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NB/T 47013.5-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

NB/T 47013.5-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27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8 17:08:48



相关搜索: 检测 设备 无损检测 47013 部分 承压 承压

内容简介

NB/T 47013.5-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 ICS77.040.20 H26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47013.5-—2015
代替JB/T4730.5—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pressure equipments-
Part 5: Penetrant testing
2015-04-02发布
2015-09-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47013.5—2015
目 次
·230 231 .231 .·231 231 236 236 -239 239 240 241 242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5渗透检测基本程序 6渗透检测操作方法 7在用承压设备的渗透检测· 8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 9检测记录和报告附录A(规范性附录) 荧光和着色渗透检测工艺程序示意图附录B(规范性附录) 用于非标准温度的检测方法…
229 NB/T47013.5—2015
前言
本标准NB/T470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分为以下13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2部分:射线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第6部分:涡流检测;第7部分:目视检测;第8部分:泄漏检测;第9部分:声发射检测; -第10部分: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 -第11部分: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第12部分:漏磁检测;第13部分:脉冲涡流检测。
本部分为NB/T47013的第5部分:渗透检测。 本部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JB/T4730.5—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与JB/T
4730.5—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扩大了检测温度适用范围;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工艺规程和安全要求的内容。
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机械工业兰州石油化工设
备检测所有限公司、天津诚信达金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济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范宇、刘德宇、杜护军、张玉福、王笑梅、齐杰、孙忠波、邢兆辉、李兵。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4730—1994、JB/T4730.5——2005。
230
龙牛网www.longniu.com下载 NB/T47013.5—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
1 范围
NB/T47013的本部分规定了承压设备的液体渗透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本部分适用于非多孔性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在制造、安装及使用中产生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533 GB/T12604.3 JB/T 6064 JB/T7523 NB/T47013.1
标准对数视力表无损检测术语渗透检测无损检测渗透试块通用规范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用材料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12604.3、NB/T4701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相关显示relevantindication 缺陷中渗出的渗透剂所形成的迹痕显示,一般也叫缺陷显示。
3.2
非相关显示non-relevantindication 与缺陷无关的外部因素所形成的显示。
3. 3
伪显示falseindications 由于渗透剂污染及检测环境等所引起的渗透剂显示。
3.4
评定assessment 对观察到的渗透相关显示进行分析,确定产生这种显示的原因及其分类过程。
4一般要求 4.1检测人员 4.1.1从事渗透检测的人员应满足NB/T47013.1的有关规定。 4.1.2渗透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小数)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且应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
231 NB/T 47013.5—2015 4.2检测设备和器材 4.2.1渗透检测剂
渗透检测剂包括渗透剂、乳化剂、清洗剂和显像剂。 4.2.1.1渗透剂的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a)在每一批新的合格散装渗透剂中应取出500mL贮藏在玻璃容器中保存起来,作为校验基
准; b)渗透剂应装在密封容器中,放在温度为10℃~50℃的暗处保存,并应避免阳光照射。各种
渗透剂的相对密度应根据制造厂说明书的规定采用相对密度计进行校验,并应保持相对密度不变;
