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1176-2013 铸造铜及铜合金

GB/T 1176-2013 铸造铜及铜合金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1 08:39:39



推荐标签: 铸造 铜合金 1176

内容简介

GB/T 1176-2013 铸造铜及铜合金 ICS .*20.30 J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176—2013 代替GB/T1176—1987
铸造铜及铜合金
Casting copper and copper alloys
2014-06-01实施
2013-09-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176-2013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合金牌号和代号 A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n
or
6
O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力学性能检验用铸造试块图附录B(资料性附录) 铸造铜及铜合金的主要特征和应用举例参考文献
11 14 18 GB/T 1176—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176--1987《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本标准与GB/T1176一1987相比,主要技
术内容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铸造铜及铜合金》;:-增加了铸造铜及铜合金牌号:ZCu99、ZCuPb9Sn5、ZCuA18Mn14Fc3Ni2、ZCuA18Be1Co1、
ZCuZn21A15Fc2Mn2、ZCuAl10Fe4Ni4、ZCuNi10FelMnl,ZCuNi30FelMnl; .-增加了范围;一增加了合金化学成分光谱分析方法;
修改了ZCuSn10P1、 ZCuSn10Zn2 ZCuPb10Sn10、 ZCuZn38、 ZCuZn25A16Fe3Mn3, ZCuZn26A14Fe3Mn3、ZCuA18Mn14Fe3Ni2的成分范围;修改了表3中布氏硬度值的表示方法;

修改了附录A及附录B;
-
删除了附录C。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沈阳铸造研究所、青岛正大铸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德军、董峰、宋敬清、张永强、张士彦。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176—1974,GB/T1176—1987。
1 GB/T1176—2013
铸造铜及铜合金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铸造铜及铜合金的牌号和代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铜及铜合金铸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31.1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5121(所有部分)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8063 铸造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YS/T482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光电发射光谱法
合金牌号和代号
3
3.1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铸造铜及铜合金牌号表示方法应符合GB/T8063的规定,合金牌号见表1。 3. 2 2合金名称
按GB/T8063中规定,采用合金中主要元素的质量分数命名,如5-5-5锡青铜、38黄铜、25-6-3-3铝黄铜等。 3. 3 3合金铸造方法代号
S—砂型铸造 J-—金属型铸造 La——连续铸造 Li——离心铸造
熔模铸造
4 技术要求
4. 1 化学成分 4.1.1 合金成分中主要元素含量应符合表1,杂质元素含量应符合表2。对表1和表2中未包含的存在元素,由供需双方商定。
1 GB/T1176—2013
0'662

n)
5
uw
%/()
IV !N
~s'0 s'l
~8'0 I'l
2
~0V 02 ~0? 0'9 ~0'V 0'9 ~0'V 0'9 ~08 0'01 ~0'8 o'll ~0'1 0'21 ~0' 000 ~0°81 0 ~022 0'8
Ad
~02 0'9
~0°9 06 ~0'6 0'1 ~0" 0'9
~0'1 0
uZ
[辛 S ~0z 0'V ~0'7 0 ~0'V 0'9 ~0'6 s'll ~0'6 o'll ~0'6 o'lt ~0'V 0'9 ~0'6 o'll ~0°2 0'6 ~S' o's ~0'v 0'9
66 1-9-8- -1- 9-5-9 断基臀[-0[ 是S-01 留2-01 某 S-6 基钙0[-0 基调8-S[ -- 5-0 00
ses os suse ss
66nz
3 4 5 9 7 8 9 0 = 2 3
2
-
2 GB/T1176—2013
~0'09 0°F9 ~0°29 002 ~0'09 0'99
长 岑 l
nd
0'1~2°0 [0'1~20
5
uw ~0'21 s'v ~s'll O'vI ~21 21 ~s'l S'z ~8'0 Sz ~~0 07 ~02 O' ~0 0'V ~0'2 o'v ~5z 0'V ~9z S' v"0> ~0'V .0'S ~S'E s's 102 O' ~02 0"V ~02 0' ~02 0'v IV 0'6 ~0 5'8 ~ 1'8 ~0'8 o0 ~0°2 s'8 ~5"8 o'01 ~5'6 o'll ~5'8 0'Il ~0'6 0'Ll ~s"v 0'9 ~s'V 02
%/()
~0
~8'1 sz ~6
~0'V .0'S ~S' S'S
!N
d
()【辛
qel uZ us
s'0>
s0>
2-21-8 2--51-8 2-8-1-8 2-6 [-1-8 ---6 10 -01 2-8-01 8 22-5-12 - 8
白州 = 5
8 0 2 2 2 2 2 2
=
3 GB/T1176—2013
~0'09 0'99 ~0°99 0'89 ~0'25 0'S9 ~0°25 0°09 ~0°2S 0'09 ~0'S 0'8S ~0'9 0°29 ~0°8S 0'9 ~0'62 0'18 ~5'v8 0°28 ~0'59 0°29
~5 S'v
5
uw ~0 0'F ~} O' ~5 S'z ~0 0z ~0'? o'V
~80 S'1 ~8°0 s' ~0 81 ~ s'1
%/(再)
~5'0 s'1
~02 O'V ~90 0z ~9
~2'0 80
IV o'S ~0'z O'E ~9'0 S2 IN
~0'6 o'll ~5'62 S'18
P
()1辛
~s'1 S'2 # 长
~0'1 0 ~s0 s2
qd


