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5995-2018 一氧化碳

GB/T 35995-2018 一氧化碳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99.9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5 15:36:40



相关搜索: 一氧化碳 35995

内容简介

GB/T 35995-2018 一氧化碳 ICS 71.100.20 G 8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5995—2018
氧化碳
Carbonmonoxide
2018-10-01实施
2018-03-15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5995—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久策气体集团有限公司、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州市产品质量检
验所、广东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心连心深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石油化工监督检验研究院、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绿菱电子材料(天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熔、林宇巍、陈雅丽、何经余、曹素英、廖恒易、陈艳珊、闫红伟、陈剑军、方华葛金良、张新军、徐维嘉、汤萍。
一 GB/T35995—2018
氧化碳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氧化碳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试验方法以及包装、标志、贮运及安全警示,本标准适用于煤制气技术、木炭干冰高温还原法、甲酸-浓硫酸催化脱水法、甲醇裂解法制取的工业
一氧化碳及精制后的纯一氧化碳、高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主要用于化工合成领域、冶金领域、气体标准样品的制备、科学研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5099 钢质无缝气瓶 GB/T 5832.1 气体分析微量水分的测定第1部分:电解法 GB/T 5832.2 气体分析 微量水分的测定 第2部分:露点法 GB/T 7144 气瓶颜色标志 GB/T 8984 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11640 铝合金无缝气瓶 GB/T 14194 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 GB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T 16804 气瓶警示标签 GB/T 28726 气体分析 氨离子化气相色谱法 TSG D0001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工业管道 TSG R0006 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
3 技术要求
一氧化碳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技术指标
指标
项目
≥ 99.0 < 1 500 < 6002 < 4 500 < 1 200
99.5 500 200* 2 000 500
99.998 1 2 10 4
氧化碳(CO)纯度(体积分数)/10-2 氢(H)含量(体积分数)/10-6 氧十氩(O:十Ar)含量(体积分数)/10-6 氮(N。)含量(体积分数)/10-6 二氧化碳(CO2)含量(体积分数)/10-6
99.99 10 10 50 20
1 GB/T35995—2018
表1(续)
项目
指标
总烃化合物(以甲烷计)含量(体积分数)/10-6 <
1 500 10
1 000 10 5 000
5 5 100
2 1 20
< < 10 000
水分(H2O)含量(体积分数)/10-6 杂质总含量(体积分数)/10-6
纯度为99.0%、99.5%的一氧化碳所测为氧含量。
4 检验规则
4.1 瓶装产品检验规则
4.1.1纯度为99.0%、99.5%的瓶装一氧化碳按表2规定随机抽样检查,按表1的要求进行验收,以一次连续充瓶瓶数或一个操作班生产的一氧化碳为一批。当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技术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合格。当检验结果有任何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技术要求时,则应自同批产品中重新加倍随机抽样检验,若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技术要求,则判除不合格的那瓶产品外,该批产品其余均合格;若仍有任何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技术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表2瓶装一氧化碳抽样检查表
产品批量/瓶抽样数量/瓶
2~8 2
9~15 3
16~25 4
26~50 5
≥51 6
1
4.1.2纯度为99.99%、99.998%的瓶装一氧化碳应逐瓶检验,按表1的要求进行验收,当检验结果有任何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技术要求时,则判该产品不合格。
4.2 管道输送产品检验规则
