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365—2012
数字指示秤软件可信度测评方法
Testing Method for SoftwareCredibilityof Digital Indicating Weighing Instruments
2012-10-08发布
2013-01-08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数字指示秤软件可信度测评方法
JJF1365—201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
中国质检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1/16 印张2.25 字数62千字 2013年1月第一版 2013年1月第一次印刷
*
书号:155026·J-2740 定价33.00元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
JJF1365—2012
数字指示秤软件可信度测评方法
JJF1365—2012
TestingMethodfor SoftwareCredibilityof Digital Indicating Weighing Instruments
归口单位: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青岛市计量测试所
本规范委托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1365—2012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崔伟群(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滕俊恒(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黄松涛(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王均国(青岛市计量测试所)杨鲲(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刘安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JJF1365—2012
目 录
引言 1范围 2引用文件 3术语: 3.1 数字指示秤软件 3.2 法制相关软件 3.3 P型计量器具 3. 4 U型计量器具 3.5 U型数字指示秤 3.6 U型软件 3.7 P型数字指示秤 3.8 P型软件 3. 9 计量器具软件可信度 3.10 加密保护 3. 11 身份认证 3.12 黑盒测试 3.13 白盒测试 4 软件通用要求· 4. 1 代码保护 4.2软件接口保护, 4.3 软件标识 4.4 算法和功能正确性· 4.5 防止欺骗性使用 5资料 5.1 测评资料类型说明 5.2 测评资料提交要求 6测评方法 6.1 代码保护要求的测评 6.2 接口保护要求的测评, 6.3 软件标识要求的测评 6.4 算法和功能正确性要求的测评 6.5 防止欺骗性使用要求的测评… 7数字指示秤软件可信度分级、测评结果与表述·
(I)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4) (4) (4) (6) (6) (6) (7) (9) (9) (12) (14) 1
.
JJF1365—2012
7.1 数字指示秤软件可信度分级 7.2测评结果与表述.. 附录A数字指示秤软件可信度测评原始记录格式附录B数字指示秤软件可信度测评报告格式
(14) (15) (16) (24)
II
JJF1365—2012
引言
本规范依据和参考了JJF1182--2007《计量器具软件测评指南》和OIMLR76-1 《非自动衡器第一部分:计量与技术要求-试验》,以及WELMEC2.3《非自动衡器软件测评指南》的关于软件测试目标和测试内容的部分要求,结合当前数字指示秤的技术应用现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数字指示秤软件可信度通用要求和测评方法。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Ⅲ
JJF1365—2012
数字指示秤软件可信度测评方法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数字指示秤法制相关软件的代码保护、软件接口保护、软件标识、算法和功能正确性、防止欺骗性使用以及可信度级别等软件可信度的通用要求、测评方法、测评结果及其表述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数字指示秤法制相关软件可信度的测评。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F1181衡器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 JJF1182一2007计量器具软件测评指南 GB/T8567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 GB/T9385计算机软件规格需求说明规范 GB/T23111非自动衡器 OIMLR76-1:2006非自动衡器第一部分:计量与技术要求-试验(Non-automatic
WeighingInstrumentsPartl:MetrologicalandTechnical Requirements-Tests)
WELMEC2.3(Issue3):2005非自动衡器软件测评指南(GuideforExamining Software(Non-automaticWeighingInstruments))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标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
下列术语活用于本规范:
3.1数字指示秤软件digitalindicatingweighinginstrumentsoftware
驱动或辅助数字指示秤进行工作的软件。 3.2法制相关软件legallyrelevantsoftware
受法规控制的计量器具、装置、组件中定义或执行功能或表述特性的软件模块部分。
注:当法制相关软件与非法制相关软件没有分离时,计量器其软件整体被视为法制相关软件。 3.3P型计量器具Ptypemeasuringinstrument
基于嵌人式IT系统(通常是基于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的系统)的计量器具。 3.4U型计量器具Utypemeasuringinstrument
基于通用计算机系统不属于P型的计量器具。 3.5U型数字指示秤Utypedigitalindicatingweighinginstrument
满足U型计量器具特性的数字指示秤。
1.
