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5.010 J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1206----2014
机械产品绿色设计 导则
Guideline for green design of mechanical products
2015-05-01实施
2014-09-0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1206--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一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清华大学、重庆大学、佛山市顺德区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
码所、武汉科技大学、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奚道云、向东、曹华军、欧阳丹、张华、孙婷婷、张逸芳。
GB/T 31206—2014
引言
机械产品的绿色性主要取决于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本标准旨在引导机械产品开发设计及相关人员,在产品前期策划和开发设计阶段,预测和识别产品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从原材料获取、产品设计、 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回收利用、最终处置等)的资源、环境、健康与安全等因素,在满足产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提升机械产品的绿色性。
本标准规定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的基本原则和通用要求,不包括详细设计及具体产品绿色设计要求。
GB/T 31206--2014
4绿色设计目的、目标和潜在效益
4.1目的
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机械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环境、资源、人体健康与安全因素,在保证机械产品技术性、经济性的前提下,开发设计资源消耗少、环境负面影响小、对人体健康危害小的绿色产品。 4.2目标
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目标可以是综合性目标(包括技术性、经济性、绿色性指标等),也可以是基于环境基准、绿色产品标准、客户要求或相关法规要求等确定的某类(或某项)目标,如:
减少材料使用量;减少污染排放;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 -降低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提高产品回收利用率; -提高产品能源效率; -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等。
4.3潜在效益
通过绿色设计,可以使企业和用户获得潜在利益,这些利益包括(但不限于):
提升企业和(或)品牌的形象;一改善产品性能,促进产品创新,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降低环境、安全责任风险; -通过优化材料和能源的使用而降低成本;改善作业环境,增强员工动力;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改善与社区之间的关系。
5绿色设计基本原则
5.1考虑产品全生命周期
机械产品绿色设计应全面考虑机械产品从原材料获取,到产品设计、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回收利用,直至最终处置全过程的绿色属性:
使产品环境负面影响小、资源优化配置、健康安全。 预测和分析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资源、环境、人体健康与安全属性,识别其中重要的绿色因素并尽可能量化,以便确定产品绿色设计的具体目标。机械产品制造绿色属性见GB/T28616。 -考虑产品及其零部件循环利用(多生命周期)的可能性,如产品的可拆卸性、再制造性等。
5.2综合考虑产品的技术性、经济性和绿色性
综合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生产效率、资源消耗、环境影响和人体健康与安全要求以及客户需求等多方因素,并在各种因素之间做出平衡,使其总体效果达到最优。
2
GB/T 31206-2014
5.3考虑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和利益相关方的要求
产品绿色设计应在政策法规、标准和利益相关方要求的框架内实施,在实施绿色设计时应定期了解和分析这些要求的变化。
政策法规、标准和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包括:
国家和国际法规的限制性要求和责任; 技术标准和自愿协定; -市场或消费者的需求、发展趋势和期望;社会和投资者的期望等。
6绿色设计通用技术要求
6.1材料选择及使用 6.1.1不使用禁用物质,减少使用限用物质
设计者应: a) 避免或尽量减少使用有毒有害材料。 b)慎重选用尚不清楚毒副作用的人工化学物质,必要时,要求供货方提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SDS)。 c)不可避免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材料时应:
1)新(或改进)产品用量比原产品减少; 2)用量不超过相关法律法规或者标准的限值要求; 3)提出进一步改进方案和措施,例如提出替代技术(或材料)的研究计划。
