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Y 7028-2016 钻(修)井井架逃生装置安全规范

SY 7028-2016 钻(修)井井架逃生装置安全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83.8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3 10:40:48



相关搜索: 安全 规范 井架 装置 7028

内容简介

SY 7028-2016 钻(修)井井架逃生装置安全规范 ICS 13. 100 E 09 备案号:53362—2016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 7028--2016
钻(修)井井架逃生装置安全规范 The safety rules of height escaping system for drilling or well repairigs
2016—01-07 发布
2016一06一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 7028-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常用逃生装置的类型
1
3. 1 两条导向绳式逃生装置 3.2单条导向绳式逃生装置配备要求技术性能 6 安装步骤与要求
4
5
.....
两条导向绳式逃生装置 6. 2 单条导向绳式逃生装置 6.3 逃生装置安装要求 6. 4  试滑 7 安全操作规程 7.1两条导向绳式逃生装置
6. 1
...
......
7. 2 单条导向绳式逃生装置 8检查 9 安全管理 10 培训·
5
5
维修与报废 11. 1 维修 11.2 报废
11
6
6 SY 70282016
前 言
本标准的第9.8条部分内容为推荐性,其他条款均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GB/T 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PSC/TC2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安全环保处、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
公司黄河钻井总公司、东营胜利慧岩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东恩、田立杰、肖云成、王清刚、陈旭、陈士锋、刘吉伟、唐建虎、常云跃。
Ⅱ SY 7028—2016
钻(修)井井架逃生装置安全规范
范围
1
本标准规定了钻井、修井井架逃生装置(简称逃生装置)的类型、配备、技术性能、安装、安全操作、检查、管理、培训、维修与报废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钻井、修井井架等高空作业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095--2009安全带 SY/T 6666一2012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钢丝绳的选用和维护的推荐作法
3·常用逃生装置的类型
3.1两条导向绳式逃生装置
上、下限速拉绳绕过缓降器后,与两个手动控制器连接,两个手动控制器在限速拉绳的牵引下沿着两条导向绳上下往复滑动,可供多人连续逃生使用。 3.2单条导向绳式逃生装置
缓降器的限速拉绳牵引人体,通过导向滑轮沿导向滑绳平稳滑至落脚点,限速拉绳与人体分离后能手动复位或自动复位,可供多人连续逃生使用。
单条导向绳式逃生装置分为倾斜式下滑和垂直式下滑两种类型,可根据井场布局和井架类型选择使用。
4 配备要求
