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060
G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046—2016
橡胶制品 钴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Rubberproducts-Determination thecontent of cobalt-
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y
2016-10-13发布
2017-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3046—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市华南橡胶轮胎有限公司、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
有限公司、赛轮金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市化工学校、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亚平、岳敏、覃红阳、李小变、王毅、栾德文、周秀良、李海燕、张丽萍。
I
GB/T33046—2016
橡胶制品 钴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橡胶制品中钻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混炼胶或硫化橡胶制品中钻含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4838橡胶与橡胶制品试验方法标准精密度的确定
3原理
将混炼胶或橡胶制品试样灰化,灰分溶解于硝酸中,配制成适当浓度的溶液,然后导人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空气-乙炔火焰上或样品通过电热等原子化系统从而产生样品蒸汽。蒸汽中钻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钻空心阴极灯发射出的特征电磁辐射,通过测定钻原子的吸光度来定量测定钻元素的含量。
4试剂
4.1本方法所用的试剂,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使用优级纯试剂。本方法使用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4.2硝酸:p=1.42g/mL。 4.3硝酸溶液:1十1。 4.4硝酸溶液:1十100。 4.5硫酸:p=1.84g/mL。 4.6钻粉:光谱纯。 4.7钻标准溶液(1000mg/L)
1000mg/L钻标准溶液的获取有两种方式:方法一:称取1.000g钻粉(精确至0.1mg),置于烧杯中,加人20.00mL硝酸(4.2),加热溶解完全,
冷却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4.4)稀释至刻度,摇匀。
方法二:直接购买市售的1000mg/L的硝酸钻标准溶液。 4.8钻标准溶液(100mg/L)
移取10.00mL钻标准溶液(4.7)于1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4.4)稀释到刻度,摇匀。
1
GB/T33046—2016
5仪器
5.1原子吸收光谱仪:仪器的操作应根据仪器说明书上规定的最佳条件进行。 5.2 钻空心阴极灯,推荐最佳波长:240.73nm。 5.3分析天平:精确至0.1mg。 5.4马弗炉:可控温度(550士25)℃或(950士25)℃。 5.5调温电炉。 5.6瓷埚:50mL。 5.7量杯:20mL。 5.8容量瓶:100mL、250mL、1000mL。 5.9刻度吸管:5.00mL。 5.10 移液管:10.00mL。
6操作步骤
6.1试样的制备 6.1.1试样的灰化 6.1.1.1 干法灰化
对于不含卤素试样,采用干法灰化。称取试样约0.35g(精确至0.1mg),可视仪器性能将试样量放大到5g以内。将试样剪成粒径不大于1mm的颗粒状,放人瓷埚中,在调温电炉上低温炭化完全,然后将埚转移到炉温为(550土25)℃马弗炉中继续加热直至灰化完全。 6.1.1.2湿法灰化
对于含卤素试样或未知试样采用湿法灰化。称取试样约0.35g(精确至0.1mg),可根据仪器性能将试样量放大到5g以内。将试样剪成粒径不大于1mm的颗粒状,放人瓷(5.6)中,加人约3mL 的硫酸(4.5)使试样消化(硫酸的量可根据试样溶胀程度和反应剧烈程度慢慢增加)。将装有试样的埚置于石棉板的孔内。在通风橱内用电炉慢慢加热。如果反应开始阶段,试样膨胀严重,则撤掉热源以避免试样可能的损失。当反应变得较慢时,升高温度,直到过量的硫酸挥发掉,留下干的炭化残余物为止。将盛有残余物的移人温度为(950士25)℃的马弗炉中加热直至灰化完全。 6.1.2灰分的溶解
试样灰化后冷却至室温,用量杯(5.7)取15mL硝酸溶液(4.3)将灰分转移到烧杯中,置电炉上小心加热至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转移至250mL容量瓶(5.8)中(若灰分不能完全溶解,需将溶液过滤),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2标准曲线的绘制 6.2.1标准溶液的制备
用5.00mL刻度吸管(5.9)准确吸取如表1所示不同体积的钻标准溶液(4.8),分别置于5个洁净的100mL容量瓶(5.8)。然后用硝酸溶液(4.4)稀释至刻度并摇匀,制备出钻标准溶液,应确保被测钻试液的含量在标准溶液的浓度范围内。
2
GB/T33046—2016
表1钻标准溶液参考表
制备得到的钻标准溶液浓度/(mg/L)
移取钻标准溶液(4.8)的体积/mL
0.50 1.00 1.50 2.00 2.50
0.50 1.00 1.50 2.00 2.50
6.2.2标准空白溶液的制备
标准空白溶液:硝酸溶液(4.4)。 6.2.3 标准溶液吸光度的测定
开启原子吸收光谱仪,待仪器充分稳定,将钻空心阴极灯放置合适位置,选择波长为240.73nm的
最佳测试条件进行测试。
按照浓度由低到高顺序依次吸取钻标准溶液(6.2.1)至火焰上,分别测定其吸光度,减去标准溶液的空白溶液的吸光度,作为校正后的吸光度。每一次测定后应清洗燃烧器。 6.2.4标准曲线的绘制
以浓度为横坐标,校正后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6.3被测液吸光度的测定
按照6.2.3中测试吸光度的步骤测试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同时做空白试验,试样溶液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得到校正后的吸光度。
如果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大于最高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则用适量的硝酸溶液(4.4)进行稀释。操作如下:
准确吸取适量试液放人1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4.4)稀释至刻度,使试样溶液浓度在系列标准溶液浓度范围内,然后再按照6.2.3步骤测其吸光度。
7结果表示
7.1试验结果的计算
试样中钻的质量分数w(%),用校正后的吸光度直接从标准曲线中查出钻含量的浓度,按式(1)进行计算:
(c-c。)V w=
×10-×f×100
.(1)
m
式中: c 标准曲线中查到的试液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Co 标准曲线中查到的空白溶液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V—试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 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GB/T33046—2016
f——稀释倍数。 同一实验室试验至少平行测定两次,结果取两次的算术平均值,且两次平行测定值之差不大于其算
术平均值的5.61%。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7.2 精密度
用来表示重复性和再现性的精密度计算是按照GB/T14838进行的。 含卤素样品A、B和不含卤素样品C、D中钻含量I型精密度计算结果见表2:
表2精密度数据
实验室内重复性
实验室间再现性
样品 A B C D 合并值注: r 重复性,质量分数;
钻平均含量/%
(r) 6. 30 4. 21 6.26 5. 42 5. 61
(R) 22.35 23.57 26. 34 33. 47 26. 78
R 0.028 4 0.021 7 0. 030 8 0.027 3 0.027 3
r
0. 13 0. 09 0. 12 0. 08
0.008 0 0. 003 9 0. 007 3 0. 004 4 0.006 2
(r) 重复性,平均值的相对百分数;
再现性,质量分数;
R (R) 再现性,平均值的相对百分数。
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本标准的编号; b) 试样的详细信息; c) 仪器的类型; d) 测试结果; e) 试验中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 f) 试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