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13.110 J 09
C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5080--2018
机械安全 B类标准和C类标准与
GB/T 15706的关系
Safety of machinery--Relationship of type-B and type-C standards to
GB/T 15706
(ISO/TR 22100-1:2015,Safety of machinery--Relationship with ISO 12100-
Part 1:How ISO 121o0 relates to type-B and type-C standards,MOD)
2018-12-01实施
2018-05-14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5080-2018
目 次
前言引言 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机械安全标准体系的一般结构 5A 类、B类和 C类标准体系 5.1A 类标准(GB/T 15706) 5.2B类标准 5.3 C类标准机械设计中实际应用GB/T15706、B类标准和C类标准并通过充分的风险减小使机器
II IN
6
达到可接受风险水平 6.1概述 6.2采用合适的 C类标准 7相关B类机械安全标准的引用指南附录A(资料性附录) 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的迭代过程参考文献
6
X
10
11
GB/T 35080--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一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TR 22100-1:2015《机械安全与 ISO12100的关系第
1 部分:ISO 12100 与 B类标准和 C类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与ISO/TR22100-1:2015的技术性差异主要体现在规范性引用文件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应用需求,具体调整为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15706代替ISO12100(见第1章、第 3章~第 6 章)。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一一将标准名称修改为《机械安全B类标准和 C类标准与 GB/T 15706 的关系》; 删除了资料性附录 B; 一将资料性提及和参考文献中列出的国际标准替换为适用的我国标准。 本标准由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闽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迈拓宝电子有限公司、安徽省中智科标准化
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士能电器(上海)有限公司、东莞市新立方标准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 泉州市中标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厦门三行电子有限公司、西安远征自动化控制有限公司、浙江丰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利德宝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峦越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厦门万明电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斌、江东红、崔从俊、李勤、刘诗益、黄贤信、居荣华、刘治永、宁燕、郑华婷、 刘英、黄景林、南征、吉坤、付卉青、陆学贵、郁毛林、程红兵、黄景明、崔王旭、宋小宁、张晓飞。
II
GB/T 35080—2018
引言
本标准的目的是帮助机械机器相关元器件的设计者/制造商理解和使用不同类型的机械安全标准。 本标准区别了不同类型的机械安全标准,并解释了机械安全标准的 A类、B类和 C类的体系结构以及三类标准的内在联系,目的是使得在机械设计实践中充分地减小风险,使其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本标准可能还有助于B类和C类标准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起草标准。但是,本标准并未规定不同类型的机械安全标准需要包含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在 GB/T 16755 中予以规定。
本标准直观地给出了很多机械安全标准,以帮助增强对这些标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 本标准与《机械安全 GB/T 16855.1与 GB/T 15706的关系》《机械安全人类工效学原则在风险
评估与风险减小中的应用》等两项标准构成系列标准。
IV
GB/T 35080—2018
机械安全B类标准和 C类标准与
GB/T 15706 的关系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机械及其相关元器件设计者/制造商如何应用机械安全标准体系中的A类、B类和 C类标准的指南,从而使其在机器的设计过程中能够通过充分的风险减小措施达到可接受的风险水平。
本标准给出了 GB/T 15706的通用原则,以及在实践中如何综合使用 GB/T 15706与B类标准和 C 类标准。
本标准还给出了相关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理解 GB/T 15706 如何与 B类标准和 C类标准相关联的指南,并解释了按照 GB/T 15706 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减小时,这些 B类标准和 C类标准的作用。