c)散装渗透剂的浓度应根据制造厂说明书规定进行校验。校验方法是将10mL待校验的渗透
剂和基准渗透剂分别注人到盛有90mL无色煤油或其他惰性溶剂的量筒中,搅拌均匀。然后将两种试剂分别放在比色计纳式试管中进行颜色浓度的比较,如果被校验的渗透剂与基准渗透剂的颜色浓度差超过20%时,应为不合格;
d)对正在使用的渗透剂进行外观检验,如发现有明显的混浊或沉淀物、变色或难以清洗,应
予以报废; e)各种渗透剂用试块与基准渗透剂进行性能对比试验,当被检渗透剂显示缺陷的能力低于基
准渗透剂时,应予以报废; f) 荧光渗透剂的荧光亮度不得低于基准渗透剂荧光亮度的75%。试验方法应按JB/T7523中
的有关规定执行。
4.2.1.2显像剂的质量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a)对干式显像剂应经常进行检查,如发现粉末凝聚、显著的残留荧光或性能低下时,应予以
报废; b)湿式显像剂的浓度应保持在制造厂规定的工作浓度范围内,其比重应经常进行校验; c) 当使用的湿式显像剂出现混浊、变色或难以形成薄而均匀的显像层时,应予以报废。
4.2.1.3渗透检测剂必须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并附带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4.2.1.4对于喷罐式渗透检测剂,其喷罐表面不得有锈蚀,喷罐不得出现泄漏。 4.2.1.5渗透检测剂必须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对工件无腐蚀,对人体基本无毒害作用。 4.2.1.6对于镍基合金材料,硫的总含量质量比应少于200×10~6,一定量渗透检测剂蒸发后残渣中的硫元素含量的质量比不得超过1%。如有更高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另行商定。 4.2.1.7对于奥氏体钢、钛及钛合金,卤素总含量(氯化物、氟化物)质量比应少于200×10-° 一定量渗透检测剂蒸发后残渣中的氯、氟元素含量的质量比不得超过1%。如有更高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另行商定。 4.2.1.8渗透检测剂的氯、硫、氟含量的测定要求
取渗透检测剂试样100g,放在直径150mm的表面蒸发皿中沸水浴加热60min,进行蒸发。残余物的质量应小于5mg。 4.2.1.9渗透检测剂应根据承压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对同一检测工件,一般不应混用不同类型的渗透检测剂。 4.2.2.黑光灯
232
龙牛网www.longniu.com下载 NB/T47013.5—2015
黑光灯的紫外线波长应在315nm~400nm的范围内,峰值波长为365nm。黑光灯的电源电压波动大于10%时应安装电源稳压器。 4.2.3黑光辐照度计
黑光辐照度计用于测量黑光辐照度,其紫外线波长应在315nm~400nm的范围内,峰值波长为 365nm。 4.2.4荧光亮度计
荧光亮度计用于测量渗透剂的荧光亮度,其波长应在430nm~600nm的范围内,峰值波长为500nm~ 520nm。 4.2.5光照度计
光照度计用于测量可见光照度。 4.2.6试块 4.2.6.1铝合金试块(A型对比试块)
铝合金试块尺寸如图1所示,试块由同一试块开后具有相同大小的两部分组成,并打上相同的序号,分别标以A、B记号,A、B试块上均应具有细密相对称的裂纹图形。铝合金试块的其他要求应符合JB/T6064相关规定。
6.3
分割线
S0
图1:铝合金试块
4.2.6.2镀铬试块(B型试块)。
将一块材料为S30408或其他不锈钢板材加工成尺寸如图2所示试块,在试块上单面镀铬,镀铬层厚度不大于150um,表面粗糙度R=1.2~2.5um,在镀铬层背面中央选相距约25mm的3个点位,用布氏硬度法在其背面施加不同负荷,在镀铬面形成从大到小、裂纹区长径差别明显、肉眼不易见的3个辐射状裂纹区,按大小顺序排列区位号分别为1、2、3。裂纹尺寸分别见表1。
单位为mm 3 1.6~ 2.4
表1三点式B形试块表面的裂纹区长径
裂纹区次序裂纹区长直径
1 3.7~ 4.5
2 2.7~ 3.5
233 NB/T 47013.5—2015
130
+
+
+
说明:
试块厚度3mm~4mm。
-
图2三点式B形试块
4.2.6.3铝合金试块主要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a)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检验渗透检测剂能否满足要求,以及比较两种渗透检测剂性能的优劣; b)对用于非标准温度下的渗透检测方法作出鉴定。
4.2.6.4·镀铬试块主要用于检验渗透检测剂系统灵敏度及操作工艺正确性。 4.2.6.5着色渗透检测用的试块不能用于荧光渗透检测,反之亦然。 4.2.6.6 发现试块有阻塞或灵敏度有所下降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4.2.6.7试块使用后要用丙酮进行彻底清洗,清除试块上的残留渗透检测剂。清洗后,再将试块放人装有丙酮或者丙酮和无水酒精的混合液体(体积混合比为1:1)密闭容器中浸渍30min,干燥后保存,或用其他有效方法保存。 4.2.7暗室或检测现场
暗室或检测现场应有足够的空间,能满足检测的要求,检测现场应保持清洁,荧光检测时暗室或暗处可见光照度应不大于201x。 4.3检测工艺文件 4.3.1检测工艺文件包括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 4.3.2工艺规程除满足NB/T47013.1的要求外,还应规定表2中所列相关因素的具体范围或要求;如相关因素的变化超出规定时,应重新编制或修订工艺规程。
表2工艺规程涉及的相关因素
相关因素
序号 1 2 3 4 5 6 7 4.3.3 应根据工艺规程的内容以及被检工件的检测要求编制操作指导书,其内容除满足NB/T 47013.1的要求外,至少还应包括:
被检测工件的类型、规格(形状、尺寸、壁厚和材质)
依据的法规、标准
检测设备器材以及校准、核查、运行核查或检查的要求
检测工艺(渗透方式、去除方式、干燥方法、显像方法和观察方法等)
检测技术工艺试验报告
缺陷评定与质量分级
a)渗透检测剂;
234
龙牛网www.longniu.com下载 ICS77.040.20 H26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47013.5-—2015
代替JB/T4730.5—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pressure equipments-
Part 5: Penetrant testing
2015-04-02发布