注:产品材料包括构成产品的原材料、产品制造及使用过程中的辅助材料和产品包装材料。 6.1.2减少材料的种类和使用量
设计者应: a) 减少同类产品使用材料的种类; b)减少材料的使用量; c) 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少废料产生和排放; d)必须使用混合材料时,选择相容性好的材料。
6.1.3考虑材料来源
设计者应: a) 优先选用来源丰富和可再生的材料,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稀有材料; b) 优先选用再生材料和再制造件(标准和政策法规禁止的除外); c) 优先选择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或符合绿色供应链要求的供应商。
6.1.4考虑材料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设计者应: a)优先选用易于回收、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b)在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造的零件时,优先选用能够或者容易分离的材料。
E
3
GB/T 31206--2014
6.2产品结构设计 6.2.1产品轻量化
通过轻量化设计,使产品: a)小型化,减小产品体积和质量;
b) 结构优化,减少材料使用量; c) 机构精简,减少产品零部件数量; d)运动零部件优先选择轻质材料。
6.2.2 产品易于回收利用
通过可拆卸性、再利用性设计,使产品: a) 方便报废后拆卸,利于回收利用或无害化处理; b) 易于清洗、修复、检测和装配,便于产品报废后再利用; c) 大型及贵重零部件具有良好的可修复性和再制造性。
6.2.3产品易于包装、运输
产品应: a)3 结构紧凑,减小包装和运输体积; b)大件产品采用分体式结构,且重心稳定,便于装卸和运输。
6.3. 制造过程
设计者应充分考虑产品制造难易程度和经济性,以及制造过程的污染排放、资源使用、人体健康与安全等因素:
对有毒有害性材料进行标识并分类,给出生产过程安全防护要求;分析、确认零件性能、精度和表面结构等设计要求的合理性,减少加工工序和加工量;有利于绿色制造工艺技术的应用;机械产品绿色制造工艺规划见GB/T28613。
6.4包装过程 6.4.1 包装材料的选择
包装材料应: a) 优先选用无毒无害、易分解或者可以生物降解的包装材料; b) 优先选用可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 c) 同一种产品宜使用同一种包装材料; d)包装废弃物可实现无害化处理。
6.4.2包装的减量化、可回收
包装设计应: a) 在满足包装要求的前提下,宜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量; b) 避免过度包装,减小包装的体积;
c) 优先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包装设计; d) 保证吊装、搬运和拆卸的方便、安全; e) 包装标识符合GB/T18455的规定。
4
GB/T 31206---2014
6.5使用阶段 6.5.1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设计者应: a) 减少产品使用过程中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b)对可能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应有预防和补救措施; c)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泄漏。
Amm
6.5.2考虑资源的使用
设计者应: a).优先考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b)采用先进设计方法和技术措施,提高产品能源效率(合理选用电机、发动机;提高机械传动效
率;提高能源转换效率、优化产品系统能效;采用变频控制等); c) 配备能源计量、降低产品能耗或能量回收等辅助设施; d)减少使用过程资源(如润滑油、切削液等)的消耗等。
6.5.3宜人性
设计者应: a) 使产品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易于使用、维护和维修; b) 减少产品运行时噪声、振动、辐射、高(低)温、高空坠物、飞溅物等对人体的伤害,必要时,安装
消声、降噪、防护罩等安全防护设施;减少粉尘、烟尘、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必要时配备回收、净化装置;
)
d)设置避免误操作的自动保护措施; e)生产设备安全要求应符合GB5083的规定。
6.5.4合理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设计者应: a)对于使用周期长的产品,对零部件失效形式和产品寿命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改进措施,使产品
性能稳定,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b)对于技术更新和市场变化快的产品,给产品升级或改造留有空间,通过局部更换实现功能扩展
或性能提升。
6.6回收利用及最终处置
设计者应: a)分析产品生命末期所处的状态及回收处理时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产品废弃时的处理方案; b)提高产品的回收利用率和再利用率,回收利用时应不降低零部件或材料的原有使用性能; c)对不可回收物尽可能实现无害化处置,避免产品报废后产生危险废弃物; d)避免产品回收拆解时对操作者的伤害。
绿色设计管理要求
>
7.1 绿色设计融入现有设计流程和管理体系
7.1.1产品设计流程
产品设计流程中需要考虑增加的环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