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365—2012
数字指示秤软件可信度测评方法
Testing Method for SoftwareCredibilityof Digital Indicating Weighing Instruments
2012-10-08发布
2013-01-08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数字指示秤软件可信度测评方法
JJF1365—201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
中国质检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1/16 印张2.25 字数62千字 2013年1月第一版 2013年1月第一次印刷
*
书号:155026·J-2740 定价33.00元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
JJF1365—2012
数字指示秤软件可信度测评方法
JJF1365—2012
TestingMethodfor SoftwareCredibilityof Digital Indicating Weighing Instruments
归口单位: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青岛市计量测试所
本规范委托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1365—2012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崔伟群(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滕俊恒(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黄松涛(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王均国(青岛市计量测试所)杨鲲(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刘安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JJF1365—2012
目 录
引言 1范围 2引用文件 3术语: 3.1 数字指示秤软件 3.2 法制相关软件 3.3 P型计量器具 3. 4 U型计量器具 3.5 U型数字指示秤 3.6 U型软件 3.7 P型数字指示秤 3.8 P型软件 3. 9 计量器具软件可信度 3.10 加密保护 3. 11 身份认证 3.12 黑盒测试 3.13 白盒测试 4 软件通用要求· 4. 1 代码保护 4.2软件接口保护, 4.3 软件标识 4.4 算法和功能正确性· 4.5 防止欺骗性使用 5资料 5.1 测评资料类型说明 5.2 测评资料提交要求 6测评方法 6.1 代码保护要求的测评 6.2 接口保护要求的测评, 6.3 软件标识要求的测评 6.4 算法和功能正确性要求的测评 6.5 防止欺骗性使用要求的测评… 7数字指示秤软件可信度分级、测评结果与表述·
(I)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4) (4) (4) (6) (6) (6) (7) (9) (9) (12) (14) 1
.
JJF1365—2012
7.1 数字指示秤软件可信度分级 7.2测评结果与表述.. 附录A数字指示秤软件可信度测评原始记录格式附录B数字指示秤软件可信度测评报告格式
(14) (15) (16) (24)
II
JJF1365—2012
引言
本规范依据和参考了JJF1182--2007《计量器具软件测评指南》和OIMLR76-1 《非自动衡器第一部分:计量与技术要求-试验》,以及WELMEC2.3《非自动衡器软件测评指南》的关于软件测试目标和测试内容的部分要求,结合当前数字指示秤的技术应用现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数字指示秤软件可信度通用要求和测评方法。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Ⅲ
JJF1365—2012
数字指示秤软件可信度测评方法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数字指示秤法制相关软件的代码保护、软件接口保护、软件标识、算法和功能正确性、防止欺骗性使用以及可信度级别等软件可信度的通用要求、测评方法、测评结果及其表述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数字指示秤法制相关软件可信度的测评。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F1181衡器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 JJF1182一2007计量器具软件测评指南 GB/T8567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 GB/T9385计算机软件规格需求说明规范 GB/T23111非自动衡器 OIMLR76-1:2006非自动衡器第一部分:计量与技术要求-试验(Non-automatic
WeighingInstrumentsPartl:MetrologicalandTechnical Requirements-Tests)
WELMEC2.3(Issue3):2005非自动衡器软件测评指南(GuideforExamining Software(Non-automaticWeighingInstruments))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标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
下列术语活用于本规范:
3.1数字指示秤软件digitalindicatingweighinginstrumentsoftware
驱动或辅助数字指示秤进行工作的软件。 3.2法制相关软件legallyrelevantsoftware
受法规控制的计量器具、装置、组件中定义或执行功能或表述特性的软件模块部分。
注:当法制相关软件与非法制相关软件没有分离时,计量器其软件整体被视为法制相关软件。 3.3P型计量器具Ptypemeasuringinstrument
基于嵌人式IT系统(通常是基于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的系统)的计量器具。 3.4U型计量器具Utypemeasuringinstrument
基于通用计算机系统不属于P型的计量器具。 3.5U型数字指示秤Utypedigitalindicatingweighinginstrument
满足U型计量器具特性的数字指示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