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YB/T 370-2016 耐火材料 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非示差-升温法)

YB/T 370-2016 耐火材料 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非示差-升温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81.3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7 09:42:34



相关搜索: 耐火材料 方法 温度 试验 370 荷重 yb yb

内容简介

YB/T 370-2016 耐火材料 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非示差-升温法) ICS 81. 080 Q 40
YB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370—2016
代替YB/T370-—1995,YB/T2203—1998
耐火材料 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
非示差-升温法)
Refractoies-Determination of refractoriness under load
(non-differential,withrisingtemperature)
2016-09-01实施
2016-04-05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B/T370——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YB/T370—1995《耐火制品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非示差-升温法)》和YB/T2203-
1998《耐火浇注料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非示差-升温法)》。与YB/T370一199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扩大了适用范围;一增加了引用标准;增加了定义; -增加了试样尺寸及试样平整度的判定方法;增加了试验报告的项目;
-
增加了用标准样品定期对设备进行准确度检查内容。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耐火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安耐克实业有限公司、郑州振东耐磨
材料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山西省耐火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秀芳、李富朝、侯会峰、陈伟、丁俊杰、王俊超、张秀华、闫中广。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B370—1955,YB370——1963,YB/T370—1975,YB/T370—1995; ——YB/T 2203—1998。 YB/T370—2016
耐火材料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非示差-升温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耐火材料荷重软化温度(非示差-升温法)试验方法的术语和定义、原理、设备、试样、试验步骤、试验结果及处理、试验误差、设备检查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耐火材料荷重软化温度(非示差-升温法)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321定形耐火制品试样制备方法 GB/T10325定形耐火制品验收抽样检验规则 GB/T16839.1热电偶第1部分分度表 GB/T16839.2热电偶第2部分允差 GB/T17617耐火原料和不定形耐火材料取样 GB/T18930耐火材料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893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最大膨胀值温度T。maximumexpansiontemperature,T 试样膨胀到最大值时的温度。
3. 2
变形开始温度To.6deformationbeginningtemperature,To.6 试样从膨胀最大值压缩了原始高度的0.6%时的温度。
3. 3
x%变形温度Txx%deformationtemperature,T 试样从膨胀最大值压缩了原始高度的某一百分数()时的温度。
3.4
溃裂或破裂温度 T,breaktemperature,T 试样突然溃裂或破裂时的温度。
4原理
在圆柱体试样上施加恒定的荷重,并以规定的升温速率加热,测定试样在温度和压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规定程度的软化变形或溃裂时所对应的温度。 5设备 5.1荷重软化温度试验装置 5.1.1加热炉
加热炉应满足下列条件:
1 YB/T370—2016
a) 装样区应为尺寸不小于$100mm×75mm的均温区,在试验过程中最大温差不大于10℃。 b)应能按7.6规定的升温速率加热,直至试验结束。 c)对含碳材料应设置防氧化装置。
5.1.2热电偶
a) 采用热端封闭的B型热电偶,热电偶应符合GB/T16839.1和GB/T16839.2的要求,并定期校
验。
b) 温度显示、控制、记录仪表,精度0.5级。 c) 热电偶的安装位置应使热电偶的热端位于试样高度的一半处,尽量靠近但不接触试样。
5.1.3加荷系统
加荷装置应能满足下列条件: a) 沿压棒、试样、支撑棒及垫片的公共轴线施加负荷,其压应力不得小于0.20MPa。 b) 机械摩擦力及惯性力不得超过4N。 c). 压棒、垫片和支撑棒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不得有压缩变形 d)在用压棒材料替换试样进行空白试验时,整个加荷系统在试验过程中的热膨胀量每100℃不得
