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4195-2017 烧结工序能效评估导则

GB/T 34195-2017 烧结工序能效评估导则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01.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5 11:48:58



相关搜索: 能效 评估 工序 34195

内容简介

GB/T 34195-2017 烧结工序能效评估导则 ICS 77.080 H 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4195—2017
烧结工序能效评估导则
Guides for energy efficiency assessment of sintering process
2017-09-07发布
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4195—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冶南方工程技术
有限公司、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兵、何国强、叶恒、陈乙元、王兆才、王姜维、仇金辉、孙英、王菊香、贺新华、 朱晓春、李宗平、徐海伦、邵远敬、邹凡球、赵改革、李兵、王常金、高景俊、施春丽、高军驰。
一 GB/T34195—2017
烧结工序能效评估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烧结工序能效评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估步骤、边界及能耗统计范围、基准能耗、实际能耗、能效指数、能效分析及能效优化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钢铁企业烧结工序的能效评估和节能潜力分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GB/T15316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1368 钢铁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 28924 钢铁企业能效指数计算导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3331和GB/T289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修正的基准能耗 modified benchmark of energy consumption 考虑评估对象的实际客观情况,对基准能耗进行修正之后的单位产品能耗基准值。
4基本原则
烧结工序的能效评估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 合法合规原则:评估对象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钢铁产业政策要求,符合相关节能减排强
制性标准要求; b) 高效用能原则: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或管理措施,
改善低能效生产环节:
c) 突出重点原则:应重点考察能源消耗多、节能潜力大的关键过程及设备,重点分析影响能效的
主要因素; d) 科学合理原则:应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剔除不可比因素的影响,保证评估指标的可比性和评
价分析的合理性。
5 评估步骤
烧结工序能效评估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1 GB/T34195—2017
a) 确定边界与能耗统计范围; b) 采集评估对象的现场数据,计算实际能耗; c) 根据现场的客观情况,计算修正的基准能耗; d) 计算烧结工序的能效指数,评定能效等级; e) 分析用能水平、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以及节能潜力; f) 提出能效优化措施。
6边界及能耗统计范围
6.1工序边界划分
含铁原料进入配料室、燃料和熔剂进入缓冲料仓至成品烧结矿到高炉槽前转运站的一整套烧结工艺。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燃料和熔剂破碎、配料、一次混合、二次混合、蒸汽预热、铺底料、布料、 点火、烧结、热破碎、冷却、整粒筛分、成品取样检验化验、成品输出、环境除尘、烟气净化和余能回收利用等。
烧结工序基准边界划分参见附录A。 6.2 能耗统计范围
烧结工序能耗统计范围如下: a) 包含燃料和熔剂破碎、配料混匀、点火、烧结、冷却、整粒筛分、烟气净化和余热回收系统等; b) 包含机修、检验化验、计量、运输、生产管理和调度系统、照明等辅助生产或附属生产系统; c) 应扣除回收并外供的蒸汽; d)不包含与生产无关的用于生活目的的能耗,如食堂、休息室等。
7基准能耗
7.1 基准条件 7.1.1基准条件是若干可计量的对基准能耗影响较大的因素,可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7.1.2客观因素是受工序边界外固有条件的影响,工序内不可控制的因素,主要包括原料条件、产品条件、地理环境和气候温度等 7.1.3主观因素是与企业自身管理水平、技术装备水平、操作水平等相关的因素,可通过技术装备优化与管理水平提升等途径进行改善和提高。 7.1.4基准条件选择应满足先进、成熟和经济的原则,取值通常能代表行业先进水平。
7.2 基准能耗确定
7.2.1 基准能耗的确定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点:
