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HG/T 5079-2016 纺织染整助剂 吸湿排汗整理剂 吸湿速干性的测定

HG/T 5079-2016 纺织染整助剂 吸湿排汗整理剂 吸湿速干性的测定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73.8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3 16:21:00



相关搜索: hg 助剂 纺织 测定 干性 整理剂 5079

内容简介

HG/T 5079-2016 纺织染整助剂 吸湿排汗整理剂 吸湿速干性的测定 ICS 71. 100. 40 G 70 备案号:56281—2016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5079—2016
纺织染整助剂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湿速干性的测定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auxiliariesMoisture absorption and perspiratior
agent-Determination of absortion and quick-drying
2017-04-01实施
2016-10-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 5079—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T.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染助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134/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张家港市德宝化工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金辉、李永强、王宇飞、邵建中、吴玉春、赵梅、刘今强、赵婷。
一 HG/T5079—2016 5.2实验室用小型定型机。 5.3电热鼓风干燥箱:可在室温~300℃控温。 5.4液态水动态传递性能测试仪:符合GB/T21655.2一2009第5章的有关规定。 5.5液态水扩散性能测试仪:仪器的基本结构原理和要求参见附录A,能达到相同效果的仪器均可使用。 5.6恒温恒湿试验箱:符合GB/T6529的相关规定,门板上有12cm的试验测试孔,其结构示意图参见附录B。 5.7分析天平:感量为0.001g。 5.8有机玻璃板:110mm×110mm×5mm。 5.9移液器:精度1μL。 5.10计时器:分度0.1s。
6测试织物的整理
6.1 含固量的测定
吸湿排汗整理剂按HG/T4266一2011规定的方法测定其含固量。 6.2工作液的配制
将待测的吸湿排汗整理剂换算为10%(质量分数)的含固量,配制成20g/L的.工作液。 6.3测试织物的加工工艺
将试验织物(4.2)用准备好的T作液(6.2)整理,一浸一轧,轧余率70%±5%.在100℃ 的条件下烘干3min,然后在180℃的条件下定型60s。
7吸湿速干性的测定
7.1测试织物的准备
将待测布样(6.3)按GB/T6529的规定,平衡4h后进行测试。 7.2滴水扩散时间及扩散面积的测定 7.2.1从待测布样(6.3)上裁取5块150mm×150mm的布样,布样应平整、无裙皱。 7.2.2将布样反面朝上,平整地固定到液态水扩散性能测试仪试样架上。 7.2.3用移液器准确吸取0.2mL水,开启电源,调节仪器灯光亮度,使摄像头能清晰地获取布样的图片。 7.2.4按下启动键,水自动滴落于布样中心位置,开始计时。当水滴接触布样表面不呈镜面反射时,记录时间t。若水滴扩散较慢,120s后仍未完全扩散,则可停止试验,记录滴水扩散时间为大于 120 s. 7.2.5120s计时结束,仪器自动抓拍水分扩散图形,并将图片传输至电脑。 7.2.6通过软件中的测量工具选取图片中的水分扩散的图形,选取结束后即可读取面积数值。 7.2.7重复本标准7.2.2~7.2.6步骤,平行测试5次,取平均值。 7.3水分残留率的测定 7.3.1从待测布样(6.3)上裁取5块100mm×100mm的布样,布样应平整、无皱。 2 HG/T5079—2016
7.3.2将有机玻璃板放在天平上,称取其质量M,(g)。 7.3.3用移液器准确移取0.2mL水,滴于有机玻璃板中央,称取有机玻璃板与水滴的质量 M2(g)。 7.3.4立刻将待测布样反面盖于水滴之上,称取有机玻璃板、水滴、织物的总质量M。(g)。 7.3.5将有机玻璃板与布样一同通过试验测试孔放人温度20℃士2℃、相对湿度65%土2%、风速 0.2m/s士0.1m/s的恒温恒湿试验箱中,关闭测试孔,开始计时。 7.3.630min后将有机玻璃板及布样一同取出,称取有机玻璃板、残留水分、织物的总质量 M3(g)。 7.3.7重复本标准7.3.2~7.3.6步骤,平行测试5次,取平均值。 7.3.8水分残留率的计算。
水分残留率以残留水分的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1)计算:
1_M。-M|×100
W.=1
(1)
M2-M
式中: M。一一有机玻璃板、水滴、织物的总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1一—有机玻璃板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2一一有机玻璃板与水滴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一30min后有机玻璃板、残留水分、织物的总质量的数值,单位为(g)。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1位。
