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CAS 232-2013 立卧式钻铣床

CAS 232-2013 立卧式钻铣床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4.6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9 16:53:33



推荐标签: 232 卧式 cas cas 钻铣床

内容简介

CAS 232-2013 立卧式钻铣床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 STANDARDS OF CHINA ASSOCIATION FOR STANDARDIZAT1ON
CAS 232-2013
立卧式钻铣床
Vertical & horizontal drilling and milling machines
2013-12-30发布
CAS
索引号
CAS 232-2013 (C) CAS232-2013
该标准为中国标准化协会发布,其版权为中国标准化协会所有。除了
用于国家法律或事先得到中国标准化协会文字上的许可外,不许以任何形式再复制该标准。
中国标准化协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33号中国标协写字楼邮政编码:100048 电话:63486206 .68481778传真:68485356
网址:www.china-cas.org
电子信箱:cas@china-cas.org
1 CAS232-2013
前言
中国标准化协会(CAS)是组织开展国内、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制定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以下简称:中国标协标准),满足企业要,推动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中国标准化协会的工作内容之一。中国境内的团体和个人,均可提出制、修订中国标协标准的建议并参与有关工作。
中国标协标准按《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按CAS1.1一2001《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结构及缩写规则》的规定编制。
中国标协标准草案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得到参加审定会议的75%以.上的专家、成员的投票赞同,方可作为中国标协标准予以发布。
使用中用标准化协会标准的单位,应按现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标准备案,并对技术内容负责。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在本标准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利有关资料寄给中国标准化协会,以使修订时参考。
1I CAS232-2013
立卧式钻铣床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精密级、普通级和简易级立卧式钻铣床的一般要求、附件和工具、安全性、加工和装配质量、空运转试验、负载试验、精度试验要求、儿何精度试验、1作精度试验和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1.作台宽度200mm~400mm,钻孔真径≤50mm一般用途的精密级、普通级利简易级立卧式钻铣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丁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丁本标准。
GB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IEC60204-1:2005,IDT) GB/T9061-2006金属切削机床通用技术条件 GB15760-2004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 GB/T16769-2008金属切削机床噪声声压级测求方法 GB/T17421.1-1998机床检验通则第1部分:在无负荷或精加:I条件下机床的儿何精度(eqVIS0
230-1:1996)
GB18209.2-2010机械电气安全指示、标志和操作第2部分:标志要求 JB/T8356.1-1996机床包装技术条件 JB/T9872-1999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9874-1999金属切削机床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JB/T9877-1999金属切削机床清洁度的测定
3.一般要求 3.1概要
本标准赵起对GB/T9061、JB/T9872、JB/T9874等的具体化和补充。按本标准验收机床时,应同时对上述标准中米经本标准具体化的其余有关项日进行检验。 3.2测量单位
本标准中所有线性尺寸均用毫米(mm)表示,角度尺寸的单位为度(°),角度偏差用比值表示。 3.3安装调平
参照GB,T17421.1-1998中3.1调整机床安装水平。将工作台置于行程的中间位置,在L作台中央沿纵向和横向分别放置水平仪,水平仪在纵向和横向的读数不超过0.04/1000。 3.4检验顺序
本标准所给山的检验项日的顺序并不表示实际检验顺序。为了使装拆检验1具和检验方便起见,可按任意次序违行检验。
1 CAS 232-2013
3.5检验项目
检验机床时,根据结构特点并不是必须检验本标准中的所有项日。为了验收日的而要求检验时,可由用户取得制造厂同意白主选择检验项日,但这些检验项日必须在机床订货时明确提山。 3.6检验工具
