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17.180.30 N 3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525—2016
光电跟踪测量设备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photoelectric tracking and measuring equipment
2016-09-01实施
2016-02-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2525—2016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4.1 主要性能 4.2 一般检查 4.3 运输性 4.4 可靠性 4.5 维修性 4.6 保障性 4.7 测试性 4.8 安全性 4.9 环境适应性 4.10 电磁兼容性 5 检验规则 5.1检验条件 5.2出厂检验 5.3判定规则 5.4检测方法 6交货准备 6.1标志 6.2包装 6.3装箱 6.4运输和贮存附录A(规范性附录) 主要性能检验方法
-
.
GB/T 32525-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留德、赵建科、马彩文、周艳、郝伟、薛勋、任珊红、段炯、赵怀学。
GB/T32525-2016
光电跟踪测量设备通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飞行器靶场跟踪测试试验中使用的光电跟踪测量设备的通用技术要求、检验规则、交货准备要求以及主要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飞行器靶场跟踪测试试验中使用的光电跟踪测量设备的设计、生产、试验和验收。 注:在本标准中不发生歧义的情况下,光电跟踪测量设备简写为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0988 光学系统杂(散)光测量方法 GJB150.3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3部分:高温试验 GJB150.4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4部分:低温试验 GJB150.9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9部分:湿热试验 GJB150.10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10部分:霉菌试验 GJB 150.11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11部分:盐雾试验 GJB150.12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12部分:砂尘试验 GJB150.16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16部分:振动试验 GJB 150.21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21部分:风压试验 GJB 151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与测量 GJB 368 装备维修性工作通用要求 GJB 450 装备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 GJB 899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GJB 900 装备安全性工作通用要求 GJB 2072 维修性试验与评定 GJB 2547 装备测试性工作通用要求 GJB2991 B时间码接口终端通用规范 GJB 3872 装备综合保障通用要求 GJB4239 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 GJB5733 军事装备运输性基本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光电跟踪测量设备 photoelectric tracking and measuring equipment 飞行器和靶场跟踪试验中使用的以光学成像和光电子探测为工作原理具有自动跟踪、测量、信息实
1
GB/T32525—2016
时记录和输出功能的设备和装置。 3.2
最小角速度minimumangularvelocity 设备匀速运动时,不出现爬行、抖动现象时,单位时间内转动的最小角度
3.3
最大角速度 maximumangularvelocity 设备在单位时间内转动的最大角度。
3.4
保精度工作角速度 angularvelocityof ensuringaccuracy 满足测角精度时,设备跟踪目标的角速度范围。
3.5
最大角加速度 maximum angularacceleration 设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实现的最大角速度增量。
3.6
保精度工作角加速度 angularacceleration of ensuringaccuracy 满足测角精度时,设备跟踪目标的角加速度范围。
3.7
自标捕获 targetacquisition 在设备视场内识别出目标并实现稳定跟踪的过程。
3.8
捕获时间 acquisitiontime 设备捕获目标所用的时间。
3.9
捕获概率 acquisitionprobability 目标捕获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之比。
3.10
超调量 overshoot 在阶跃响应过程中,设备响应的最大值与终值的差与终值之比。
3.11
过渡时间 transienttime 设备响应值到达并保持在终值的规定误差范围内所需的最短时间。
3.12
自动跟踪误差 automatictracking error 设备在跟踪测量过程中,目标偏离设备跟踪瞄准视轴的角量。
3.13
姿态 attitude 目标三轴相对参考坐标系的角度关系。
4技术要求
4.1 主要性能 4.1.1 作用距离
作用距离一般在1km~1000km之间。
2
GB/T32525--2016
4.1.2测角误差
测角误差(空间指向值)用标准偏差表示,一般在2"~2之间。 注:包含方位及俯仰两个自由度的测角误差。
4.1.3 自动跟踪误差
设备的自动跟踪误差最大值应不大于5',随机跟踪误差应不大于30"。 注:包含方位及俯仰两个自由度的跟踪误差。
4.1.4姿态测量误差
姿态测量误差用标准偏差表示,应不大于2°。 4.1.5捕获时间
设备的捕获时间应不大于0.5s。 4.1.6 捕获概率
设备的捕获概率应不小于90%。 4.1.7摄像系统
摄像系统技术要求见表1。
表1摄像系统技术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1
项目焦距相对孔径视场摄像频率光学系统杂光光学系统透过率调制传递函数
技术要求 10mm~10000mm
1~1/20 0.1°~30°
1顿/秒~5000顿/秒
≤5% ≥0.3 ≥0.15
注:视场和调制传递函数均包含子午及弧矢两个方向。
4.1.8 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技术要求见表2。
表2伺服系统技术要求
序号 1 2
项目跟踪范围
技术要求方位:一般为士360°;
俯仰:一般大于一5~十185(水平为0°)
≤5"
数字引导跟踪误差
3
GB/T32525—2016
表2(续) 项目
技术要求 0.01/s~80°/s 0°/s*~80°/s2 0.005/s~0.02/s
序号 3 4 5 6 7 8 9
保精度工作角速度保精度工作角加速度
最小角速度最大角速度最大角加速度过渡时间
>30°/s >30/s2 ≤0.5 s ≤0.1
超调量
注:数字引导跟踪误差、保精度工作角速度、保精度工作角加速度、最小角速度、最大角加速度、过渡时间、超调量
均包含方位及俯仰两个自由度。
4.1.9 GPS/BD/B码时统
GPS/BD/B码时统技术要求见表3。
表3GPS/BD/B码时统技术要求
单位为微秒
项目守时误差站间同步误差 B(DC)同步误差 B(AC)同步误差
技术要求 2h内守时误差≤2
序号 1 2 3 4
≤1 ≤0.2 ≤10
4.1.10 视频判读系统 4.1.10.1 判读方式
应具有半自动判读和自动判读方式,自动判读应包含边缘、质心、相关三种方式。 4.1.10.2 判读速度
半自动判读速度应不低于1顿/s,自动判读速度应不低于2顿/s。 4.1.10.3 判读误差
判读误差应不大于0.5像元。 4.1.11 图像记录系统
图像记录系统记录速度应符合表4摄像系统图像的实时记录,记录时间应符合表4要求。
4
GB/T 32525-2016
表4图像记录系统技术要求
顿频/(顿/s)
记录时间/min
摄像机工作谱段
可见光
≥60 ≥40 ≥20 ≥15 ≥10 ≥40 ≥20 ≥15
100 200 400 500 1 000 50 100 200
可见光
红外
4.1.12 电源使用要求
电源使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a) 电压:(220±22)V或者(380±38)V; b) 频率:(50±2)Hz。
4.2 一般检查
设备的一般检查应符合以下规定: a) 产品外表面清洁,不得有锈蚀迹、密封胶和油脂的堆积,不得有明显的损伤以及其他影响外观
的缺陷; b) 表面处理层不得有脱落、损伤、气泡、龟裂和流痕,各部位的色泽一致; c) 外表面的刻字、刻线、符号和标志准确、清晰和美观; d) 光学件不得有明显的麻点、擦痕、气泡、霉斑和附着物; e) 光学膜层牢固、均匀,不得有脱膜现象; f) 锁紧、解锁、限位机构灵活可靠; g) 连接件、紧固件连接可靠,不得有松动现象,紧固件紧固到位,
4.3 运输性
按GJB5733的规定,确定产品的运输性参数及要求 4.4可靠性
按GJB450的规定,确定产品的可靠性参数及要求。 4.5维修性
按GJB368的规定,确定产品的维修性参数及要求。 4.6保障性
按GJB3872的规定,确定产品的保障性要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