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3648-2017 车用汽油中典型非常规添加物的识别与测定 红外光谱法

GB/T 33648-2017 车用汽油中典型非常规添加物的识别与测定 红外光谱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9 17:33:57



相关搜索: 红外 光谱 典型 非常规 汽油 测定 车用 添加物 33648

内容简介

GB/T 33648-2017 车用汽油中典型非常规添加物的识别与测定 红外光谱法 ICS 75.160.20 E 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6482017
车用汽油中典型非常规添加物的
识别与测定 红外光谱法
Test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specific non-regular additives
inmotorgasolineInfraredspectroscopicmethod
2017-05-12 发布
201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3648—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贵州省产品
质量监督检验院、太仓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浙江省质量检测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广通、杨玉蕊、赵彦、李晓云、宋昌盛、廖上富、孙悦超、季明、安、
1 GB/T33648—2017
引言
为了实施《车用汽油》标准GB17930一2013中规定的“车用汽油中不得人为加甲缩醛、苯胺类” 等添加物的要求,提出本试验方法来检测车用汽油中是否含有一些典型的非常规添加物以适应市场监管的需求。基于近年来车用汽油流通市场发现的非常规添加物使用状况,本标准所指车用汽油中典型的非常规添加物包括苯胺类、二甲氧基甲烷(甲缩醛)和酯类等物质。由于未经系统的环境、行车及排放试验进行确认,这些添加物的使用会对驾驶者的身体健康、汽车的安全运行或汽车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带来不确定的影响。因此快速、有效地识别并测定车用汽油中这些非常规添加物对保护消费者利益和汽车的运行安全及有效控制汽车污染物的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标准所采用的红外光谱技术具有测量速度快、不破坏样品、分析成本低并便于实现现场分析的特点。
Ⅱ GB/T33648—2017
车用汽油中典型非常规添加物的
识别与测定 红外光谱法
警示一一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的使用可能涉及某些有危险的材料、设备和操作,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红外光谱法快速识别并测定车用汽油中苯胺类、二甲氧基甲烷(甲缩醛)和酯类等典型非常规添加物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车用汽油及汽油调合组分中特定的非常规添加物,识别及测定添加物的浓度范围分别为苯胺3g/L~35g/L、N-甲基苯胺4g/L~35g/L、二甲氧基甲烷3g/L~35g/L、乙酸仲丁酯 3g/L~35g/L、碳酸二甲酯1.5g/L~16g/L。试样中非常规添加物的含量如低于上述测定范围的下限,则无法有效识别或定量分析。对添加物含量高于上述测定范围上限的样品,可将样品适当稀释后测定;如果样品中含有邻甲基苯胺和对甲基苯胺,则按测量苯胺的试验方法进行识别并定量;如果样品中含有其他酯类化合物,则按乙酸仲丁酯的试验方法进行识别并定量。但此种情况下,本标准的精密度不适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6683石油产品试验方法精密度数据确定法 GB/T2118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典型非常规添加物 specific non-regular additives 本标准所指的典型非常规添加物包括苯胺类、N-甲基苯胺、二甲氧基甲烷、脂肪酸单酯和碳酸二
甲酯。
