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5299-2013 液控止回蝶阀

JB/T 5299-2013 液控止回蝶阀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16 16:04:43



相关搜索: jb 蝶阀 5299

内容简介

JB/T 5299-2013 液控止回蝶阀 ICS 23.060.99 J16 备案号:40514-2013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5299—2013 代替JB/T5299—1998
液控止回蝶阀
Hydraulic control check butterfly valves
2013-04-25发布
2013-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5299—2013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结构型式. 3.1典型结构 3.2其他结构. 4技术要求.
4.1 结构长度 4.2 外观 4.3 阀门主体.. 4.4 启闭动作与指示机构. 4.5 流阻系数.. 4.6 重锤机构、蓄能器、锁定装置 4.7 液压系统 4.8 液压缸 4.9 壳体强度及密封性能, 4.10 电气控制 5试验方法 5.1 壳体强度试验与密封性能试验 5.2 启闭动作试验, 5.3 重锤机构、蓄能器性能试验 5.4 液压系统试验 5.5 液压缸试验. 5.6 流阻系数试验, 5.7外观、标志和防护 6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6.2 型式检验.. 6.3 抽样方法.. 7标志、防护、包装、贮存、运输和供货图1重锤式液控止回蝶阀图2 蓄能器式液控止回蝶阀. 表1可调整的启闭时间及角度范围表2 流阻系数.. 表3 出厂检验与型式检验表4供抽样最少台数和抽样台数 JB/T5299—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5299--1998《液控止回蝶阀》,与JB/T5299—199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扩大了公称尺寸的范围;扩大了公称压力的范围;扩大了工作介质的范围;
—-取消了工作温度的限定;
-取消了对夹连接形式;

