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5.040.40 N 1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271.2—2017/IEC61298-2:2008
代替GB/T18271.2—2000
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第2部分:参比条件下的试验
Processmeasurementandcontroldevices-
General methods and procedures for evaluating performance-
Part 2:Tests under reference conditions
(IEC61298-2:2008,IDT)
2018-02-01实施
2017-07-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8271.2—2017/IEC61298-2:2008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I
与准确度有关的因素 4.1试验程序和有关事项 4.2 确定死区的特定试验程序和有关事项:动态特性
4.
5
5.1 总则 5.2 通用试验程序和有关事项 5.3 频率响应 5.4 阶跃响应· 6 功能特性 6.1 总则 6.2 电动装置的输人电阻 6.3 电动装置的绝缘 6.4 功耗 6.5 直流输出装置的输出纹波· 6.6 气动装置的气流量特性 6.7 范围下限值和量程的调整极限 6.8 切换差漂移
10
12 .12
12 12 13 13 13 15 15 16 16 16
........
7
7.1 始动漂移 7.2 长期漂移
GB/T18271.2—2017/IEC61298-2:2008
前言
GB/T18271《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目前计划发布如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参比条件下的试验;
第3部分:影响量影响的试验;一第4部分:评定报告的内容。 本部分为GB/T18271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8271.2一2000《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第2部分:
参比条件下的试验》,与GB/T18271.22000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以GB/T2900.56一2008代替GB/T17212一1998(见第2章,2000年版的第2章);
一删除了术语“被试装置”“设定点”“可调性”“瞬时过冲”“意外事件”和定义(2000年版的3.1、
3.6、3.15、3.21、3.22); 一术语“最大测量误差”调整为“测量误差”(见3.7;2000年版的3.9);
修改了术语“不重复性”“阶跃响应时间”的定义(见3.10、3.16;2000年版的3.12、3.19);增加了术语“型式试验”“性能评定"“例行试验”和“抽样试验”和定义(见3.19~3.22);
-
一表1、表2中增加了“全性能试验”和“简化试验”的分类(见表1、表2);一修改了图6典型的气流量特性曲线(见2000年版的图6);
长期漂移中增加了验证单向漂移或随机漂移的要求(见7.2)。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61298-2:2008《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第2部分:参比条件下的试验》。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2900.79—2008电工术语电工电子测量和仪器仪表第3部分:电测量仪器仪表的类型[IEC60050(300-313):2001,IDTJ GB/T2900.89一2012电工术语电工电子测量和仪器仪表第2部分:电测量的通用术语 [IEC60050(300-312)2001,IDT] -GB/T2900.90一2012电工术语电工电子测量和仪器仪表第4部分:各类仪表的特殊术语[IEC60050(300-314):2001,IDT GB4793.1一2007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IEC61010-1:2001,IDT)
-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西南大学、上海自动化
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嘉宁、刘琴、周雪莲、倪敏。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8271.2—2000。
Ⅱ
GB/T18271.2—2017/IEC61298-2:2008
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第2部分:参比条件下的试验
1范围
GB/T18271规定了对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进行功能和性能特性试验以及编写试验报告的通用方法和程序。这些试验适用于任何具有特定输入输出变量,且输入输出变量之间具有特定关系(传递函数)的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包括模拟装置和数字装置。对于需要做特殊试验项目的装置,宜按照 GB/T18271并结合对此类特殊试验项目有专门规定的产品标准进行试验。
GB/T18271的本部分论述了在参比条件下进行的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56—2008电工术语控制技术(IEC60050-351:2006,IDT) GB/T2900.77—2008 3电工术语电工电子测量和仪器仪表第1部分:测量的通用术语
[IEC60050(300-311):2001,IDT
GB/T18271.12017 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 第1部分:总则 (IEC61298-1:2008,IDT)
IEC60050-300国际电工术语(IEV)电工电子测量和测量仪表(由311、312、313和314部分组成)[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Vocabulary((IEV)-Electricalandelectronicmeasurementsand measuringinstruments(composedofPart311,312,313and314)]
IEC61010-1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Safetyrequire ments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 formeasurement,control,and laboratoryuse-Part l:General require- ments)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56—2008、GB/T2900.77--2008和IEC60050(3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变量variable 其值可变且通常可测出的量或状态(例如温度、流量、速度、信号等)。 注:改写GB/T2900.562008,定义351-21-01。
3.2
信号signal 用一个或多个参数表示一个或多个变量信息的物理变量。 注:改写GB/T2900.56—2008,定义351-21-51。
1
GB/T18271.2—2017/IEC61298-2:2008
3.3
范围 range 所研究的量的上、下限所限定的数值区域。 注:改写GB/T2900.56—2008,定义351-27-11。
3.4
量程 span 测量范围上限和下限的代数差。 [GB/T2900.77——2008,定义311-03-13]
3.5
不准确度 inaccuracy 在规定的条件下,按规定程序测试一个装置时所观察到的偏离规定特性曲线的最大正偏差和负
偏差。
注1:准确度的定义见GB/T2900.77—2008,定义311-06-08。 注2:术语不准确度有时候也指被测准确度,不应使用此术语。
3.6
误差 error 被测变量的示值与比对值之间的代数差。 注1:改写GB/T2900.56—2008,定义351-27-04。 注2:当示值大于比对值时,误差为正值。误差般以相应理想量程的百分数表示。
3.7
测量误差 measured error 每一测量点上上行程或下行程平均值的最大正或负误差。
3.8
不一致性 non-conformity 校正曲线与指定特性曲线(可能是直线,对数曲线,抛物线等)的接近度。 注:不一致性不包括回差。
3.9
非线性 主non-linearity 线性度的偏差。 注1:线性度的定义见GB/T2900.77—2008,定义311-06-05。 注2:非线性不包括回差。
3.10
不重复性 non-repeatablility 重复性的偏差。 注:重复性的定义见GB/T2900.77--2008,定义311-06-06。
3.11
回差hysteresis 装置或仪表依据施加输入值的方向顺序给出对应于其输人值的不同输出值的特性。 注:改写GB/T2900.56—2008,定义351-24-15。
3.12
死区 deadband 输入变量的变化不引起输出变量有任何可察觉变化的有限数值区间。 注:改写GB/T2900.56—2008,定义351-24-14。
3.13
时滞 deadtime 从输入变量产生变化的瞬间起,至输出变量开始变化的瞬间为止的时间间隔(见GB/T2900.56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