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60.10 T 68 备案号:53670—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12678—2016
拖拉机转向信号灯
Tractors steering signal
2016-01-15 发布
2016-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12678—2016
目 次
前言范围.
I11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定义和分类要求..….
4
试验方法. 6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存,
5
C
10
1
图1为1、la、1b、2a、2b和5类转向信号灯发光强度分布图图2转向信号灯在拖拉机上的布局、安装位置、光分布最小角范围图图3防尘试验设备图4淋雨试验设备.
表1基准轴线方向的发光强度表210°视场外发光强度..…. 表315°视场外发光强度. 表4耐振动试验扫频频率、扫频周期、振动加速度、最大振幅、时问表表 5 耐冲击试验表6防尘试验表7耐盐雾试验. 表8试样数量、检验项目和顺序汇总表.
10
JB/T 12678—2016
前創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拖拉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彤明高科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国家拖拉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省农业机
械试验鉴定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正、金胜勇、张婕、高波、卞孙梅、姜建军、梁毅。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 12678—2016
拖拉机转向信号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拖拉机转向信号灯的术语、定义和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拖拉机转向信号灯(以下简称转向信号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予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予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丁本文件。
GB/T1740—2007漆膜耐湿热测定法 GB/T2423.1电.T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T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5电T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10电T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 2423.17 电T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4785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GB/T6461一2002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GB 15766.1 道路机动车辆灯泡尺寸、光电性能要求 GB/T 20949 农林轮式拖拉机照明和灯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JB/T6701 拖拉机 前照灯
3术语、定义和分类
3.1 术语、定义
GB/T2094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标准灯丝灯泡standard filament lamp 具有无色透明玻壳(琥珀色灯泡除外),较小的灯丝几何、尺寸公差并用于测量照明或光信号装置
光学性能的灯丝灯泡。每种类型的标准灯丝灯泡仅规定一种试验光通量。 3.1.2
试验光通量 test luminous flux 为了测量照明或光信号装置光学性能,在试验时对标准灯丝灯泡必须调整到的光通量。
3.1.3
光色light color 发光体发出的光被物体透射或反射后的颜色。
3.1.4
配光 light distribution
I
JB/T 12678—2016
光信号装置发射的可见光的光度(照度或发光强度)分布。 3.1.5
配光镜lens 通过发光面透射光束的最外面的部件。
3.1.6
HV 点 HV point 过转向信号灯基准中心的水平线至配光屏幕的垂足。
3.1.7
H-H线 HH line 在配光屏幕上通过HV点的水平线。
3.1.8
V-V线V-Vline 在配光屏幕上通过HV点的铅垂线。
3.2分类
转向信号灯按其安装在拖拉机上的位置、功用和光分布最小角分类: a)1类装置:安装位置与前照灯的距离不小于40 mm 的前转向信号灯,如图 2中布局 A、B、C
所示; b)1a类装置:安装位置与前照灯的距离大于20mm且小于40mm的前转向信号灯,如图2中布
局C所示; c)1b类装置:安装位置与前照灯的距离不大于20mm的前转向信号灯,如图2中布局C所示; d)2a类装置:安装在车辆后部、具有一个发光强度级的后转向信号灯,如图2中布局A、B、C、
D所示; e)2b类装置:安装在车辆后部、具有两个发光强度级的后转向信号灯,如图2中布局A、B、C、
D所示。 f)5类装置:用于在车辆上装用1、la、1b和2a、2b类装置的场合的辅助侧转向信号,如图2中
布局B、C 所示。