2015-09-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47013.5—2015
目 次
·230 231 .231 .·231 231 236 236 -239 239 240 241 242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5渗透检测基本程序 6渗透检测操作方法 7在用承压设备的渗透检测· 8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 9检测记录和报告附录A(规范性附录) 荧光和着色渗透检测工艺程序示意图附录B(规范性附录) 用于非标准温度的检测方法…
229 NB/T47013.5—2015
前言
本标准NB/T470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分为以下13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2部分:射线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第6部分:涡流检测;第7部分:目视检测;第8部分:泄漏检测;第9部分:声发射检测; -第10部分: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 -第11部分: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第12部分:漏磁检测;第13部分:脉冲涡流检测。
本部分为NB/T47013的第5部分:渗透检测。 本部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JB/T4730.5—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与JB/T
4730.5—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扩大了检测温度适用范围;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工艺规程和安全要求的内容。
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机械工业兰州石油化工设
备检测所有限公司、天津诚信达金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济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范宇、刘德宇、杜护军、张玉福、王笑梅、齐杰、孙忠波、邢兆辉、李兵。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4730—1994、JB/T4730.5——2005。
230
龙牛网www.longniu.com下载 NB/T47013.5—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
1 范围
NB/T47013的本部分规定了承压设备的液体渗透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本部分适用于非多孔性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在制造、安装及使用中产生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533 GB/T12604.3 JB/T 6064 JB/T7523 NB/T47013.1
标准对数视力表无损检测术语渗透检测无损检测渗透试块通用规范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用材料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12604.3、NB/T4701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相关显示relevantindication 缺陷中渗出的渗透剂所形成的迹痕显示,一般也叫缺陷显示。
3.2
非相关显示non-relevantindication 与缺陷无关的外部因素所形成的显示。
3. 3
伪显示falseindications 由于渗透剂污染及检测环境等所引起的渗透剂显示。
3.4
评定assessment 对观察到的渗透相关显示进行分析,确定产生这种显示的原因及其分类过程。
4一般要求 4.1检测人员 4.1.1从事渗透检测的人员应满足NB/T47013.1的有关规定。 4.1.2渗透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小数)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且应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
231 NB/T 47013.5—2015 4.2检测设备和器材 4.2.1渗透检测剂
渗透检测剂包括渗透剂、乳化剂、清洗剂和显像剂。 4.2.1.1渗透剂的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a)在每一批新的合格散装渗透剂中应取出500mL贮藏在玻璃容器中保存起来,作为校验基
准; b)渗透剂应装在密封容器中,放在温度为10℃~50℃的暗处保存,并应避免阳光照射。各种
渗透剂的相对密度应根据制造厂说明书的规定采用相对密度计进行校验,并应保持相对密度不变;
c)散装渗透剂的浓度应根据制造厂说明书规定进行校验。校验方法是将10mL待校验的渗透
剂和基准渗透剂分别注人到盛有90mL无色煤油或其他惰性溶剂的量筒中,搅拌均匀。然后将两种试剂分别放在比色计纳式试管中进行颜色浓度的比较,如果被校验的渗透剂与基准渗透剂的颜色浓度差超过20%时,应为不合格;
d)对正在使用的渗透剂进行外观检验,如发现有明显的混浊或沉淀物、变色或难以清洗,应
予以报废; e)各种渗透剂用试块与基准渗透剂进行性能对比试验,当被检渗透剂显示缺陷的能力低于基
准渗透剂时,应予以报废; f) 荧光渗透剂的荧光亮度不得低于基准渗透剂荧光亮度的75%。试验方法应按JB/T7523中
的有关规定执行。
4.2.1.2显像剂的质量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a)对干式显像剂应经常进行检查,如发现粉末凝聚、显著的残留荧光或性能低下时,应予以
报废; b)湿式显像剂的浓度应保持在制造厂规定的工作浓度范围内,其比重应经常进行校验; c) 当使用的湿式显像剂出现混浊、变色或难以形成薄而均匀的显像层时,应予以报废。
