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Y/T 6552-2011 石油工业在用压力容器检验

SY/T 6552-2011 石油工业在用压力容器检验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3 17:54:51



推荐标签: 压力容器 石油 6552 工业 检验 在用

内容简介

SY/T 6552-2011 石油工业在用压力容器检验 ICS 13. 100 E 09 备案号:33538—2011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6552--2011 代替SY/T 6552—2003
石油工业在用压力容器检验
Inspection of pressure vessels in the petroleum industry
(API RP 572: 2001 Inspection of pressure ressels (towers, drums
reactors, heat exchangers, and condensers), MOD)
201107—28 发布
2011-11-01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6552—-2011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1
...
~般规定检验周期检验修理后的复检
4
5
1
6
2
18
T
8记录和报告附录A(资料性附录)右油工业在用压力容器劣化形式、产生原因及检测方法附录B(资料性附录)换热器附录C(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APIRP572:2001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附录D(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APIRP572:2001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参考文献
19
20 27 30 33
34
I SY/T 6552—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6552--2003《石油工业在用压力容器检验的推荐作法》,与SY/T6552--2003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一标准名称改为《石油工业在用压力容器检验》;一增加了第3章“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在附录A中,增加了环境应力龟裂,衬里和沉积物下的腐蚀等原因的介绍(见附录A)。 本标准修改采用美国石油学会APIRP572《压力容器的检验》(2001年2月,第2版)。 本标准与APIRP572(2001年2月,第2版)相比在结构上有调整,附录C中列出了本标准与
API.RP572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本标准与APIRP572(2001年2月,第2版)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附录D给出了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
本标准还做出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了APIRP2030:2005特别声明;将“本推荐作法”一词改为“本标准”。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大庆油田有限责任
公司天然气分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效东、单洪翔、邹红伟、何宁、王旭东、曹世星、宋丹、魏亚峰。 本标准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T 6552---2003。
1 SY/T 6552-—2011
石油工业在用压力容器检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工业在用压力容器的检验周期、检验、修理后的复检、记录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石油工业在用压力容器的检验。 本标准不适用于海上石油工业在用压力容器的检验。 本标准不适用于移动式压力容器的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6499泄压装置的检测(SY/T6499—2010,APIRP576:2000,MOD) SY/T6507压力容器检验规范在役检验、定级、修理及改造(SY/T6507—2010,APIRP
510: 2006, MOD)
SY/T6635管道系统组件检验推荐作法(SY/T6635—2005,APIRP574:1998,MOD) TSG R0004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R7001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在用压力容器on-stream 已经投人使用的压力容器,不包括投人使用前的新制造容器或报废容器。由于停工而不在运行状
态的压力容器仍被视为在用压力容器。 3. 2
再定级 rerating 改变容器的设计温度,金属最低设计温度(MDMT)或最大允许工作压力(MAWP)中的任
参数。再定级时,容器的设计温度及最大许用工作压力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少。为了提高腐蚀裕量,低于原设计条件的再定级也是一种允许的方法。
