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H/T 3179-2016 石油化工管式炉炉衬设计规范

SH/T 3179-2016 石油化工管式炉炉衬设计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4.8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8 08:19:45



推荐标签: 规范 设计 石油化工 sh 3179 管式 炉衬

内容简介

SH/T 3179-2016 石油化工管式炉炉衬设计规范 ICS 25.180 P 72 备案号:J2238-2016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 3179—2016
石油化工管式炉炉衬设计规范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linings of tubular heater
inpetrochemicalindustry
2016-07-01 实施
2016-01-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SH/T3179-2016
目 次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炉衬结构设计及材料选择
3.1 - 一般规定 3.2砖结构 3.3浇注料结构 3.4陶瓷纤维结构. 3.5复合衬里结构 3.6特殊部位 4炉衬传热计算 4.1符号说明 4.2炉墙散热损失… 4.3平壁炉墙的散热强度计算. 4.4炉墙外壁对空气的放热系数… 4.5炉墙内壁温度 5详细设计文件基本内容 5.1一般规定· 5.2砖结构…. 5.3层铺陶瓷纤维结构 5.4复合衬里结构及特殊部位· 附录A(资料性附录)标准材料的性能指标及参数 A. 1 砖类 A.2耐火泥浆 A.3 浇注料 A.4陶瓷纤维棉· A.5耐火陶瓷纤维制品 A.6真空成型陶瓷纤维制品 A.7硅酸钙绝热制品附录B(资料性附录)炉衬传热计算例题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 SH/T3179-2016
Contents
Foreword
Scope: Normative references
2
3Refractory structure design and material selection 3.1 General.. 3.2Brick construction. 3.3Castable construction. 3.4 Ceramic fibre construction 3.5 Multicomponent lining construction*. 3.6 Special sites..... 4 Heat transfer calculation of furnace lining 4.1Symbolic description 4.2Heat loss of furnace wall.... 4. 3 Calculation of heat emission of furnace flat-wall.. 4.4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from outside surface of furnace wall to air.. 4.5 Internal surface temperature of furnace wall... 5 Basic content of detailed design documents..
5.1General. 5.2 Brick construction... 5.3Layer-built ceramic fibre construction 5.4 Multicomponent lining construction and special sites Annex A (Informative)Performanceindexes of standard material...
A.lBricks.. A.2Refractory mortar.. A.3Castable... A.4 Ceramic fibre wool.. A.5 Refractory ceramic fibre products
