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7.120.50 H 6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2769—2015 代替GB/T12769—2003
钛铜复合棒
Titanium-clad copperbar
2016-04-01实施
2015-09-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华人 民 共 和 国国 家 标 准钛 铜 复合 棒 GB/T12769—2015
中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gb168.cn 服务热线:400-168-0010 2016年5月第一版
*
书号:155066·1-52947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GB/T12769—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2769一2003《钛铜复合棒》。 本标准与GB/T12769一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TA1G、TA2G和TA3G三个牌号:删除了术语和符号:删除了表1中的制造方法、状态和表面质量;增加了复合棒的表示方式;增加了复材的化学成分表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宝泰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
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忠贤、代春、成小丽、羊玉兰、冯军宁、邓宁嘉、赵瑞晋、胡志杰、李献军、冯冉、 吴艳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2769—1991,GB/T12769—2003。
I
GB/T 12769—2015
钛铜复合棒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钛铜复合棒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和合同(或订货单)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热挤压法、热挤压拉伸法、爆炸复合法或爆炸复合热轧法生产的用于制造金属阳极电
解槽及其他用途的钛铜复合棒材(以下简称复合棒)。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698(所有部分)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5121(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5231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JB/T10061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
3要求
3.1产品分类 3.1.1牌号、状态、断面形状 3.1.1.1复合棒的基材为T1或T2牌号的铜,复材为TA1、TA2、ZTA1、ZTA2、TA1G、TA2G、TA3G 牌号的纯钛, 3.1.1.2复合棒以热加工状态(R)、冷加工状态(Y)、爆炸复合热加工状态(BR)或爆炸复合退火状态 (BM)供应。 3.1.1.3复合棒的断面形状应符合图1~图5。
o
i
S
图1方形
图2矩形
图3扁形
1
GB/T12769—2015
Li 图4 鼓形
8
图5 圆形
3.1.2 表示方式和规格 3.1.2.1 复合棒的断面表示方式和规格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 1 复合棒的断面表示方式和规格
规格/mm
断面形状
表示方式
24X24×(1.5~2.0)-5.0 27X27X(1.5~2.0)-6.5 29X29X(1.5~2.0)7.5 30X30X(1.5~2.0)-8.0 32X32X(1.5~2.0)9.0 33X33X(1.5~2.0)-12.5
aXaX&r
方形
(35~40)×(20~25)×(1.0~1.5)-(2.0~3.0) (>40~50)×(10~15)×(1.0~1.5)-(2.0~3.0) (>40~50) X (>15~40) X (1. 5~2. 0)(3. 0~5. 0) (>50~80) X (12~35) X (1. 5~2. 0)-(3. 0~5. 0) (>50~80) X (>35~40) X (2. 0~2. 5)(3. 0~5. 0) (>80~100)×(15~30)×(1.5~2.0)-(3.0~8.0)
aXbXi-r
矩形
(30~50)X(10~15)×1.0-(10.0~16.0) (>50~100)×(10~30)X1.0-(10.0~32.0)
扁形
αXbXé-r
$25×14×1.5 $27×14×1.5 $29X14×1.5 $32×14×1.5 $34X14X1.5
鼓形
pdXhXi
(20~$30)×(1.0~1.5) (>$30~$40)×(1.0~2.0) (>$40~$60)×(1.5~2.5) (>60~$80)×(2.0~3.0)
圆形
sdX:
注:α为复合棒的边长或宽度;b为复合棒的厚度;d为复合棒的直径;h为复合棒的平面宽度;r为复合棒圆弧半
径;8为复合棒复材厚度。
2
GB/T12769—2015
