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家标准>GB/T 33263-2016 机器人软件功能组件设计规范

GB/T 33263-2016 机器人软件功能组件设计规范

资料类别:国家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298.7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03-20 17:23:56



相关搜索: 机器人 规范 软件 设计 组件 功能 33263

内容简介

GB/T 33263-2016 机器人软件功能组件设计规范 ICS 25.040.30 J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3263-2016
机器人软件功能组件设计规范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robotic software functional component
2017-07-01实施
2016-12-13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3263--2016
目 次
前言引言 1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缩略语 4 机器人功能组件的模型
4.1 概述 4.2 机器人功能组件的构成 5 组件状态变迁 5.1 概述 5.2 创建状态 5.3 非激活状态 5.4 激活状态 5.5 错误状态 6机器人功能组件集成方法 6.1 设计机器人功能组件 6.2 创建机器人功能组件模型 6.3 调试机器人功能组件 6.4 机器人功能组件通信测试 6.5机器人功能组件集成完毕附录A(资料性附录)机器人功能组件集成示例 A.1 建立机器人组件模型 A.2 用机器人功能组件创建器创建RFC模型 A.3 调试机器人功能组件 A.4 机器人功能组件通信测试 A.5 机器人功能组件集成完毕参考文献

.................. .. .
·
.
......
.

.....
Y GB/T 33263—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其新、张培艳、王雯珊、杨书评、黎晓东、刘颖、徐方。 GB/T 332632016
引言
为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越来越困难的任务,机器人和其他智能系统的复杂程度飞速增加。与成熟的PC产业相比,机器人市场的集成存在着极大的障碍,其主要原因包括硬件模块互不兼容、软件模块互不兼容。一个机器人的硬件模块不能组装到另外一个机器人上,为一个机器人开发的控制软件无法直接在另一个机器人上使用,使得机器人产品大量处于低层次重复开发,复用化程度低、扩展性差,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本标准针对机器人产品软件资源的功能组件化需求,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规定了模块化和网络化构建的机器人软件功能组件框架,包括功能组件的接口描述和状态转换,组件化机器人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法,为机器人软件设计者和使用者提供参考
本标准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器人产业的生态环境。开发人员可以将来自不同供应商的机器人功能组件结合到一个的应用程序中,从而使得机器人和机器人软件的开发变得方便和快捷,使得机器人系统变得灵活和高效。
I GB/T 33263—2016
机器人软件功能组件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模块化和网络化构建的机器人产品的软件资源的功能封装技术,机器人软件开发领域的组件模型和相应的设计规范,以及机器人组件的集成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机器人软件开发领域。非模块化、网络化机器人系统中的机器人软件开发和设计亦可参照使用本标准。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机器人功能组件robotic functional component 实现机器人模块化的要素,具有独立的结构,符合标准的软件和硬件接口规范,能完成机器人相关
的独立功能,能够实现支撑、运动、感知、计算、控制等特定功能。
注:机器人功能组件包括:机构类功能组件、软件类功能组件和电气类功能组件。本标准提及的功能组件,特指软
件类功能组件,可用在不同机器人系统,便于实现机器人的快速集成。
2.2
机器人功能组件创建器RFCbuilder 一个用于开发机器人功能组件的模板生成工具。 注:机器人功能组件创建器生成基于用户配置的参数化自定义模板,并以XML文件进行保存。它通常是以插件或
脚本形式运行。
2.3
机器人功能组件集成器RFC integrator 将若干个机器人功能组件集成起来进行协同管理的工具注:每个组件外部有若干数量的输入、输出端口(包括数据端口和服务端口等),开发人员能够在端口之间连线来规
范模块间的数据流和服务流关系,能够将系统的全部组件连接关系以图形化形式进行编辑,并以XML格式存储。程序编辑完成后,通过机器人功能组件集成器控制整个机器人系统运行。
2.4
任务编辑器 task editor 以脚本或图形化编程的形式,为机器人系统编写任务或服务的软件。 注:在任务编辑器中,各个组件通过输人、输出接口互相连接。用户基于有限状态机编写脚本或流程图,任务编辑
器即自动生成可以直接执行的任务序列。编辑好的任务以XML格式存储,可以连接仿真环境查看运行效果,也可以直接到机器人系统运行。 GB/T 33263—2016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FSM:有限状态机(Finite State Machine) OMG:对象管理组织(Object Management Group) RFC:机器人功能组件(Robotic Functional Component) UML: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VRML: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4机器人功能组件的模型
4.1概述
在机器人软件系统中,其基本的组件单元称为机器人功能组件如图1所示,其UML模型如图2所示。
机器人功能组件
配置接口
异常接口
执行上下文
服务端口(消费者)
数据端口
? 数据端口 D
(输入)
行为内核 C/C++/Pythol Javal.. Functions;
状态自检
服务端口(提供者)
(输出)
终止运行激活错误休意
Callbacks -Algorithms
V
K V
事件端口(输入
2
动作端口(消费者)
-Program ipts
事件端口(输出)
动作端口(提供者)
服大
播事件接口
接口
O
图1机器人功能组件模型
2 GB/T 33263--2016
组件模型简化UML描述
Class +type +part nternalStructures : : Property
BasicComponents : :
Component
Property
0..1
*
-provided required
Classifier
+general*
Interfaces::Interface
Ports: :Port
-ownedPort
+end 2..*

