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家标准>GB/T 10596-2011 埋刮板输送机

GB/T 10596-2011 埋刮板输送机

资料类别:国家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03-21 15:18:54



相关搜索: 输送机 刮板 10596

内容简介

GB/T 10596-2011 埋刮板输送机 ICS 53. 040. 10 J 80
C
8536232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0596—2011
代替GB/T 10596.1~10596.3—1989
埋刮板输送机
En--Masse conveyer
2011-12-01 实施
2011-06-16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0596—201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型式与型号 4 基本参数 5 技术要求 6 试验方法
3
-
检验规则 8 包装、运输、贮存和标志附录A(规范性附录)刮板链条的型式和参数
1
7
11 13 GB/T 10596—2011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10596.1—1989《埋刮板输送机型式与基本参数》,GB/T10596.2-—1989《埋刮板输送机技术条件》,GB/T10596.3—1989《埋刮板输送机试验方法》。本标准将GB/T10596.1- 1989、GB/T10596.2--1989、GB/T10596.3—1989进行整合修订。本标准与上述标准的主要变化有:
链条速度系列中增加了0.04 m/s、0.063m/s;
-机槽宽度系列中删去了120 mm,增加了 1 250 mm;

明确了埋刮板输送机的噪声具体检测位置要求;增加了埋刮板输送机电气保护要求;一修改了刮板链条与机槽侧隙。 本标准附录 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连续搬运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宜都机电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若东、王传平、程诗彬。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0596.1—1989,GB/T 10596.2—1989,GB/T 10596.3—1989。
1 GB/T 10596—2011
3.2 按对输送物料的适应性分
输送机按对输送物料的适应性(即特性)分为4种型式,其型式和代号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2
型式特性代号
普通型常用物料不表示
热料型 100 ℃~450 ℃
气密型有毒性渗透性物料
耐磨型
磨琢性物料
R
M
F
3.3刮板链条型式和参数
刮板链条型式和参数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3.4型号表示方法 3.4.1刮板输送机的型号表示方法为
M
机槽宽度代号特性代号结构型式代号埋刮板输送机代号
标记示例: a) 机槽宽度 B=320 mm,用于输送物料温度在100℃~450℃的水平型输送机:
埋刮板输送机MSR32
b) 机槽宽度B=320 mm,用于输送常用物料的垂直型输送机:
埋刮板输送机MC32
基本参数 4.1输送机机槽宽度
4
机槽宽度B应符合表3和图2的规定。
+
*
+
B
R
a)水平型中间段截面
b)平面环型、立面环型中间段截面 c)垂直型、Z型、扣环型中间段截面
图 2 表 3
机宽度 B
250 320 400 500 630 800 1 000 1 250
160 200
mm 宽度代号
16 20
25
32
40
50
63
80 100 125
4.2输送机承载机槽高度
承截机槽高度H应符合图2和表4的规定。
2 GB/T 10596—2011
表 4
单位为毫米
160 200 250 320 400 500 630 800 1 000 1 250 160 200 250 320 360 400 500 600 700
机槽宽度 B
s P
700