3.1.2.2 矩形复合棒规格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横断面宽厚比a/b≤6。 b) 横断面外接圆直径:R态:40mm≤D<104mm;
a)
Y态:40mm≤D<80mm。
3.1.3 标记示例
产品标记按产品断面形状、牌号、状态、规格、标准编号的顺序标识。标记示例如下:示例1:用T2和ZTA2生产的热加工状态、边长为29mm、复材厚度为2mm、圆弧半径为7.5mm、长度为840mm
的方形钛铜复合棒标记为:
方形T2-ZTA2R 29×29×2-7.5X840GB/T12769—2015 示例2:用T2和ZTA2生产的冷加工状态、宽度为40mm、厚度为20mm、复材厚度为1.0mm、圆弧半径为
2.0mm、长度为1500mm的矩形钛铜复合棒标记为:
矩形T2-ZTA2Y40×20X1.0-2.0X1500GB/T12769—2015 示例3:用T2和TA2生产的爆炸复合热加工状态、宽度为50mm、厚度为15mm、复材厚度为1.0mm、圆弧半径为
12.0mm、长度为1500mm的肩形钛铜复合棒标记为:
扁形T2-TA2BR50×15X1.0-12.0X1500GB/T12769—2015 示例4:用T2和ZTA2生产的爆炸复合退火状态、直径为32mm、平面宽度为14mm、复材厚度为1.5mm、长度为
1120mm的鼓形钛铜复合棒标记为:
鼓形T2-ZTA2BM$32×14X1.5X1120GB/T12769—2015 示例5:用T2和TA2生产的冷加工状态、直径为25mm、复材厚度为1.0mm、长度为850mm的圆形钛铜复合棒
标记为:
圆形 T2-TA2 Y $25×1.0×850 GB/T 12769—2015 3.2 化学成分 3.2.1 复合棒基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5231中相应牌号的规定。 3.2.2 复合棒复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2 复材的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主要成分
杂质,不大于 N
牌号
其他元素单一 总和
c 0. 10 0. 03 0. 015 0.20 0. 10 0. 40 0. 10 0. 05 0. 015 0. 25 0. 10 0. 40
Ti 余量 0. 25 余量 0.30 余量 0. 20 余量 0. 30 余量 0. 30 余量 0. 25 0.10 0. 10 0. 03 0.015 0.25 0. 10 0. 40 余量 0.30 0. 15 0. 10 0. 05 0. 015 0. 35 0. 10 0. 40
Fe
Si
H
0
TA1 TA2 TA1G TA2G TA3G ZTA1 ZTA2
0. 03 0. 015 0. 18 0. 10 0. 40
0. 08 0. 08 0. 03 0. 015 0. 25 0. 10 0. 40
0. 015 0.35 0. 10 0. 40
0. 08
0. 05
3.3 尺寸允许偏差 3.3.1 复合棒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3
GB/T12769—2015
表3 复合棒的尺寸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尺寸允许偏差
边长或宽度a、 复材厚度(圆角
断面形状
厚度b、直径d 和尖角部分除外) 平面宽度h
规格
状态
Y R
Y
R
R
Y
24X24X(1.5~2.0)-5.0 27X27X(1.5~2.0)6.5 29 X29X(1.5~2.0)7.5 30×30×(1.5~2.0)-8.0 32X32X(1.5~2.0)-9.0 33X33X(1.5~2.0)-12.5
± 0. 6 ±0. 3 ± 0. 6 ± 0. 5
方形
(35~40)×(20~25)X(1.0~1.5)-(2.0~3.0) ±0. 5 ±0. 4 ± 0. 5 ± 0. 4 (>40~50)X(10~15)X (1.0~1.5)(2. 0~3. 0)
±0. 8 ±0. 5 ± 0. 5 ±0. 5
(>40~50)×(>15~40)X(1.5~2.0)-(3.0~5.0) (>50~80)×(12~35)×(1.5~2.0)-(3.0~5.0) (>50~80)×(>35~40)X(2.0~2.5)-(3.0~5.0) (>80~100)×(15~30)×(1.5~2.0)-(3.0~8.0) ±1. 7
矩形
±1. 5 ±0. 6 ± 0. 8 ±0. 6
± 0. 8
(30~50)X(10~15)×1.0-(10.0~16.0) (>50~100)X(10~30)X1.0(10.0~32.0)
扁形
± 0. 4
25X14X1.5 $27×14×1.5 $29×14×1.5 $32×14×1.5 $34X14X1.5
±0. 3 ±0. 3 ±0.3 ±0. 5 +1. 0 +1. 0
鼓形
0
0
(20~30)×(1.0~1.5) (>30~40)X(1. 0~2. 0) (>40~60)×(1.5~2.5) (>60~$80)×(2.0~3.0)
± 0.3 ±0. 3 ± 0. 5 ±0. 5 ± 0. 7 ± 0. 5 ± 0. 5 ± 0. 5 ± 0. 7 ± 0. 5 ± 0. 5 ±0. 5 ±1. 2
圆形
± 0. 8
3.3.2 方形、矩形复合棒的圆角部分和鼓形复合棒的尖角部分的复材厚度应不小于表3规定允许的最小尺寸;矩形复合棒侧面复材厚度不超出上偏差的0.2mm。 3.3.3 定尺复合棒的长度允许偏差为+。mm;倍尺长度应计入截断时的切口量,每个切口量为5mm, 3.3.4 复合棒的弯曲度每米应不大于1.3mm。 3.3.5 复合棒的扭拧度每米应不大于1mm。 3.4 复合质量
复合棒应复合牢固,并应符合附录A中表A.1的规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