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1845.1-2016 塑料 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1845.1-2016 塑料 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877.6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30 17:50:31



推荐标签: 系统 聚乙烯 材料 塑料 基础 分类 系统 部分 模塑 1845 1845 模塑

内容简介

GB/T 1845.1-2016 塑料 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ICS 83.080.20 G 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45.1—2016 代替GB/T1845.1—1999
塑料 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Plastics-Polyethylene(PE)moulding and extrusion materials-
Part1:Designation systemand basisfor specifications
(ISO17855-1:2014,MOD)
2016-10-13发布
2017-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 和 国
国家标准
塑料 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1845.1—2016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org.cn 服务热线:400-168-0010 2016年11月第一版
*
书号:155066·1-5483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GB/T1845.1—2016
前言
GB/T1845《塑料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分为如下两个部分:一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本部分为GB/T1845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845.1一1999《塑料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
类基础》。
本部分与GB/T1845.1一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规范性引用文件更新为新发布的国家标准(见第2章,1999年版第2章);命名和分类模式增加说明组和标准号部分(见第3章,1999年版第3章);改变了命名特征项目组字符组顺序(见3.1,1999年版第3章);更改了聚乙烯的字母代号(见3.2,1999年版3.1);删除了矿物填料用具体符号如"E”“P”等明确表示的注释(1999年版3.4表4);增加了字符组3位置1的说明,表明位置1仅给出所命名聚乙烯材料的主要应用和(或)加工方法(见3.4);增加了字符组3位置2~8的字母,用"J”表示性能“耐热的”(见3.4表2);增加了字符组4中两特征性能代号之间用“一”隔开的要求(见3.5); -增加了按密度对聚乙烯树脂类别的划分(见3.5.2表3);删除了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试验条件E(1999年版3.3.2表2);删除了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定中试样加入量和切样时间间隔的描述(1999年版3.3.2表3)。 增加了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分档范围及相应代号(见3.5.3表5)。
-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17855-1:2014《塑料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英文版)。 本部分与ISO17855-1:2014的主要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033.2—2010代替ISO17855-1:2014引用的ISO1183-2:2004;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845.2一2006代替ISO17855-1:2014引用的ISO1872-2:1997。
明确了密度采用“密度梯度柱法”测定。采用测试熔体流动速率时的样条作为测定密度的试样。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化塑料树脂产品分会(SAC/TC15/SC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燕山分公司树脂应用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程志凌、谢侃、王晓丽、李晶、陈宏愿、张耀月。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845—1980、GB/T1845—1988,GB/T1845.1—1999。
I GB/T 1845.1—2016
引言
本部分代替GB/T1845.1—1999,GB/T1845.1—1999是修改采用ISO1872-1:1993制定的。由于国际标准引人了新的命名体系,改变了命名特征项目组中各字符组的顺序,ISO1872-1:1993被 ISO17855-1:2014替代。因此,本部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17855-1:2014。
Ⅱ GB/T1845.1—2016
塑料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1范围
1.1GB/T1845的本部分规定了聚乙烯(PE)热塑性塑料材料的命名系统,该系统可作为分类基础 1.2不同类型的聚乙烯热塑性塑料材料用下列指定的特征性能的值以及推荐用途和(或)加工方法、重要性能、添加剂、着色剂、填料和增强材料等为基础的一种分类系统加以区分:
a)密度; b)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1.3本部分适用于聚乙烯均聚物以及其他1-烯烃单体质量分数小于50%和带官能团的非烯烃单体质量分数不多于3%的共聚物。
本部分适用于常规为粉状、颗粒或碎粒状,未改性或经着色剂、添加剂、填料等改性的材料本部分不适用于母料和EPM橡胶。本部分也不适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超高分
子量聚乙烯的命名和分类参见GB/T21461.1一2008 1.4本部分不意味着命名相同的材料必定具有相同的性能。本部分不提供用于说明材料特殊用途和(或)加工方法所需的工程数据、性能数据或加工条件数据。
如果需要,可按GB/T1845的第2部分中规定的试验方法确定这些附加性能。 1.5为了说明某种聚乙烯热塑性塑料材料的特殊用途或为了确保加工的重现性,可以在字符组5中给出附加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目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33.2—2010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2部分:密度梯度柱法(ISO1183-2: 2004,MOD)
GB/T1844.1—2008 塑料 符号和缩略语第1部分: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ISO1043-1: 2001.IDT)