注:以上添加物未经系统地对环境、行车及排放试验进行安全确认
3.2
苯胺类化合物 aniline compounds 本标准所指的苯胺类化合物包括苯胺、邻甲基苯胺、对甲基苯胺和间甲基苯胺、N-甲基苯胺注:苯胺、邻甲基苯胺、对甲基苯胺和间甲基苯胺具有相似的红外光谱特征,可以同时被识别,在本方法中采用苯胺
为模型化合物进行定量测定;N-甲基苯胺因其具有独特的光谱特征,单独对其进行识别和定量测定。
1 GB/T33648—2017
3.3
二甲氧基甲烷 dimethoxymethane 二甲氧基甲烷俗称甲缩醛,又名甲撑二甲醚、二甲醇缩甲醛。
3.4
酯类化合物 ester compounds 本标准中所指的酯类化合物包括脂肪酸单酯类化合物和碳酸二甲酯。 注:脂肪酸单酯类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可一同被识别、测定。考虑目前在汽油中发现的主要是乙酸仲丁
酯,故本标准中以乙酸仲丁酯为模型化合物对脂肪酸单酯类化合物进行计量。碳酸二甲酯具有独特的光谱特征,故单独对其进行识别和定量分析。
4 原理
4.1 车用汽油中烃类组分的红外光谱特征主要是饱和烃、烯烃和芳烃中各种C一H基团的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以及一些特定基团如双键和苯环的光谱特征。烃类化合物中基团的典型光谱特征见表1。 含有甲基叔丁基醚(MTBE)和乙醇的汽油除含烃基团的红外吸收特征外,会增加C一O键的光谱特征,乙醇汽油中还含有一OH的光谱特征。饱和烃、芳烃、烯烃、MTBE或乙醇的典型光谱特征见表1。本标准中拟识别测定的各种典型非常规添加物均可在红外光谱的测量范围内找到与烃类基团不同的特征吸收谱带。由于这些谱带不受车用汽油组分的干扰,因此可借助这些谱带对特定的非常规添加物进行识别和测量,典型非常规添加物的光谱特征见表2。
注:由于车用汽油基础烃组分的不同会带有一定的溶剂效应,导致特定基团红外吸收峰位置会略有变化,但在一定
的峰值窗口范围内不影响对添加物的甄别。 通过手动或自动进样方式将待测的车用汽油样品注入特定光程的样品池中,以空池为背景测量其
4.2
红外光谱吸收图,根据非常规添加物的红外光谱特征对其进行定性识别,并根据其特征光谱的吸光度值和建立的校正曲线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如特征光谱谱带的吸光度超过2.0AU,可将样品用混合溶剂稀释合理倍数后重新测量。
表 1 车用汽油中典型的物及红外光谱特征
序号 1
组分类型饱和烃
基团归属
吸收特征/cm-1 2 800~3 000 1 350~1 465 3 000~3 100
CH,—CH2一,-CH-,C-H伸缩振动 —CH:,CH2,—CH-C-H弯曲振动
=C-H伸缩振动 =C-H弯曲振动 C=C伸缩振动芳环=C-H伸缩振动芳环=C-H弯曲振动
烯烃
2
910,970 1600~1 650 3 000~3200 650~900 1 500~1 600 1 075,1 208 1 050,1 080
芳烃
3
芳环骨架振动 C-O伸缩振动 C-O伸缩振动 O-H伸缩振动
MTBE 乙醇
4
5
3100~3600宽带吸收
2 GB/T 33648—2017
表2车用汽油中的典型非常规添加物及红外吸收特征
添加物苯胺
化学键或基团归属
序号
吸收特征/cm- 3 390,3 481
NH? CN -NH C-N-C
1
1 276 3 434 1 263,1 320 930,1 046,1 141
N-甲基苯胺二甲氧基甲烷乙酸仲丁酯
2
0-CH,-0-
3
1 743 1 243 1 760 1 281
C=0 C-O C=0 C-0
4
碳酸二甲酯
5
5干扰物质
5.1烃类汽油调合组分不会对本标准中所规定的添加物的识别和测定产生干扰。 5.2车用汽油样品中采用的醚类化合物如MTBE不会对本标准中规定的添加物的识别产生影响 5.3当车用汽油中苯胺类、碳酸二甲酯和乙醇或甲醇化合物可能共存时,碳酸二甲酯在1280cm-1的 C一O吸收特征会影响苯胺类化合物1276cm-1处的C一N吸收谱带的识别。醇中的一OH基团在 3100~3600cm-1的宽带吸收会影响胺类添加物N一H吸收特征的识别并对苯胺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当样品中乙酸仲丁酯与胺类或醇类化合物共存时,不影响乙酸仲丁酯的识别,但会影响乙酸仲丁酯定量的准确性。
6试剂和材料
6.1校准用的标准物质:苯胺、N-甲基苯胺、二甲氧基甲烷、乙酸仲丁酯、碳酸二甲酯均为分析纯或分析纯以上级别试剂。 6.2混合溶剂:稀释用溶剂为石油醚1(沸点范围60℃~90℃)、石油醚2(沸点范围90℃~120℃)和二甲苯三种溶剂的混合溶剂,纯度为分析纯,混合体积比例为35:35:30。 6.3样品池冲洗溶剂:正已烷,分析纯。