5
uS
- -1 1-22- 22-8 -0 --0 5 2-00 -9 [-[-01 [-1-08
各州 2 2 2 2 8 3
3 3 5 3
9 GB/T11762013
吴鸡 o'1 o'1 o'[ 0'1 S2'0 0'1 s'1 0'1 o1 o'1 S2'0 o'l 01 o' o o'1 0'1 o' 0'1 s'l
S0'0 2'0 20 20 20 '0 S20 .s'1 90'0 .0'1 .0'2 .0'2 .02 .0'2 .80 .0 .5'1 S'
uw 4d uZ uS 'O IN 8 D sV s. d 20'0 SO0 SO'0 SO'0 SO'0 SO'0 01'0 S0'0 01'0 SO'0 o1'0 80°0
S'0
200 200 20°0 10 200 20°0 50'0
.01
2'0 2'0
.s'2 o1'0 .0'2 .02 .0'2 .0'2 .5'2
%/()
S000 o1'0
010 010 o1'0 o1'0 01'0
SO0 S0'0
01'0 SO'0 o1'0 o1'o 010 01'0
o1'0 ['0
乙年 IS 20'0 20'0 10'0 20°0 100 10°0 10'0 200 10'0 20'0 SI'0 SI'0 S1'0 02°0 01'0 sI'0 02'0
qs & &0 20 SO'0 E0 1&0 S' S0 s'0 &0 SZ'0 20 IV 20°0 20'0 10°0 10'0 20'0 10'0 10°0 10°0 S0°0 10°0 10'0
S0'0 SO'0 SO'0
b0 S0 0 1'0 0 S20 0 570 0 520 s0
i suads o s
号 6
台州 1 2 3 V 5 6 7 9 0 = 2 3 = 5 " = 8 0 2
80
5 ICS .*20.30 J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176—2013 代替GB/T1176—1987
铸造铜及铜合金
Casting copper and copper alloys
2014-06-01实施
2013-09-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176-2013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合金牌号和代号 A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n
or
6
O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力学性能检验用铸造试块图附录B(资料性附录) 铸造铜及铜合金的主要特征和应用举例参考文献
11 14 18 GB/T 1176—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176--1987《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本标准与GB/T1176一1987相比,主要技
术内容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铸造铜及铜合金》;:-增加了铸造铜及铜合金牌号:ZCu99、ZCuPb9Sn5、ZCuA18Mn14Fc3Ni2、ZCuA18Be1Co1、
ZCuZn21A15Fc2Mn2、ZCuAl10Fe4Ni4、ZCuNi10FelMnl,ZCuNi30FelMnl; .-增加了范围;一增加了合金化学成分光谱分析方法;
修改了ZCuSn10P1、 ZCuSn10Zn2 ZCuPb10Sn10、 ZCuZn38、 ZCuZn25A16Fe3Mn3, ZCuZn26A14Fe3Mn3、ZCuA18Mn14Fe3Ni2的成分范围;修改了表3中布氏硬度值的表示方法;

修改了附录A及附录B;
-
删除了附录C。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沈阳铸造研究所、青岛正大铸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德军、董峰、宋敬清、张永强、张士彦。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176—1974,GB/T1176—1987。
1 GB/T1176—2013
铸造铜及铜合金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铸造铜及铜合金的牌号和代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铜及铜合金铸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31.1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5121(所有部分)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8063 铸造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YS/T482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光电发射光谱法
合金牌号和代号
3
3.1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铸造铜及铜合金牌号表示方法应符合GB/T8063的规定,合金牌号见表1。 3. 2 2合金名称
按GB/T8063中规定,采用合金中主要元素的质量分数命名,如5-5-5锡青铜、38黄铜、25-6-3-3铝黄铜等。 3. 3 3合金铸造方法代号
S—砂型铸造 J-—金属型铸造 La——连续铸造 Li——离心铸造
熔模铸造
4 技术要求
4. 1 化学成分 4.1.1 合金成分中主要元素含量应符合表1,杂质元素含量应符合表2。对表1和表2中未包含的存在元素,由供需双方商定。
1 GB/T1176—2013
0'662