a) 基准能耗的确定首先需明确其边界及相关的基准条件; b) 基准能耗通常由一个量化的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和基准条件组成;
基准能耗可以根据理论计算、统计分析和现场检测所获得; d) 采用基准能耗比较分析时,应尽量排除客观因素的影响,提高评估的合理性,
c)
7.2.2 烧结工序基准能耗见表1。
2 GB/T34195—2017
表1 烧结工序基准能耗
基准能耗 kgce/t 45
工序名称烧结工序
注1:带式烧结机十环式冷却机工艺;脱硫脱硝装置耗能作为客观因素单独评价;余热回收量是每生产一吨合格
烧结矿回收的余热蒸汽量折标准煤量。
注2:客观因素取值见表2。
7.3 修正的基准能耗
修正的基准能耗按式(1)计算:
e.=e.+Ne.
.....(1)
..
式中: e 修正的基准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
基准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
eo Leo 修正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按式(2)计算:
Deo = f:(r:-r)
.....(2)
式中: a a; m f.(x-x,) 烧结工序的客观因素取值及基准能耗修正见表2。
被评估对象的实际客观因素值;基准能耗对应的客观因素取值;客观因素的数量;第i个客观因素差值对应的基准能耗修正量。
表 2 客观因素取值及基准能耗修正量
基准能耗对应的客观因素取值
基准能耗修正量 f,(x,,)
变化量 3'; x 每增加1%
类别
客观因素
kgce/t 增加0.15 增加或减少0.35 增加或减少0.1
X; 0 6.8% 35% 10% 45 ℃ 2.1% 15%
稀土矿/钒钛磁铁矿
混合料水分褐铁矿比例混合料FeO 混合料温度 MgO比例烟气含氧量
每增加或减少0.3% 每增加或减少1%
原料条件
每增加1% 每增加10℃
减少0.6 减少0.4 增加或减少1.59 增加或减少0.3 增加2.63 减少或增加0.1
每增加或减少0.5% 每增加或减少1% 目前比较先进的是活性
产品条件
设备条件
脱硫脱硝装置耗能
0
炭烟气净化技术每增加或减少10℃
25 ℃
气候条件注:实际变化量小于表2中变化量(z一;)时,可用插值法计算基准能耗修正量。
环境温度
3 GB/T34195—2017
8实际能耗
8.1 数据采集
现场数据采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过程参数应取稳定生产条件下的数据,变化量应取统计期内的平均值:
a)j 产量信息,包括生产规模、统计期内合格产品量等; b) 原料条件,包括原燃料性能、原燃料成分、原燃料温度等; c) 产品条件,包括烧结矿性能、烧结矿成分、烧结矿温度等; d) 工艺设备配置,如熔剂燃料破碎、原料配混、烧结冷却、整粒筛分、除尘、脱硫、余热利用、运输和
辅助系统等系统的耗能设备组成及主要参数; e) 能源及耗能工质消耗情况,如循环水、电、压缩空气、煤气、蒸汽等消耗量; 0
能源回收情况,主要是余热产蒸汽回收量; g)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利用系数、成品率、CaO/SiO2、ISO转鼓指数、余热蒸汽回收量等: h) 主要耗能过程的控制参数,如烧结终点温度、主抽风机变频调速、重要耗能设备的功率及电机
效率等; i) 环境温度。
8.2 能源及耗能工质折标准煤系数取值原则 8.2.1 用能单位实际消耗的燃料能源应以其低位发热量为基础折算成标准煤量,未实测的参考附录B 中的表B.1一次、二次能源(燃料)平均低位发热值及折标准煤系数推荐值 8.2.2蒸汽应以其热熔值为基础折算成标准煤量,可参考表B.2饱和蒸汽热焰及折标准煤系数推荐值。 8.2.3耗能工质折算标准煤参考表B.3耗能工质折标准煤系数推荐值。 8.2.4标准煤与热量的换算关系为1kgce=29307.6kJ。 8.2.5电力折标准煤系数取当量值,即1kW·h=0.1229kgce。 8.3 实际能耗计算
实际能耗按式(3)计算:
ex = Ein -eorr
.·(3)
p
式中: ex ein 统计期内烧结工序的直接耗能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 e out 统计期内烧结工序回收并外供的能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
统计期内烧结工序的实际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
统计期内烧结工序的合格产品量,单位为吨(t)。
p 统计期内烧结工序的直接耗能量按式(4)计算:
7
ein= cj·g
.·(4)
j=1
式中: C; - 统计期内烧结工序使用第i种能源的量,单位为千克(kg)或立方米(m")或千瓦时(kW·h);
g,/ 第i种能源的折标准煤系数,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千克(kgce/kg)或千克标准煤每立方米
(kgce/m")或千克标准煤每千瓦时[(kgce/(kW·h)];统计期内烧结工序直接消耗的能源种类。
n
4
上一章:GB/T 34194-2017 转炉工序能效评估导则 下一章:GB/T 5195.16-2017 萤石 硅、铝、铁、钾、镁和钛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相关文章

GB/T 34195-2017 烧结工序能效评估导则 GB/T 37504-2019 连铸工序能效评估导则 GB/T 37390-2019 热轧工序能效评估导则 GB/T 34193-2017 高炉工序能效评估导则 GB/T 34192-2017 焦化工序能效评估导则 GB/T 37504-2019 连铸工序能效评估导则 GB/T 34194-2017 转炉工序能效评估导则 GB/T 37429-2019 电弧炉工序能效评估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