Connector BasicComponents : :
+ownedConnector
Connector
图2机器人功能组件模型简化UML描述
4.2 2机器人功能组件的构成 4.2.1描述
组件服务信息,用以描述组件各方面的属性,如组件名称、组件的端口信息、组件的服务状态等。 4.2.2执行状态管理
组件执行状态描述如下。
执行环境:是组件内线程的抽象表示。线程根据当前状态执行组件内相关的工作任务。 行为内核:负责组件的内部逻辑处理。具体包含一个有限状态机(FSM)和一个内部逻辑单元,用于计算和处理不同时刻组件所处的状态模式。 -状态自检:组件可以对自身状态自检,当出现异常时通过异常接口对外通知。
4.2.3端口管理
组件端口定义及功能描述如下。
数据端口:组件用于对外进行数据传输的单元,包括输人端口和输出端口两类。 ·数据输人端口:用于接收从外界获取的数据,并将其传送到内部逻辑单元进行处理。 数据输出端口:用于向外界特定连接发送数据。 事件端口:组件用于事件触发的单元,包括事件输人端口和事件输出端口。 ·事件输人端口:用于接收事件,并根据该事件触发某项功能。 ·事件输出端口:用于发出事件,以触发其他组件的某项功能。 -服务端口:组件用于对外进行服务交互的单元,可以向外界租用或提供特定的服务资源。 服务提供者:用于向外界提供本组件内部的相关服务。 ·服务消费者:用于调用外部组件的服务资源。 动作端口:组件用于对外交互动作的单元,可以向外界提供组件内部的动作或调用外部组件的
3 GB/T 33263--2016
动作资源。 ·动作提供者:用于向外界提供本组件内部的相关动作,该动作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执行。动
作提供单元根据动作消费单元的需求执行相关动作,并根据执行情况提供反馈与结果。 ·动作消费者:用于调用外部组件的动作资源。 配置接口:该接口为外界提供动态的调用、修改组件内部逻辑参数的能力。
一广播事件接口:用于接收系统的事件广播,允许组件在特定事件发生时做相应的动作。 一脚本服务接口:用户可以直接用脚本对组件进行控制,状态查询等操作。 异常接口:组件在异常情况发生时,对外通知,发出相应的命令和动作。
5组件状态变迁
5.1概述
RFC具有创建、激活、非激活和错误状态,处于何种状态则依赖于它所运行的执行环境。状态之间的转换由有限状态机(FSM)定义,并能根据外部命令切换。 5.2创建状态
当前机器人功能组件已经被实例化,但是还没有完全初始化。处于创建状态的机器人功能组件可以进行初始化操作,若初始化成功,则组件变迁到非激活状态。 5.3非激活状态
当前机器人功能组件已经完全初始化,但是没有被任何的执行环境所调用。处于创建状态的机器人功能组件可以进行激活操作,若激活成功,则组件变迁到激活状态。 5.4激活状态
当前机器人功能组件被至少一个执行环境调用,通常当前机器人功能组件的核心功能处于执行状态。处于激活状态的机器人功能组件可以进行失活操作,若失活成功,则组件变迁到非激活状态。处于激活状态的机器人功能组件若遇到执行错误,则组件将变迁到与环境相对应的错误状态。 5.5错误状态
当前机器人功能组件在一个给定的执行环境遇到问题时,处于错误状态的机器人功能组件可以被重置,如果重置成功,机器人功能组件的状态将会变迁到非激活状态,如果重置失败将还是保持错误状态。
6机器人功能组件集成方法
6.1设计机器人功能组件
对机器人模块化功能组件进行功能和结构分析,确定机器人组件的功能和主要参数。确定操作系统、开发环境、编程语言等工具。设计机器人接口、状态变迁关系和执行环境 6.2创建机器人功能组件模型
定义机器人功能组件参数,设置组件名称、执行模式、循环周期等属性。创建数据端口、服务端口、 事件端口、动作端口,配置端口,定义各端口数据类型。编写功能函数,实现组件功能逻辑。
4
上一章:GB/T 33007-2016 工业通信网络 网络和系统安全 建立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安全程序 下一章:GB/T 32855.1-2016 先进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制造业企业过程互操作性建立要求 第1部分:企业互操作性框架

相关文章

YD/T 2364-2011 移动终端软件组件管理功能技术要求 YD/T 2746-2014 移动终端软件组件管理功能测试方法 GB/T 25108-2010 三维CAD软件功能规范 GB/T 35144-2017 机器人机构的模块化功能构件规范 GB/T 39406-2020 工业机器人可编程控制器软件开发平台程序的XML交互规范 GB/T 36462-2018 面向组件的虚拟样机软件开发通用要求 GB/T 18491.5-2010 信息技术 软件测量 功能规模测量 第5部分:功能规模测量的功能域确定 基于ARM9的多功能机床数控系统软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