4.2.1.3渗透检测剂必须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并附带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4.2.1.4对于喷罐式渗透检测剂,其喷罐表面不得有锈蚀,喷罐不得出现泄漏。 4.2.1.5渗透检测剂必须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对工件无腐蚀,对人体基本无毒害作用。 4.2.1.6对于镍基合金材料,硫的总含量质量比应少于200×10~6,一定量渗透检测剂蒸发后残渣中的硫元素含量的质量比不得超过1%。如有更高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另行商定。 4.2.1.7对于奥氏体钢、钛及钛合金,卤素总含量(氯化物、氟化物)质量比应少于200×10-° 一定量渗透检测剂蒸发后残渣中的氯、氟元素含量的质量比不得超过1%。如有更高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另行商定。 4.2.1.8渗透检测剂的氯、硫、氟含量的测定要求
取渗透检测剂试样100g,放在直径150mm的表面蒸发皿中沸水浴加热60min,进行蒸发。残余物的质量应小于5mg。 4.2.1.9渗透检测剂应根据承压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对同一检测工件,一般不应混用不同类型的渗透检测剂。 4.2.2.黑光灯
232
龙牛网www.longniu.com下载 NB/T47013.5—2015
黑光灯的紫外线波长应在315nm~400nm的范围内,峰值波长为365nm。黑光灯的电源电压波动大于10%时应安装电源稳压器。 4.2.3黑光辐照度计
黑光辐照度计用于测量黑光辐照度,其紫外线波长应在315nm~400nm的范围内,峰值波长为 365nm。 4.2.4荧光亮度计
荧光亮度计用于测量渗透剂的荧光亮度,其波长应在430nm~600nm的范围内,峰值波长为500nm~ 520nm。 4.2.5光照度计
光照度计用于测量可见光照度。 4.2.6试块 4.2.6.1铝合金试块(A型对比试块)
铝合金试块尺寸如图1所示,试块由同一试块开后具有相同大小的两部分组成,并打上相同的序号,分别标以A、B记号,A、B试块上均应具有细密相对称的裂纹图形。铝合金试块的其他要求应符合JB/T6064相关规定。
6.3
分割线
S0
图1:铝合金试块
4.2.6.2镀铬试块(B型试块)。
将一块材料为S30408或其他不锈钢板材加工成尺寸如图2所示试块,在试块上单面镀铬,镀铬层厚度不大于150um,表面粗糙度R=1.2~2.5um,在镀铬层背面中央选相距约25mm的3个点位,用布氏硬度法在其背面施加不同负荷,在镀铬面形成从大到小、裂纹区长径差别明显、肉眼不易见的3个辐射状裂纹区,按大小顺序排列区位号分别为1、2、3。裂纹尺寸分别见表1。
单位为mm 3 1.6~ 2.4
表1三点式B形试块表面的裂纹区长径
裂纹区次序裂纹区长直径
1 3.7~ 4.5
2 2.7~ 3.5
233 NB/T 47013.5—2015
130
+
+
+
说明:
试块厚度3mm~4mm。
-
图2三点式B形试块
4.2.6.3铝合金试块主要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a)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检验渗透检测剂能否满足要求,以及比较两种渗透检测剂性能的优劣; b)对用于非标准温度下的渗透检测方法作出鉴定。
4.2.6.4·镀铬试块主要用于检验渗透检测剂系统灵敏度及操作工艺正确性。 4.2.6.5着色渗透检测用的试块不能用于荧光渗透检测,反之亦然。 4.2.6.6 发现试块有阻塞或灵敏度有所下降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4.2.6.7试块使用后要用丙酮进行彻底清洗,清除试块上的残留渗透检测剂。清洗后,再将试块放人装有丙酮或者丙酮和无水酒精的混合液体(体积混合比为1:1)密闭容器中浸渍30min,干燥后保存,或用其他有效方法保存。 4.2.7暗室或检测现场
暗室或检测现场应有足够的空间,能满足检测的要求,检测现场应保持清洁,荧光检测时暗室或暗处可见光照度应不大于201x。 4.3检测工艺文件 4.3.1检测工艺文件包括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 4.3.2工艺规程除满足NB/T47013.1的要求外,还应规定表2中所列相关因素的具体范围或要求;如相关因素的变化超出规定时,应重新编制或修订工艺规程。
表2工艺规程涉及的相关因素
相关因素
序号 1 2 3 4 5 6 7 4.3.3 应根据工艺规程的内容以及被检工件的检测要求编制操作指导书,其内容除满足NB/T 47013.1的要求外,至少还应包括:
被检测工件的类型、规格(形状、尺寸、壁厚和材质)
依据的法规、标准
检测设备器材以及校准、核查、运行核查或检查的要求
检测工艺(渗透方式、去除方式、干燥方法、显像方法和观察方法等)
检测技术工艺试验报告
缺陷评定与质量分级
a)渗透检测剂;
234
龙牛网www.longniu.com下载
上一章:NB/T 47013.1-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部分:通用要求 下一章:GB/T 5097-2020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 观察条件

相关文章

NB/T 47013.7-201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7部分∶ 目视检测 NB/T 47013.8-201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8部分; 泄漏检测 NB/T 47013.3-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3部分:超声检测 NB/T 47013.2-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部分:射线检测 NB/T 47013.4-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 NB/T 47013.7-201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7部分:目视检测 NB/T 47013.6-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6部分:涡流检测 NB/T 47013.9-201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9部分∶ 声发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