A.6 Vacuum Forming ceramic fibre products... A.7Calcium silicate products for theral insulation. Annex B (Informative)Examples of heat transfer calculation of furnace lining....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Add:Explanation of articles
L
14
16
18
19 SH/T3179-2016
前 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第一批工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工信厅科 [2009]104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5章和2个附录。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石油化工管式炉常用炉衬结构形式,常用炉衬材料的选择以及炉衬的
传热计算等。
本规范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负责管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日常管理单位和主编单位。
本规范日常管理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21号邮政编码:100101 电话:010-84877513 传真:010-84878856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21号邮政编码:100101
本规范参加单位:山东鲁阳股份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艾国 孙 毅 袁慕军 徐璟 蔡建光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张海燕 张建成 王祖真 吕兰尚 杨东升 丁天才端木传芳 茹加元
崔琴仙 崔西村 罗华明 叶大俊 李君 股国华
本规范2016年首次发布。 SH/T3179-2016
石油化工管式炉炉衬设计规范
范围
1
本规范规定了石油化工管式炉常用炉衬的结构形式、材料选择原则、传热计算原则以及设计文件的基本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一般炼油装置用火焰加热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T2992.1耐火砖形状尺寸第1部分:通用砖 GB/T16400绝热用硅酸铝棉及其制品 GB/T17393覆盖奥氏体不锈钢用绝热材料规范 SH/T3115石油化工管式炉轻质浇注料衬里工程技术条件
3炉衬结构设计及材料选择 3.1一般规定 3.1.1在无风、环境温度为27℃的条件下,辐射段、对流段、烟肉和热烟风管道的外壁温度应不超过82℃,辐射段底部的外表面温度应不超过90℃。炉体上开孔边缘100mm范围内的外壁温度应不超过110℃。燃烧器开孔周围100mm范围内的外壁温度应不超过120℃。空气预热器的外壁温度应不超过70℃。 3.1.2热面温度为与介质相接触的耐火材料表面温度,可取值为与耐火材料相接触的介质温度。采用多层结构时,层间界面温度为不同层隔热材料交界面的计算温度。 3.1.3耐火和隔热材料的设计温度应为热面温度加上设计温度裕量。当隔热材料多于一层时,应为层间界面最高温度加上相同的设计温度裕量。 3.1.4陶瓷纤维材料的设计温度裕量应至少为280℃。 3.1.5非陶瓷纤维类耐火和隔热材料的设计温度裕量应至少为165℃。 3.1.6炉衬的设计应考虑部件在温度升降时的体积变化。 3.1.7 各层耐火材料的设计温度应不高于耐火制品规定的连续使用极限温度。 3.1.8 衬里厚度应根据所需控制的热损失及所选用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行计算。 3.1.9 标准材料的性能指标及参数见本规范附录A。 3.1.10 与奥氏体不锈钢接触的隔热材料,其可溶出氯离子和氟离子含量应符合GB/T17393的规定。 3.1.11 采用多层或复合衬里时,其接缝应相互错开,且不得贯穿衬里。 3.1.12 有关锚固件的具体规定如下:
除特殊需要(如运输)外,炉底炉衬不必使用锚固件; b) 锚固件顶部的最高温度应按表3.1.12的规定。
