头厚度
工
接壳型
W= (0.1~0.8) d
2
JB/T5582-2014
表2测量端区的结构型式和纵截面尺寸(续)
测量端型式
尺寸
结构示意图
套管直径绝缘材料厚度一封头厚度热电极焊点位置
A最小0.05d W=0.1~0.8)d B=(0.15~1.5)d
绝缘型
W
B
套管直径绝缘材料厚度封头厚度热电极焊点位置
A最小0.05d W= (0.1~0.8) d B=(0.15~1.5)d
分高绝缘型
W
套管直径绝缘材料厚度封头厚度热电极焊点位置
A最小0.05d W=(0.1-0.8)d B=(0.15~1.5)d
共端绝缘型
B
B
4.2.1.3测量端区在制作过程中除去绝缘材料的空间部分应用干燥的纯度不低于原绝缘材料的氧化镁或氧化铝充实回填。 4.2.1.4测量端区封头的焊接材料应确保焊接性能和测温工作性能。 4.2.1.5测量端区封头应能阻止液体和气体渗入,不应有裂纹、气孔或空隙等穿透金属壁的缺陷。测量端区焊接后应进行焊接完整性试验,试验后,绝缘型、分离绝缘型及共端绝缘型热电偶的常温绝缘电阻应符合4.8的要求。 4.2.2测量端区外 4.2.2.1测量端区外的套管的直径及其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测量端区外的套管的直径及其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套管直径d 0.5 1.0 1.5 2.0 3.0 允许偏差
4.0
4.5
5.0
6.0
8.0
±0.025
±0.030 ±0.040 ±0.045 ±0.050 ±0.060 ±0.080
4.2.2.2 测量端区外的套管的壁厚、热电极直径和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其横截面如图1所示。
表4测量端区外的套管的壁厚、热电极直径和绝缘层厚度
单位为毫米
热电极直径C
套管壁厚度Ta
绝缘层厚度I
套管直径d
最小值 0.05 0.10 0.15 0.20
最小值 0.08 0.15 0.23 0.30
最小值 0.04 0.08 0.12 0.16
0.5 1.0 1.5 2.0
3
JB/T5582—2014
表4测量端区外的套管的壁厚、热电极直径和绝缘层厚度(续)
绝缘层厚度I 最小值
热电极直径C
套管壁厚度Ta
套管直径d
最小值 0.45 0.60 0.68 0.75 0.90 1.20
最小值 0.30 0.40 0.45 0.50 0.60 0.80
0.24 0.32 0.36 0.40 0.48 0.64
3.0 4.0 4.5 5.0 6.0 8.0
具有两对以上(含两对)热电极的热电偶,其套管壁厚度T最小值应符合本表的规定。
ot
ct
工
F
说明:
套管直径:C 热电极直径:T 套管壁厚:I 一绝缘层厚度。
图1测量端区外的横截载面图
4.2.3参比端区
参比端区的封结材料应符合使用环境温度的要求,封结处应牢固,不应有裂缝、气孔或气泡且应具有防止潮气侵入和保持绝缘电阻的能力。露出封结部分的热电极如需与过渡引线连接,应采用钎焊或熔焊方式连接,并应有金属连接管与热电偶套管连接,再用封结材料进行封结。过渡引线的热电特性应与热电极一致。 4.3接线端 4.3.1 基本结构型式
热电偶接线端的基本结构型式如图2所示。
b)接线式
a)简易接线端式
净7 BE
d)接线盒式
c)接插件式
图2热电偶接线端的基本结构型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