c 载 承 z 机 L 高 槽 K 度 s c 注:S、C、Z、P、L、K为输送机结构型式代号;M、R、F为输送机特性代号。 刮板链条速度v的系列为:0.04m/s.0.063 m/s、0.08 m/s、0.10 m/s、0.125 m/s、0.16 m/s、
M R
120 130 160 200 250 280 320 400
H
250
360
500
P
130
160
200
250
280
320
4.3刮板链条速度
0.20 m/s.0.25 m/s.0.315 m/s.0. 40 m/s.0.50 m/s,0.63 m/s.0.80 m/s.1.00 m/s. 5技术要求 5. 1整机性能 5.1.1普通型输送机应能在一25℃~十80℃的环境下安全可靠地工作。热料型输送机应能在十100℃~+450℃的环境下安全可靠地工作。 5.1.2输送机所有原材料、外购件、协作件均应有制造厂的合格证明文件。 5.1.3输送机的钢板不应有裂纹、夹层、凹陷、皱纹等缺陷,冲剪件应清除尖棱和毛刺。 5.1.4主机运行应平稳,无刮、卡、碰现象及异常噪声。驱动装置部分不应有异常振动。 5. 1.5 刮板链条运行方向应与规定方向一致,进入头轮时应啮合正确,离开头轮时不应出现卡链、跳链现象。 5.1.6 尾部张紧装置调节应灵活。 5. 1.7 安全辅助装置应反应灵敏,动作准确可靠。 5.1.8 在防爆场合选用的电气设备应符合GB3836.1中的有关规定。 5.1.94 物料在输送过程中不应泄漏,卸料口无堵塞现象。 5.1.10主机轴承温升不应大于 40℃。 5.1.11负载运行时,在距输送机周围1 m处的最大噪声声压级不应超过85dB(A)。 5.1.12普通型、气密型输送机在第一次大修前正常工作时间不应少于 8 000 h;热料型、耐磨型输送机在第一次大修前正常工作时间不应少于5000h。 5.2主要零件 5.2.1刮板链条 5.2.1.1链杆(板)应采用力学性能不低于GB/T699中45号钢的材料制造,并进行调质处理。调质硬度应为 217 HB~255 HB。销轴孔公差带为 H11。 5.2.1.2销轴应采用力学性能不低于GB/T 699中 45号钢的材料制造,并进行调质处理。调质硬度应为 200 HB~235 HB。轴径公差带为 c11。 5.2.1.3套简、滚子应采用力学性能不低于GB/T 699中15号钢的材料制造,并进行渗碳处理,其渗碳层深度应为 0.3mm~1.0 mm,热处理硬度应为 50 HRC~60 HRC。套筒、滚子孔径公差带为 H11。 套筒外径公差带为b11:
3 GB/T 10596--2011
5.2.1.4链杆(板)的节距公差带应符合Js12的规定。 5.2.1.5输送链上应标注运行方向指示箭头。 5.2.1.63 输送链拉伸破断试验值不应低于表A.3规定数值的95%。 5.2.1.7 输送链长度累计误差应是测试长度的0~十0.25%,输送链测试长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 5
单位为毫米
节距测试长度应组装节数
125 3 125 25
160 3 040 19
315 3 465 11
80 3 120 39
200 3 000 15
250 3 250 13
100 3 100 31
5.2.1.8刮板与链杆(板)的焊接不允许有裂纹、夹渣、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焊缝坡口应符合 GB/T985.1的规定;焊缝强度不应低于400MPa。 5.2.1.9刮板链条装配后应转动灵活,不应有任何卡死现象,出广时不应出现锈蚀。 5.2.2头部、尾部 5.2.2.1头轮、链轮应采用力学性能不低于GB/T699中45号钢及GB/T11352中ZG45号钢的材料制造。齿面应进行淬火处理,其硬度应为 40 HRC~50 HRC。孔径公差带均为 H8。 5.2.2.2头轮轴应采用力学性能不低于GB/T699中45号钢的材料制造,并进行调质处理,其硬度应为217HB~255 HB,头轮位轴径公差带为k7。轴承位轴径公差带为k6;链轮位轴径公差带为 h8。 5.2.2.3头轮上的箭头所表示的转动方向应与设计一致。 5.2.2.4头轮轮齿与脱链板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 2 mm。 5.2.2.5头轮、尾轮应转动灵活(手扳即动)。 5.2.2.6轴承座在机壳上安装调试并紧固之后,轮齿对称中心面对壳体对称中心面的对称度应为 2 mm. 5. 2. 2.7 轴承腔内锂基润滑脂应充满2/3容积以上。对于热料型输送机,其轴承腔内应为二号二硫化钼润滑脂。 5.2.2.8尾部张紧装置应调节灵活,对于小车式张紧装置,小车相对主机应滑动自如,行走轨道的中心线与输送机机槽对称中心线的对称度应为 4 mm。 5.2.3输送机壳体 5.2.3.1导轨应采用65Mn钢的材料制造,并进行表面调质处理,其硬度应为 60 HRC~65 HRC。 5.2.3.2壳体两端法兰内口的宽度公差带应符合H14的规定。 5.2.3.3壳体两端法兰对壳体对称中心面垂直度应符合GB/T1184--1996中附表3中12级要求。 5.2.3.4壳体长度应为500mm~~3000 mm,其长度偏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 6