本标准所规定的检验!具仅为例子,可以使用相同指示建和具有至少相同精度的其他检验1具。指示器应具有0.001mm或更高的分辨率。 3.7工作精度检验
本标准仅用精加1进行1作精度检验。 3.8最小公差
当实测长度与本标准规定长度不同时,允差应根据GB/T17421.1-1998中2.3.1.1的规定,按能够测量的长度折算。折算结果小丁0.005mm时,按0.005mm计。 3.9其他 3.9.1 使用本标准时应参照GB/T17421.1尤其是精度检验前的安装、主轴及其它部件的空运转、温升、 检验方法。 3.9.2当确因机床结构限制,无法按简图所示位置放置检验.1具时,允许改变检验1.具的位置,但不能改变检验原理,并且位置偏离应最小。 .
附件和工具
4.1为保证机床的基本性能,应随机供应的附件和工具见表1。
表1 附件和工具
附件和工具卧铣刀杆端铣刀杆立铣刀杆铣夹头钻夹头及接杆特殊工具
立卧式钻铣床
0 0 : o 0 0
应提供此附件或工具。
4.2扩大机床使用性能的特殊附件,根据客户要求按协议供应。 2 CAS232-2013
5. 安全卫生
5.1机床上应张贴必要的安全标志。安全标志应张贴在靠近相关功能部件的醒日位置,标志内容应包含机械利电气危险相关的安全标志或说明,符合GB18209.2的规定。 5.2不允许在运转时变换主轴转速、进给录的机床,应在靠近操纵装置部位标识相应的形象化符号或说明。 5.3机床使用说明中应有使用机床时会出现的危险状况警示说明。 5.4按下和恢复急停按钮时,机床均应停止动作。 5.5机床的前操作面或侧操作面应安装急停按钮,急停按应安全可靠。 5.6机床的变速、换向、停止或锁紧机构应安全可靠。 5.7机床各进给轴均应设置安全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应安全可靠。 5.8带机动进给功能的机床在机动进给或快速移动时,操作手轮或手柄应能白动脱开。 5.9带1作台乘直移动方向机动进给功能的机床,升降摇把处应设置手动和机动的安全互锁装置。 5.10主轴套简带机动进给的机床,机动进给结束后主轴应能白动停止进给。 5.11按照GB3/T16769的规定检验机床在空运转条件下的噪产,:1.作台、升降台、滑座应在行程的中间位置,其唤声声压级不应超过85dB(A)。 5.12机床气系统的安全防护应符合GB5226.1的有关规定。机床电气元器件应选用符合国家CCC认证产品或其它国家认可的相关认证产品。 5.13机床液压系统的安全防护应符合JB/T10051的有关规定。 5.14未经本标准规定的其余有关安全防护要求,应符合GB15760的规定。 5.15手轮、手柄操作力宜符合表2的规定。
表2手轮、手柄操作力
手轮、手柄操作力
N
工作台面宽度
套筒手轮,手柄;
mm
升降台垂向于柄
工作台纵向和横向手轮,手柄
≤60 ≤80 ≤100 ≤120
≤40 ≤50 ≤60 ≤80
≥200 200~250 250~300 300~400
6. 加工和装配质量
6.1立柱、工作台、升降台、滑座、滑臂为重要铸件,应在粗加工后进行时效处理(包括振动时效),或采取其他消除内应力的措施。 6.2机床的滑动导轨副、主轴、主轴套简、丝杠副、蜗杆副、重载齿轮等易损部位,应采取与命相适应的前磨措施。
3 CAS232-2013
6.3重要的固定结合面应紧密贴合,紧固后川0.04mm塞尺检验时不应插入。 6.4下列结合面应按“重要固定结合面”的要求考核:
a)滑动导轨压板的结合面; b) 底座与立柱的结合面; c) 立式主轴和传动箱合面; d) 垂向丝杠套筒与底座结合而。
6.5特别重要的固定结合面应紧密贴个,除川涂色法检验外,在紧固前、后用0.04mm塞尺检验时均不应插入(与水平垂直的特别重要固定结合面只在紧固后检验)。下列结合面应按“特别重要固定结合面” 的要求考核:
a) 丝杠支座和基体结合面; b) 螺母座的结合面。
6.6下列导轨副应按“滑动导轨”的要求考核:
a) 立柱导轨副; b) 滑座导轨副; c) 1作台导轨副;
6.7下列导轨副应按“移置导轨副”的要求考核:
a) 立铣主轴箱和回转盘结合面; b) 滑臂回转盘利立柱回转面(仅适用丁可问转的滑臂); c) 卧铣托架和滑臂的结合面; d) 滑臂与滑臂同转盘导轨副: e) 1作台回转盘和滑座结合面(仪适川丁可回转的1.作台)。
6.8滑动、移置导轨表面除用涂色法检验外,还应用0.04mm塞尺检验,塞尺在导轨、镶条、压板端部的滑动面间插入深度不应超过20mm。 6.9两配合件的结合面均是刮研面,用配合件的结合而(研具)做涂色法检验时,刮研点应均匀。按规定的计算面积平均计算,在每25mmX25mm的面积内,接触点不应少于表3的规定。
表3刮研点
滑(滚)动导轨
移置导轨
导轨宽度
镶条、压板滑动面
特别重要固定结合而
mm
≤250
>250
>100 接触点数 6
≤100
6
10
8
8
6
6.10两配合件的结合面一个是刮研面,另--个是机械加工面,用配合件的机械加工面检验刮研面的接触点时,不应少于表4中规定点数的75%。 6.11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加工的两配合件的结合面涂色法检验时,接触应均匀。接触指标不应低于表4 的规定。 -1 9
“禁血
()%0
游像息
02 02 09 .
0f Of 08 2.
0
OL
0t
09
Os
SE 专
09
%

()
上一章:HG/T 4347-2012 轻油蒸汽转化催化剂 下一章:HG/T 20700-2014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工程设计规定

相关文章

CAS 220-2012 衣柜柜门 CAS 221-2012 室内装饰隔断 CAS 192-2011 气质量监测仪 CAS 235-2014 农场动物福利要求 猪 CAS 208-2011 发动机润滑养护剂 CAS 109-2014 点燃式发动机检测用油 CAS 222-2012 室内装饰隔断感应门 CAS 229-2013 饮用天然无气苏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