a) SH/T3179-2016
表3.1.12锚固件顶部最高温度
锚固件最高温度
HIN
锚固件材质
F 850 1400 1400 500 700
465 760 760 815 927 1038 1093 >1093
iM 13Ni -20Ni
V
RRESS
PET TRO
6Cr-35Ni
Alloy 1(UNS SNO6601)a 4 陶瓷钉和垫片
a该 尚 内对应的牌号。 3.2 砖结构 3. 2. 1 聚重 炉底或立面结构。 3.2.2
采用砖
对流段折流体、
烧器火道用材
部的最 宽度钢板 不应
承重墙的高度应不超过7.3m,砖的耐火度和强度应满足其使用要求。 每段墙的高 5宽比应不超过5:1。墙应是自支承式,墙基应直接置于炉底
应为地置于 其他耐火 材料上。
3.2.3 电 在端部和所要求的中间位置应留竖向膨胀缝,所有的膨胀缝应是开的 张缩自 。膨胀缝 时火 采用插接形式时, 应干砌,不得用耐火泥。
M
3. 2. 4 3.2.5 底 面层采用耐火 K砖时,可采用耐压强度不小于3.45MPa的耐火砖干砌的码 筑方式
砌筑应采用与 与砌体材质相配套的耐火泥浆砌筑。 自用砖墙、两 侧有火焰 火焰与墙之间无吸热面遮蔽的砖 墙(如:辐射 段中间火墙),
3.2.6 应采用 级温度 不小于1540 C的耐火砖 砌筑, 且宜为低铁材料[Fe2O的合 量(质量分 1. 0%] ; 自侧有火 焰且火焰与 墙之间无吸 热面 遮蔽的砖墙 应采用等级温 度不小于1 43Q℃的耐火砖砌筑:单侧有火焰化 火焰与墙 间有吸热 面遮蔽的砖墙, 应采用等级温度不小于1260℃的耐火砖砌筑。 膨胀缝应填塞
或等于
-
度与砖 目对应的条 伏耐 火陶瓷纤维 材料。 面炉壁板上的所有码 专墙,背面应牵拉 并支承在钢结构框架上 。除位于背层内的其余的拉砖件应是奥氏体合金材料。 至少应有15%的砖背面被拉住。 对圆筒形壳
3. 2.7 位导管可采用碳炭体,如壳体的曲率半径能啮合耐火砖,可不用拉砖钩 3.2.8 砖墙应由附者 在炉壁上的支承件支承,支承件间的垂直距离不超过 .8m 支承件应是便于热膨胀的结构。支承件的材料根据计算工作温度选用,碳钢适用到370℃。 3.2.9 在砖墙的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上、墙的边缘、燃烧器砖、门砖和接头的周围等均应留出膨胀缝。 3.2.10 对流段折流件 用耐火砖时,伸入对流段部分的端头,宜为与管 经相近的半圆形。 3.2.11 燃烧器砖应采用等级温度不小于1650℃的重质砖。 3.2.12 燃烧器砖、门砖等,如果是分块组合的,应采用耐火泥砌筑。 3.2.13 砌筑耐火砖的耐火泥应为 气硬化,不含熔渣,化学成分和等级温度应与耐火砖相匹配。 3.3浇注料结构 3.3.1 浇注料衬里适用于加热炉的所有部位,当用于拐角、开孔边缘等处时,表面应采用圆弧过渡。 3.3.2对于多层衬里,应根据炉衬厚度方向温度的变化,合理选用不同类型的浇注料。 2
+ SH/T3179-2016
3.3.3单层浇注料结构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对多层浇注料衬里,用作热面层时的厚度应不小于 75mm 3.3.4厚度大于100mm的衬里,沿纵 横方向均应设置伸缩缝。 3.3.5衬里厚度不小于 50mmi时) 铺固件的高度至少应贯穿至热面层衬里厚度的70%,其顶部距热表面的距离应大于12mml。 3.3.6当衬里厚度
m,衬里的锚固方式应由设计文件规定
3.3.7锚固件宜皇方形布置, 最大间距应为衬里总厚度的3倍,但在炉壁不应超过300mm,在炉顶不应超过225mm 边没不应大于75mm。为避免形成连续的剪切面,采用又形锚固件时,锚固件的叉口方向应交 3.3.8 衬里总厚度不超过 150mm时,用圆钢制作的锚固钉的最小直径应不小于5mm 衬里大于此厚
U
度时, 圆铺 直径应 不小于6mm。 3.3.9 于炉脯 位,允许在锚固件之间用细钢丝缠绕呈网状锚固,但网格不宜分层而 落细 钢丝的材质不得低于锚固件的材质。 3.3.10 当燃 重金属总量超过100mg/kg时,热面层应采用低铁[Fe20的含量 (质量分 分数)小于或等于
免造成衬里
卫 质量分 O
材料。 中包括钠的重金属总量超过250mg/kg时, 热面层应采用低铁[Fe2O 1.0%的或重质的浇注料。重质浇注料的密度至少应为 800kg/m, 骨料中A1203的含量应不小于40%,SiO2的含量不大于35% 情况下使用的轻质水硬性隔热耐火浇注料的材料和各种理化性能指标,
