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9339-2012 高锰酸钾生产技术规范

GB/T 29339-2012 高锰酸钾生产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23.2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3 17:01:43



相关搜索: 规范 生产技术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 生产技术 29339

内容简介

GB/T 29339-2012 高锰酸钾生产技术规范 ICS 71. 020 G 10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339—2012
高锰酸钾生产技术规范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otassium permanganate
2013-08-01实施
2012-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9339—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SAC/TC63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嘉陵化学制品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万云生、刘幽若、张仁义、陆思伟、陈少全、蒋宪学。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GB/T29339—2012
高锰酸钾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锰酸钾生产企业的基本要求、高锰酸钾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设备维护和保养、产品质量要求、安全生产、保护环境操作注意事项、污染物控制、数据采集与监测采样、污染物监测方法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高锰酸钾生产企业。也适用于对我国新建、扩建、改建和实施技改工程的高锰酸钾生产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08 工业高锰酸钾 GB/T5468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GB/T6920 水质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9078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1901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11903 水质 色度的测定 GB/T 11911 水质 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4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12348 工厂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5432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HJ/T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气动流化塔法 pneumatic fluidization tower 空气、锰粉、液体氢氧化钾在具有一定压力的反应塔内,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密闭式连续氧化反
应而制取锰酸钾。是连续生产。是国内或国际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施。 3. 2
平炉氧化法 openhearthoxidation 锰粉、液体氢氧化钾、固体氢氧化钾在一定面积的平炉面上,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散开式断续氧
1 GB/T29339—2012
化反应而制取锰酸钾。是间歇生产。
4基本要求 4.1总图布置要求 4.1.1散发气体的装置应布置在厂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的边缘地带。 4.1.2厂房的布置应根据工艺流程同时结合场地条件因地制宜,并有利于安全、节能、建筑物通风、采光以及管线布置等要求。 4.2工艺设计要求 4.2.1劳动安全、卫生防护措施、环境保护设施应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凡不符合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的,不得施工和投产。 4.2.2高锰酸钾生产工艺流程应包括:氧化反应、压滤、电解、重结晶、干燥包装、蒸发、苛化。 4.2.3应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 4.2.4同一性质的生产设备,宜集中布置,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及环境保护设施留出足够的检修空间。 4.2.5电解厂房应为敞开式设计;干燥厂房应为密闭式设计;生产车间地面应平整。 4.2.6工艺设计应优化工艺流程,减少中转环节,缩短运输距离。 4.3生产线卫生设计及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工作场所设计应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护措施,防止有害因素对工作场所的污染。对于生产过程中尚不能完全消除的有害因素,亦应采取综合预防、治理措施,并使设计的设施正常运行。确保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低于最高容许浓度。 4.4工艺装置要求 4.4.1工艺装置