n)
5
uw
%/()
IV !N
~s'0 s'l
~8'0 I'l
2
~0V 02 ~0? 0'9 ~0'V 0'9 ~0'V 0'9 ~08 0'01 ~0'8 o'll ~0'1 0'21 ~0' 000 ~0°81 0 ~022 0'8
Ad
~02 0'9
~0°9 06 ~0'6 0'1 ~0" 0'9
~0'1 0
uZ
[辛 S ~0z 0'V ~0'7 0 ~0'V 0'9 ~0'6 s'll ~0'6 o'll ~0'6 o'lt ~0'V 0'9 ~0'6 o'll ~0°2 0'6 ~S' o's ~0'v 0'9
66 1-9-8- -1- 9-5-9 断基臀[-0[ 是S-01 留2-01 某 S-6 基钙0[-0 基调8-S[ -- 5-0 00
ses os suse ss
66nz
3 4 5 9 7 8 9 0 = 2 3
2
-
2 GB/T1176—2013
~0'09 0°F9 ~0°29 002 ~0'09 0'99
长 岑 l
nd
0'1~2°0 [0'1~20
5
uw ~0'21 s'v ~s'll O'vI ~21 21 ~s'l S'z ~8'0 Sz ~~0 07 ~02 O' ~0 0'V ~0'2 o'v ~5z 0'V ~9z S' v"0> ~0'V .0'S ~S'E s's 102 O' ~02 0"V ~02 0' ~02 0'v IV 0'6 ~0 5'8 ~ 1'8 ~0'8 o0 ~0°2 s'8 ~5"8 o'01 ~5'6 o'll ~5'8 0'Il ~0'6 0'Ll ~s"v 0'9 ~s'V 02
%/()
~0
~8'1 sz ~6
~0'V .0'S ~S' S'S
!N
d
()【辛
qel uZ us
s'0>
s0>
2-21-8 2--51-8 2-8-1-8 2-6 [-1-8 ---6 10 -01 2-8-01 8 22-5-12 - 8
白州 = 5
8 0 2 2 2 2 2 2
=
3 GB/T1176—2013
~0'09 0'99 ~0°99 0'89 ~0'25 0'S9 ~0°25 0°09 ~0°2S 0'09 ~0'S 0'8S ~0'9 0°29 ~0°8S 0'9 ~0'62 0'18 ~5'v8 0°28 ~0'59 0°29
~5 S'v
5
uw ~0 0'F ~} O' ~5 S'z ~0 0z ~0'? o'V
~80 S'1 ~8°0 s' ~0 81 ~ s'1
%/(再)
~5'0 s'1
~02 O'V ~90 0z ~9
~2'0 80
IV o'S ~0'z O'E ~9'0 S2 IN
~0'6 o'll ~5'62 S'18
P
()1辛
~s'1 S'2 # 长
~0'1 0 ~s0 s2
qd


5
uS
- -1 1-22- 22-8 -0 --0 5 2-00 -9 [-[-01 [-1-08
各州 2 2 2 2 8 3
3 3 5 3
9 GB/T11762013
吴鸡 o'1 o'1 o'[ 0'1 S2'0 0'1 s'1 0'1 o1 o'1 S2'0 o'l 01 o' o o'1 0'1 o' 0'1 s'l
S0'0 2'0 20 20 20 '0 S20 .s'1 90'0 .0'1 .0'2 .0'2 .02 .0'2 .80 .0 .5'1 S'
uw 4d uZ uS 'O IN 8 D sV s. d 20'0 SO0 SO'0 SO'0 SO'0 SO'0 01'0 S0'0 01'0 SO'0 o1'0 80°0
S'0
200 200 20°0 10 200 20°0 50'0
.01
2'0 2'0
.s'2 o1'0 .0'2 .02 .0'2 .0'2 .5'2
%/()
S000 o1'0
010 010 o1'0 o1'0 01'0
SO0 S0'0
01'0 SO'0 o1'0 o1'o 010 01'0
o1'0 ['0
乙年 IS 20'0 20'0 10'0 20°0 100 10°0 10'0 200 10'0 20'0 SI'0 SI'0 S1'0 02°0 01'0 sI'0 02'0
qs & &0 20 SO'0 E0 1&0 S' S0 s'0 &0 SZ'0 20 IV 20°0 20'0 10°0 10'0 20'0 10'0 10°0 10°0 S0°0 10°0 10'0
S0'0 SO'0 SO'0
b0 S0 0 1'0 0 S20 0 570 0 520 s0
i suads o s
号 6
台州 1 2 3 V 5 6 7 9 0 = 2 3 = 5 " = 8 0 2
80
5
上一章:JB/T 11635-2013 板料折弯机用下折弯模 下一章:GB/T 4679-2017 压铸模 零件 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铜及铜合金熔炼与铸造技术 铜及铜合金熔炼与铸造技术问答 铜及铜合金熔炼与铸造 [娄花芬 编著] 2010年版 中国有色金属丛书 铜及铜合金熔炼与铸造 GB/T 2059-2017 铜及铜合金带材 GB/T 2040-2017 铜及铜合金板材 GB/T 21652-2017 铜及铜合金线材 GB/T 13587-2020 铜及铜合金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