4.1设计有二层操作平台的钻井、修井井架,都应至少配备一套逃生装置。 4.2海上作业井架使用的逃生装置,应经海上发证检验机构检测合格。
5技术性能
5.1 每套逃生装置应有供应商出具的产品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零部件配置清单等。 5.2两条导向绳式逃生装置技术性能参数应包括:
a)最大下滑承重:130kg。 b) 最大下滑距离:100m。
下滑速度:0m/s~2m/s,可手动控制,并能实现空中停留。
c) SY 7028—2016
d) 导向绳与地面的夹角:30°~75°,最佳角度为45°。 e): 导向绳:直径10mm镀锌或不锈钢钢丝绳,型号:.6×19IWS。 f) 限速拉绳:直径5mm镀锌或不锈钢钢丝绳,型号:3×21。
g) 地锚:螺旋地锚规格为直径73mm×1300mm;混凝土重坨地锚,其重量应≥1000kg。 h) 悬挂绳套、花篮螺丝、高强螺栓、钢丝绳卡、卸扣等配件的规格和数量应与零部件配置清
单一致,每个(组)配件的承重载荷应≥1000kg。
5.3单条导向绳式逃生装置技术性能参数应包括:
a) 最大下滑承重:141kg。 b) 下滑速度:2.44m/s。 c) 导向绳与地面的夹角:45°~9()°。 d): 导向绳:直径12mm镀锌或不锈钢钢丝绳,型号:6×19IWS。 e) 地锚:螺旋地锚规格为直径73mm×130)mm;混凝土重坨地锚,其重量应≥1000kg。 f) 固定缓降器和导向绳的支撑梁:无缝钢管76mm,壁厚≥6mm,长度可根据井架类型确定;
支撑梁一端焊接两个耳板,耳板厚度≥8mm,两个耳板间距300)mm,耳板开孔直径20mm; 支撑梁另一端焊接槽钢卡座,槽钢厚度≥6mm,槽钢卡座底部两侧各开两个圆孔,直径13mm。
g) 悬挂绳套、花篮螺丝、高强螺栓、钢丝绳卡、卸扣等配件的规格和数量应与零部件配置清
单一致,每个(组)配件的承重载荷应≥1000kg。
5.4 安全带应符合以下要求:
a)安全带至少应具有 4个能与逃生装置相连接的“D”形环,当使用两条导向绳式逃生装置
时,手动控制器上的2个挂钩分别挂在身体两侧的“D”形环上;当使用单条导向绳式逃生装置时,限速拉绳上的挂钩挂在身体上部的安全带“D”形环上。
b) 安全带的质量与技术性能应符合 GB 6095一2009 中 5.2.3,5.2.4 的要求。 6 安装步骤与要求 6.1两条导向绳式逃生装置 6.1.1悬挂体
悬挂体是由钢板焊接而成,呈三角空腔形状,用悬挂绳套穿过“U”形环缠绕在井架二层操作平台上方2.5m~3.5m的井架上,并用卸扣固定在人容易逃离的位置。 6.1.2缓降器
用高强螺栓加防松螺帽将缓降器固定在悬挂体的空腔内,上、下限速拉绳绕过缓降器后,一端用挂钩连接在上方的手动控制器上,另一端顺向地面,连接下方的另一个手动控制器。缓降器安装完后,应将散热孔打开,防止使用频繁使缓降器过热,损坏装置。 6.1.3导向绳
用高强螺栓加防松螺帽将两根导向绳上端的“鸡心环”分别固定在悬挂体的两侧,另一端固定在地锚上。导向绳不应绷得太紧,避免导向绳承受井架晃动产生的拉力而损坏;剩余的导向绳应有序地盘起,并捆扎固定在导向绳的绳卡处。
2 SY 7028--2016
6.1.4地锚 6.1.4.1螺旋地锚
导向绳在地面的两个固定点用地锚固定,两地锚相距不少于4m,地锚旋人地表1100mm 1200mm,地锚顶部高出地面100mm~200mm,导向绳与地锚连接处用花篮螺丝和高强螺栓连接,转动花篮螺丝可以调节导向绳的松紧度,导向绳穿过花篮螺丝后用3只钢丝绳卡固定。 6.1.4.2 混凝土重坨地锚
若安装地锚的位置遇到沙漠、水泥、石板、钢铁等表面(不包括冰面),应用混凝土重坨地锚,两地锚相距不少于4m,导向绳与地锚连接处用花篮螺丝和卸扣连接,转动花篮螺丝可以调节导向绳的松紧度,导向绳穿过花篮螺丝后用3只钢丝绳卡固定。 6.1.5手动控制器
在两根导向绳上各安装一个手动控制器,使其沿导向绳上下运动。安装时,先在场地上将导向绳从手动控制器的孔槽处穿过,然后将手动控制器与上、下限速拉绳用安全挂钩连接在一起,并旋紧锁套。手动控制器的位置一个在上面的二层平台处,另一个在下面的地锚处,两个手动控制器上、下交替使用。 6.1.6 限速拉绳