7.4吸水速率及水扩散速率的测定 7.4.1从待测布样(6.3)上裁取5块90mm×90mm的布样,布样应平整、无褶皱 7.4.2用干净的镊子轻轻夹起待测布样的角部,将布样反面朝上平整地置于液态水动态传递性能测试仪的两个传感器之间。 7.4.3启动仪器,在规定时间内向织物的浸水面滴人0.2g土0.01g氯化钠测试溶液(4.3),开始记录时间与含水量变化状况,测试时间120S,数据采集频率不低于10Hz. 7.4.4测试结束后,取出布样,仪器自动计算并显示相应的测试结果。 7.4.5用干净的吸水纸吸去传感器板上多余的残留液。再次测试前,仪器静置至少60s,确保传感器板上无残留液。 7.4.6重复本标准7.4.2~7.4.5步骤,平行测试5次,取平均值。
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试样的描述(助剂名称、型号、批号、生产厂家信息等); b)本标准的编号; c)试验结果; d)与本标准的差异; e) 试验日期。 HG/T5079—201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液态水扩散性能测试仪结构示意图
液态水扩散性能测试仪结构示意图见图A.1。
2
7
0
0
说明:
USB电脑连接口; 2 拍照装置[图像传感器:(1/2)”CM()S彩色;最大分辨率:2048H×1536V(300万);图像采集方式:连
续软触发、可硬件触发]; 3 滴水装置(滴水量:0.2mL士0.001mL;滴水装置距布面的距离:1cm); 4 旋转装置; 5 试样固定架(直径120mm); 6 光源; 7 控制面板[含电源开关、计时显示器(计时装置:120s)、复位开关]; 8 光源调节。
图A.1 液态水扩散性能测试仪结构示意图
T HG/T5079—2016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恒温恒湿试验箱结构示意图
恒温恒湿试验箱结构示意图见图B.1。
1
说明: - 透明玻璃观察窗; 2 温湿度控制面板(温度控制:20℃±2℃;湿度控制:65%±2%;风速控制:0.2m/s士0.1m/s); 3 试验测试孔(直径120mm.带橡胶塞); 4 恒温恒湿控制系统。
图B.1 恒温恒湿试验箱结构示意图
5 ICS 71. 100. 40 G 70 备案号:56281—2016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5079—2016
纺织染整助剂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湿速干性的测定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auxiliariesMoisture absorption and perspiratior
agent-Determination of absortion and quick-drying
2017-04-01实施
2016-10-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 5079—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T.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染助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134/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张家港市德宝化工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金辉、李永强、王宇飞、邵建中、吴玉春、赵梅、刘今强、赵婷。
一 HG/T5079—2016 5.2实验室用小型定型机。 5.3电热鼓风干燥箱:可在室温~300℃控温。 5.4液态水动态传递性能测试仪:符合GB/T21655.2一2009第5章的有关规定。 5.5液态水扩散性能测试仪:仪器的基本结构原理和要求参见附录A,能达到相同效果的仪器均可使用。 5.6恒温恒湿试验箱:符合GB/T6529的相关规定,门板上有12cm的试验测试孔,其结构示意图参见附录B。 5.7分析天平:感量为0.001g。 5.8有机玻璃板:110mm×110mm×5mm。 5.9移液器:精度1μL。 5.10计时器:分度0.1s。
6测试织物的整理
6.1 含固量的测定
吸湿排汗整理剂按HG/T4266一2011规定的方法测定其含固量。 6.2工作液的配制
将待测的吸湿排汗整理剂换算为10%(质量分数)的含固量,配制成20g/L的.工作液。 6.3测试织物的加工工艺
将试验织物(4.2)用准备好的T作液(6.2)整理,一浸一轧,轧余率70%±5%.在100℃ 的条件下烘干3min,然后在180℃的条件下定型60s。
7吸湿速干性的测定
7.1测试织物的准备
将待测布样(6.3)按GB/T6529的规定,平衡4h后进行测试。 7.2滴水扩散时间及扩散面积的测定 7.2.1从待测布样(6.3)上裁取5块150mm×150mm的布样,布样应平整、无裙皱。 7.2.2将布样反面朝上,平整地固定到液态水扩散性能测试仪试样架上。 7.2.3用移液器准确吸取0.2mL水,开启电源,调节仪器灯光亮度,使摄像头能清晰地获取布样的图片。 7.2.4按下启动键,水自动滴落于布样中心位置,开始计时。当水滴接触布样表面不呈镜面反射时,记录时间t。若水滴扩散较慢,120s后仍未完全扩散,则可停止试验,记录滴水扩散时间为大于 120 s. 7.2.5120s计时结束,仪器自动抓拍水分扩散图形,并将图片传输至电脑。 7.2.6通过软件中的测量工具选取图片中的水分扩散的图形,选取结束后即可读取面积数值。 7.2.7重复本标准7.2.2~7.2.6步骤,平行测试5次,取平均值。 7.3水分残留率的测定 7.3.1从待测布样(6.3)上裁取5块100mm×100mm的布样,布样应平整、无皱。 2 HG/T5079—2016