大于0.2mm。
e)垫片与压棒、垫片与支撑棒以及垫片与试样之间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不得发生反应。压棒和垫片可采用石墨制品。 5.1.4变形测量装置
位移传感器,其精度不小于0.01mm。 5.2.游标卡尺
分度值0.02mm。 5.3电热鼓风干燥箱 6试样 6.1取样
从批量产品中抽取样品,定形耐火制品按照GB/T10325进行,不定形耐火材料按照GB/T17617进行,也可相关方协商确定抽样方案。 6.2试样的制备
定形耐火制品按照GB/T7321的规定制取试样,且应保证试样的高度方向为制品成型时的加压方
向。
不定形耐火材料试样的制备按相关规定进行。 6.3试样的形状尺寸
定形耐火制品采用($36士0.5)mm×(50士0.5)mm的圆柱体试样,不定形耐火材料采用(50士0.5)mm X(50士0.5)mm的圆柱体试样。试样两端面必须研磨至互相平行,并垂直于中心轴,其平行度不应大于 0.2mm,底面与主轴的垂直度不应大于0.4mm,试样不应有缺边、裂纹等缺陷或水化现象。
为确保试样的上下端面完全平整,可将其两端面压在衬有复写纸的硬滤纸(厚0.15mm)上,若印痕不完整、不清晰则应重新磨平。
7试验步骤
7.1将试样在电热干燥箱中于110℃土5℃或允许的温度下干燥至恒量,也可根据双方约定进行, 7.2测量并记录试样的尺寸,精确到0.1mm。 7.3将试样放入炉内均温区的中心,并在试样的上下两底面与压棒和支撑棒之间,垫以厚约10mm的垫 2 YB/T370—2016
片,垫片直径不应小于试样直径。
压棒、垫片、试样、支撑棒及加荷机械系统应垂直平稳地同轴安装,不得偏斜。 7.4调整好变形测量装置和测温热电偶 7.5对试样施加的荷重,包括压棒、垫片的质量及加荷机械系统施加的压力,应准确到土2%以内。
对致密耐火材料施加的压应力为0.20MPa,隔热耐火材料为0.05MPa,也可按供需合同或技术条件规定加荷。 7.6按下列规定的升温速率连续均匀地加热,直至试验结束。
≤1000℃(5~10)℃/min >1000℃(4~5)℃/min
7.7试验过程中应实时记录如下信息:
a) 每间隔10min的温度和变形; b)达到最大膨胀值时的膨胀值和温度; c) 达到规定压缩变形量时的变形量及温度T。; d)若试样发生溃裂,溃裂时所对应的温度Tb。 在能够自动记录并绘制“温度、变形、时间”曲线时,应记录并绘制“温度-时间”、“变形-时间”及“变形
温度”曲线。 7.8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则终止试验:
a) 达到了要求的试验温度,即试样从膨胀最大值变形了要求的某一百分数,如To.6 b) 达到了终止试验温度T。,即试样从膨胀最大值压缩了原始高度的5%时的温度; c) 达到了加热炉的最高使用温度; d) 某些材料产生溃裂; e) 其他异常情况。
8试验结果及处理 8.1试验结果
定形制品报告T。、T。.6,不定形耐火材料报告T。、To6、T20、T4.0,必要时报告Tb、T 依据供需合同或产品的技术条件,亦可以T作为试验结果。 若加热炉已达到了使用的最高温度,而试样变形尚未达到规定要求,则报告变形百分数和相应的温
度。
客户有需求时可提供“变形-温度”曲线。 8.2试验结果处理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须重新进行试验: a) 试验后,试样上底面与下底面错开或试样向一侧倾斜; b) 试样的一边熔化或有其他加热不均匀的现象; c) 其他异常情况。
9试验误差
同一试验室同一样品不同试样的复验误差不得超过20℃;不同试验室同一样品不同试样的复验误差不得超过30℃。
)设备检查
10
用石英玻璃标准样品定期对设备进行准确度检查,偏差应不超过标样的扩展不确定度
3 YB/T 370—2016
11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试验材料的描述,包括制造商、型号、批号等; b) 所执行的标准,即YB/T370—2016; c) 试验机构名称; d) 试样尺寸; e) 试样数量; f) 对于不定形试样,包括试样的制备、处理和焙烧的条件; g) 单位面积载荷(MPa)及施加的总载荷(N); h) 试验结果(见8.1); i) 试验后的试样外观(如桶状、溃裂等); j) 与规定程序的任何偏差; k) 在试验过程中观测到的任何异常现象; 1) 试验日期。
4 L/A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
行业标 准
耐火材料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
(非示差-升温法) YB/T370—2016
*
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北河沿大街嵩祝院北巷39号
邮政编码:100009 固安华明印业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155024·0823
*
开本880×12301/16 5印张0.75字数14千字 2016年8月第一版2016年8月第一次印刷
*
统一书号:155024·0823定价:25.00元
15502"40823
上一章:YB/T 4546-2016 线棒材连铸用结晶轮 下一章:YB/T 4543-2016 建筑工程用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拉索

相关文章

GB/T 36133-2018 耐火材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铂电阻温度计法) GB/T 36133-2018 耐火材料 导热系数试验方法(铂电阻温度计法) YB/T 186-2014 连铸保护渣熔化温度试验方法 GB/T 33370-2016 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方法 YB/T 118-2020 耐火材料 气孔孔径分布试验方法 YB/T 5293-2014 金属材料 顶锻试验方法 YB/T 5345-2014 金属材料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方法 JC/T 805-2013 玻璃熔窑用耐火材料中玻璃相渗出温度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