新建高锰酸钾项目采用的技术及设备,应是目前国内或国际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施。 4.4.2装置规模
装置规模应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产业结构的相关规定。 4.5环境保护 4.5.1应有防止大气污染的除尘装置,大气污染物的源排放应满足GB16297的要求; 4.5.2应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设施,锰渣储存应满足GB18599的要求; 4.5.3应有水循环利用系统和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工业废水零排放 4.5.4噪声应满足GB12348的要求。 4.6经济技术指标
经济技术评价指标应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在国家没有相关规定时,企业参见附录A自行评价。
2 GB/T29339—2012
5高锰酸钾生产过程控制(气动流化塔法)
5.1方法提要
将锰粉与氢氧化钾按一定比例混合,泵人气动流化塔中,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通人空气,反应制得符合要求的锰酸钾;经压滤配制成锰酸钾电解初始液;锰酸钾电解初始液在规定电流和电压作用下,电解制成高锰酸钾;经重结晶、洗涤、干燥、包装,制得成品高锰酸钾。
电解母液通过蒸发、苛化处理,回收的氢氧化钾继续用于工艺过程使用。 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
2MnO2+4KOH+O2-+2KzMnO,+2H20
K,MnO.+H,O-→KMnO.+ KOH+H, K,CO3+Ca(OH)2-→CaCO→+2KOH
G
5.2原料质量要求 5.2.1 锰粉质量要求(见表1)
表1锰粉质量要求
项目质量分数
w(MnO,) 65%
水分W 5%
活性w 20%
细度 ≥125 μm
酸不溶物w
8%
5.2.2 氢氧化钾质量要求(见表2)
表2氢氧化钾质量要求
w(KOH)(液体)
w(KOH)(固体) w(K,CO)
项目质量分数
W(KOH) w(K,CO) ≥45.0%
w(CI-) 0. 5%
w(CI-) 1.0%
W(KOH) 88%
≤1.5%
2.5%
5.2.3·石灰质量要求:氧化钙质量分数≥60%。 5.3主要设备 5.3.1气动流化塔
气动流化塔属Ⅲ类压力容器,应符合压力容器的有关要求。 5.3.2电解槽
电解槽外形为锥形钢制容器,内装电极。电极材料为: 5.3.2.1 阴极:圆钢; 5.3.2.2 阳极:钢板镀镍或不锈钢板; 5.3.2.3 阴极与阳极比例:1:8~1:10。 GB/T29339—2012
5.4工艺流程(见图1)
MnO,
KOH
氧化反应
O
压滤
干渣堆码
F
电解
1
化料
重结晶
离心分离
蒸发
干燥包装
成品碱冷却桶
产品出厂
苛化液
荷化
石灰
化灰
洗渣
干渣堆码
碳酸钾储相
图1 工艺流程图
5.5操作程序 5.5.1开车准备
5.5.1.1氧化反应工序
检查确认塔体上的各类阀门完好(包括填料无泄漏),温度、压力、液位控制等仪器工作正常,垫片完好无泄漏;确保反应塔、碱锅装满碱,反应塔下电极灯亮。 5.5.1.2压滤工序 5.5.1.2.1检查确认机器设备、板框及滤布等,确保设备状况良好。 5.5.1.2.2按压滤机的使用程序进行操作 5.5.1.3电解工序 5.5.1.3.1检查确认电解槽槽与槽之间、槽与地之间、阳极与阴极之间绝缘符合要求。 5.5.1.3.2 检查确认变压器、整流器完好。 5.5.1.4 重结晶工序 5.5.1.4.1 检查确认真空泵、离心机完好。 5.5.1.4.2 检查确认各种容器是否符合开车使用的条件。
4 GB/T29339—2012
5.5.1.5干燥包装工序 5.5.1.5.1检查确认烘干机、筛分机设备完好。 5.5.1.5.2检查确认台秤在校验周期以内和回零。 5.5.1.6蒸发工序 5.5.1.6.1检查确认蒸发设备完好无泄漏。 5.5.1.6.2检查确认真空系统正常。 5.5.1.7苛化工序
检查确认辅料已经准备好。 5.5.2开车运行 5.5.2.1氧化工序 5.5.2.1.1关闭气动流化塔塔体排料阀、进气阀,开启塔体进料阀,开启各种指示仪表。 5.5.2.1.2将碱温加热至≥225℃后,向气动流化塔塔内泵入液体氢氧化钾,启动空气压缩机向塔内送气,使反应塔顶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当塔温在220℃时开始向反应塔内送锰粉。进料完成后,关闭气动流化塔塔体进料阀。 5.5.2.1.3在温度为220℃~320℃、压力为0.22MPa士0.02MPa下反应2h~4h后出料,经沉降分离出液体氢氧化钾和锰酸钾。锰酸钾送至下工序配置电解初始液,液体氢氧化钾送至反应塔循环使用。 5.5.2.2压滤工序
在配料锅中,用含碱5%的洗渣水,溶解锰酸钾物料,随时抽样检查,控制物料浓度在22°Bé~
25°Bé范围内。不同的物料进人相应的压滤机,制得电解初始液。精制锰渣回收使用,二次锰渣经洗涤合格后,堆码到指定地点。 5.5.2.3电解工序
