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NB/SH/T 0437-2014 7007、7008号通用航空润滑脂

NB/SH/T 0437-2014 7007、7008号通用航空润滑脂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62.1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6 14:31:51



推荐标签: 航空 润滑脂 sh 0437 7007 7008

内容简介

NB/SH/T 0437-2014 7007、7008号通用航空润滑脂 ICS 75. 100 E 40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NB/SH/T 0437-—2014
代替SH/T0437—92(1998)
7007、7008号通用航空润滑脂
General purpose aircraft greases 7007,7008
2014-11-01实施
2014-06-29 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SH/T0437—2014
前 創言
本标准按照GB/T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H0437—1992(1998)《7007、7008号通用航空润滑脂》。 本标准与SH0437—1992(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属性由强制性改为推荐性。 滴点试验方法采用GB/T3498代替SH/T0115—1992。 最大无卡咬负荷增加SH/T0202试验方法,指标为“报告”;GB/T3142指标由“测定”改为 “不小于491N”。 滚筒安定性项目锥入度变化值由“测定”改为“不大于30”。 -防护性能测定方法由SH/0333改为附录A。 增加工作锥入度、10万次延长工作锥人度、低温转矩项目,指标均为“报告”。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合成油脂分技术委员会(TC280/SC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重庆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润滑油兰州研发中心。
本标准主起草人:欧阳秋、赵玉贞、颜自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SY4006—81、ZBE40008—88、SH0437—1992、SH0437—1992(1998)。
- NB/SH/T0437—2014
7007、7008号通用航空润滑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7007、7008号通用航空润滑脂的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硬脂酸锂皂稠化双酯,并加有结构改善剂及抗氧添加剂制成的,用于航空电机和微型电机轴承、齿轮及操纵机构的支点、组装联接以及某些仪器、仪表的润滑,使用温度范围在-60℃。 120℃的7007、7008号通用航空润滑脂。7008号通用航空润滑脂另加有防锈添加剂。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9 润滑脂和石油脂锥人度测定法 GB/T 392 润滑脂压力分油测定法 GB/T 3142 润滑剂承载能力测定法(四球法) GB/T 3498 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 SH/T 0048 润滑脂相似黏度测定法 SH/T 0122 润滑脂滚筒安定性测定法 SH 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 SH/T 0202 润滑脂极压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 SH/T 0229 固体和半固体石油产品取样法 SH/T 0331 润滑脂腐蚀试验法 SH/T 0335 润滑脂化学安定性测定法 SH/T 0336 润滑脂杂质含量测定法(显微镜法) SH/T 0337 润滑脂蒸发度测定法 SH/T 0338 滚珠轴承润滑脂低温转矩测定法
3产品分类
本标准的产品按使用性能分为7007号通用航空润滑脂和7008号通用航空润滑脂两种。
4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1。 NB/SH/T0437—2014
在原材料和生产工艺没有发生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变化时,出厂周期检验项目包括:滚筒安定性、 工作锥入度、十万次延长工作锥入度每20批检验1次;化学安定性、防护性能、低温转矩、承载能力每年检测1次。 5.1.3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4章技术要求规定的所有检验项目。 在下列情况下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投产或产品定型鉴定时;原材料、生产工艺等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出厂检验或周期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5.2组批
