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140.99 G 4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241.1—2014 代替GB18241.1—2001
橡胶衬里 第1部分:设备防腐衬里
Rubber liningPart 1:Anticorrosion lining for equipment
2015-05-01实施
2014-07-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18241.1—2014
前言
本部分的第5章和第8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GB18241《橡胶村里》分为五个部分:
第1部分:设备防腐衬里;第2部分:磨机衬里;
—一第3部分:浮选机衬里;
第4部分:烟气脱硫设备衬里;第5部分:耐高温防腐衬里。
一
本部分为GB18241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18241.1--2001《橡胶衬里第1部分设备防腐衬里》,与GB18241.1一2001的主要
差异如下:
修改了衬里的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01年版的第3章);修改了衬里的分类方法(见4.1,2001年版的第4章);修改了衬里的标记方法(见4.2,2001年版的第5章);
调整了衬单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见第5章,2001年版的第6章);
修改了衬里的检验规则(见第7章,2001年版的第8章);修改了橡胶衬里完好性检测方法(见附录A,2001年版的附录B);修改了橡胶防腐衬里施工和验收规定(见附录B,2001年版的附录C);删除了2001年版的附录A。
-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橡胶杂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7)
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杭州顺豪橡胶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双浦橡胶防腐衬里有限公司、湖北华宁防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如森衬胶厂。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庆虎、彭高桥、郭洁、余健、俞雪冬。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8241.1--2001。
I
GB18241.1—2014
橡胶衬里第1部分:设备防腐衬里
1范围
GB18241的本部分规定了橡胶防腐衬里(以下简称衬里)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产品标记、要求、试
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
本部分适用于贴合在受衬设备上,防止设备受介质腐蚀的橡胶衬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531.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部氏硬度计法(部尔硬度) GB/T1690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 GB/T7760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硬质板材粘合强度的测定 90°剥离法 GB/T 1121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金属粘合强度的测定二板法 HG/T3845 硬质橡胶冲击强度的测定 HG/T 3849 硬质橡胶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的测定
术语和定义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加热硫化橡胶衬里 heat-vulcanized rubber lining 加热硫化橡胶衬里是指将未经硫化的橡胶板用粘合剂粘贴在受衬设备上,经过加热方式硫化形成
的衬里。 3.2
预硫化橡胶衬里 pre-vulcanized rubber lining 预硫化橡胶衬里是指将预先加热硫化过的橡胶板用粘合剂粘贴在受衬设备上形成的衬里。
3.3
自硫化橡胶衬里 self-curing rubber lining 自硫化橡胶衬里指将未硫化过的橡胶板用粘合剂粘贴在受衬设备上,在自然条件下完成硫化过程
形成的衬里。
4分类与产品标记
4.1分类 4.1.1衬里按施工后是否需要加热硫化分为两类:
a)加热硫化橡胶衬里,用J表示;
1
GB18241.1—2014
b)非加热硫化橡胶衬里:
1)预硫化橡胶衬里,用Y表示; 2)自硫化橡胶衬里,用Z表示。
4.1.2 衬里用胶板按完成硫化后的硬度分为两类:
a) 硬胶,用Y表示; b) 软胶,用R表示。
4.1.3 衬里的分类见表1。
表1 橡胶衬里的分类
分类代号
加热硫化硬胶
加热硫化软胶
预硫化软胶
自硫化软胶
YR
JY
JR
ZR
4.2标记 4.2.1标记方法
产品的标记应按下列顺序标记,并可根据需要增加标记内容:产品名称、类别、胶种、耐温等级、标准号。
4.2.2 标记示例
示例:使用温度范围为70℃
标准缩号耐温等级胶种 -类别产品名称
5要求 5.1规格尺寸及偏差
衬里胶板的规格尺寸及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衬里胶板的规格尺寸及偏差
厚度
宽度偏差/mm
偏差/% 10~+15
公称尺寸/mm 2、2.5、3、4、5、6
10~+15
注:其他规格尺寸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2 物理性能
衬里胶板的物理性能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应符合表3的规定。