单位为毫米
偏差 ±2 ±3
壳体长度 500 ~2 000 2 000 ~ 3 000
5.2.3.5壳体表面平面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 7
单位为毫米
壳体长度 500~1 000 1 000 ~ 2 000 2 000 ~ 3 000
平面度
1
1. 5 2 3
5.2.3.6壳体两端法兰的平面度应符合表8的要求。 4 GB/T 10596—2011
表 8
单位为毫米
平面度
机槽宽度 B 160,200,250 320.400,500
1. 2 2 3
630、800.1 000.1 250
5. 2. 3. 7 弯典段承载机槽中的导轨与中间隔板曲率应一致并应贴合紧密,局部凸起量不应大于 1.5 mm. 5.2.4回转段 5.2.4.1导轮、托轮的对称中心面对机槽对称中心面的对称度应为2 mm。 5.2.4.2导轮与承载机槽底板导轮槽的侧隙应小于 2 mm。 5.2.4.3导轮、托轮均应转动灵活,不应有擦、刮、碰现象。 5.2.5安全辅助装置 5.2.5.1料层指示装置 5.2.5.1.1挡板轴组在壳体上安装调整好后,应转动灵活。 5.2.5.1.2当挡板下沿距壳体底板高度达到规定要求时,应保证摇柄与行程开关的触头接触。 5.2.5.2料层高度调节装置 5.2.5.2.1调节手轮及闸板应调节灵活,闸板沿导槽的移动不应有卡、扭等现象。 5.2.5.2.2丝杆上的刻度指示盘所对准的指示尺上的刻度值应与闸板下沿距壳体隔板的距离相一致。 5.2.5.3过载保护装置和断链报警装置 5.2.5.3.1当输送机产生的冲击载荷使其过载电流超过规定要求时,过载保护装置应能使电动机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工作。 5.2.5.3.2当输送机出现断链事故时,断链报警装置应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电动机停止工作,并同时发出报警信号。 5.2.5.4输送机清扫装置
清扫装置应能有效地防止物料在机槽内积压和防止返料。 5.2.5.5输送机防护装置
防护装置应设置在操作人员容易接近的运动部件上或其附近,但不妨碍运动部件的正常工作。 5.3整机安装和调试 5.3.1输送机在正式使用前应进行空载和负载试验。 5.3.2驱动装置应在出厂前组装,大链轮或半联轴器应与头部装配好后方能出厂 5.3.3 刮板链条运行方向指示箭头应与头部头轮旋转方向的指示箭头一致。 5.3.4 刮板链条应松紧适度,尾部张紧装置已利用的行程不应超过全行程的50%。 5.3.52 各段机槽法兰内口的连接应平整、密合;如有错位,只允许比刮板链条运行前方的法兰口稍低,其值不应大于 2 mm。 5.3.61 耐磨型输送机内的耐磨材料粘接应牢固可靠。 5.3.7 输送机头、尾部对称中心面对机槽两侧对称中心面的对称度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 9
单位为毫米
输送机结构型式代号
输送机总长度L
S.P 8 10 12 14
C、Z、L、K
m <10 >10~30 >30~50 >50
4 6 8 10
5
上一章:GB/Z 26958.20-2011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滤波 第20部分:线性轮廓滤波器 基本概念 下一章:GB/T 26280-2010 凿岩用硬质合金整体钎

相关文章

GB/T 10596-2021 埋刮板输送机 GB 40159-2021 埋刮板输送机安全规范 GB 40159-2021 埋刮板输送机 安全规范 HG/T 2649-2011 返碱埋刮板输送机 JB/T 11934-2014 饲料机械 埋刮板输送机 DL/T 708-2014 埋刮板给煤机 JB/T 14350-2022 饲料机械 刮板输送机 刮板、链条 带式输送机司机 刮板输送机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