在原材料、工艺不变的条件下,产品每生产一罐或釜为一批。 5.3取样
取样按SH/T0229进行。每批产品取两份同等数量的样品(每份0.5kg)作为检验和留样用。 5.4判定规则
出厂检验或型式检验结果符合第4章的技术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 5.5复验规则
如出厂检验或型式检验结果中如有不符合第4章技术要求的规定时,按SH/T0229的规定自同批产品中重新抽取双倍样品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如仍有一项不符合第4章技术要求的规定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6标志、包装、运输和存
6.1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及交货验收按SH0164进行。 6.2本标准的产品采用清洁、干燥的容器包装,每盒净重分0.25kg和1g两种型式
3 NB/SH/T0437201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润滑脂防护性能测定法
A.1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润滑脂防护性能的测定方法。 本附录适用于测定润滑脂在湿度增高时防止金属锈蚀的能力。
A.2方法概要
将润滑脂均匀涂抹在金属片上,将涂脂的金属片置于盛有蒸馏水的干燥器之带孔瓷板上。盖上干燥器,将其放在热至50℃~60℃的恒温器内,保持到规定时间后,用溶剂洗涤金属片,擦净、观察并判断。
A.3试剂与材料
A.3.1试剂 A.3.1.1 95%乙醇:分析纯。 A.3.2 材料 A. 3.2. 1 橡胶工业用溶剂油 A.3.2.2 蒸馏水 A.3.2.3 :工业滤纸 A.3.2.4 脱脂棉 A.3.2.5 砂布或砂纸:粒度为180号或220号。 A.4仪器、设备 A.4.1金属片:边长为50mm的正方形金属片,或直径为56mm的圆形金属片。厚3mm~4mm。每块金属片有一直径为5mm的孔,正方形金属片的孔眼中心位于角上距边5mm的位置,圆形金属片的孔眼中心位于距边缘5mm的位置。金属片的所有表面(包括圆孔的壁)均加工至R,值0.4~0.2。金属片的编号刻在侧面。试验采用的金属片材质和形状由产品标准中确定。 A.4.2瓷皿。 A.4.3钢针或电刻机。 A.4.4 放大镜:6倍~8倍。 A.4.5刮刀。 A.4.6玻璃棒。 A. 4.7 干燥器。 A.4.8 恒温器:可以保持温度50℃±2℃~60℃±2℃。 A.4.9 框模(金属框):壁厚3mm~4mm。 4 NB/SH/T0437—2014
A.4.10温度计:100℃,分度值为1℃。
A.5准备工作
A.5.1将金属片在瓷血内用溶剂油冲洗,并依次以滤纸、95%乙醇润湿的棉花,以及干棉花擦净。不准用手接触金属片的宽面。 A.5.2用放大镜观察准备的金属片。金属片上不应有腐蚀的痕迹、溶剂蒸发所造成的斑点以及绒毛等。金属片宽面上的点和细小凹痕用电刻机或钢针刻划成圆圈。 A.5.3用刮刀将试样的表面层刮掉,然后在不靠近容器壁的至少三处,取约等量的试样。将总量不少于200g的试样收集在瓷Ⅲ内,搅拌均匀后备用。 A.5.4用蒸馏水洗涤干燥器并往干燥器中注蒸馏水30mm~50mm深,放上带孔瓷板。 A.6试验步骤 A.6.1用刮刀将试样涂在准备好的金属片的各面上。涂3mm~4mm厚的一层。借框模用刮刀抹平试样以得到均匀平坦的脂层。 A.6.2试验每一个试样使用两个同样类型的金属片。将涂好试样的金属片分别平放在瓷皿内或容器中,每一个瓷皿或容器内放一片涂样金属片。 A.6.3将盛有金属片的瓷血放人干燥器内,瓷血的数目不得超过四个。 A.6.4盖上干燥器,将其放在热至50℃~60℃并能维持至试样的产品标准所规定的时间(24h~48h)的恒温器中。保持规定的温度精确至±2℃。 A.6.5到规定的试验时间后,从恒温器中取出干燥器,依次拿出金属片以进行冲洗和观察。 A.6.6用滤纸和溶剂油润湿的棉花小心地从每块金属片上擦掉试样。 A.6.7然后在溶剂油和95%乙醇中洗涤金属片,再用棉花或滤纸擦净。 A.6.8 铜片、黄铜片和青铜片洗涤完后不必用棉花或滤纸擦净,立即观察以确定有无铜绿的存在,然后用脱脂棉擦净,再重新观察。
A.7判断
A.7.1如果在金属片距圆孔和边1mm以外的表面上没有用肉眼可见的铜绿、斑点或小点(用钢针或电刻机圈过的除外),则认为试样试验合格。 A.7.2如果只在一块金属片上发现了腐蚀痕迹,则重新进行试验。在复试中即使在一块金属片上发现腐蚀痕迹时,即认为试样试验不合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
行业标准 7007、7008号通用航空润滑脂
NB/SH/T 0437—2014
*
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邮编:100011电话:(010)84271850 石化标准编辑部电话:(010)84289937
读者服务部电话:(010)84289974 http:/www.sinopecpress.com
Email:press@sinopec.com 北京艾普海德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版权专有不得翻印
*
开本880×1230 1/16 印张0.75字数13千字 2014年10月第1版 2014年10月第1次印刷
*
书号:155114·0915 定价:25.00元 ICS 75. 100 E 40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NB/SH/T 0437-—2014