4 一般规定
从事石油工业在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的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应按照核准的检验范围从事检验工作。压力容器检验员应熟悉与检验相关的各类标准的最新版本,而且应熟悉标准以前的版本,以及所
检验的容器制造时遵循的其他技术要求。检验员还应熟知所有指导压力容器检验的规章,如SY/T 6507中与检验相关的内容。
1 SY/T 6552--2011
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应接受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并且对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结论的正确性负责。
检验前,检验机构应制定检验方案,检验方案制定应充分考虑石油工业在用压力容器的特殊工况,并充分考虑可能存在的劣化形式,如蠕变开裂、高温氢蚀、脱碳等,关于压力容器可能存在的各种劣化形式参见附录 A。
使用单位应与检验机构密切配合,做好停机后的技术性处理和检验前的安全检查,确认符合检验工作要求后,方可进行检验,并在检验现场做好配合工作。
5 检验周期
5.1检验周期确定应考虑的因素
使用单位制定检验周期时,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具体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a)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TSGR0004规定了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的周期,使用单位确定首次检
验的周期应根据该规程制定。 b) 使用单位检修期的安排:使用单位确定检验周期应考虑装置的固定检修周期,对于一些大
型反应容器,还要结合设备更换填料的周期确定此类设备的检验周期。 c) 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结论包括:
1)检验单位确定检验周期应符合TSGR7001的规定,同时应考虑材质劣化速率和剩余腐
蚀裕量,关于此部分内容详见SY/T6507中检验数据的评估、分析及记录。 2) 介质的类型、工作温度和容器制造材料影响腐蚀速率的变化。对新设备应逐--评价以确
立最初的检验周期。 3)通过首次在线检验或内部检验后应建立历史运行档案。在此档案的基础上,基子时间、
使用状况或风险因素的检验周期可依据SY/T6507或法规条例来确定。通常在至少还有一半的剩余腐蚀裕量时进行下一次的检验。允许依据腐蚀速率的变化而改变原定的检验周期。
4)应用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的压力容器,按照TSGR0004规定的要求确定检验
周期。
d)容器使用过程中的工况变化:
1)当需要改变工艺操作时,应确定是否对腐蚀速率有影响。当腐蚀速率发生变化或预计
要发生变化时,所推荐的检验周期也应相应地变化。 2) 应定期对容器的外部部件进行宏观检验。检验可不将容器与系统分离,可以在较短的
时间间隔内进行,时间间隔取决于被检设备的使用工况。对于非火焰直接加热的压力容器,全面外部检验应依据SY/T.6507进行。
3)大多数装置,尤其是塔和换热器(参见附录B),运行时其内部清洁程度不得低于最低
允许要求,对于换热器或冷却器,装置运行周期的长短取决于能否保持设计规定的热传导速率。
5.2检验时机的确定
检验时机通常由使用单位工艺或设备部门、压力容器管理部门和压力容器检验机构协同决定或由法规条例确定。
确认或怀疑表面有快速腐蚀、侵蚀或损坏部位的压力容器,可在非计划停工时检验。由于工艺原因造成装置的部分停工时,可进行内部检验,以确定设备的使用状况,证实在线检验发现的问题并制定所需的修理工作计划。 2 SY/T 6552--2011
下列时间可以进行检验: a)换热器正常停用进行隔离清洗时。当换热器清洗间隔比工艺装置正常运行所允许的时间间隔
短时,习惯做法是安装备用换热器,通过调整阀门,利用旁通流经备用换热器,然后打开需清洗的换热器进行清洗。
b) 容器或反应塔从工艺设备中隔离清洗塔盘或其他内件时。 c)容器在计划外停工时间内与工艺设备隔离时,应检验容器关键的部件。 d)容器工作时,可以进行外部检验;在线检验可以藏少停机检验的部分工作量。检验的项目
应包括基础、支承部件、保温层、防护漆、梯子、平台和其他结构部件的状况。也可将内部隔热层金属表面的异常高温和局部过热点检查出来。可使用在线检验检查缺陷和测量壁厚。
e)设备运行时,检查操作记录有助于确定性能损坏的原因,压降增大可能是过度腐蚀产生的沉
积造成阻塞引起的,换热器或冷却器中热量交换率的降低可能是换热管内表面或外表面附着有严重腐蚀沉积物所致;如果无法从塔盘抽出分馏或蒸馏的产品可能是塔中的分馏塔盘阻塞或部件损失所致;产品质量变差可能是工艺容器中塔盘、塔盘部件或其他内部设施损坏所致,检验员要密切注意操作情况。
f)当工艺参数偏差超过预定的限值时,应进行外部检查以重新评估设备的完整性。 5.3检验计划
因维修或检验而停工的计划通常由压力容器管理部门、压力容器检验机构、维修单位协同制定或依据法规条例而定。停工计划应全年平均统筹安排,尽量使维修和检验人员的工作量不至于集中。
在制定检验计划时,应首先考虑操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新容器投人使用后应在合理的时间间隔内进行检验。具体时间间隔视使用情况而定,可参照同类容器的历史记录。
6检验
6.1安全预防措施和准备工作 6.1.1安全预防措施
在进人容器前,应采取安全预防措施。由于进出受限空间,安全预防措施在容器的检验中比其他类型设备的检验更为重要。
