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2844-2016 科普资源分类与代码

GB/T 32844-2016 科普资源分类与代码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58.8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2 08:20:01



推荐标签: 分类 科普 代码 资源 资源 32844

内容简介

GB/T 32844-2016 科普资源分类与代码 ICS 35.040 A 2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844—2016
科普资源分类与代码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for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
2017-03-01实施
2016-08-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2844—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技术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普研究
所、山东省科学技术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浩峻、廖红、杨青海、陈志辉、罗晖、王志强、李伟、郝倩倩、周琼琼、周明凯、 杨盛林、周际、卢志浩、尹霖、孔祥飞、夏妍、范志成。 GB/T 32844—2016
引言
科普资源是科技资源的重要组成。科普资源的标准化是科技平台标准化在科普这一具体领域内的体现。科普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普资源包括科普活动中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狭义的科普资源包括科普活动中的基础设施、科普制品等实物及数字科普资源。本标准中的科普资源包括科普出版物、科普产品和科普作品等科普制品及数字科普资源。
科普资源的分类与编码是科普资源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通过分类可方便地对科普资源进行管理、检索和标识,是科普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不同的应用目的、不同的划分维度,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得出不同的分类体系。本标准主要面向信息化管理,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科普资源进行分类。本标准中的科普资源分类不能涵盖其他分类。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普资源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在不断发展之中。本标准中的科普资源分类针对目前相对成熟的科普内容和科普资源形式。随着科普资源的发展,一些新内容和新形式可纳人到本标准的修订版本之中。
II GB/T32844—2016
科普资源分类与代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科普资源的基本要素、分类原则、分类与编码方法以及代码表。 本标准适用于科普资源的信息采集、分类、存储、管理、共享与交换。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科普sciencepopularization 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的活动。 2.2
科普资源sciencepopularizationresource 用于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实物资源和数字资源。 注:本标准中的科普资源包括实物形式、数字形式的科普作品,不包括科普人力资源、科普财力资源和科普设施
资源。
2.3
分类classification 按照选定的属性(或特征)区分分类对象,将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分类对象集合在一起的
过程。
[GB/T10113—2003,定义2.1.2]
2.4
代码code 表示特定事物或概念的一个或一组字符注:这些字符可以是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或便于人和机器识别与处理的其他符号。 [GB/T10113—2003,定义2.2.5]
3科普资源的基本要素
3.1内容要素
科普资源应具有明确的科技内涵,能够反映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 3.2创作与传播要素
科普资源应经过适当的转化加工,具有一定的通俗性、趣味性。使传播更加快捷,受众更加广泛,内容更易接受。 3.3人文要素
科普资源应具有明确的社会意义,能够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和树立科学世界观,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1 GB/T32844—2016
促进科技与社会融合。
4分类原则
4.1科学性
根据科普资源所具有的本质属性特征,划分不同的从属关系和并列次序,组成一个合理的科普资源分类体系。以内容属性作为科普资源的本质属性特征,以当前科普领域的内容为主要依据,对科普资源进行分类,保证信息资源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4.2唯一性
在分类体系中,一个科普资源类只能用一个名称、一个代码。某科普资源类被调整变更后,其原有的分类代码撤销,不得再赋予其他类科普资源使用。 4.3实用性
以满足科普资源管理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尤其要满足科普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实际需求。类目划分要符合用户对科普资源分类的普遍认识,考虑用户对科普资源管理的习惯,不设没有意义的类目。
4.4兼容性
考虑国内传统分类体系的继承性和实际使用的延续性,与国家图书分类建立相互映射关系,并注意提高国际可比性。重点规范科普资源管理所必需的基本分类与代码,以与已有应用相兼容。
4.5扩展性
根据科普资源所依据的科学技术体系具有动态性的特征,在保持相对完整性的基础上,应为未来的新兴科普内容留有适当的余地,以便在分类体系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得到扩充和延续。而在设计代码结构和进行具体码时留有适当的余地和确定相应的扩充方法。
5分类与编码方法
5.1分类方法
本标准采用面分类法,将内容属性特征、形式属性特征视为科普资源分类体系的2个面。以内容属性特征作为一个面的分类依据,以形式属性特征作为另一个面的分类依据。按照分类属性特征,将每个面分为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使用时根据需要将2个面中的类目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类目。 内容分类见表1,形式分类见表2。 5.2编码方法
本标准编码共分为4层,第1层为内容分类大类代码,第2层为内容分类中类代码,第3层为形式分类大类代码,第4层为形式分类中类代码。采用7位代码表示,第1位、第2位为内容分类大类代码;第3位、第4位为内容分类中类代码;第5位为形式分类大类代码;第6位、第7位为形式分类中类代码。其中第5位用一位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其余用二位数字表示。科普资源分类代码结构见图1。标准中所有代码,仅表示该科普资源在本分类体系中的级别和位置,不表示其他含义。
2 GB/T32844—2016
形式分类中类代码形式分类大类代码内容分类中类代码内容分类大类代码
图1 科普资源分类代码结构
示例:代码“0203A01"表示天文地理大类、海洋中类的实物科普资源的科普展教品。
6 代码表 6.1 内容分类代码
表1给出了科普资源内容分类代码。
表 1 科普资源内容分类代码中类名称
代码 大类名称 01 历史文明 0101 0102 0103
备 注
中国科技史世界科技史文物考古
0199 02 天文地理 0201 0202 0203 0204 0205
历史文明其他内容
天文大气科学海洋地理地质
0299 03 军事科技 0301 0302 0303 0304 0305 0306
天文地理其他内容
军事理论中国军事世界军事常规武器尖端武器军事信息化
信息化战争人此
3 GB/T32844—2016
表1(续)
备注
中类名称军事科技其他内容
代码 大类名称 0399 04 数学 0401 0402 0403 0404 0405 0406 0407 0408
古典数学数学基础代数儿何数学分析运筹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
0499 05 物理 0501 0502 0503 0504 0505 0506 0507 0508 0509
数学其他内容
物理学基础理论物理力学声光电磁热学半导体物理应用物理分子与原子物理原子核与高能物理
0599 06 化学 0601 0602 0603 0604 0605 0606 0607 0608
物理其他内容
化学基础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应用化学晶体学
4 GB/T32844—2016
表1(续)
备注
代码 大类名称 0699 07 生命科学 0701 0702 0703 0704 0705 0706 0707 0708 0709 0710 0711 0712 0713 0714
中类名称化学其他内容
生物演化与分布普通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古生物微生物植物动物昆虫人类学
生命科学其他内容
0799 08 医药健康 0801 0802 0803 0804 0805 0806 0807 0808 0809 0810 0811 0812 0813 0814 0815
卫生学心理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肿瘤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皮肤病与性病五官科其他临床医学药学体育科学
各民族医学人此
耳鼻咽喉科学、眼科学、口腔科学人此 0805~0812之外的其他临床医学人此
5
上一章:JJF(冀) 126-2015 医用元素分析仪校准规范 下一章:HG/T 5074-2016 2-二甲氨基-2-苄基-1-[4-(4-吗啉基)苯基]-1-丁酮

相关文章

GB/T 41555-2022 科普服务分类与代码 GB/T 27610-2020 废弃资源分类与代码 GB/T 27610-2020 废弃资源分类与代码 GB/T 36528-2018 数字家庭服务资源分类与代码 JT/T 1420-2022 公路水路安全应急资源分类与代码 JY/T 0644-2022 数字教育资源基础分类代码 GB/T 14396-2016 疾病分类与代码 GB/T 36962-2018 传感数据分类与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