将限速拉绳穿人并绕过缓降器后。分别在限速拉绳的两端各用2只钢丝绳卡卡固安全挂钩,一端将挂钩连接在上方的手动控制器上,另一-端顺向地面后,用挂钩连接在下方的另一个手动控制器上;剩余的钢丝绳应有序地盘起,并捆扎固定在限速拉绳的绳卡处。 6.2单条导向绳式逃生装置 6.2.1 倾斜下滑方式 6.2.1.1导向绳
用悬挂绳套缠绕在井架二层操作平台上方2.5m~3.5m的井架上.用卸扣与导向绳一端的“鸡心环”连接,另一端穿人导向滑轮后用3只绳卡固定在地锚上,导向绳与地面的夹角:45°~80°。导向绳不应绷得太紧,避免导向绳承受井架晃动产生的拉力而损坏。 6.2.1.2缓降器
用悬挂绳套穿过“U”形环缠绕固定在离导向绳固定点45(0mm~500)mm处的井架上,并用卸扣固定;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安装固定缓降器的支撑杆。将缓降器限速拉绳的挂钩与导向滑轮连接并锁紧。 6.2.1.3地锚
地锚的安装方法同6.1.4。 6.2.2 垂直下滑方式 6.2.2.1 支撑梁 6.2.2.1.1将支撑梁一端的卡座卡固在二层操作平台上方2.5m~3.5m 的井架横梁上,并用2只螺
3 SY 7028—2016 栓紧固,将带耳板的另一端探出操作平台500mm~600mm。 6.2.2.1.2在支撑梁端部与井架之间卡固一根直径12mm的钢丝绳,作为斜拉绳。 6.2.2.2导向绳
用卸扣将导向绳一端的“鸡心环”与支撑梁的耳板连接在一起,另一端穿人导向滑轮后,用3只绳卡卡固在地锚上或卡固在平台(海上)的底座上,导向绳与地面的夹角:80°~90°。 6.2.2.3缓降器
用卸扣将缓降器与支撑梁的耳板连接在一起,·将限速拉绳的挂钩与导向滑轮连接在一起并锁紧。 6.3逃生装置安装要求
逃生装置的初次安装和使用中整套更换新装置,应由制造商授权的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和调试。 6.4 试滑 6.4.1新安装的逃生装置应按第7章的操作规程进行试滑,且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示范或在其指导下试滑。 6.4.2更换了缓降器、手动控制器、地锚等关键部件,应进行试滑。
7安全操作规程
7.1两条导向绳式逃生装置 7.1.1在二层操作平台上,用两只手来回反复拉动位于缓降器两侧的限速拉绳,拉绳应有较大的抗拉阻力,证明缓降功能有效。 7.1.2将手动控制器的两个铝合金挂钩挂在安全带腰间两侧的两个“D”形环处并锁紧挂钩,上移上方的手动控制器,旋转手轮拧紧调节制动块的丝杠,使其受力后,再摘下正常操作时使用的安全带的安全绳,一只手握住手动控制器的调节丝杠手轮。 7.1.3人体离开操作台时,先将手动控制器调节丝杠手轮旋转到即将关紧的位置,以免突然下降,造成下滑者的恐惧感,当连接竖钩的钢丝绳绷紧时,再旋转调节丝杠手轮使手动控制器处于打开位置,手动控制器会沿着导向绳匀速下滑。 7.1.4人体将要到达落地点时,应旋转调节丝杠手轮,放慢下滑速度,防止人体快速下滑,造成人与地面猛烈接触而产生冲击力,到达地面后摘下安全带挂钩。此时,另一条导向绳上的手动控制器已被上限速拉绳拽到井架二层操作平台处,可供再次逃生使用。 7.2单条导向绳式逃生装置 7.2.1使用前先检查缓降器的安全性能,方法是:手握限速拉绳的挂钩,用力快速拉动限速拉绳,如果缓降器变为半锁紧状态,则表明缓降器已进入缓降模式,可以安全使用。 7.2.2将限速拉绳的挂钩挂在位于身体上部的安全带“D”形环上并锁紧挂钩,然后摘下正常操作时使用的安全带的安全绳挂钩。 7.2.3人体离开操作平台下滑时,双手可轻微抱紧膝盖和腿部,但不得抓导向绳处。 7.2.4当人体将要到达落地点时,松开双手,双脚准备落地。 7.2.5人体着陆后,摘下缓降绳与安全带连接的挂钩。 7.2.6如有第二人需要继续下滑,应旋转位于缓降器处的手轮,将限速拉绳收回到缓降器处,即可继续使用;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缓降器,限速拉绳会自动复位,供继续逃生使用。