3. 3. 数)小于 3.3. 执行 3.4 陶瓷纤维结构 3. 4. 燃米 重金属含量超过100mg/kg时 得采用陶瓷纤维结构 3.4. 没 汽吹灰器、 蒸汽喷枪或水洗设施的对流段,不得采用陶瓷纤维结构。 3.4. 所有 瓷纤维材料中所用的硅酸铝棉的物理化学性能指标,均应符合GB/T 6400的规定。
量应不
CHE
3115
硫量大于10mg/kg的燃料时, 壳体的内表面应涂防露点腐蚀涂料,防 点腐蚀涂料的不低于175
3.4. 最低 3.4.5 余科同时应覆盖部分锚固件,特别要覆盖锚固件与壁板的焊缝处,未覆盖部分 的温度 应在酸露
A
T
D
点温度 55℃
3.4.6 料中的含硫量超过500mg/kg时, ,应设置奥氏体不锈钢箱作为阻气层,层的位置应使得
阻气层处的温度至 少高出计算酸露点55C两片阻气层边缘 立至少重选175mm,
在所有操边缘和穿 开孔处应密封。 3.4.7层铺 折叠块陶瓷纤维炉衬,不得用于烟肉、 烟道的热面层,也不得用于可能被踩踏和工装的部位,不宜用于不易更换的部位(如对流段)。 3. 4. 8 当烟气抗速翻过 1km/s 时, 得用陶红维毯作为热面层:

12m/s、小于24m/s
流速
时,热面层应使用湿毯 (毡入陶瓷纤维板或陶瓷纤维模块:当流速超迁2 24m/s 热面层应采用外保护层。
A 汗维材科
3.4.9层铺结构的具体要 求妞下
a)/ 应根据炉衬各界面温厂 选用相应等级温度的陶瓷纤
是最小厚度为25mm、 最小休积密度为128kg/m的针刺材料,用
b) 用于热面层的陶瓷纤维
做背衬的陶瓷纤维毯应是最小体积密度为96kg/m的针刺材料;用于热面层的陶瓷纤维板,最小厚度应为98mm且最小体积密度应为240kg/m;
c
d) 层铺陶瓷纤维衬里宜使用幅面较大的陶瓷纤维针刺毯; e) 锚固件按矩形布置,在炉顶处的间距应不超过225mm×225mm,在炉壁处的间距应不超过 SH/T3179-2016
225mm×300mm; f) 层铺陶瓷纤维衬里至少应有两层,且各层应错缝铺贴,层间错缝应不小于100mm; g) 铺贴炉顶的陶瓷纤维毯时,应采用快速夹子或其他方式进行层间固定; h)陶瓷纤维毯热面层的锚固件至所有边沿的最大距离应为75mm i) 金属锚固件暴露于热面层外的部分,应覆盖保护。
3.4.10 折叠式陶瓷纤维块结构(下称“折叠块”)应满足以下要求:
a)立墙及斜面部位应采用竖向折叠缝排列即立砌压缝法的折叠块结构,每排折叠块应沿折叠方
向顺次同向,各排之间应填塞经对折压缩的纤维毯,交错镶嵌排列的折叠块结构仅适用于炉顶;
b)折叠块应背衬陶瓷纤维毯: c)炉顶及斜面部位折叠块用锚固件不宜采用插刺式; d)折叠块内的锚固件组合件应装在距折叠块冷表面小于50mm处; e)折叠块衬里的锚固件的布置,应根据折叠块结构及其尺寸确定,用于炉顶的折叠块的内锚固
件,其锚固范围应大于折叠块宽度的80%; f)折叠块内的金属附件的材质应不低于奥氏体不锈钢(见表3.1.12)。
3.5复合衬里结构 3.5.1每层炉衬的材料、锚固件等,应符合本规范相关条款的规定。 3.5.2复合衬里中热面层浇注料的最小厚度应为75mm。 3.5.3锚固系统应对每一层衬里都具有固定和支承作用。 3.5.4砖可用于热面层或热面层为砖时的背衬层。 3.5.5由硅酸钙或矿渣棉制成的隔热块,等级温度至少为982℃,只可以用做背衬材料,但当液体燃料中硫的含量(质量分数)超过1%或气体燃料中硫化氢的含量超过100mg/kg时不得采用。该隔热块不应用做炉底结构的背衬材料。 3.5.6燃料中含硫量超过10mg/kg,采用隔热块或陶瓷纤维作为背衬时,壳体的内表面应涂防露点腐蚀涂料,防露点腐蚀涂料的最低工作温度应不小于175℃。 3.5.7任何与浇注料直接接触的其他炉衬层,应采用憎水型材料,否则应采取防水措施。 3.5.8用做背衬的隔热材料的最小密度应为128kg/m。 3.5.9炉底、可能被踩踏或用于工装部位的热面层,应采用耐火砖或浇注衬里,耐火砖的最小厚度宜为65mm,浇注料的最小厚度宜为75mm。耐火砖或浇注料(经110℃干燥后)的冷态耐压强度至少为 3.45MPa 3.5.10相邻层接缝应错开,且不得连续贯通。 3.6特殊部位 3.6.1 燃烧器用砖,除用烧结砖外,也可以采用等级温度不小于1650℃的不定形耐火材料的预制块制品。 3.6.2对流段的折流体,除用砖外,也可以采用与对流段热面层同材质的浇注料塑型而成,并应采用特殊锚固件。 3.6.3人孔门、泄压门、看火门等门类衬里材质,应不低于周围炉衬材料的隔热等主要性能。 3.6.4人孔门、泄压门、看火门等门类及接管开孔处的周边与其他炉衬接触的缝隙,应采用陶瓷纤维填塞。 4炉衬传热计算 4.1符号说明下列符号适用于本章。
4 ICS 25.180 P 72 备案号:J2238-2016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 3179—2016
