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9.080.99 K49 备案号:34902—2012
P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492—2011
代替JB/T10492—2004、JB/T2440—1991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用监测装置
Monitoring devices for metal-oxide surge arresters
.o www.docin.com
豆丁
2012-04-01实施
2011-12-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0492—2011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标志和分类.
1
....
4.1监测装置标志.. 4.2监测装置分类
5运行条件 6 技术要求.. 6.1 外观要求 6.2 外绝缘耐受性能.. 6.3 残压 6.4 密封性能 6.5 动作性能 6.6 监测装置的冲击电流耐受 6.7 温度循环性能 6.8 振动和冲击性能 6.9 电流测量性能 6.10 工频电流耐受 6.11 短路电流耐受. 7试验方法 7.1 测量设备和准确度 7.2 冲击电流波形及幅值的规定 7.3 试品.. 7.4 外观检查 7.5 外绝缘耐受试验 7.6 残压试验 7.7 密封试验 7.8 动作性能试验. 7.9 大电流冲击耐受试验 7.10 方波冲击电流耐受试验 7.11 温度循环性能试验. 7.12 振动和冲击性能试验 7.13 电流测量性能试验. 7.14 工频电流耐受能力试验
...........
... 0...00
2
.....
检验规则 8.1 试验分类 8.2 例行试验.
8
JB/T10492-—2011
8.3 抽样试验 8.4 型式试验 8.5 定期试验, 8.6 验收试验,附录A(资料性附录)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避雷器用监测器附录B(资料性附录)包装、运输及保管 B.1 包装 B.2 随产品提供的技术文件 B.3 运输和保管图1 冷热循环试验顺序表1 监测装置特性参数表2 例行试验项目表3抽样试验项目表 4 型式试验项目表 5 定期试验项目表 A.1 监测器主要技术参数
docin 豆丁 www.docin.com
II
JB/T10492—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10492—2004《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用监测器》和JB/T2440—1991《避
雷器用放电计数器》,与JB/T10492—2004和JB/T2440199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标准的名称整合了JB/T2440—1991的全部内容;增加了放电计数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内容,并作相应的修改:在本标准的附录A中,增加了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避雷器用监测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1)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宁波市镇海国创高压电器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益民、程文怡、李向军、刘勇琦、黄勇、申萌。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Cin豆丁 www.aocin.com
JB/T10492—2004; JB/T2440—1991。
III
JB/T10492—2011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用监测装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避雷器用监测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下简称避雷器)用监测装置,包括避雷器用监测器和避雷器用
放电计数器(以下分别简称监测器和计数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5一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10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2900.12电工术语避雷器、低压电涌保护器及元件 GB/T2900.19电工术语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
GB/T7676.1—1998 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第1部分:定义和通用要求 GB/T 7676.2—1998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第2部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特殊
要求
GB/T7676.9—1998 3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 第9部分:推荐的试验方法 GB11032—201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T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 GB/T16927.2—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二部分:测量系统 JB/T7618避雷器密封试验■ JG124一2005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及电阻表检定规程
com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2、GB/T2900.19、GB11032—2010和GB/T7676.1—199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监测器monitor 监测器是用来显示避雷器的持续电流并记录避雷器动作(放电)次数的一种装置。交流系统使用的