代替SH/T0437—92(1998)
7007、7008号通用航空润滑脂
General purpose aircraft greases 7007,7008
2014-11-01实施
2014-06-29 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SH/T0437—2014
前 創言
本标准按照GB/T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H0437—1992(1998)《7007、7008号通用航空润滑脂》。 本标准与SH0437—1992(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属性由强制性改为推荐性。 滴点试验方法采用GB/T3498代替SH/T0115—1992。 最大无卡咬负荷增加SH/T0202试验方法,指标为“报告”;GB/T3142指标由“测定”改为 “不小于491N”。 滚筒安定性项目锥入度变化值由“测定”改为“不大于30”。 -防护性能测定方法由SH/0333改为附录A。 增加工作锥入度、10万次延长工作锥人度、低温转矩项目,指标均为“报告”。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合成油脂分技术委员会(TC280/SC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重庆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润滑油兰州研发中心。
本标准主起草人:欧阳秋、赵玉贞、颜自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SY4006—81、ZBE40008—88、SH0437—1992、SH0437—1992(1998)。
- NB/SH/T0437—2014
7007、7008号通用航空润滑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7007、7008号通用航空润滑脂的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硬脂酸锂皂稠化双酯,并加有结构改善剂及抗氧添加剂制成的,用于航空电机和微型电机轴承、齿轮及操纵机构的支点、组装联接以及某些仪器、仪表的润滑,使用温度范围在-60℃。 120℃的7007、7008号通用航空润滑脂。7008号通用航空润滑脂另加有防锈添加剂。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9 润滑脂和石油脂锥人度测定法 GB/T 392 润滑脂压力分油测定法 GB/T 3142 润滑剂承载能力测定法(四球法) GB/T 3498 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 SH/T 0048 润滑脂相似黏度测定法 SH/T 0122 润滑脂滚筒安定性测定法 SH 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 SH/T 0202 润滑脂极压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 SH/T 0229 固体和半固体石油产品取样法 SH/T 0331 润滑脂腐蚀试验法 SH/T 0335 润滑脂化学安定性测定法 SH/T 0336 润滑脂杂质含量测定法(显微镜法) SH/T 0337 润滑脂蒸发度测定法 SH/T 0338 滚珠轴承润滑脂低温转矩测定法
3产品分类
本标准的产品按使用性能分为7007号通用航空润滑脂和7008号通用航空润滑脂两种。
4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1。 NB/SH/T0437—2014
在原材料和生产工艺没有发生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变化时,出厂周期检验项目包括:滚筒安定性、 工作锥入度、十万次延长工作锥入度每20批检验1次;化学安定性、防护性能、低温转矩、承载能力每年检测1次。 5.1.3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4章技术要求规定的所有检验项目。 在下列情况下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投产或产品定型鉴定时;原材料、生产工艺等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出厂检验或周期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5.2组批
在原材料、工艺不变的条件下,产品每生产一罐或釜为一批。 5.3取样
取样按SH/T0229进行。每批产品取两份同等数量的样品(每份0.5kg)作为检验和留样用。 5.4判定规则
出厂检验或型式检验结果符合第4章的技术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 5.5复验规则
如出厂检验或型式检验结果中如有不符合第4章技术要求的规定时,按SH/T0229的规定自同批产品中重新抽取双倍样品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如仍有一项不符合第4章技术要求的规定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6标志、包装、运输和存