增加了阀门主体金属密封形式;增加了阀门流阻系数技术要求;调整了关阀的快慢关阶段角度行程范围和时间。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上海华通阀门有限公司、湖北洪城通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中阀科技(长沙)阀门有限公司、浙江正洲泵阀制造有限公司、伯特利阀门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郑蝶阀门有限公司、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明亚、刘铁男、王洪运、童成彪、王焕彩、金克雨、赵玉龙、张逸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5299-1991,JB/T5299--1998。
ⅡI JB/T 5299---2013
液控止回蝶阀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控止回蝶媒阀的结构型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运
输。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尺寸DN300~DN4000、公称压力PN2.5~PN40,工作介质为水及其他液体介质,安装在具有变速止回和截断需求的管路上,法兰连接的液控止回蝶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52 2液压传动隔离式蓄能器压力和容积范围及特征量 GB/T 3766 5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5226.1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7935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12220 通用阀门标志 GB/T12221—2005金属阀门结构长度 GB/T12224 钢制阀门一般要求 GB/T12238 法兰和对夹连接弹性密封蝶阀 GB/T13927 工业阀门压力试验 JB/T5296--1991通用阀门流量系数和流阻系数的试验方法 JB/T7928 通用阀门供货要求 JB/T 8527 金属密封蝶阀 JB/T10205 液压缸
3结构型式 3.1 典型结构
液控止回蝶阀的典型结构型式及主要部件名称如图1和图2所示。 3.2其他结构
液控止回蝶阀除使用图1、图2典型结构型式外,在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条件下,允许设计成其他结构型式。
电控装置、液控装置与阀门主体宜采用分体式布置。 JB/T5299—2013
C
重锤机构:2- 电控装置:3- 液控装置:4- 阀门主体:5- 锁定装置:6- 液压缸。
图1 重锤式液控止回蝶阀
一电控装置:2- 一液控装置:3一 一蓄能器:4- 一阀门主体;5- 锁定装置;6 液压缸。
-
图2蓄能器式液控止回蝶阀
4技术要求
4.1结构长度
液控止回蝶阀的结构长度按GB/T12221—2005中表10的规定。优先选用双法兰连接长系列结构长度;大于DN3000可选用双法兰连接短系列结构长度。 4.2外观
液控止回蝶阀外表面应涂漆,涂漆层应均匀、耐久、美观,并保证标志清晰。
2 JB/T5299—2013
4.3阀门主体 4.3.1阀门主体各零件的技术要求及材料选用按GB/T12238、JB/T8527、GB/T12224的规定。 4.3.2阀门主体各零件,阀体的壁厚、蝶板的承压能力、阀轴、轴端的强度及连接等,应充分满足液控止回蝶阀冲击载荷的要求。 4.3.3阀体轴承应具有良好的支承和轴向定位结构,轴承宜采用自润滑形式,蝶板应启闭灵活。 4.4启闭动作与指示机构 4.4.1 液控止回蝶阀应具有变速止回和截断两种功能,关闭时分快、慢两个阶段,快慢阶段的切换角度可以为调节形式,可调整的启闭时间及切换角度行程范围按表1的规定。超出表1范围按用户要求确定。
表1可调整的启闭时间及角度范围
角度行程范围 0°到90°
项 目开阀
公称尺寸DN
可调整的启闭时间范围 s
<1 000 ≥1000~4000
30~60 50~120 2~15 2.5~20 5~30 10~60 20~90
<1 000 ≥1000~2400 >2400~4000
快关段
90°到30°~12°
关阀
<1 000 ≥1 000~4 000
30°~12°到0°
慢关段
注:阀门全开位置为90°,关闭位置为0° 4.4.2 蝶板启闭应灵活,并且应有正确显示蝶板开度位置的指示机构及输出信号。 4.4.3 阀门启闭在全开和全关位置时应无撞击,快慢关闭阶段切换时应平稳、无冲击。 4.5流阻系数
阀门在全开启位置时,流阻系数按表2的规定。
表2流阻系数5
流阻系数5 不大于0.4 不大于0.3 不大于0.15
公称尺寸DN
≤500
500~1600(不包含500和1600)
≥1 600
4.6重锤机构、蓄能器、锁定装置 4.6.1液控止回蝶阀应配有重锤机构或蓄能器等附加动力源,确保可靠地关闭阀门。采用重锤机构作为关闭阀门动力源的,在启闭阀门过程中和全开工作状态下,必须确保重锤不能脱落;采用蓄能器作为启闭阀门动力源的,蓄能器在不重新蓄能条件下,应能驱动阀门由开启状态到关闭状态,再重新回到开启状态,至少完成一次可靠的循环动作。 4.6.2蓄能器的技术要求按GB/T2352的规定。 4.6.3液控止回蝶阀根据需要可设有锁定装置。锁定装置操作应安全可靠,用蓄能器作为拔销动力源的,在不重新蓄能条件下,驱动锁定液压缸拔销,重复工作次数应不少于3次。
3 JB/T5299—2013
4.7液压系统 4.7.1液压系统应符合GB/T3766的规定。在阀门开启工作状态下,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应保持在设定范围,在48h内液压系统工作压力值下降不大于3MPa。液压系统的液压泵在停转48h后,可以再次启动运转。 4.7.2液压系统各液压元件应符合GB/T7935的规定。液压系统的各液压元件应能承受液压系统的最高压力,各部位不得发生泄漏,安全阀的排放压力或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不得超过系统的最高压力。 4.7.3为提高液控止回蝶阀关闭的可靠性,必要时,液压系统可以在阀门全开位置,设置小于10°的回关游动(开→关→+开)检验功能,回关游动频次一般不大于每周一次。 4.7.4液控止回蝶阀的快、慢关闭阶段的切换角度及时间,可以由液压系统进行调定。 4.7.5液压系统中,所有电磁控制阀宜设有手动按钮;供油装置,应设有电动和手动两套油泵供油,在失去外动力情况下,应能方便手动操作将液控止回蝶阀关闭。 4.7.6油箱应有油标,其所示的油面高度应不超过油箱高度的80%。 4.8液压缸 4.8.1液控止回蝶阀的快、慢关闭阶段的切换角度,可由不可调节的固定式液压缸确定;液控止回蝶阀的快、慢关闭阶段的切换角度及时间,也可由液压缸进行调节确定。 4.8.2液压缸技术要求按JB/T10205的规定。液压缸活塞应动作灵活,无外泄漏,不得有爬行等异常现象,活塞杆密封处不得有外泄漏。 4.9壳体强度及密封性能 4.9.1液控止回蝶阀的壳体强度应符合GB/T13927的规定。 4.9.2液控止回蝶阀的最大允许泄漏量应符合GB/T13927的规定。 4.10电气控制
电气控制系统应符合GB5226.1的规定。
5试验方法
5.1壳体强度试验与密封性能试验
壳体强度试验与密封性能试验按GB/T13927的规定。 5.2启闭动作试验 5.2.1在空载无介质条件下进行启闭动作试验,液控止回蝶阀的开启、关闭时间及快、慢关的角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5.2.2在空载无介质条件下,从全开到全关动作3次以上,液控止回蝶阀动作应灵活、平稳无冲击。 5.3重锤机构、蓄能器性能试验
在失去外动力条件下,检验重锤机构、蓄能器能否作为动力源自动关闭阀门。蓄能器在不重新蓄能条件下,应能驱动阀门由开启状态到关闭状态,再重新回到开启状态,至少完成一次可靠的循环动作。 5.4液压系统试验 5.4.1液压系统达到最大工作压力时,检验安全阀或溢流阀是否开启卸荷,系统是否发生泄漏。
4 JB/T5299—2013
5.4.2 目测油标高度。 5.4.3液压系统工作压力升至最高时液压泵停转,保压48h后,检验液压系统工作压力值,应符合4.7.1 的规定。 5.5液压缸试验 5.5.1 无载荷的条件下,活塞全行程往复动作5次以上,应动作灵活,无外泄漏。 5.5.2 在公称载荷下低速时,活塞全行程往复2次以上,不得有肥行等异常现象。 5.5.3在公称载荷下,活塞作全行程往复动作10次,活塞杆密封处不得有外泄漏。 5.6流阻系数试验
流阻系数的试验方法按JB/T5296一1991的规定。 5.7外观、标志和防护
外观、标志和防护采用目测。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1.1出厂检验必须逐台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6.1.2出厂检验按表3的规定进行。
表3出厂检验与型式检验检验类别
技术要求 4.9 4.4 4.6 4.7 4.8 4.5 4.2 7.1、7.2、7.3
试验方法 5.1 5.2
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 ^
壳体强度及密封性能试验
启闭动作试验
/ / 7
重锤机构、蓄能器性能试验
5.3 5.4.1、5.4.2
液压系统试验液压缸试验流阻系数试验
5.4.3 5.5 5.6 5.7 5.7
V
V - / /
/ / V
外观标志、防护
注:“/”为检验项目, “一”为不检验项目。 6.2 型式检验 6.2.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样机进行型式检验,试验合格后方可成批生产: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
6.2.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抽样进行型式检验:
a)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应进行周期性检验;
上一章:NB/T 47037-2013 电站阀门型号编制方法 下一章:SY/T 6960-2013 阀门试验 耐火试验要求

相关文章

液控止回蝶阀工况水锤计算_郭言东 DL/T 1850-2018 电站用水泵出口液控止回蝶阀订货、验收导则 液控单向蝶阀液压系统的运行分析和检测 智能液控蝶阀与其电液执行器匹配优化研究_平辉 蓄能罐式液控缓闭止回碟阀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及对策 JB/T 8692-2013 烟道蝶阀 DL/T 5299-2013 大坝混凝土声波检测技术规程 JB/T 5345-2016 变压器用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