石油化工管式炉炉衬设计规范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linings of tubular heater
inpetrochemicalindustry
2016-07-01 实施
2016-01-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SH/T3179-2016
目 次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炉衬结构设计及材料选择
3.1 - 一般规定 3.2砖结构 3.3浇注料结构 3.4陶瓷纤维结构. 3.5复合衬里结构 3.6特殊部位 4炉衬传热计算 4.1符号说明 4.2炉墙散热损失… 4.3平壁炉墙的散热强度计算. 4.4炉墙外壁对空气的放热系数… 4.5炉墙内壁温度 5详细设计文件基本内容 5.1一般规定· 5.2砖结构…. 5.3层铺陶瓷纤维结构 5.4复合衬里结构及特殊部位· 附录A(资料性附录)标准材料的性能指标及参数 A. 1 砖类 A.2耐火泥浆 A.3 浇注料 A.4陶瓷纤维棉· A.5耐火陶瓷纤维制品 A.6真空成型陶瓷纤维制品 A.7硅酸钙绝热制品附录B(资料性附录)炉衬传热计算例题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 SH/T3179-2016
Contents
Foreword
Scope: Normative references
2
3Refractory structure design and material selection 3.1 General.. 3.2Brick construction. 3.3Castable construction. 3.4 Ceramic fibre construction 3.5 Multicomponent lining construction*. 3.6 Special sites..... 4 Heat transfer calculation of furnace lining 4.1Symbolic description 4.2Heat loss of furnace wall.... 4. 3 Calculation of heat emission of furnace flat-wall.. 4.4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from outside surface of furnace wall to air.. 4.5 Internal surface temperature of furnace wall... 5 Basic content of detailed design documents..
5.1General. 5.2 Brick construction... 5.3Layer-built ceramic fibre construction 5.4 Multicomponent lining construction and special sites Annex A (Informative)Performanceindexes of standard material...
A.lBricks.. A.2Refractory mortar.. A.3Castable... A.4 Ceramic fibre wool.. A.5 Refractory ceramic fibre products
A.6 Vacuum Forming ceramic fibre products... A.7Calcium silicate products for theral insulation. Annex B (Informative)Examples of heat transfer calculation of furnace lining....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Add:Explanation of articles
L
14
16
18
19 SH/T3179-2016