2
GB 18241.12014
5试验方法
6
6.1 规格尺寸及偏差
厚度用厚度计测量(读数精确到0.1mm),在距胶板边缘50mm以内,沿胶板宽度方向均布测量五点,结果取算术平均值;宽度用盒尺或卷尺测量(读数精确到1mm),宽度测量由端部起取3处,各处距离不小于1m,测量结果取算术平均值。 6.2物理性能 6.2.1硬度
硬度的测定按GB/T531.1的规定进行。 6.2.2 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
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的测定:硬胶按HG/T3849的规定执行;软胶按GB/T528的规定执行,采用哑铃状1型试样。 6.2.3 3冲击强度
冲击强度的测定按HG/T3845的规定进行。 6.2.4硬胶与金属的粘合强度
硬胶与金属的粘合强度的测定按GB/T11211的规定进行。 6.2.5软胶与金属的粘合强度
软胶与金属的粘合强度的测定按GB/T7760的规定进行。 6.3耐介质性能
耐介质性能的测定按GB/T1690的规定进行。 6.4 衬里完好性
衬里完好性的检测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执行。
6.5 表面质量
表面质量用目测和相应的量具进行检测。
7检验规则
7.1组批与取样
以相同工艺、相同原材料、连续生产的不超过5000m(或30t)同类衬里胶板为一批,从规格尺寸、 表面质量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卷,从端部30cm起向内取足够的试样进行测试。如第三方抽检取样,加热硫化胶板和自然硫化胶板,生产方应在抽检人员监督下硫化制样后由第三方带回检测。
4
GB18241.1—2014
7.2检验分类 7.2.1出厂检验
规格尺寸、表面质量进行百分之百检验;物理性能、耐介质性能和衬里完好性按批进行检验。 7.2.2型式试验
本部分所列全部技术要求为型式检验项目,通常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产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生产装置、管理机构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正式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检验; d)j 产品停产超过半年后,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7.3判定规则 7.3.1规格尺寸、表面质量如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卷不合格 7.3.2表3所列物理性能和表4所列耐化学介质性能如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则应在同批产品中另取双倍试样进行该项目复试,复试结果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不合格。 7.3.3衬里胶板完好性检测,如所抽卷有一处不合格,则该卷为不合格。应在同批产品中另取双倍卷数试样进行复试,如复试结果仍不合格,则应对每卷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判定每卷是否合格。 7.3.4规格尺寸、表面质量、物理性能、耐化学介质性能和衬里完好性均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品。
8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8.1加热硫化胶板和自硫化胶板可用塑料薄膜或垫布作隔离层卷于芯轴上,悬置于包装箱中;预硫化胶板可直接放置于包装箱内。 8.2每卷胶板的外表面应有产品标记和产品合格证,产品合格证包括:产品名称、制造厂名、规格型号、 数量、生产日期。每个包装箱应标有“不许倒放”的标志。 8.3每次交货的产品都应有检验合格证。 8.4胶板制造厂家应规定合适的储存温度和运输要求(是否冷藏),并书面告知相关各方。如无特殊说明,胶板应储存于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挤压,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2m以外。
9设备基体要求
防腐橡胶衬里的设备基体应符合衬胶设备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10 防腐施工工艺要求
防腐施工工艺包括硫化工艺应遵循制造厂家的施工规范或指南,见附录B。
5
GB18241.1—201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橡胶衬里完好性检测
A.1原理
利用高频电压击穿针孔或裂缝间的空气产生电火花的原理,检测防腐橡胶衬里的完好性(是否有针孔、裂纹等缺陷)。
A.2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非导电性的防腐橡胶衬里的完好性检测。不适用于导电性的防腐橡胶衬里的检测。
A.3 仪器
A.3.1电火花针孔检测仪的最大输出电压至少应达到20000V,测量电压应稳定在士10%以内。 A.3.2电火花检测仪的安全性应保证当人体接触探头时不致造成危险。 A.3.3 检测仪应有缺陷报警功能。
A.4 检测步骤
A.4.1 检测电压的选择
检测电压一般为每毫米厚的胶板3000V,或根据供需双方需要选定,检测总电压最高不宜超过 20 000 V. A.4.2 检测电极的选择
在检测衬里面积较小、接缝及形状复杂部位时,应选用合格的直型电极;检测面积较大且形状规则时,可选用合格的扇型电极。 A.4.3检测
检测前应保持衬里面清洁、干燥。按A.4.1调节好的检测探头以不大于100mm/s的速度在衬里表面扫描,检测时探头在任一位置的停留时间不宜过长。 A.4.4 结果评定
检测时,探头与衬里间无明亮的火花且无报警或有火花但无报警,则认为衬里完好;如某处有明亮的火花且报警,则认为该处有针孔或裂纹类缺陷。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