7.3.2将有机玻璃板放在天平上,称取其质量M,(g)。 7.3.3用移液器准确移取0.2mL水,滴于有机玻璃板中央,称取有机玻璃板与水滴的质量 M2(g)。 7.3.4立刻将待测布样反面盖于水滴之上,称取有机玻璃板、水滴、织物的总质量M。(g)。 7.3.5将有机玻璃板与布样一同通过试验测试孔放人温度20℃士2℃、相对湿度65%土2%、风速 0.2m/s士0.1m/s的恒温恒湿试验箱中,关闭测试孔,开始计时。 7.3.630min后将有机玻璃板及布样一同取出,称取有机玻璃板、残留水分、织物的总质量 M3(g)。 7.3.7重复本标准7.3.2~7.3.6步骤,平行测试5次,取平均值。 7.3.8水分残留率的计算。
水分残留率以残留水分的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1)计算:
1_M。-M|×100
W.=1
(1)
M2-M
式中: M。一一有机玻璃板、水滴、织物的总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1一—有机玻璃板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2一一有机玻璃板与水滴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一30min后有机玻璃板、残留水分、织物的总质量的数值,单位为(g)。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1位。
7.4吸水速率及水扩散速率的测定 7.4.1从待测布样(6.3)上裁取5块90mm×90mm的布样,布样应平整、无褶皱 7.4.2用干净的镊子轻轻夹起待测布样的角部,将布样反面朝上平整地置于液态水动态传递性能测试仪的两个传感器之间。 7.4.3启动仪器,在规定时间内向织物的浸水面滴人0.2g土0.01g氯化钠测试溶液(4.3),开始记录时间与含水量变化状况,测试时间120S,数据采集频率不低于10Hz. 7.4.4测试结束后,取出布样,仪器自动计算并显示相应的测试结果。 7.4.5用干净的吸水纸吸去传感器板上多余的残留液。再次测试前,仪器静置至少60s,确保传感器板上无残留液。 7.4.6重复本标准7.4.2~7.4.5步骤,平行测试5次,取平均值。
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试样的描述(助剂名称、型号、批号、生产厂家信息等); b)本标准的编号; c)试验结果; d)与本标准的差异; e) 试验日期。 HG/T5079—201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液态水扩散性能测试仪结构示意图
液态水扩散性能测试仪结构示意图见图A.1。
2
7
0
0
说明:
USB电脑连接口; 2 拍照装置[图像传感器:(1/2)”CM()S彩色;最大分辨率:2048H×1536V(300万);图像采集方式:连
续软触发、可硬件触发]; 3 滴水装置(滴水量:0.2mL士0.001mL;滴水装置距布面的距离:1cm); 4 旋转装置; 5 试样固定架(直径120mm); 6 光源; 7 控制面板[含电源开关、计时显示器(计时装置:120s)、复位开关]; 8 光源调节。
图A.1 液态水扩散性能测试仪结构示意图
T HG/T5079—2016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恒温恒湿试验箱结构示意图
恒温恒湿试验箱结构示意图见图B.1。
1
说明: - 透明玻璃观察窗; 2 温湿度控制面板(温度控制:20℃±2℃;湿度控制:65%±2%;风速控制:0.2m/s士0.1m/s); 3 试验测试孔(直径120mm.带橡胶塞); 4 恒温恒湿控制系统。
图B.1 恒温恒湿试验箱结构示意图
5
上一章:HG/T 4511-2013 工业磷酸二氢钾 下一章:GB/T 25780-2010 1-硝基蒽醌

相关文章

GB/T 21655.2-2019 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2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 GB/T 21655.1-2023 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的评定 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 GB/T 21655.2-2019 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的评定 第2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 GB/T 21655.1-2023 正式版 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的评定 第1部分: 单项组合试验法 HG/T 5254-2017 纺织染整助剂硬挺整理剂硬挺效果的测定 HG/T 5254-2017 纺织染整助剂 硬挺整理剂 硬挺效果的测定 HG/T 5081-2016 纺织染整助剂 有机硅整理剂 硅含量的测定 HG/T 5078-2016 纺织染整助剂 防水防油整理剂 易去污性能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