前 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第一批工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工信厅科 [2009]104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5章和2个附录。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石油化工管式炉常用炉衬结构形式,常用炉衬材料的选择以及炉衬的
传热计算等。
本规范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负责管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日常管理单位和主编单位。
本规范日常管理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21号邮政编码:100101 电话:010-84877513 传真:010-84878856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21号邮政编码:100101
本规范参加单位:山东鲁阳股份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艾国 孙 毅 袁慕军 徐璟 蔡建光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张海燕 张建成 王祖真 吕兰尚 杨东升 丁天才端木传芳 茹加元
崔琴仙 崔西村 罗华明 叶大俊 李君 股国华
本规范2016年首次发布。 SH/T3179-2016
石油化工管式炉炉衬设计规范
范围
1
本规范规定了石油化工管式炉常用炉衬的结构形式、材料选择原则、传热计算原则以及设计文件的基本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一般炼油装置用火焰加热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T2992.1耐火砖形状尺寸第1部分:通用砖 GB/T16400绝热用硅酸铝棉及其制品 GB/T17393覆盖奥氏体不锈钢用绝热材料规范 SH/T3115石油化工管式炉轻质浇注料衬里工程技术条件
3炉衬结构设计及材料选择 3.1一般规定 3.1.1在无风、环境温度为27℃的条件下,辐射段、对流段、烟肉和热烟风管道的外壁温度应不超过82℃,辐射段底部的外表面温度应不超过90℃。炉体上开孔边缘100mm范围内的外壁温度应不超过110℃。燃烧器开孔周围100mm范围内的外壁温度应不超过120℃。空气预热器的外壁温度应不超过70℃。 3.1.2热面温度为与介质相接触的耐火材料表面温度,可取值为与耐火材料相接触的介质温度。采用多层结构时,层间界面温度为不同层隔热材料交界面的计算温度。 3.1.3耐火和隔热材料的设计温度应为热面温度加上设计温度裕量。当隔热材料多于一层时,应为层间界面最高温度加上相同的设计温度裕量。 3.1.4陶瓷纤维材料的设计温度裕量应至少为280℃。 3.1.5非陶瓷纤维类耐火和隔热材料的设计温度裕量应至少为165℃。 3.1.6炉衬的设计应考虑部件在温度升降时的体积变化。 3.1.7 各层耐火材料的设计温度应不高于耐火制品规定的连续使用极限温度。 3.1.8 衬里厚度应根据所需控制的热损失及所选用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行计算。 3.1.9 标准材料的性能指标及参数见本规范附录A。 3.1.10 与奥氏体不锈钢接触的隔热材料,其可溶出氯离子和氟离子含量应符合GB/T17393的规定。 3.1.11 采用多层或复合衬里时,其接缝应相互错开,且不得贯穿衬里。 3.1.12 有关锚固件的具体规定如下:
除特殊需要(如运输)外,炉底炉衬不必使用锚固件; b) 锚固件顶部的最高温度应按表3.1.12的规定。
a) SH/T3179-2016
表3.1.12锚固件顶部最高温度
锚固件最高温度
HIN
锚固件材质
F 850 1400 1400 500 700
465 760 760 815 927 1038 1093 >1093
iM 13Ni -20Ni
V
RRESS
PET TRO
6Cr-35Ni
Alloy 1(UNS SNO6601)a 4 陶瓷钉和垫片
a该 尚 内对应的牌号。 3.2 砖结构 3. 2. 1 聚重 炉底或立面结构。 3.2.2
采用砖
对流段折流体、
烧器火道用材
部的最 宽度钢板 不应
承重墙的高度应不超过7.3m,砖的耐火度和强度应满足其使用要求。 每段墙的高 5宽比应不超过5:1。墙应是自支承式,墙基应直接置于炉底
应为地置于 其他耐火 材料上。