警告一 一这些化合物均为易燃或有毒化合物,若摄取、吸入或通过皮肤吸收将对人体产生伤害或致命。
7仪器
7.1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选用的红外光谱仪应符合GB/T21186要求。光谱的有效波数测量范围不少于650cm-1~4000cm-1,光谱分辨率优于2cm-1(含2cm-1),信噪比优于10000:1,波长准确性优于0.01cm-1,数据采集间隔优于0.5cm-1(含0.5cm-1)。 7.2样品池:防干涉透射式样品池,样品池光程0.1mm。为防止样品池窗口材料潮解而影响透过率,样品池可采用的窗口材料为ZnSe晶体;为获得良好的信噪比和平稳的光谱基线,样品池不应产生干涉条纹,可采用具有楔形结构的抗干涉样品池。其他材质的窗口材料也可使用,如KBr、CaF2等,但应注
3 GB/T33648—2017
意窗片材料受潮对透光度的影响。手工或自动进样均可,测量时样品池内不应有气泡存在, 7.3光谱处理软件:具有基线处理和谱图微分等功能,以量取添加物光谱特征峰峰高,进行定量计算。 7.4 容量瓶:25mL。 7.5 移液管:10mL。
8取样
8.1 采用本试验方法分析样品时,应按GB/T4576的规定取样, 8.2 样品分析前应在室温15℃~27℃下恒定。
9 试验步骤
9.1 光谱测量:设置仪器光谱测量的测量模式为吸收光谱,波长范围为650cm-1~4000cm-1,光谱分辨率2cm-1,光谱采集数据点间隔为0.5cm-1,为获得良好的信噪比,建议光谱的扫描次数不少于 32次。放入样品池,以空池为参比测量光谱的背景信号,将测量样品或校准样品注人样品池中,并确保充满样品池且无气泡存在。为避免前面样品测量可能产生的记忆效应,样品注人量不应少于10mL,测量样品的吸收光谱。
注:背景测量时将样品池中存留的样品或冲洗溶剂吹扫干净非常重要,以免影响背景测量。 9.2样品的稀释:如典型非常规添加物定量特征峰吸收谱带的吸光度超过2.0AU,可将样品用混合溶剂稀释后再测量。典型操作为用移液管移取试样10mL于25mL容量瓶中,用混合溶剂稀释到 25mL,按9.1方法测量光谱。
10 定性与定量分析
10.1典型非常规添加物的定性识别
图1~图5为苯胺、N-甲基苯胺、二甲氧基甲烷、乙酸仲丁酯和碳酸二甲酯等五种典型非常规添加物在车用汽油中不同添加量以克每升为单位(g/L)时的红外光谱特征。可以看出这些特征与车用汽油(空白谱线)自身的红外光谱有显著的区别。表3为所要识别的这些典型非常规添加物的特征谱带及位移的窗口范围。当测量试样的红外光谱中同时具有某一添加物指定的特征吸收时,即可推断该样品中含有某种或某几种添加物。
注:可能加人车用汽油中的苯胺、邻甲基苯胺和对甲基苯胺均按苯胺进行识别并报告含量。可能加人车用汽油的
其他脂肪酸单酯化合物以乙酸仲丁酯的形式进行识别并报告含量。
0. 60 0. 50 0. 40 0. 30 0.20 0. 10 0. 00 -0. 10
苯胺参比识别特征:1276,3390,3481
空白 C-5 C-20
C35
/
~
1 200 1 250 1 300 13503300 3 350 3 400 3 450 3 500 3 550
波数/cm-1
图1含苯胺车用汽油的红外光谱特征
4
上一章:HG/T 5211-2017 牙膏用氯化锶 下一章:GB/T 32685-2016 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

相关文章

GB/T 33648-2017 车用汽油中典型非常规添加物的识别与测定 红外光谱法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车用汽油中多种添加剂含量 GB/T 33647-2017 车用汽油中硅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GB/T 33647-2017 车用汽油中硅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DB51/T 1922-2014 汽油中甲苯含量的测定红外光谱法 DB51/T 1922-2014 汽油中甲苯含量的测定 红外光谱法 Q/SY 04800-2021 汽油中烯烃、芳烃和乙醇含量的快速测定 近红外光谱法 GB/T 33646-2017 车用汽油中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