GB/T1845.22006 塑料 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ISO1872-2:1997,MOD)
GB/T21461.1—2008 塑料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模塑和挤出材料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ISO11542-1:2001IDT)
ISO1133-1塑料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定第1部分:标准方法[PlasticsDeterminationofthemelt-massflowrate(MFR)andmelt-volumeflow rate(MVR)of thermoplasticsPart 1:Standard method)
3命名和分类系统
3.1总则
聚乙烯的命名和分类系统基于下列标准模式:
1 GB/T 1845.1—2016
命名
识别组
说明组(可选的)
特征项目组字符组3
标准号
字符组1
字符组2
字符组4
字符组5
命名由一个可选择的写作“热塑性塑料”的说明组和包括国家标准编号和特征项目组的识别组构成,为了使命名更加明确,特征项目组又分成下列五个字符组:
字符组1:按照GB/T1844.1规定的该塑料代号(见3.2)。 字符组2:填料或增强材料及其标称含量(见3.3)。 字符组3:位置1:推荐用途和加工方法(见3.4)。
位置2~8:重要性能、添加剂及附加说明(见3.4)。
字符组4:特征性能(见3.5)。 字符组5:为达到分类的目的,可在第5字符组里添加附加信息特征项目组的第一个字符是连字符。字符组彼此间用逗号“,”隔开,如果某个字符组不用,就要用
两个逗号即“,,”隔开。 3.2 字符组1
在这个字符组中,按照GB/T1844.1一2008的规定,用“PE-VLD”作超低密度聚乙烯的代号,用 “PE-LD"作低密度聚乙烯的代号,“PE-LLD”作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代号,“PE-MD”作中密度聚乙烯的代号,“PE-HD"作高密度聚乙烯的代号。 3.3 字符组2
在这个字符组中,位置1用一个字母表示填料和(或)增强材料的类型,位置2用一个字母表示其物理形态,代号的具体规定见表1。在位置3和位置4用两个数字为代号表示其质量分数。
表1字符组2中填料和增强材料的字母代号
形态(位置2)
字母代号
字母代号
材料(位置1)
硼碳
B
B c
球状,珠状
粉末状纤维状颗粒(碎纤维)状晶须
D F G H
玻璃
G
K L M S T
(白垩)碳酸钙纤维素:矿物",金属” 有机合成材料滑石粉
鳞状,片状
S
2 GB/T 1845.1—2016
表1(续)
字母代号 W x
字母代号
形态(位置2)
材料(位置1))
木粉未说明其他"
未说明其他
X N
N 多种材料和(或)多种形态材料的混合物,可用“十”号将相应的代号组合放在括号内表示。 例如:含有25%玻璃
纤维(GF)和10%矿物粉(MD)的混合物可表示为(GF25十MD10)。
这些材料可用其化学符号或有关标准中规定的附加符号进 一步明确表示。 对于金属(M),用其化学符号表示金属类型非常重要。
3.4 字符组3
在这个字符组中,位置1给出有关的推荐用途和(或)加工方法的说明,位置2~8给出有关重要性能、添加剂和颜色的说明。所用字母代号的规定见表2。
由于很多聚乙烯材料有多种用途和加工方法,位置1仅给出其主要的应用和(或)加工方法。 如果在位置2~8有说明内容,而在位置1未给出说明时,则应在位置1插人字母X 如果聚乙烯为本色和(或)颗粒时,在命名时可以省略本色(N)和(或)颗粒(G)的代号
表 2 字符组3中所用字母代号位置1
字母代号
字母代号
位置2~8 加工稳定的抗粘连着色的粉末状可发性的特殊燃烧性颗粒,碎料热老化稳定的耐热的金属钝化的光和气候稳定的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B c
吹塑压延
E F G H J K L M
挤出管材,型材和片材挤出薄膜通用涂覆电线电缆绝缘电缆电线护套挤出单丝注塑
成核的本色(未着色的)冲击改性的
压塑旋转模塑烧结
Q R S
R S
脱模剂润滑的
3 GB/T1845.1—2016
表2(续)
字母代号
位置1
字母代号
位置2~8 改进透明的交联的提高导电性的抗静电的
T x
T x 1 Z
窄带(挤出扁丝) 未说明
3.5字符组4 3.5.1 一般原则
在这个字符组中,用两个数字组成的代号表示密度(见3.5.2),用一个字母和三个数字组成的代号
表示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见3.5.3)。两特征性能代号之间用“”隔开。
如果特性值落在或接近某档界限,生产者应说明该材料按某档命名,如果以后由于生产过程的容许限使个别试验值落在界限值上或界限的另一侧,命名不受影响。
注:目前可得到的聚合物并不一定能提供所有的特征性能值的组合。 3.5.2密度
密度按GB/T1033.2一2010测定采用密度梯度柱法。采用测试熔体流动速率时的样条作为测定
密度的试样。
为获得长度适当、无空隙、表面光滑的样条,本色和未填充的样品应按3.5.3规定的适当条件,在 190℃下由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挤出。样条切下后置于冷金属板上,再将样条浸入盛有200mL沸水的烧杯中盖上盖煮沸30min进行退火,然后将该烧杯置于实验室环境下冷却1h,在24h内测定试样的密度。
按照可能出现的数值,将密度分为13个范围,每个范围用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字代号表示,并按密度值分为4类,见表3。
注:对经着色剂、填料等改性的材料,命名时特征性能密度应为聚乙烯树脂(基础树脂)的密度值。
表3字符组4中密度使用代号及范围
密度范围(23℃±2℃)
数字代号
分类
kg/m ≤901 >901~ 906 >906~911
00 03 08
超低密度聚乙烯
PE-VLD
13 18 23 27 33 40
>911~916 >916~921 >921~925
低密度聚乙烯PE-LD,或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
>925~930 >930~936 >936~940
中密度聚乙烯 PE-MD
上一章:GB/T 33069-2016 工业用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检测方法 下一章:GB/T 1232.1-2016 未硫化橡胶 用圆盘剪切黏度计进行测定 第1部分:门尼黏度的测定

相关文章

GB/T 30924.1-2016 塑料 乙烯-乙酸乙烯酯(EVAC)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41877.1-2022 塑料 乙烯-乙烯醇(EVOH)共聚物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41758.1-2022 塑料 聚酮(PK)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36374.1-2018 塑料矾聚合物模塑和挤出材料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22271.1-2021 塑料聚甲醛(POM)模塑和挤出材料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22271.1-2021 塑料 聚甲醛(POM)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36374.1-2018 塑料 砜聚合物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37194.1-2018 塑料聚苯硫醚(PPS)模塑和挤出材料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