3.2.3 电 在端部和所要求的中间位置应留竖向膨胀缝,所有的膨胀缝应是开的 张缩自 。膨胀缝 时火 采用插接形式时, 应干砌,不得用耐火泥。
M
3. 2. 4 3.2.5 底 面层采用耐火 K砖时,可采用耐压强度不小于3.45MPa的耐火砖干砌的码 筑方式
砌筑应采用与 与砌体材质相配套的耐火泥浆砌筑。 自用砖墙、两 侧有火焰 火焰与墙之间无吸热面遮蔽的砖 墙(如:辐射 段中间火墙),
3.2.6 应采用 级温度 不小于1540 C的耐火砖 砌筑, 且宜为低铁材料[Fe2O的合 量(质量分 1. 0%] ; 自侧有火 焰且火焰与 墙之间无吸 热面 遮蔽的砖墙 应采用等级温 度不小于1 43Q℃的耐火砖砌筑:单侧有火焰化 火焰与墙 间有吸热 面遮蔽的砖墙, 应采用等级温度不小于1260℃的耐火砖砌筑。 膨胀缝应填塞
或等于
-
度与砖 目对应的条 伏耐 火陶瓷纤维 材料。 面炉壁板上的所有码 专墙,背面应牵拉 并支承在钢结构框架上 。除位于背层内的其余的拉砖件应是奥氏体合金材料。 至少应有15%的砖背面被拉住。 对圆筒形壳
3. 2.7 位导管可采用碳炭体,如壳体的曲率半径能啮合耐火砖,可不用拉砖钩 3.2.8 砖墙应由附者 在炉壁上的支承件支承,支承件间的垂直距离不超过 .8m 支承件应是便于热膨胀的结构。支承件的材料根据计算工作温度选用,碳钢适用到370℃。 3.2.9 在砖墙的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上、墙的边缘、燃烧器砖、门砖和接头的周围等均应留出膨胀缝。 3.2.10 对流段折流件 用耐火砖时,伸入对流段部分的端头,宜为与管 经相近的半圆形。 3.2.11 燃烧器砖应采用等级温度不小于1650℃的重质砖。 3.2.12 燃烧器砖、门砖等,如果是分块组合的,应采用耐火泥砌筑。 3.2.13 砌筑耐火砖的耐火泥应为 气硬化,不含熔渣,化学成分和等级温度应与耐火砖相匹配。 3.3浇注料结构 3.3.1 浇注料衬里适用于加热炉的所有部位,当用于拐角、开孔边缘等处时,表面应采用圆弧过渡。 3.3.2对于多层衬里,应根据炉衬厚度方向温度的变化,合理选用不同类型的浇注料。 2
+ SH/T3179-2016
3.3.3单层浇注料结构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对多层浇注料衬里,用作热面层时的厚度应不小于 75mm 3.3.4厚度大于100mm的衬里,沿纵 横方向均应设置伸缩缝。 3.3.5衬里厚度不小于 50mmi时) 铺固件的高度至少应贯穿至热面层衬里厚度的70%,其顶部距热表面的距离应大于12mml。 3.3.6当衬里厚度
m,衬里的锚固方式应由设计文件规定
3.3.7锚固件宜皇方形布置, 最大间距应为衬里总厚度的3倍,但在炉壁不应超过300mm,在炉顶不应超过225mm 边没不应大于75mm。为避免形成连续的剪切面,采用又形锚固件时,锚固件的叉口方向应交 3.3.8 衬里总厚度不超过 150mm时,用圆钢制作的锚固钉的最小直径应不小于5mm 衬里大于此厚
U
度时, 圆铺 直径应 不小于6mm。 3.3.9 于炉脯 位,允许在锚固件之间用细钢丝缠绕呈网状锚固,但网格不宜分层而 落细 钢丝的材质不得低于锚固件的材质。 3.3.10 当燃 重金属总量超过100mg/kg时,热面层应采用低铁[Fe20的含量 (质量分 分数)小于或等于
免造成衬里
卫 质量分 O
材料。 中包括钠的重金属总量超过250mg/kg时, 热面层应采用低铁[Fe2O 1.0%的或重质的浇注料。重质浇注料的密度至少应为 800kg/m, 骨料中A1203的含量应不小于40%,SiO2的含量不大于35% 情况下使用的轻质水硬性隔热耐火浇注料的材料和各种理化性能指标,
3. 3. 数)小于 3.3. 执行 3.4 陶瓷纤维结构 3. 4. 燃米 重金属含量超过100mg/kg时 得采用陶瓷纤维结构 3.4. 没 汽吹灰器、 蒸汽喷枪或水洗设施的对流段,不得采用陶瓷纤维结构。 3.4. 所有 瓷纤维材料中所用的硅酸铝棉的物理化学性能指标,均应符合GB/T 6400的规定。
量应不
CHE
3115
硫量大于10mg/kg的燃料时, 壳体的内表面应涂防露点腐蚀涂料,防 点腐蚀涂料的不低于175
3.4. 最低 3.4.5 余科同时应覆盖部分锚固件,特别要覆盖锚固件与壁板的焊缝处,未覆盖部分 的温度 应在酸露
A
T
D
点温度 55℃
3.4.6 料中的含硫量超过500mg/kg时, ,应设置奥氏体不锈钢箱作为阻气层,层的位置应使得
阻气层处的温度至 少高出计算酸露点55C两片阻气层边缘 立至少重选175mm,