4 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车 转向信号灯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4.1.2在黑暗中也能把灯泡装在正确的位置上,即定位卡脚能准确进入定位槽中(尺寸配合适当),当灯泡装错位置有明显歪斜时,应能调整到正确位置。 4.1.3转向信号灯的光色在本标准图1所示的区域内,应为符合GB/T20949规定的琥珀色,颜色应均匀,在区域外光色应无明显变化。色度特性应符合GB4785中4.2.4的要求。 4.1.4可更换光源的转向信号灯应使用符合GB15766.1规定的灯丝灯泡。 4.1.5不可更换光源的转向信号灯的标称电压可为6V、12V或24V,其光电参数由主机厂与转向信号灯制造广商定。 4.1.6闪烁频率应符合f=(1.5±0.5)Hz。 4.1.7转向信号灯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电镀及化学处理零件表面不允许有腐蚀性缺陷; b)塑料零件应色泽均匀,不允许有变形、裂痕等缺陷;
2
JB/T 12678--2016
c)涂覆零件表面不允许有明显的桔皮、流挂、堆积和漏底等缺陷; d)配光镜应洁净,不允许有破损、结石、麻点和明显的变色缺陷。
4.2配光性能 4.2.1光度分布要求如图1所示。图中格栅线交叉处的数字为百分数,表示该方向发光强度最小值与基准轴线方向发光强度最小值的比值。
V
10°
20
O
0
0
100
H
90
A
20
0
20
f
0
0
-20°
-10°
5
20°
V
注:图中度数足与H—H线所成的水平角和与V-V线所成的垂直角。
图 1 为 1、1a、1b、2a、2b 和 5类转向信号灯发光强度分布图
4.2.2在发光强度分布范围(见图1)内,各类装置发出的光应均匀,即在格栅线围成的范围内任一方向测得的发光强度应不小于该方向周诸方向中的发光强度最小值。 4.2.3各类装置基准轴线方向的发光强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基准轴线方向的发光强度
单位为坎
发光强度最大值可纽合单灯
类别
发光强度最小值
单灯 700 800 860 250 700 120 200
两个单灯纽合(双灯)
122 175 280 35 122 28 0.5
1 1a 1b 2a
490 560 600 350 490 84 140
980 1 120 1 200 350 980 168 280
2b(白昼) 2b(夜晚)
5
4.2.4每一个独立灯应符合表1的发光强度最小值要求;当两个独立灯时发光时,发光强度应不大」 表1两个单灯组合(双灯)的发光强度最大值。该发光强度最大值是单灯发光强度最大值的1.4倍。 4.2.5对于包含不止一个光源的单灯,应符合以下规定:
a)所有串联的光源视为一个光源;
3
JB/T 12678—2016
b)当其中任何一个光源失效时,发光强度仍应符合表1最小值要求; c)当全部光源发光时,除可组合单灯外,允许发光强度大于表1中两个单灯组合(双灯)的最大值; d)在拖拉机上安装操作指示器的、使用两个光源的信号灯,当其中任何一个光源失效时仍能够显
示,则允许该信号装置基准轴线上的发光强度限值为原值的50%。
4.2.6在发光强度分布范围内(见图1)除基准轴线方向外,其他方向上各类转向信号灯发光强度应不小于表1发光强度最小值与相应方向标明的百分数的乘积;5类转向信号灯在光发布最小角范围内的发光强度应不小于0.42cd。 4.2.7光分布最小角范围内的发光强度:
a)转向信号灯在拖拉机上的布局、安装位置、光分布最小角范围见图2。
2 类
布局A
20
S
5
+
+
5类
布局B
1 类
4
布局C
RO
2类
1类
布局D
图2转向信号灯在拖拉机上的布局、安装位置、光分布最小角范围图
4
JB/T 12678—2016
b)发光强度应符合如下要求:
1)1b类转向信号灯不小于0.7cd; 2)1、1a、2a、和2b(白昼)类转向信号灯不小于0.3cd; 3)2b(夜晚)类转向信号灯不小于0.07cd。
c)在10°视场(即 H一H上下10°线与V-V左右 10°线所围成的范围)外,1、2b(夜晚)类
转向信号灯的发光强度应不大于表2的值;在10°视场与5°视场(即HH上下5°线与V-V 左右5°线所围成的范围)之间的区域(含边界),转向信号灯允许的最大发光强度应平缓地增加到表1的最大值。
单位为坎
表2 10°视场外发光强度
在10°视场外发光强度的最人值
类别 2b(夜晚)
单灯 100 400
双灯 140 560
可组合单灯
70 280
1
d)在15°视场(即H—H上下 15°线与V—V左右15°线所围成的范围)外,la和 1b 类转向信
号灯的发光强度应不大于表3的值;在15°视场与5°视场之问的区域,转向信号灯允许的最大发光强度应平缓地增加到表1的最大值。
表315°视场外发光强度
单位为坎
在15°视场外发光强度的最大值
类别 1a 1b
单灯 250 400
可组合单灯
双灯 350 560
175 280
4.2.8在可以观察到转向信号装置的任何方向,发光强度不得大]表1的最大值。 4.2.9对]2b类装置,应测量它在白昼和夜晚使用状态[即2b(白昼)和2b(夜晚)类]下自电源接通时起至基准轴线方向上的发光强度达到光源连续初始发光时测量值的90%所需的时问,夜晚的时问应不超过白昼的时问。 4.3耐候性(适用于采用塑料配光镜转向信号灯)
转向信号灯应按本标准5.3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色度特性仍应符合GB4785中4.2.4的要求。 4.4耐温(适用于采用塑料壳体和配光镜的转向信号灯)
转向信号灯应能按5.4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应能顺利点亮;涂层表面无起皮、老化、色裂等缺陷;塑料零件应无变形、色裂、破裂等缺陷。 4.5耐振动
转向信号灯应能承受表4规定的耐振动试验。振动时灯泡不允许有断丝、闪烁现象。试验后转向信号灯应能顺利点亮,各零件应无变形、破损、松动、脱落及色裂等缺陷。
表4耐振动试验扫频频率、扫频周期、振动加速度、最大振幅、时间表
时间 h
扫频周期 振动加速度 」最人振幅
扫频频率 Hz
m/s2
mm X方向(左右)「Y方向(前后) |z方向(上下)
min
2
X-Y-Z各方向:8.3~40 20 9.8~39.2 0.4
2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