管道输送一氧化碳抽样频次由供需双方商定。当检验结果有任何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判该抽样间隔期内输送的一氧化碳不合格。 4.3 采样安全要求 4.3.1采样的场所都应通风良好,设置一氧化碳报警器。进入罐区或其他高浓度区采样,需有人监护。 4.3.2采样时应使用适当的防毒面具。 4.3.3采样不应有泄漏,在采样点应装有切断关闭的阀门,一旦发现泄漏可立即切断。 4.3.4采样容器上应有明显的有毒易燃标志。 4.3.5在离开采样现场之前,应对采样点进行仔细清理、检查,确认无泄漏。发现任何泄漏应立即报告。
5试验方法
5.1一氧化碳的纯度计算
按式(1)计算:
2 GB/T35995—2018
=100(+2++++)×10
...(1)
式中:
氧化碳纯度(体积分数),10-;氢气含量(体积分数),10-6;
-
(P1 P2 氧气含量(体积分数),10-°;
氮气含量(体积分数),10-;二氧化碳含量(体积分数),10-6;总烃化合物(以甲烷计)含量(体积分数),10-6;水分含量(体积分数),10-6。
P3 P4 Ps P6
5.2 氢含量、氧含量、氮含量、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 5.2.1纯度为99.0X10-2(体积分数)、99.5×10-2(体积分数)的一氧化碳中氢含量、氧含量、氮含量、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
采用热导检测器气相色谱法测定,检测条件和步骤见附录A,
5.2.2纯度为99.99X10-2(体积分数)、99.998×10-2(体积分数)的一氧化碳中氢含量、氧(氩)含量、氮含量、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
按GB/T28726的规定进行。允许采用其他等效的方法测定一氧化碳中的氢含量、氧(氩)含量、氮含量、二氧化碳含量。当以上测定结果有异议时,以GB/T28726规定的方法为仲裁方法 5.3总烃化合物(以甲烷计)含量
按GB/T8984的规定执行。允许采用其他等效方法,当对测定结果有异议时,以GB/T8984规定的方法为仲裁方法。 5.4水分含量的测定
按GB/T5832.1或GB/T5832.2规定的方法或其他等效的方法测定一氧化碳中的水分含量。当
以上测定结果有异议时,以GB/T5832.2规定的方法为仲裁方法
6包装、标志、贮运及安全警示
6.11 包装、标志、贮运 6.1.1一氧化碳的包装、标志、贮存、运输应符合国家TSGR000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 6.1.2输送一氧化碳的管道应符合TSGD0001的规定。 6.1.3包装一氧化碳的气瓶应符合GB/T5099、GB/T11640的规定。 6.1.4一氧化碳的包装标志应符合GB190的相关规定,气瓶颜色标志应符合GB/T7144的规定,标签应符合GB/T16804、GB15258规定的要求 6.1.5一氧化碳的充装应符合GB/T14194、TSGR0006的规定。盛装一氧化碳的气瓶应优先采用错合金气瓶,如果采用碳钢气瓶,充装单位应有确保控制所充装介质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且保证在20℃时的限定充装压力不大于其公称工作压力的50%, 6.1.6一氧化碳返回生产厂充装的气瓶,其余压应不低于0.2MPa。没有余压的气瓶、新气瓶以及经水压试验后的气瓶,充装前应进行严格加温、抽空、置换、填气等预处理。 6.1.7瓶装一氧化碳在出厂前应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气瓶阀、钢瓶与气瓶阀的连接处无泄漏,并戴上瓶帽。一氧化碳气瓶应贮存在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
3 GB/T 35995—2018
6.1.8 一氧化碳在20℃、101.3kPa状态下的体积计算参见附录B。 6.1.9 一氧化碳出厂时应附有质量合格证,其内容至少应包括:
产品名称;一充装压力(MPa);
-
一生产厂名称;一生产日期或批号;一本标准编号、充装员编号、检验员编号
6.2 安全警示 6.2.1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有毒、极易燃气体,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体积分数)在12.5%~74.2%的范围内遇火即发生强烈爆炸。 6.2.2在一氧化碳含量有可能增加的地方,应设通风装置,设置一氧化碳报警器,并对一氧化碳含量进行监测。 6.2.3检修和加工处理一氧化碳生产装置或容器之前,应先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将一氧化碳置换,直至一氧化碳含量(体积分数)小于12.5%以下。 6.2.4瓶装一氧化碳若遇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瓶装一氧化碳应防日晒,远离火种、 热源。作业场所消除一切点火源。搬运时,严禁碰撞。 6.2.5瓶装一氧化碳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库温不宜超过40℃。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存储区电器设备应采取防爆型 6.2.6当气瓶立放时,应采取防倾倒措施。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设备。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6.2.7 一氧化碳的其他安全警示参见附录C。
4
上一章:GB/T 34542.2-2018 氢气储存输送系统 第2部分:金属材料与压缩氢环境相容性试验方法 下一章:GB/T 36090-2018 气体分析 在线自动测量系统质量保证指南

相关文章

GB/T 35995-2018 氧化碳 GB/T 43771-2024 电子气体 一氧化碳 GB/T 33435-2016 小艇 一氧化碳(CO)探测系统 GB/T 29650-2013 耐火材料 抗一氧化碳性试验方法 GB/T 34295-2017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气象条件等级 GB/T 26944.2-2011 隧道环境检测设备 第2部分:一氧化碳检测器 GB/T 31707-2015 气相色谱法本底大气一氧化碳浓度在线观测数据处理方法 GB/T 23938-2021 高纯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