在所有操边缘和穿 开孔处应密封。 3.4.7层铺 折叠块陶瓷纤维炉衬,不得用于烟肉、 烟道的热面层,也不得用于可能被踩踏和工装的部位,不宜用于不易更换的部位(如对流段)。 3. 4. 8 当烟气抗速翻过 1km/s 时, 得用陶红维毯作为热面层:

12m/s、小于24m/s
流速
时,热面层应使用湿毯 (毡入陶瓷纤维板或陶瓷纤维模块:当流速超迁2 24m/s 热面层应采用外保护层。
A 汗维材科
3.4.9层铺结构的具体要 求妞下
a)/ 应根据炉衬各界面温厂 选用相应等级温度的陶瓷纤
是最小厚度为25mm、 最小休积密度为128kg/m的针刺材料,用
b) 用于热面层的陶瓷纤维
做背衬的陶瓷纤维毯应是最小体积密度为96kg/m的针刺材料;用于热面层的陶瓷纤维板,最小厚度应为98mm且最小体积密度应为240kg/m;
c
d) 层铺陶瓷纤维衬里宜使用幅面较大的陶瓷纤维针刺毯; e) 锚固件按矩形布置,在炉顶处的间距应不超过225mm×225mm,在炉壁处的间距应不超过 SH/T3179-2016
225mm×300mm; f) 层铺陶瓷纤维衬里至少应有两层,且各层应错缝铺贴,层间错缝应不小于100mm; g) 铺贴炉顶的陶瓷纤维毯时,应采用快速夹子或其他方式进行层间固定; h)陶瓷纤维毯热面层的锚固件至所有边沿的最大距离应为75mm i) 金属锚固件暴露于热面层外的部分,应覆盖保护。
3.4.10 折叠式陶瓷纤维块结构(下称“折叠块”)应满足以下要求:
a)立墙及斜面部位应采用竖向折叠缝排列即立砌压缝法的折叠块结构,每排折叠块应沿折叠方
向顺次同向,各排之间应填塞经对折压缩的纤维毯,交错镶嵌排列的折叠块结构仅适用于炉顶;
b)折叠块应背衬陶瓷纤维毯: c)炉顶及斜面部位折叠块用锚固件不宜采用插刺式; d)折叠块内的锚固件组合件应装在距折叠块冷表面小于50mm处; e)折叠块衬里的锚固件的布置,应根据折叠块结构及其尺寸确定,用于炉顶的折叠块的内锚固
件,其锚固范围应大于折叠块宽度的80%; f)折叠块内的金属附件的材质应不低于奥氏体不锈钢(见表3.1.12)。
3.5复合衬里结构 3.5.1每层炉衬的材料、锚固件等,应符合本规范相关条款的规定。 3.5.2复合衬里中热面层浇注料的最小厚度应为75mm。 3.5.3锚固系统应对每一层衬里都具有固定和支承作用。 3.5.4砖可用于热面层或热面层为砖时的背衬层。 3.5.5由硅酸钙或矿渣棉制成的隔热块,等级温度至少为982℃,只可以用做背衬材料,但当液体燃料中硫的含量(质量分数)超过1%或气体燃料中硫化氢的含量超过100mg/kg时不得采用。该隔热块不应用做炉底结构的背衬材料。 3.5.6燃料中含硫量超过10mg/kg,采用隔热块或陶瓷纤维作为背衬时,壳体的内表面应涂防露点腐蚀涂料,防露点腐蚀涂料的最低工作温度应不小于175℃。 3.5.7任何与浇注料直接接触的其他炉衬层,应采用憎水型材料,否则应采取防水措施。 3.5.8用做背衬的隔热材料的最小密度应为128kg/m。 3.5.9炉底、可能被踩踏或用于工装部位的热面层,应采用耐火砖或浇注衬里,耐火砖的最小厚度宜为65mm,浇注料的最小厚度宜为75mm。耐火砖或浇注料(经110℃干燥后)的冷态耐压强度至少为 3.45MPa 3.5.10相邻层接缝应错开,且不得连续贯通。 3.6特殊部位 3.6.1 燃烧器用砖,除用烧结砖外,也可以采用等级温度不小于1650℃的不定形耐火材料的预制块制品。 3.6.2对流段的折流体,除用砖外,也可以采用与对流段热面层同材质的浇注料塑型而成,并应采用特殊锚固件。 3.6.3人孔门、泄压门、看火门等门类衬里材质,应不低于周围炉衬材料的隔热等主要性能。 3.6.4人孔门、泄压门、看火门等门类及接管开孔处的周边与其他炉衬接触的缝隙,应采用陶瓷纤维填塞。 4炉衬传热计算 4.1符号说明下列符号适用于本章。
4
上一章:JJF 1815-2020 Ⅱ级生物安全柜校准规范 下一章:SH/T 3097-2017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相关文章

SH/T 3061-2019 石油化工管式炉基础设计规范 SH/T 3166-2011 石油化工管式炉烟风道结构设计规范 SEHT 0214 管式炉炉衬设计规定 SH/T 3113-2016 石油化工管式炉燃烧器工程技术条件 SH/T 3114-2017 石油化工管式炉耐热铸铁件工程技术条件 SH/T 3422-2011 石油化工管式炉钉头管技术标准 SH/T 3087-2017 石油化工管式炉耐热钢铸件工程技术条件 SH/T 3417-2018 石油化工管式炉高合金炉管焊接工程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