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9434-2012 耐热高强韧铸件用铝合金锭

GB/T 29434-2012 耐热高强韧铸件用铝合金锭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42.8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2 08:15:41



相关搜索: 铝合金 铸件 耐热 强韧 29434

内容简介

GB/T 29434-2012 耐热高强韧铸件用铝合金锭 ICS 77.120.10 H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434—2012
耐热高强韧铸件用铝合金锭
Aluminum alloy ingots for high strength and toughness
castings with heat resisting
2013-09-01实施
2012-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9434—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贵州华科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贵州省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贵
州省标准化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贵州铝厂、贵州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车云、张继东、张中可、门三泉、曹跃清、李荣华、邵建平、曾萍、李祥、李家华、
刘海林。 GB/T29434—2012
耐热高强韧铸件用铝合金锭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耐热高强韧铸件用铝合金锭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耐热高强韧铸件用、牌号为211Z.1的铝合金铸锭(以下简称铸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9 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 231.1 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 4338 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7999 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6865 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 GB/T17432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分析取样方法 GB/T20975(所有部分)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25745 铸造铝合金热处理 JB/T7946.3 铸造铝合金金相铸造铝合金针孔 YB/T025包装用钢带
3要求
3.1化学成分 3.1.1 铸锭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 质量分数/%
牌号
其他单个 合计
Si Fe Cu Mn Ti Zr Ba C Cd RE Be
Al
2112.10.10<0.30 4.0~ 0.20~ 0.05~ 0.05~ 0.005~ 0.003~ 0.05~ 0.02~ 0.001 ≤0.05≤0.15余量
7. 5 0. 6 0. 40 0.50 0. 07 0. 05 0. 50 0. 30 0, 08
·B、C两种元素可只添加其中一种。 b其他杂质指表中未列出或未规定数值的元素。 ·铝的质量分数为100.00%与所有含量不小于0.010%的元素含量总和的差值,求和前各元索数值要表示到 0.0X%.
1 GB/T29434-—2012
3.1.2需方对表1中未规定的其他杂质元素含量有特殊要求时,可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 3.2力学性能 3.2.1 锭室温拉伸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高温拉伸性能、硬度、冲击吸收能量作为参考指标,可参见表2。
表 2 高温(350℃)拉伸性能
室温拉伸性能
冲击吸收能量
硬度 HBW
抗拉强度 断后伸长率 抗拉强度 断后伸长率 Rm
KU, J
A %
试样状态
Rm MPa
A %
MPa
不小于
125 140
T5 T6
450 490
8 2. 5
130 130
6 6
6. 5 3. 0
3.2.2对于其他的铸造方法和试样状态,其力学性能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 3.3针孔度
铸锭针孔度(不包括疏松和缩孔)应不大于JB/T7946.3的三级。 3.4断口组织
铸锭断口组织应致密,不得有熔渣及夹杂物。 3.5外观质量
铸锭表面应整洁,不得有霉斑及外来夹杂物。但允许有轻微的夹渣及修整痕迹或因浇注收缩而引起的轻微裂纹存在。 3.6其他 3.6.1铸锭形状、规格应便于包装、运输及使用。 3.6.2铸锭其他要求由供需双方具体商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
4试验方法 4.1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4.1.1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应符合GB/T20975或GB/T7999的规定,仲裁分析应采用GB/T20975规定的方法。“A1”含量按GB/T3190规定的方法计算,计算“A1”含量时,取常规分析元素与怀疑超量的非常规分析元素分析数值的和作为“元素含量总和”。 4.1.2分析数值的判定采用修约比较法,数值修约规则按GB/T8170的有关规定进行,修约数位应与表1和有关协议所规定元素极限值数位一致。 4.1.3当怀疑表1中未列出的某些“其他”元素的质量分数超出了本标准对其“单个”或“合计”的限定值时,供方应对这些元素进行分析。
2 GB/T29434-—2012
4.2力学性能检验方法 4.2.1室温拉伸试验按GB/T16865规定的方法进行。 4.2.2高温拉伸试验按GB/T4338规定的方法进行。 4.2.3硬度试验按GB/T231.1规定的方法进行。 4.2.4冲击性能试验按GB/T229规定的方法进行。 4.2.5试样热处理状态参照GB/T25745的规定进行。 4.3针孔度检验方法
铸锭针孔度按JB/T7946.3的规定进行检验。 4.4断口组织检验方法
目视检验试样断口。 4.5·外观质量检验方法
目视检验外观质量。