本标准还给出了现有不同类型的B类标准的总体概况,以帮助标准使用者和标准起草人员查找这些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06-2012机械安全设计通则 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ISO 12100:2010,IDT)
3术语和定义
GB/T 15706-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充分的风险减小adequate risk reduction 至少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并考虑了当前的工艺水平的风险减小。 注:改写 GB/T 15706—2012,定义 3.18。
3.2
可接受的风险tolerable risk 基于当前的社会价值观,在给定条件下可以接受的风险水平。 注:“可接受风险”和“可容许风险”被视为同义词。 注:改写GB/T20002.4—2015,定义3.15。
4机械安全标准体系的一般结构
机械安全标准的结构如下:
-A类标准(基础安全标准)给出了能适用于所有机械安全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一般特征的标准; B类标准(通用安全标准)规定能在较大范围应用的机械的一种安全特性或一类安全装置的标准;
1
GB/T 350802018
-C类标准(机械产品安全标准)对一种特定的机器或一组机器规定出详细安全要求的标准。 如图1所示,GB/T 15706 是规定机械安全通则的A类标准,适用于所有机械。
c
B
如 GB/T 23821、GB/T 17888
A GB/T 15706
图1机械安全标准体系的一般结构
5 A 类、B 类和 C 类标准体系
5.1A 类标准(GB/T 15706)
A类标准 GB/T 15706 规定了机械安全策略的原则。通过迭代三步法进行的风险评估和充分的风险减小是使设计的机器达到可接受的风险水平的必要措施。
为了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减小,设计者宜按照以下顺序采取措施(见图 2): a) 确定机械的限制,包括预定使用和任何可合理预见的误用等; b) 识别危险及其相关的危险状态; c) 估计每一项已识别的危险和危险状态的风险;
评价风险并决定是否需要减小风险;
d)
e)通过保护措施/风险减小措施消除危险或减小与危险相关的风险。 注1:在本标准中,“保护措施”(见GB/T15706一2012,3.19)和“风险减小措施”为同义词,是指任何用于消除危险
和/或减小风险的措施或方法。
a)~d)的措施与风险评估相关,措施 e)与风险减小相关。 风险评估是一系列逻辑步骤,以系统的方法识别、估计和评价机械相关的风险。 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了需要风险减小的危险。为了达到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反复进行风险评估的
过程对于消除因采用保护措施/风险减小措施而新产生的危险,以及采取实际可行的或充分的措施减小相关风险是必要的。
保护措施/风险减小措施是设计者和使用者根据图3采取的措施的组合。在设计阶段可采取的措施优先于使用者采取的措施,并且通常更有效。
最终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减小风险。本章规定的策略在图 2中给出。过程本身是迭代的,并且为了充分利用可获得的技术来减小风险,有必要连续几次进行此过程。进行此过程时,有必要按照以下顺序考虑四个因素:
在机器生命周期各阶段内机器的安全性; -机器执行其功能的能力; -机器的易用性; 制造、运行和拆卸机器的成本。
一
2
GB/T 35080--2018
注2:要想更好地应用这些原则,需要掌握机器设计及其机器预定使用、机器的实际使用、事故历史和健康记录、可
用的风险减小技术以及机器预定使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投放市场)的知识。
开始 X
根据GB/T 15706进行风险评估
机器限制的确定
F 危险识别
应针对每种使用条件下的每种危险和危险状态,分别进行风险减小的迭代过程
+ 风险估计
是
风险分析
风险评价
是否
否
产生其他危险?
是否已充分减小风险?" (充分的风险减小)
是
文件
结束
否
在迭代过程的每一步,进行风险估计、风险评价,并在可行时进行风险比较
是否能消除危险?
第1步
是否
否
是
是
通过本质安全设计措施减小风险
达到预定的风险
减小?
是否能通过本质安全设计措施减小风
险?
否
第2步
通过安全防护减小
是否
风险
是否达到预定的风险
是
能通过防护装置、保护装置减小风险?
是
减小?
实施补充保护措施
否
否
第3步
是否能再次规定各种限制?
是否
是
是
通过使用信息减
否
达到预定的风险
小风险
减小?
T
。用初始风险评估结果回答初次问题。 更多信息见图A.1。
图 2根据 GB/T 15706—2012的图 1 给出的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过程图解表示
3
GB/T 35080—2018
风险评估
(基于机器的规定限制和预定使用)
风险
由设计者采取的保护措施(见图2)
第1步:本质安全设计措施
第2步:安全防护和补充保护措施
第3步: 使用信息“
在机器上
设计者采取保护措施后的剩余风险
警告标记、信号报警装置
使用手册中
设计者输入
使用者输入
使用者采取的保护措施
88888888888888
包括根据设计者提供的使用信息所
采取的措方
组织措施
安全工作程序监督工作许可制度
采用所有保护路
使用附加安全防护装置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培训等
措施后的剩余风险
8888
?
a提供合适的使用信息是设计者从设计角度减小风险的一个步骤,但其相关的保护措施只有在使用者实施后才能发挥作用。 b用户输人是指设计者从预定使用机器的一般或特殊用户群体得到的信息。 °使用者采用的各种保护措施是没有层次之分的。这些保护措施不在本标准范围之内。 d这类装置用于机器预定使用没有预见的特殊工艺,或者设计者不能控制的特殊安装条件。
图3设计者角度的风险减小过程(也可参见GB/T15706一2012,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