监测器电流显示用有效值标定,直流系统使用的监测器电流显示用平均值标定。 3.2
放电计数器dischargecounter 记录避雷器动作(放电)次数的一种装置。
3.3
监测装置monitoringdevice 避雷器用监测器和避雷器用放电计数器的总称。
3.4
监测装置的动作电流 operating current of a monitoring device
1
JB/T10492—2011
监测装置能够可靠记录并作出正确指示的具有8/20波形的雷电冲击电流峰值。 3.4.1
监测装置的上限动作电流maximumoperatingcurrentofamonitoringdevice 监测装置的动作电流上限值。
3.4.2
监测装置的下限动作电流minimumoperatingcurrentofamonitoringdevice 监测装置的动作电流下限值。
3.5
监测装置的标称动作电流nominal operatingcurrentofamonitoringdevice 用来划分监测装置等级的、具有8/20波形的雷电冲击电流峰值。
3.6
监测装置的残压residual voltageofamonitoringdevice 标称动作电流通过监测装置时,监测装置端子间的最大电压峰值。
3.7
监测装置的冲击电流耐受能力impulsecurrentwithstandcapacityofamonitoringdevice 监测装置对所规定的各类冲击电流的耐受能力。
4标志和分类 4.1 监测装置标志
豆丁
监测装置应包含下述永久地标志在其表盘或铭牌上的资料:
监测装置名称、型号:标称动作电流:方波冲击电流:制造单位或商标:产品编号;制造年、月。
ocin.com
4.2 监测装置分类
监测装置按其标称动作电流分类,分为5kA、10kA、20kA三个等级
5运行条件
监测装置的正常运行条件与GB11032一2010中5.4.1规定的避雷器的正常运行条件相同。 在异常运行条件下,本标准的使用需经供需双方协商。
6技术要求
6.1外观要求
监测装置的外观、表盘、铭牌及其附件应无缺损,外露金属件应有防腐蚀措施,观察者在距监测装置2.5m处应能准确读出监测装置显示的数据。 6.2外绝缘耐受性能
户外用监测装置应该在湿条件下进行工频电压耐受试验,户内用监测装置应该在干条件下进行工频电压耐受试验。监测装置在干、湿条件下的工频耐受电压不低于4kV(有效值)。 6.3残压
监测装置的残压应小于所配避雷器残压的3%,最大不应超过3.0kV。
2
JB/T104922011
6.4密封性能
监测装置应有可靠的密封。在监测装置寿命期间内,不应因密封不良而影响监测装置的运行性能动作性能监测装置在表1规定的上、下限动作电流范围内任意值作用下,均应准确地做出动作指示。
6.5
表1 监测装置特性参数
标称动作电流 上限动作电流 下限动作电流 方波冲击电流 大电流冲击 工频电流耐受 电流测量特性
2 000 μs 4/10kA(峰 能力 mA 量程mA 等级
kA (峰值)
8/20kA(峰
8/20 A(峰值) A(峰值)
(有效值) (有效值) 指数
值) 5
值) 65
200 400 400 600 1 000 1 500 1 500 1 800 2500
5
0~3
20
10
10
50
100
0~6
50
20
20
a对于使用在直流系统中的监测装置,其量程用平均值标定。 注:如有其他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
6.6监测装置的冲击电流耐受 6.6.1大电流冲击耐受
监测装置应耐受表1规定的大电流冲击两次而不损坏,每次冲击时均应准确地做出动作指示。试验后监测器应通过下限动作电流试验和电流测量性能试验检验:计数器应通过下限动作电流试验检验 6.6.2方波冲击电流耐受
监测装置应耐受表1规定的方波冲击电流18次而不损坏,每次冲击时均应准确地做出动作指示。 试验后监测器应通过下限动作电流试验和电流测量性能试验检验:计数器应通过下限动作电流试验检验。 6.7温度循环性能
监测装置应耐受两次-40℃土5℃~40℃土5℃的冷热循环试验。试验后监测器应通过密封试验、下限动作电流试验和电流测量性能试验检验;计数器应通过密封试验、下限动作电流试验检验。 6.8振动和冲击性能 6.8.1振动试验
振动试验内容如下:
频率范围:10Hz~55Hz~10Hz;位移幅值:0.15mm;扫频循环次数:5次:扫频速率:1oct/min。 振动方向为垂直方向,监测装
置按正常使用位置安装固定。 6.8.2冲击试验
冲击试验内容如下:
最大加速度:147m/s2(相当15g);
JB/T10492—2011
脉冲波形:半正弦波;冲击次数:三个相互正交轴的两个方向各3次(共18次);脉冲持续时间:11ms。监测装置的安装方式应使三个冲击
轴之一与可动部分转轴平行。 6.8.3试验评价
在振动和冲击试验过程中,监测装置记录值不应发生变化。试验后监测器应通过密封试验、下限动作电流试验和电流测量性能试验检验:计数器应通过密封试验、下限动作电流试验检验。 6.9电流测量性能
监测器电流测量性能应符合GB/T7676.1—1998和GB/T7676.2—1998的规定,其量程及等级指数应满足表1的要求。 6.10工频电流耐受
监测器应在表1规定的工频电流下耐受2h而不损坏。试验后监测器应通过电流测量性能试验检验。 6.11短路电流耐受
正在考虑中。
7试验方法 7.1测量设备和准确度
测量设备应满足GB/T16927.2—1997和JG124—2005的要求。工频电压试验的交流电压频率在 48Hz~62Hz之间,且近似于正弦波。 7.2冲击电流波形及幅值的规定
试验用4/10、8/20与2000μs冲击电流波形和幅值的偏差应符合GB11032—2010和GB/T16927.1 的规定。 7.3试品
试品应是新的、干净的、装配完整的,并尽可能按实际运行情况安装。 7.4外观检查
检查监测装置的外观,外观要求应符合6.1的规定。 n.com
7.5外绝缘耐受试验
试验时应除去监测装置内部元件,试验要求和方法应符合6.2和GB/T16927.1的规定。 7.6残压试验
对监测装置施加标称动作电流冲击,其残压值应符合6.3的规定。试验方法应符合GB11032一2010中 8.3的规定。 7.7密封试验
采用抽气浸泡法、热水浸泡法或其他有效的方法,试验方法应符合JB/T7618的规定。 7.8动作性能试验 7.8.1上限动作电流试验
例行试验时,监测装置应通过上限动作电流正、负极性冲击各5次;型式试验时,监测装置应通过上限动作电流正、负极性冲击各10次:同一极性每相邻两次试验的时间间隔为50s~60S,每5次试验后冷却到室温,监测装置在每次冲击后均应准确地做出动作指示。试验方法应符合GB11032一2010中 8.3的规定。 7.8.2下限动作电流试验
例行试验时,监测装置应通过下限动作电流正、负极性冲击各5次;型式试验时,监测装置应通过下限动作电流正、负极性冲击各10次:同一极性每相邻两次试验的时间间隔为50s~60S,监测装置在每次冲击后均应准确地做出动作指示。试验方法应符合GB11032一2010中8.3的规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