将制得的电解初始液经保温沉降处理后泵入电解槽中,在一定电流、电压作用下,电解成高锰酸钾。 检查槽中锰酸钾质量分数降低情况,锰酸钾质量分数30g/L时,断电出槽。 5.5.2.4·重结晶工序
将电解出槽后的结晶进行重结晶,离心分离洗涤,得到符合要求的高锰酸钾半成品。 5.5.2.5干燥包装工序
高锰酸钾半成品经给料机进入烘品机内,经烘干、筛分、包装成不同规格的高锰酸钾成品。 5.5.2.6蒸发工序
将电解母液、苛化液蒸发浓缩至45°Bé后沉降,分离锰酸钾、氯化钾等,再将45°Bé清液浓缩至 52°Bé,冷却分离碳酸钾得到合格的回收碱。 5.5.2.7苟化工序
将冷却合格的回收碱送至氧化工序,冷却结晶的碳酸钾经抽滤后送至苛化锅,加人一定量的石灰料浆进行苛化处理,苛化液送至蒸发器,苛化渣经洗涤合格后堆码到指定地点。
5 GB/T29339—2012
6高锰酸钾生产过程控制(平炉氧化法)
6.1方法提要
将锰粉与氢氧化钾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粉碎,在平炉上、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氧化反应制得符合要求的锰酸钾。经压滤配制成锰酸钾电解初始液,锰酸钾电解初始液在规定电流和电压作用下,电解制成高锰酸钾,经重结晶、洗涤、干燥、包装,制得成品高锰酸钾。
电解母液通过蒸发、苛化处理,回收的氢氧化钾继续用于工艺过程使用。 6.2原料质量要求 6.2.1锰粉质量要求见表1; 6.2.2氢氧化钾质量要求见表2; 6.2.3石灰质量要求:氧化钙质量分数≥60%。 6.3主要设备 6.3.1氧化平炉
用耐火材料做成的以煤做燃料的工业窑炉,炉面规格一般要求为长15m~25m,宽3m~4m,也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确定。炉面要求平整。 6.3.2电解槽
与5.3.2相同。 6.4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见图1。 6.5操作程序 6.5.1开车准备 6.5.1.1氧化工序 6.5.1.1.1检查窑炉是否完好,平炉耐火砖及炉面轨道等是否平整,炉内火焰燃烧正常。 6.5.1.1.2检查高位储碱槽是否装满碱。 6.5.1.1.3检查翻料机械设备开动运行是否平稳正常,机器部件刮板及减速齿轮箱、轮轴等无异常响动,喷料嘴通畅、空压机运行正常,电器开动完好。 6.5.1.2压滤工序、电解工序、重结晶工序、干燥包装工序、蒸发工序和苛化工序与气动流化塔法的相应工序相同。 6.5.2开车运行 6.5.2.1氧化工序 6.5.2.1.1炒新锰粉
a) 将锰粉送至平炉上,用翻料机刮板将锰粉均匀地置于平炉上,进行加热; b) 将卧式储碱槽泄压后装液体氢氧化钾至容积2/3液位计处。用空压机加压至0.15MPa~
0.2MPa,停空压机。启动翻料机及储碱槽阀门,喷液体氢氧化钾至全部锰粉均匀润后停
6 ICS 71. 020 G 10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339—2012
高锰酸钾生产技术规范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otassium permanganate
2013-08-01实施
2012-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9339—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SAC/TC63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嘉陵化学制品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万云生、刘幽若、张仁义、陆思伟、陈少全、蒋宪学。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GB/T29339—2012
高锰酸钾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锰酸钾生产企业的基本要求、高锰酸钾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设备维护和保养、产品质量要求、安全生产、保护环境操作注意事项、污染物控制、数据采集与监测采样、污染物监测方法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高锰酸钾生产企业。也适用于对我国新建、扩建、改建和实施技改工程的高锰酸钾生产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08 工业高锰酸钾 GB/T5468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GB/T6920 水质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9078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1901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11903 水质 色度的测定 GB/T 11911 水质 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4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12348 工厂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5432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HJ/T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气动流化塔法 pneumatic fluidization tower 空气、锰粉、液体氢氧化钾在具有一定压力的反应塔内,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密闭式连续氧化反
