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91.100.30 Q 14 备案号:54813—2016
J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 2351—2016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安全生产规范
The safety code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segments production
2016-07-01实施
2016-01-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3发布
JC/T2351—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7)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检测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单轨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隧道工
程股份有限公司构件分公司、北京港创瑞博混凝土有限公司、中淳高科桩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凝远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苏州三佳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浙江省天和建材集团有限公司、青岛青新阳光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康晖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杭州市政华浙地铁管片有限公司、扬州大学、深圳市高新建混凝土有限公司、新疆永德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杭州宏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新疆国统管道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广天构件股份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谈永泉、俞锋、骆静静、张永秋、杨鼎宜、龚春兰、丁昌银、柯德辉、何炳泉、 雷雄武、史书荣、陈德超、张朋、朱海良、吴伟、杨寒冰、严天龙、刘洋、李军奇、李金龙、陈文成、 何建明、俞联锋、刘查华、汤国伟、王维国。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JC/T2351—2016
预制混凝士衬砌管片安全生产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的安全基础管理、设备及安全设施、工艺安全规定、作业场所与职业健康安全等安全生产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的安全生产管理,其他混凝土制品生产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3 安全色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4053.1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交第1部分:钢直梯 GB4053.2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交第2部分:钢斜梯 GB4053.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GB 4387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6067.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 GB 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T8196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GB/T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12265.3 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 GB/T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T20801.1 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1部分:总则 GB/T 20801.2 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2部分:材料 GB/T20801.3 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3部分:设计和计算 GB/T 20801.4 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4部分:制作与安装 GB/T20801.5 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 GB/T20801.6 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6部分:安全防护 GB/T22082—2008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 GB 23821 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GB/T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9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236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1
JC/T2351—2016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1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2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AQ/T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JC/T2030一2010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生产工艺技术规程 JC/T2163混凝土外加剂安全生产要求 JG5099高空作业机械安全规则 JGJ33一一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8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TSGD0001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TSG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2009年1月24日)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年3月2日)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03年4月24日)
3安全基础管理
3.1 组织机构和职责 3.1.1组织机构
企业应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3.1.2职责 3.1.2.1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 3.1.2.2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3.2安全生产投入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及教育培训,并建立安全费用台帐。 3.3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安全管理制度 3.3.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3.3.1.1企业职能部门应按AQ/T9006一2010中5.4.1获取和使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3.3.1.2企业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3.3.2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时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并进行宣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应包含下列内容:
2
JC/T2351—2016
a) 安全生产职责; b) 安全生产检查: c) 安全生产投入; d) 安全生产档案管理; e) 隐患排查与整改; f) 安全教育培训; g)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h) 设备及安全设施运行管理; i) 设备及安全设施验收管理; j) 设备及安全设施拆除和报废管理; k) 特种设备管理; 1)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三同时”
管理; m) 检修和维修安全管理;
危险物品管理; 0) 作业安全管理; p) 相关方及外用工安全管理; q) 职业健康管理: r) 安全防护用品管理; s) 应急管理; t) 事故管理: u) 事故调查处理及报告。
3.4安全生产教育 3.4.1企业应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3.4.2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培训,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取得相应的资格证或合格证书。 3.4.3每年应按规定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全体员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思想,在工作、作业中时刻做到不伤害自已,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3.4.4新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3.4.5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3.4.6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及安全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3.4.7特种作业人员应经政府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指定的机构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3.4.8企业应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 3.4.9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b)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