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080 G 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5265—2017
聚丙烯(PP)塑料回收料的表征特性及
检测方法
Characterisation and testing methods of recycled polypropylene (PP)
2017-12-29发布
201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5265—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产品回收利用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5)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产品回收利用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5)和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齐鲁工业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建万生控股有限公司、江西龙一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淑祥、贺祥珂、高翠玲、刘春宏、熊大伟、郭鑫、彭晓辉、王焕雷、任勇、王恬、 高东峰、付允、吴丽丽。
-
GB/T35265—2017
聚丙烯(PP)塑料回收料的表征特性及
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塑料成品或半成品生产的聚丙烯(PP)塑料回收料的重要表征特性、检测方法以
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交易过程中PP塑料回收料的评价,相关方可依据本标准选择适用的表征特性并协商确定交货条件。
注:聚丙烯塑料废弃物或聚丙烯共混塑料废弃物中可能含有单聚、共聚、均聚、规则、不规则等多种形式的丙烯聚合
物,还可能含有填料、阻燃剂等添加物,由这些废弃物制成的回收料的性能取决于各种成分的相对含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33.1—2008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 1040.1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GB/T 1040.2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GB/T 1043.1 塑料 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GB/T 1843 塑料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 GB/T2035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GB/T 3682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GB/T 9341 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 GB/T 9345.1 塑料 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 GB/T21843 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用机械筛测定粒径 ISO 179-2 塑料 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仪器化冲击试验(Plastics一Determination
of Charpy impact propertiesPart 2:Instrumented impact test)
3术语和定义
GB/T203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回收料 recycled material 使用过的材料或回收的材料,或两者兼具的材料。
4PP回收料的表征特性及检测方法
4.1PP回收料的表征特性分为基本表征特性和参考表征特性。前者用于PP回收料的基本评价,后者可根据客户要求和回收料的用途由供需双方选择使用。表征特性及对应检测方法见表1。
1
GB/T35265—201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体积密度的测定方法
A.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能从规定漏斗流出的松散材料(粉末或颗粒材料)体积密度的测定方法。 本附录应用于比较粗的材料时,由于直尺刮平量筒上部多余的试样时会引人误差,所以测试结果可
能会产生误差
若模塑料在模塑条件下的密度相近,则体积密度对于评价模塑料的相对松散性或相对体积有一定价值。
A.2材料
粉末或颗粒材料。
A.3 仪器和设备
A.3.1 天平
精度为0.1g。 A.3.2 体积密度测量装置
体积密度测量装置如图A.1所示。
65*
W
(100±0.5)mm
说明: 1 锥形漏斗; 2— 量简。
图A.1 体积密度测量装置
装置包含:
3
GB/T35265—2017
a) 量筒金属制成,内壁光滑。内高(200士0.2)mm,内径(113士0.2)mm,体积2000mL。 b)锥形漏斗体积约2500mL,下端出口孔径(55士0.25)mm。漏斗底部配有可自由活动阀板,阀板上开有圆孔
(孔径约为60mm)。通过调节阀板,可使漏斗下端出口关闭或完全开。
A.4步骤
A.4.1将漏斗垂直固定,其下端出口距离量筒正上方(100士0.5)mm,且与量筒处于同一轴线。试验前将试样混合均匀,通过调节阀板使漏斗下端出口关闭,向漏斗中倒入2200mL~2400mL测试样品。 A.4.2 迅速打开阀板,使样品流入量筒。用直尺刮去量筒上部多余的试样,用天平(A.3.1)称量,精确到0.1g。 A.4.3 重复步骤A.4.1~A.4.2,对样品进行两次测试,
A.5 结果表示
按式(A.1)计算试样的体积密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
m
Poulk=V
....(A.1 )
式中: m 量简中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V一量筒体积,单位为毫升(mL)。 试验结果以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A.6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注明采用本标准; b) 完整鉴别所测产品的必要说明; c) 按步骤A.5得到的两次检测结果及算术平均值; d) 任何可能影响结果的情况的说明; e) 检验日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