应而制取锰酸钾。是连续生产。是国内或国际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施。 3. 2
平炉氧化法 openhearthoxidation 锰粉、液体氢氧化钾、固体氢氧化钾在一定面积的平炉面上,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散开式断续氧
1 GB/T29339—2012
化反应而制取锰酸钾。是间歇生产。
4基本要求 4.1总图布置要求 4.1.1散发气体的装置应布置在厂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的边缘地带。 4.1.2厂房的布置应根据工艺流程同时结合场地条件因地制宜,并有利于安全、节能、建筑物通风、采光以及管线布置等要求。 4.2工艺设计要求 4.2.1劳动安全、卫生防护措施、环境保护设施应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凡不符合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的,不得施工和投产。 4.2.2高锰酸钾生产工艺流程应包括:氧化反应、压滤、电解、重结晶、干燥包装、蒸发、苛化。 4.2.3应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 4.2.4同一性质的生产设备,宜集中布置,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及环境保护设施留出足够的检修空间。 4.2.5电解厂房应为敞开式设计;干燥厂房应为密闭式设计;生产车间地面应平整。 4.2.6工艺设计应优化工艺流程,减少中转环节,缩短运输距离。 4.3生产线卫生设计及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工作场所设计应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护措施,防止有害因素对工作场所的污染。对于生产过程中尚不能完全消除的有害因素,亦应采取综合预防、治理措施,并使设计的设施正常运行。确保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低于最高容许浓度。 4.4工艺装置要求 4.4.1工艺装置
新建高锰酸钾项目采用的技术及设备,应是目前国内或国际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施。 4.4.2装置规模
装置规模应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产业结构的相关规定。 4.5环境保护 4.5.1应有防止大气污染的除尘装置,大气污染物的源排放应满足GB16297的要求; 4.5.2应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设施,锰渣储存应满足GB18599的要求; 4.5.3应有水循环利用系统和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工业废水零排放 4.5.4噪声应满足GB12348的要求。 4.6经济技术指标
经济技术评价指标应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在国家没有相关规定时,企业参见附录A自行评价。
2 GB/T29339—2012
5高锰酸钾生产过程控制(气动流化塔法)
5.1方法提要
将锰粉与氢氧化钾按一定比例混合,泵人气动流化塔中,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通人空气,反应制得符合要求的锰酸钾;经压滤配制成锰酸钾电解初始液;锰酸钾电解初始液在规定电流和电压作用下,电解制成高锰酸钾;经重结晶、洗涤、干燥、包装,制得成品高锰酸钾。
电解母液通过蒸发、苛化处理,回收的氢氧化钾继续用于工艺过程使用。 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
2MnO2+4KOH+O2-+2KzMnO,+2H20
K,MnO.+H,O-→KMnO.+ KOH+H, K,CO3+Ca(OH)2-→CaCO→+2KOH
G
5.2原料质量要求 5.2.1 锰粉质量要求(见表1)
表1锰粉质量要求
项目质量分数
w(MnO,) 65%
水分W 5%
活性w 20%
细度 ≥125 μm
酸不溶物w
8%
5.2.2 氢氧化钾质量要求(见表2)
表2氢氧化钾质量要求
w(KOH)(液体)
w(KOH)(固体) w(K,CO)
项目质量分数
W(KOH) w(K,CO) ≥45.0%
w(CI-) 0. 5%
w(CI-) 1.0%
W(KOH) 88%
≤1.5%
2.5%
5.2.3·石灰质量要求:氧化钙质量分数≥60%。 5.3主要设备 5.3.1气动流化塔
气动流化塔属Ⅲ类压力容器,应符合压力容器的有关要求。 5.3.2电解槽
电解槽外形为锥形钢制容器,内装电极。电极材料为: 5.3.2.1 阴极:圆钢; 5.3.2.2 阳极:钢板镀镍或不锈钢板; 5.3.2.3 阴极与阳极比例:1:8~1:10。 GB/T29339—2012
5.4工艺流程(见图1)
MnO,
KOH
氧化反应
O
压滤
干渣堆码
F
电解
1
化料
重结晶
离心分离
蒸发
干燥包装
成品碱冷却桶
产品出厂
苛化液
荷化
石灰
化灰
洗渣
干渣堆码
碳酸钾储相
图1 工艺流程图
5.5操作程序 5.5.1开车准备
5.5.1.1氧化反应工序