5检验规则
5.1检查和验收 5.1.1锭由供方技术(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 5.1.2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检验用试样由供方提供),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或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不符时,应以书面形式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属于表面质量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十日内提出;属于化学成分及其他性能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两个月内提出。如需仲裁,供需双方在需方共同进行仲裁取样。 5.2组批
铸锭应成批提交检验,每批应由同熔炼号的合金组成。批重应不大于10t。 5.3检验项目
每批产品均应进行化学成分、室温拉伸性能、针孔度、断口组织、外观质量及订货单(或合同)中要求按批检验的项目的检验。 5.4取样和制样 5.4.1化学成分
应按GB/T17432的规定进行。 5.4.2力学性能 5.4.2.1室温抗拉强度及断后伸长率检验用试样宜采用不经加工的金属型单铸试样,在铸造稳定阶段在流槽中用取样勺取出足够的铝液,瓷铸到专用试样模中,试样应符合3.3~3.5的要求,每批取2个试样。其形状和尺寸如图1。
3 GB/T 29434-2012
Lo
说明:
过渡圆弧半径,≥25mm;平行长度直径,12mm士0.25mm;
do Lo -原始标距,5do;
一平行长度,≥L。十d。。
L.-
图1室温抗拉强度及断后伸长率检验用试样示意图
5.4.2.2高温抗拉强度及断后伸长率检验用试样宜采用图1的金属型单铸试样,在铸造稳定阶段在流槽中用取样勺取出足够的铝液,浇铸到专用试样模中,试样应符合3.3~3.5的要求,每批取4个试样。 经机加工后其形状和尺寸如图2。
L L
说明: ri>rz 过渡圆弧半径,≥10mm;
平行长度直径,10mm土0.1mm;原始标距,5d 台阶间距,≥L。十2do。
d, L L
图2高温抗拉强度及断后伸长率检验用试样示意图
5.4.2.3 硬度检验用试样,每批取2个试样,可用未经拉伸试验的拉伸试样端头,并应符合GB/T231.1 的有关规定。 5.4.2.4冲击性能检验用试样,每批取3个试样,采用12mm×12mm×60mm的矩形试样,并应符合GB/T229的有关规定。 5.5针孔度检验用试样
从该批铸锭中任取一锭,在浇口对面锭长四分之一处,锯切厚度为25mm~30mm的针孔度检验用试样,将其断面加工至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1.6μm,并用酒精、丙酮或汽油清洗于净。 5.6断口组织检验用试样
应从该批(炉)铸锭中任取一锭,在浇口对面锭长四分之一处,由底部锯至不大于锭厚三分之一处,打断铸锭即制得试样。 4 GB/T 29434-—2012
5.7外观质量检验取样
铸锭应逐块进行外观质量的检验。 5.8检验结果的判定 5.8.1任一试样的化学成分不合格时,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5.8.2任一试样的室温拉伸性能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在该批产品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复试验。重复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整批产品合格;如其中仍有不合格,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5.8.3任一试样的高温拉伸性能、硬度、冲击性能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应供需双方协商处理。 5.8.4任一试样的针孔度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在该批产品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重复试验。重复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该批产品合格;如其中仍有不合格,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5.8.5任一试样的断口组织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在该批产品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重复试验。重复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该批产品合格;如其中仍有不合格,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5.8.6任一铸锭的外观质量不合格时,判该块铸锭不合格。
6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标志
铸锭表面应清晰地标示出生产厂标志、合金牌号、熔炼号。 6.2包装、运输、贮存 6.2.1堆垛应整齐。 6.2.2铸锭打捆形式采用“#”字形或其他形式。 6.2.3铸锭打捆可采用钢带或其他材料,但应保证铸锭不散捆。 6.2.4打捆材料应具有防锈性能,选用钢带时应符合YB/T025的有关规定。 6.2.5运输、存铸锭的场所应清洁。 6.3 质量证明书
每批产品应附有质量证明书,注明: a) 供方名称、地址; b) 产品名称和牌号; c) 注册商标; d) 批号; e) 净重和件数; f) 分析检验结果及供方技术(质量)监督部门检印; g) 本标准编号; h) 出厂日期。
7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所列铸锭牌号的订货单(或合同)应包括下列内容: a)产品名称;
5 GB/T29434—2012
b) 合金牌号; c) 数量(重量); d) 本标准编号;
其他。
e)
上一章:GB/T 27670-2011 车辆热交换器用复合铝合金焊管 下一章:GB/T 29092-2012 镁及镁合金压铸缺陷术语

相关文章

DB52/T 717-2011 耐热高强韧铸造铝合金锭 T/CSAE 198-2021 汽车用高强韧类高真空压铸铝合金材料技术条件 GB/T 40341-2021 深海油田钻采用高强韧合金结构钢棒 GB/T 41982-2022 电站用高合金耐热钢厚壁管道和锻件 通用技术条件 GB/T 8492-2014 一般用途耐热钢和合金铸件 JB/T 12805-2016 矿用高强韧低膨胀锌基耐磨合金 GB/T 38222-2019 工程结构用中、高强度不锈钢铸件金相检验 GB/T 30551-2014 架空绞线用耐热铝合金线