容器用能承受额定压力和温度级别的盲板或盲法兰隔离-~切液源、气源、蒸汽源。在进人容器之前,应排空、吹扫、清洗,并进行气体检测。这些准备工作能减少有毒气体、缺氧、易爆混合物和刺激性化学品造成的危害。在进入容器前应穿戴能保护身体和眼睛免受容器内有害物伤害的装备。应遵守的预防措施可参考国家有关规范及石油行业有限空间作业的规范。
有时在容器清洗之前进人可以查找导致故障的内部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检验员要进人容器应采取石油行业有限空间作业中的预防措施、
检验中所使用的无损检测仪器应符合相关标准所列的气态环境条件下的安全要求。使用磁粉或渗透检验时,可能会改变所限制的检查空间的环境。
检验开始前,应通知在容器附近工作的所有人员。在高塔的人行通道放置提醒标志是一种有效的防护措施。通常在离检验区域最近的位置设置安全护栏。在容器外面进行的任何工作都要事先通知容器内的工作人员,以免他们受到噪声惊吓。 6.1.2准备工作
检验前,检验员应掌握自上次检验后至今该容器的压力、温度和工作条件,并了解设备的制造细
5 SY/T 6552—2011
节,包括制造材料、内部附属装置及焊接的细节。检验员应根据操作状况确定是否存在异常的工作条件或异常的操作参数,以确定腐蚀的类型和部位及可能出现的其他失效形式。
应对每台容器进行仔细地外观检验,以确定是否需要其他形式的检验。根据不同的检验方法,应对所检部位进行处理,表面准备工作的程度及范围取决于具体的条件环境。除常规清洗外,还可用钢丝刷清理、喷砂、高压水清洗、切削、打磨或以上儿种方法综合运用。
如果内部或外部保护层,如隔热层、耐火衬里、防腐层等情况良好且未出现问题,则容器检验时不必将其拆除。建议局部去除非金属保护层,以检查保护层及层内金属的状况。如发现涂层有破损,须除去其附近范围足够大的保护层,以确定母材金属是否损坏及损坏的程度。
容器表面通常留有沉积物,应确定沉积物下容器表面的状况。对局部重点检查的部位应将沉积物彻底清除。
如果容器内部装有可拆装部件时,只要有合理的保护措施,且在该部件以外易接近的地方没有出现损坏现象,就不必拆除该部件。
在容器检测之前,应检查所需工具,包括保障人身安全的必需工具和设备的可用性及工作状况是否完好,在进人容器工作之前应安放好必要的安全标志。
压力容器检验应配备相应工具: a)便携灯,包括手电。 b)软线上安装灯泡的闪光信号灯。 c) 薄刃刀。 d)扁铲或刮刀。 e) 镜子。 f) 内卡尺。 g) 外卡尺。 h)小刀。 1) 钢卷尺(15m)。 j) 法兰量规。 k) 检验锤。 1)超声波测厚仪。 m) 卡钳(测内径用)。 n) 钢板尺。 o) 深度计。 p) 记号笔。 q) 笔记本和铅笔。 r) 直尺。 s) 钢丝刷。 t) 铅锤球和铅锤线。 u)磁铁。 v) 放大镜。 w)钩尺。 x) 装腐蚀物样品的塑料袋。 根据需要还应备有以下工具和设备: a)水平仪。 b)水平尺。 c)磁粉探伤机。
4 SY/T 6552--2011
d)千分尺。 e)身 射线探伤机。
f) 接地电阻测试仪。 g) 便携式硬度计。 h)涡流检测仪。 i)声发射检测设备。 j) 经纬测量仪。 k) 测温仪。 1) 金属切削取样设备。 m) 现场金相仪。 n) 照相机。 0) 超声波探伤仪。 p) 渗透探伤检验设备。 q) 钻检测孔设备(钻头、丝锥、塞子等)。 r) 测孔仪。 s) 铅锤线和水平仪。 t) 观察镜或望远镜。 u) 检测湿度的中子反向散射设备。 v),漏磁检测设备。 在检测时应提供的其他相关设备包括:跳板、脚手架、升降椅、绳梯或链梯、攀登无护栏梯子所
需的安全防护设备、升降平台、对讲机及便携式梯子。如果需要外脚手架,则应在检验开始前安装好。 6.2外部检验 6.2.1梯子、楼梯、工作平台和人行道
压力容器的外部检查应从与其相通或在其上的梯子、楼梯、平台或人行道开始。 应先对已损坏的部分、已出现的裂纹、螺栓的紧固程度、油漆或覆层的状况、梯子的磨损、扶手
的安全性、平台和过道的状况等进行仔细地外观检验。可用锤子和刮具除去氧化物或其他腐蚀物,以便进行外观检验。应移开踏板以检查其下的支承物。螺栓的紧固性可用锤子敲打或用扳手螺母来确定,金属梯子或踏板的磨损不但减弱了其支承性,还使其变滑。应仔细检查平台的凹陷,因为积水会加速腐蚀。小缝隙用尖的刮具检查,松或坏的部分用锤击检查,并用卡尺测量平台和结构件的厚度。
潮湿的地方容易发生腐蚀,梯子腐蚀多发生在防滑线底部。缝隙腐蚀可能发生在螺栓和螺母的端部、阶梯面板和角铁支架之间的支架连接处、中间支承件和容器壁之间的连接处。焊接的支架连接处容易腐蚀,因为焊点粗糙,不易刷漆,腐蚀可能发生在油漆下面,可从突起的油漆或透过油漆的铁锈来判断油漆下的腐蚀。
大部分部件的状况可用锤击法确定,在严重腐蚀的部位要用卡钳或其他方法测量其实际的厚度, 6.2.2基础和支承
容器的基础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应检查基础是否有剥落、开裂、下沉等损坏。 换热器的基础通常由混凝土墩上的钢支架构成,偶而也有用单一钢架支承。 应检查换热器或卧式容器器壁与支架之间所形成的缝隙,在缝隙中的湿气能腐蚀碳素钢或低铬
钢。若支架用胶泥混合物密封,应用刮刀凿开黏接处检查密封状况以确保其是完整密封的。支座通常
5
上一章:SY/T 6529-2010 原油库固定式消防系统运行规范 下一章:SY/T 6499-2010 泄压装置的检测

相关文章

GB/T 29169-2012 石油天然气工业在用钻柱构件的检验和分级 GB/T 29169-2012 石油天然气工业 在用钻柱构件的检验和分级 GB/T 36669.1-2018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第1部分∶加氢反应器 GB/T 36669.1-2018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 第1部分:加氢反应器 DB12/T 761-2018 在用涉氨压力管道定期检验与评定 SY/T 6507-2017 压力容器检验规范 在役检验、定级、修理及改造 SY/T 6507-2017 压力容器检验规范在役检验、定级、修理及改造 SY/T 6231-2019 石油井下压力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