检查确认塔体上的各类阀门完好(包括填料无泄漏),温度、压力、液位控制等仪器工作正常,垫片完好无泄漏;确保反应塔、碱锅装满碱,反应塔下电极灯亮。 5.5.1.2压滤工序 5.5.1.2.1检查确认机器设备、板框及滤布等,确保设备状况良好。 5.5.1.2.2按压滤机的使用程序进行操作 5.5.1.3电解工序 5.5.1.3.1检查确认电解槽槽与槽之间、槽与地之间、阳极与阴极之间绝缘符合要求。 5.5.1.3.2 检查确认变压器、整流器完好。 5.5.1.4 重结晶工序 5.5.1.4.1 检查确认真空泵、离心机完好。 5.5.1.4.2 检查确认各种容器是否符合开车使用的条件。
4 GB/T29339—2012
5.5.1.5干燥包装工序 5.5.1.5.1检查确认烘干机、筛分机设备完好。 5.5.1.5.2检查确认台秤在校验周期以内和回零。 5.5.1.6蒸发工序 5.5.1.6.1检查确认蒸发设备完好无泄漏。 5.5.1.6.2检查确认真空系统正常。 5.5.1.7苛化工序
检查确认辅料已经准备好。 5.5.2开车运行 5.5.2.1氧化工序 5.5.2.1.1关闭气动流化塔塔体排料阀、进气阀,开启塔体进料阀,开启各种指示仪表。 5.5.2.1.2将碱温加热至≥225℃后,向气动流化塔塔内泵入液体氢氧化钾,启动空气压缩机向塔内送气,使反应塔顶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当塔温在220℃时开始向反应塔内送锰粉。进料完成后,关闭气动流化塔塔体进料阀。 5.5.2.1.3在温度为220℃~320℃、压力为0.22MPa士0.02MPa下反应2h~4h后出料,经沉降分离出液体氢氧化钾和锰酸钾。锰酸钾送至下工序配置电解初始液,液体氢氧化钾送至反应塔循环使用。 5.5.2.2压滤工序
在配料锅中,用含碱5%的洗渣水,溶解锰酸钾物料,随时抽样检查,控制物料浓度在22°Bé~
25°Bé范围内。不同的物料进人相应的压滤机,制得电解初始液。精制锰渣回收使用,二次锰渣经洗涤合格后,堆码到指定地点。 5.5.2.3电解工序
将制得的电解初始液经保温沉降处理后泵入电解槽中,在一定电流、电压作用下,电解成高锰酸钾。 检查槽中锰酸钾质量分数降低情况,锰酸钾质量分数30g/L时,断电出槽。 5.5.2.4·重结晶工序
将电解出槽后的结晶进行重结晶,离心分离洗涤,得到符合要求的高锰酸钾半成品。 5.5.2.5干燥包装工序
高锰酸钾半成品经给料机进入烘品机内,经烘干、筛分、包装成不同规格的高锰酸钾成品。 5.5.2.6蒸发工序
将电解母液、苛化液蒸发浓缩至45°Bé后沉降,分离锰酸钾、氯化钾等,再将45°Bé清液浓缩至 52°Bé,冷却分离碳酸钾得到合格的回收碱。 5.5.2.7苟化工序
将冷却合格的回收碱送至氧化工序,冷却结晶的碳酸钾经抽滤后送至苛化锅,加人一定量的石灰料浆进行苛化处理,苛化液送至蒸发器,苛化渣经洗涤合格后堆码到指定地点。
5 GB/T29339—2012
6高锰酸钾生产过程控制(平炉氧化法)
6.1方法提要
将锰粉与氢氧化钾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粉碎,在平炉上、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氧化反应制得符合要求的锰酸钾。经压滤配制成锰酸钾电解初始液,锰酸钾电解初始液在规定电流和电压作用下,电解制成高锰酸钾,经重结晶、洗涤、干燥、包装,制得成品高锰酸钾。
电解母液通过蒸发、苛化处理,回收的氢氧化钾继续用于工艺过程使用。 6.2原料质量要求 6.2.1锰粉质量要求见表1; 6.2.2氢氧化钾质量要求见表2; 6.2.3石灰质量要求:氧化钙质量分数≥60%。 6.3主要设备 6.3.1氧化平炉
用耐火材料做成的以煤做燃料的工业窑炉,炉面规格一般要求为长15m~25m,宽3m~4m,也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确定。炉面要求平整。 6.3.2电解槽
与5.3.2相同。 6.4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见图1。 6.5操作程序 6.5.1开车准备 6.5.1.1氧化工序 6.5.1.1.1检查窑炉是否完好,平炉耐火砖及炉面轨道等是否平整,炉内火焰燃烧正常。 6.5.1.1.2检查高位储碱槽是否装满碱。 6.5.1.1.3检查翻料机械设备开动运行是否平稳正常,机器部件刮板及减速齿轮箱、轮轴等无异常响动,喷料嘴通畅、空压机运行正常,电器开动完好。 6.5.1.2压滤工序、电解工序、重结晶工序、干燥包装工序、蒸发工序和苛化工序与气动流化塔法的相应工序相同。 6.5.2开车运行 6.5.2.1氧化工序 6.5.2.1.1炒新锰粉
a) 将锰粉送至平炉上,用翻料机刮板将锰粉均匀地置于平炉上,进行加热; b) 将卧式储碱槽泄压后装液体氢氧化钾至容积2/3液位计处。用空压机加压至0.15MPa~
0.2MPa,停空压机。启动翻料机及储碱槽阀门,喷液体氢氧化钾至全部锰粉均匀润后停
6
上一章:GB/T 27761-2011 热重分析仪失重和剩余量的试验方法 下一章:GB/T 29594-2013 可再分散性乳胶粉

相关文章

GB/T 1608-2017 工业高锰酸钾 GB/T 34162-2017 天然气砷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取样法 GB/T 34162-2017 天然气 砷含量的测定 高锰酸钾取样法 GB/T 6324.3-2011 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 第3部分:还原高锰酸钾物质的测定 GB/T 641-2011 化学试剂 过二硫酸钾(过硫酸钾) GB/T 37202-2018 镍锰酸锂 JJF 2173-2024 高锰酸盐指数分析仪校准规范 GB/T 752-2019 工业氯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