6.1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及交货验收按SH0164进行。 6.2本标准的产品采用清洁、干燥的容器包装,每盒净重分0.25kg和1g两种型式
3 NB/SH/T0437201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润滑脂防护性能测定法
A.1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润滑脂防护性能的测定方法。 本附录适用于测定润滑脂在湿度增高时防止金属锈蚀的能力。
A.2方法概要
将润滑脂均匀涂抹在金属片上,将涂脂的金属片置于盛有蒸馏水的干燥器之带孔瓷板上。盖上干燥器,将其放在热至50℃~60℃的恒温器内,保持到规定时间后,用溶剂洗涤金属片,擦净、观察并判断。
A.3试剂与材料
A.3.1试剂 A.3.1.1 95%乙醇:分析纯。 A.3.2 材料 A. 3.2. 1 橡胶工业用溶剂油 A.3.2.2 蒸馏水 A.3.2.3 :工业滤纸 A.3.2.4 脱脂棉 A.3.2.5 砂布或砂纸:粒度为180号或220号。 A.4仪器、设备 A.4.1金属片:边长为50mm的正方形金属片,或直径为56mm的圆形金属片。厚3mm~4mm。每块金属片有一直径为5mm的孔,正方形金属片的孔眼中心位于角上距边5mm的位置,圆形金属片的孔眼中心位于距边缘5mm的位置。金属片的所有表面(包括圆孔的壁)均加工至R,值0.4~0.2。金属片的编号刻在侧面。试验采用的金属片材质和形状由产品标准中确定。 A.4.2瓷皿。 A.4.3钢针或电刻机。 A.4.4 放大镜:6倍~8倍。 A.4.5刮刀。 A.4.6玻璃棒。 A. 4.7 干燥器。 A.4.8 恒温器:可以保持温度50℃±2℃~60℃±2℃。 A.4.9 框模(金属框):壁厚3mm~4mm。 4 NB/SH/T0437—2014
A.4.10温度计:100℃,分度值为1℃。
A.5准备工作
A.5.1将金属片在瓷血内用溶剂油冲洗,并依次以滤纸、95%乙醇润湿的棉花,以及干棉花擦净。不准用手接触金属片的宽面。 A.5.2用放大镜观察准备的金属片。金属片上不应有腐蚀的痕迹、溶剂蒸发所造成的斑点以及绒毛等。金属片宽面上的点和细小凹痕用电刻机或钢针刻划成圆圈。 A.5.3用刮刀将试样的表面层刮掉,然后在不靠近容器壁的至少三处,取约等量的试样。将总量不少于200g的试样收集在瓷Ⅲ内,搅拌均匀后备用。 A.5.4用蒸馏水洗涤干燥器并往干燥器中注蒸馏水30mm~50mm深,放上带孔瓷板。 A.6试验步骤 A.6.1用刮刀将试样涂在准备好的金属片的各面上。涂3mm~4mm厚的一层。借框模用刮刀抹平试样以得到均匀平坦的脂层。 A.6.2试验每一个试样使用两个同样类型的金属片。将涂好试样的金属片分别平放在瓷皿内或容器中,每一个瓷皿或容器内放一片涂样金属片。 A.6.3将盛有金属片的瓷血放人干燥器内,瓷血的数目不得超过四个。 A.6.4盖上干燥器,将其放在热至50℃~60℃并能维持至试样的产品标准所规定的时间(24h~48h)的恒温器中。保持规定的温度精确至±2℃。 A.6.5到规定的试验时间后,从恒温器中取出干燥器,依次拿出金属片以进行冲洗和观察。 A.6.6用滤纸和溶剂油润湿的棉花小心地从每块金属片上擦掉试样。 A.6.7然后在溶剂油和95%乙醇中洗涤金属片,再用棉花或滤纸擦净。 A.6.8 铜片、黄铜片和青铜片洗涤完后不必用棉花或滤纸擦净,立即观察以确定有无铜绿的存在,然后用脱脂棉擦净,再重新观察。
A.7判断
A.7.1如果在金属片距圆孔和边1mm以外的表面上没有用肉眼可见的铜绿、斑点或小点(用钢针或电刻机圈过的除外),则认为试样试验合格。 A.7.2如果只在一块金属片上发现了腐蚀痕迹,则重新进行试验。在复试中即使在一块金属片上发现腐蚀痕迹时,即认为试样试验不合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
行业标准 7007、7008号通用航空润滑脂
NB/SH/T 0437—2014
*
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邮编:100011电话:(010)84271850 石化标准编辑部电话:(010)84289937
读者服务部电话:(010)84289974 http:/www.sinopecpress.com
Email:press@sinopec.com 北京艾普海德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版权专有不得翻印
*
开本880×1230 1/16 印张0.75字数13千字 2014年10月第1版 2014年10月第1次印刷
*
书号:155114·0915 定价:25.00元
上一章:NB/SH/T 0911-2015 在用油状态监测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的设置和操作规程 下一章:SH/T 1796-2015 工业用三乙二醇纯度与杂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相关文章

NB/SH/T 6008-2020 航空润滑油铅腐蚀测定法 NB/SH/T 0459-2014 特221号润滑脂 NB/SH/T 0385-2017 3号仪表润滑脂 NB/SH/T 0996-2019 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相容性测定法 NB/SH/T 0436-2021 航空用合成润滑油与橡胶相容性测定法 NB/SH/T 0011-2020 耐油密封润滑脂 NB/SH/T 0948-2017 轧辊轴承润滑脂 NB/SH/T 0383-2017 炮用润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