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_25.040.40
N 05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905.4—2017
智能传感器 第4部分:性能评定方法
Intelligent sensor-Part 4: Methods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2018-02-01实施
2017-07-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3905.4—2017
目 次
前言
Ⅲ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信息 4.1 性能参数 4.2 功能描述 4.3 制造商支持 4.4 制造商可提供的文件信息 5技术要求和评定方法 5.1 功能评定
1
-
5.1.1 概述 5.1.2 智能传感器分析 5.1.3 评定要求 5.2性能试验 5.2.1 概述 5.2.2 试验设备 5.2.3 试验过程基本要求
.
12
12 12 13 14 14 17 26 26 26 27
.
5.2.4 性能试验参比条件 5.2.5 参比条件下的试验程序 5.2.6 确定影响量影响的试验程序 5.3其他 5.3.1 外观检查 5.3.2 基本信息核查 6评定报告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加试验.. A.1 可信性试验 A.2吞吐量试验 A.3其他功能试验参考文献
....28
28 ...28 28
29
图1智能传感器的模型图2 :基本试验配置图3 智能传感器电输出阶跃响应示例
5 13 16
表1 智能传感器功能表
3
I
GB/T33905.4—2017
表2 制造商支持项目表 3 制造商可提供文件清单表4 通用功能检查表表5 组态能力检查表表 6 调整和整定程序检查表. 表 7 可操作性检查表表8 可信性、容错性检查表表 9 环境和运行试验参比条件表10 参比条件下的试验程序表11 传感器扰动的抗扰度试验方法表12 导线扰动的抗扰度试验方法
10 11 14 14 19 20 22 23 26 27
.
表13 电源扰动的抗扰度试验方法表14 环境扰动的抗扰度试验方法表15 随时间退化抗扰度试验方法表16 功能评定报告格式
...
.
.
I
GB/T33905.4—2017
前言
GB/T33905《智能传感器》分为5部分:
第1部分:总则;
-
一第2部分:物联网应用行规;
一
第3部分:术语;一第4部分:性能评定方法; —第5部分:检查和例行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GB/T33905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北京瑞普三元仪表有限公司、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
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范铠、李振中、阮赐元、肖红练。
I
GB/T33905.4—2017
智能传感器第4部分:性能评定方法
1范围
GB/T33905的本部分规定了智能传感器的功能和智能程度的评价方法,包括智能传感器的基本信息、技术要求和评定方法及评定报告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把一个或多个物理、化学或电量转换成通信网络用或再转换成模拟电信号用数字信号的智能传感器,也适用于智能传感器早期开发阶段的设计评审。
注:本标准规定的方法旨在供制造商确定其产品的性能以及用户或独立的试验机构验证制造商的产品性能规范
之用,它们通过以下方面对智能传感器的功能评定提供指导:
以结构化的方法对硬件和软件功能做复审的检查表;一在不同环境和运行条件下对性能、可信性和操作性进行测量和分级的试验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900.56电工术语控制技术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798(所有部分)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GB/T17214(所有部分)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工作条件 GB/T17614(所有部分)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变送器 GB/T18268.1--2010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 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8271.1--2017 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第1部分:总则 GB/T18271.2--2017 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第2部分:参比条件下
的试验
GB/T18271.3-2017 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 第3部分:影响量影响的试验
GB/T18271.4一2017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第4部分:评定报告的内容
GB/T33905.1智能传感器第1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56、GB/T17614和GB/T3390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传感器sensor 直接受带有被测量现象、物体或物质作用的测量系统元件。 示例:铂热电阻的敏感电阻丝、涡轮流量计的涡轮、压力表的波登管、液位计的浮子、光谱计的光电池、示温涂料的热致
1
GB/T33905.4—2017
液晶。
注:某些场合此概念也使用术语检测器”表示。 [ISO/IECGuide99,定义3.8]
3.2
智能传感器 intelligentsensor 具有与外部系统双向通信手段,用于发送测量、状态信息,接收和处理外部命令的传感器。 注:智能传感器是包含信息处理装置的传感器,传感器是智能传感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3
主机host 与智能传感器连接,执行接收它的测量、状态信息,发出对它处理命令的计算机设备。
3.4
校准calibration 在规定条件下,借助参比标准建立示值与测量结果之间关系的系列操作。 注:示值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通常可以用校准图表表达。
3.5
调整adjustment 使智能传感器的示值与给定的被测值一致的系列操作。 注1:使智能传感器的示值为零,与被测量的给定零值相一致的系列操作称为“调零”。 注2:一些制造商习惯使用“校准”表达零位、量程、线性和一致性的调整,这与IEC60050-300中对调整与校准的定
义冲突。
3.6
整定 tuning 为获得稳定和理想的测量而调整智能传感器各项参数的过程。包括从“反复试验”到由制造商提供
专门的自动程序等各种形式。 3.7
信号发生器signalgenerator 提供智能传感器被测物理量的装置或设备。
3.8
组态 configuring 为某种应用的需要指定智能传感器执行特定功能的过程。
3.9
设定 set-up 组态,校准和整定智能传感器以满足测量要求、优化测量结果的过程。
3.10
测量模式 measuringmode 智能传感器执行测量功能的运行方式。
4基本信息
4.1性能参数
确定智能传感器性能试验的指导原则是用户的应用。它是确定智能传感器的测量功能、特性和工作环境等相关要求的基础。通过对这些要求和选出接受评定样机的研究,确定性能试验所需的试验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