4 SY 7028--2016
8检查
8.1逃生装置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负责日常管理,每月应对装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要有记录。 8.2检查内容:
a) 悬挂绳套与悬挂体、悬挂体与缓降器、悬挂体与导向绳、导向绳与地锚等处的连接固定
情况。 b) 缓降器的缓降功能。
手动控制器的磨损情况。 d) 限速拉绳与手动控制器的连接情况。 e) 钢丝绳的磨损、断丝及锈蚀情况。
c)
3 导向滑轮的磨损情况。 g)地锚的固定情况。 h) 安全带纤维部位的破损、断裂和开缝情况;金属环、扣和挂钩的裂纹、损伤情况。 i)花篮螺丝的固定情况。 i)支撑梁与井架、缓降器、导向绳、斜拉绳的相互连接情况。
8.3检查时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组织整改,必要时应通知供应商到现场维修,问题得不到解决,不得恢复使用。
9安全管理
9.1每套装置至少应配备两副与逃生装置相配套的多功能安全带,井架工在二层操作平台工作时应全过程穿着多功能安全带 9.2缓降器不得同水及油品接触,不得遭受其他硬物的挤压、碰撞。 9.3手动控制器调节丝杠处的两个加油口应适当注油润滑,滑动体、制动块等部位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油污。 9.4导向绳上不得有油泥和冰瘤。 9.5.导向绳和限速拉绳不得相互缠绕。 9.6两个手动控制器应始终分别处在二层操作平台和地锚处,每次使用完毕,应把下部手动控制器的防锁警示牌卡在滑动体和制动块之间,防止有人随意关紧下部手动控制器,致使逃生人员不能下滑,上部手动控制器的防锁警示牌应在取下状态,以确保上部手动控制器处在备用状态。 9.7从上口井的拆卸到下口井的安装,可由井队安排经过培训的人员负责拆安,但不得拆卸缓降器、 手动控制器等关键部件本身的固定部位,不得私自更换限速拉绳、导向滑绳。需要更换悬挂绳套、导向绳的连接固定螺丝、钢丝绳卡、花篮螺丝、卸扣等配件时,应与原配件的规格型号相同。 9.8钢丝绳不得与锋利物品、焊接火花、酸碱物品或其他对钢丝绳有破坏性的物体接触;不得把钢丝绳用作电焊地线或吊重物用;钢丝绳不得受挤压、弯折等。井队搬家时,钢丝绳应有序地盘在一起,盘放直径400mm~500mm为宜,妥善保管。 9.9下滑人员的落地点处,应设置缓冲沙坑或软垫。 9.10下滑人员的落地点,应尽量选择在季风方向的上风口处。
10培训
10.1  首次使用逃生装置的井架工,应由制造商授权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培训,未经培训不得使用。
5
上一章:SY 5985-2014 液化石油气安全规程 下一章:SY/T 7083-2016 特种往复式抽油泵

相关文章

SY/T 7028-2016 钻(修)井井架逃生装置安全规范 SY/T 7028-2022 钻(修)井井架逃生装置安全规范 Q/SY 02031-2022 套管开窗侧钻井钻完井设计与作业技术规范 SY/T 6502-2017 海上石油设施逃生和救生安全规范 SY 6605-2011 石油钻、修井用吊具安全技术检验规范 SY/T 6605-2018 石油钻、修井用吊具安全技术检验规范 SY/T 6605-2018 石油钻、修井用吊具安全技术检验规范 SY/T 5964-2019 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安装调试与使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